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新華網「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考察團走進了山城重慶,這裡地處四川盆地的最下端,周圍群山環繞,地域河流縱橫,境內水系密布,是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中心,也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聯結點。作為國家的歷史文化名城,重慶自明朝開始,就有許多外來人口移民至此生活,悠久的歷史和包容的城市特性,為這座城市的文化增添了另一番風情。
2016年,「重慶火鍋「正式當選為」重慶十大文化符號「之首,成為中國唯一評定的「火鍋之都」,在眾多文化中,重慶的火鍋文化顯得十分別具一格,考察團特此走進重慶探訪火鍋介文化名人和多家火鍋店,揭開火鍋秘辛,深入了解一鍋紅湯是如何體現、代表重慶文化的。
重慶火鍋專家林文鬱說:「重慶火鍋是在兩江(指長江和嘉陵江)船夫響起的號子聲中,在兩江的波濤上產生的文明,是碼頭文化精神和物質的結合體,也是長江文明的產物。」
根據林文鬱先生的介紹,考察團了解到,舊時城內的碼頭港口是這座城市重要的經濟中心,在兩江邊圍聚著眾多的船工商販是保障這座城市運轉的核心人物,繁重的工作任務和不高的工錢,為船工商販的飲食帶來了限制,但也正因如此,為重慶和川渝地區的飲食方式打開了新的局面。
重慶火鍋最早誕生在明末清初,是沿街串巷的小販為了迎合船工商販希望快捷就餐的需求而發明的一種飲食方式,他們用廉價的牛雜牛肉和帶有分格的洋鐵盆結合起來,支起泥爐將盆內的湯水煮沸,放置在擔頭,用一人一格,且燙且吃的形式向碼頭匆忙的過客售賣。由於重慶的地勢與氣候環境,當地人有用辣椒、花椒等食材調味以達到驅寒祛溼的飲食習慣,所以盆內又放入花椒、辣椒和鹽,調製成一種又辣又麻又鹹的滷汁。由於主要食材都屬於牛下水,又稱為毛肚火鍋,這種毛肚火鍋不僅價廉解饞,而且燥熱禦寒,一時間深得苦力船工和商販的喜愛。民國十年(1921年)後,精明的店主將擔頭上的洋盆換成了赤銅小鍋,並移到飯桌上,滷汁蘸料改為由食客自行配置,同時作得也比較考究,這才在重慶普遍起來。僅僅百年的時間,重慶火鍋便從最早街頭巷尾的叫賣聲中,踏入了飲食文化圈的大雅之堂,成為一屆新秀。
「我的血液裡流淌的都是紅湯「
「火鍋對我來說就是快樂。「李飛向考察團說道,他是一名在火鍋餐廳研製產品十五年的廚師。在他心裡,能為食客呈上一鍋地道的紅湯鍋底,看到大家對於重慶火鍋的認可,就是工作中最幸福的事。他說:」我想把傳承重慶火鍋這件事做好,用平凡的感悟和行動,成就每一鍋不平凡的麻辣紅湯。「可能對於每一個重慶人而言,」麻辣「二字不僅是火鍋的特點,也是這座城市和山城人民的共性。重慶火鍋專家林文鬱先生說:」麻,在重慶話裡的意思就是幽默,而辣,則代表著激情和剛毅。麻辣,不僅代表著重慶火鍋,也是重慶人骨子裡的象徵。「
一鍋麻辣紅湯,之所以能與重慶人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不僅是因為蜀地人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飲食習慣,更重要的是重慶火鍋中蘊含的文化和精神。在山城人民眼中,燙火鍋更像是一種民俗,林文鬱先生說:「這一個燙字裡,有湯有火,這就包含了火鍋,其次中國人說水火不容,但是這個燙字卻把水火表現的很和諧。火鍋是很具有包容性的飲食方式,因為它來自民間,來自碼頭,才能讓不認識的人圍坐在一起進食,它的精神是和諧、自由、包容、平等的,重慶人民對於火鍋的熱愛,不僅生活上離不開,文化上,也必須談!」正因為這種有溫度有熱度的情懷,造就了重慶火鍋在大家心中不可撼動的地位。
麻辣山城 人情沸騰
張平夫婦,在重慶經營火鍋店二十五年,從最初街邊小巷的小攤,到現在擁有了屬於自己的火鍋底料加工廠和數家加盟店,他們的成功不僅來自用心努力的經營,也有創店之初街坊鄰裡的幫扶,「最開始我們都不會炒料,只能在反覆的失敗中嘗試和摸索,如果不是鄰居不斷的教我炒料,我一次次挑選更換更好的食材,在非常困難的時候堅持住,做好這件事,也不會有今天這一鍋湯。現在二十五年過去了,火鍋店的環境也一家比一家好了,但是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把這家店撤走,因為這不是一家普通的火鍋店,這裡有情分有回憶,就像是第二個家。」,在張平夫婦的描述後,這家在開在居民樓裡,不起眼的小店,被賦予了超乎美食、文化、精神,具有溫度的意義——人情味。
與其說「人情味」是張平夫婦做好一鍋湯的秘辛,不如說人情味其實是重慶火鍋紅湯的一種配方。同是經營火鍋店的王軍,創店的原因是二十三年前,女兒的一紙確診書,當時醫生判定王軍的女兒只有三歲的壽命。為了能負擔起女兒的治療費,王軍和妻子選擇孤注一擲,賣掉房子,盤下門面做起了火鍋生意。2017年,王軍的女兒離開了人世,此時的他一度想關門閉店,但是每當想起店裡的員工對女兒的關心和愛護,王軍閉店的心思就會減少一分。他說:「我們店裡的孩子對我女兒的愛是很真切的,而且他們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年紀不大,看到他們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女兒走了以後,這些員工就像我的孩子一樣,我繼續開店就是希望能用另一種方式,把這份情感和愛延續下去。」無論這一鍋紅湯承載著怎樣的意義,它的背後都離不開情感的傾注,也因為這份沸騰的人情味,在重慶火鍋裡一次次翻滾的紅湯才顯得如此暖人心脾。
據悉,「大江大河大徵途」活動由新華網主辦,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聯合主辦,上汽大眾SUV家族全系品牌全程合作,打造以新華網、中國日報網、光明日報客戶端、中國青年報、中國網、BTV新聞、長江日報、紅星新聞客戶端等主流媒體為主的傳播陣營,聯合百度百家號,易車網,清博大數據等平臺併集結各界名人,行經青海、西藏、雲南、四川、湖北、安徽等十一個省市自治區。活動主要圍繞沿江城市的生態環境保護、人文自然、脫貧攻堅、大國工程、文化傳承等內容展開,形成一系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