東方網9月8日消息:昨晚,由音樂總監餘隆率領的上海交響樂團,在喀什職業技術學院廣場為喀什地區4000餘各族幹部群眾和老師學生、上海援疆幹部及人才上演了一場情真意切、氣氛熱烈的精彩音樂會。
作為本年度上海文化援疆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交響樂團在圓滿完成140周年世界巡演,先後登臺拉維尼亞音樂節、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琉森音樂節和逍遙音樂節等多個頂級音樂舞臺後,旋即返回國內,經西安馬不停蹄抵達喀什,以登臺國際一流音樂節的演出陣容,精挑細選富有特色的曲目,為喀什觀眾送上美妙音樂,上演了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馨一幕。
跨越五千餘公裡背後的艱辛
這溫馨一幕的背後充滿常人難以想像的艱難,演出人員在經過二十餘天、七場音樂會、跨越歐美兩大洲、飛行兩萬餘公裡的世界巡演後,舟車勞頓,而樂器運輸更是困難重重。跟隨樂團全球巡演的大批樂器從倫敦空運至北京入海關,再輾轉四千餘公裡,四天四夜後陸運到喀什;還有一部分樂器從上海出發,隨車行駛五千餘公裡,從東海之濱到西陲邊疆,連續五天五夜才抵達這座絲路重鎮。貨運公司「兵分兩路」,每一路都配有兩名司機和一名押車人員,沿途跨黃河,越長江,經黃土高原,跨沙漠戈壁,穿河套平原,走蜿蜒盤山路,最終準時抵達喀什,把演奏員將之視為生命的樂器送到他們手中。
「這一路真是像唐僧取經一樣,沒有九九八十一難,也有七七四十九難了」負責押車上海至喀什線的閻師傅說,「高速公路上經常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還會經過一段無人區,哪怕有服務區也十分荒涼,幾乎沒有配套的餐飲設施。我們餓了就吃隨車帶的速食品,還要時時檢查車輛狀況,要是在高速上拋錨會非常麻煩,其中吐和(吐魯番至和田)高速有近200公裡的盤山公路,有路標提示此處是車禍高發路段,每年有三百多起車禍,看著就觸目驚心,但好在我們一路非常順利。」
四千餘名觀眾音樂共情交融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這臺援疆文化交流演出昨晚終於如期舉行。音樂會以管弦樂《紅旗頌》拉開大幕,當餘隆執棒上交奏響莊嚴旋律時,自豪之情在觀眾心頭油然而生。
這臺音樂會的曲目,既安排了《紅旗頌》這樣誕生於上海的紅色經典作品,也融入了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等具有江南文化風情的樂曲。當帕格尼尼小提琴比賽金獎得主寧峰奏響這部作品的第一個樂句時,喀什觀眾就驚喜不已,委婉雋永的旋律講述了一段動人的愛情故事,讓大家聽得如痴如醉。寧峰還演奏了《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幹》,熟悉的旋律在上交演奏員的弓弦上飛揚而出時,在座的當地觀眾頓時喜上眉梢。
著名歌唱家黃英的演唱則另有一番風味,她演唱了普契尼《我親愛的爸爸》、瞿琮《我愛你中國》兩首中外名曲感情充沛,深深感染了滬疆兩地的觀眾。尤其是唱響《我愛你中國》時,引起許多觀眾輕聲跟唱,臺上臺下一起抒發對祖國的摯愛之情。民族女高音賈倩倩唱起「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時,也引起現場觀眾的共鳴,除了這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我的祖國》,她還獻唱了徐沛東的《曙色》,作為土生土長的新疆文藝工作者,歌唱家展示了天山深處百靈般的歌喉。
「人在旅途」近一個月的上交音樂家們忘記了舟車勞頓,精神勃發地給善舞的喀什觀眾帶來了萊哈爾的《金銀圓舞曲》和哈恰圖良的《假面舞會》,輕快明朗的節奏再現了舞會的歡歌笑語,使得臺下觀眾也忍不住要隨之起舞。
演出結束時,全場各民族觀眾意猶未盡,熱烈的掌聲讓指揮家餘隆返場加演了根據新疆民歌改編的《掀起你的蓋頭來》,歡快的樂曲再一次掀起了觀眾的情緒熱潮,掌聲喝彩聲如爆發般響徹在南疆的夜空,餘隆再次攜小提琴家寧峰一起登臺,與演奏員共同獻上了由鄒野改編的《我和我的祖國》,音樂會在群情沸騰之中劃上圓滿句號。
這臺音樂會是上海交響樂團自2012年和2014年的第三次赴疆演出,也是首次來到喀什,高品質的陣容和高水準的演出,彰顯了上海文化援疆、文化潤疆的誠意和努力。
上海交響樂團團長周平表示:「上海作為中國重要的國際文化大都市,社會各界、全市人民都在舉全力援助新疆。上海交響樂團作為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品牌,有責任也有義務用音樂作引擎,為文化援疆,貢獻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