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留學機構上演「甄嬛傳」,知名機構創始人學歷造假案例造假

2020-12-11 騰訊網

就在昨天,趣探路接到粉絲爆料,說兩家業內機構因搶學生案例開啟互撕模式。得到消息的探路君立刻展開調查,料是越挖越猛,瓜是越吃越香。被撕的B機構被爆出學生的成功案例作假不說,聽說其創始人長期冒充早稻田大學教授在國內進行招生。創始人的學歷已被證實存在造假,團隊其它成員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造假問題。

留學機構為博生源作假的貓膩從來不是新聞,機構互撕更是年年上演的老戲碼,不算什麼新鮮事。但是對於準備找機構辦理留學或準備購買服務的學生來說,遇到一家不良機構可能會導致接下裡的整個留學生涯陰霾密布。被坑之後嘗試找機構理論又遭遇威脅,在網上曝光黑料還會被水軍消貼。

感覺真是投訴無門,只能認栽,憋著一肚子委屈不知道找誰述說。曾經懷揣夢想遠赴他鄉,誰知一路坎坷前途未知。「留學生的夢想在不良機構眼裡到底值多少錢?」這可能是很多被坑留學生的內心獨白。

為了避免更多小夥伴踩坑,探路君要為大家好好盤一盤不良機構的套路和防止踩坑的策略,各位看官可得搬好板凳好好聽我說啦。

01知己知彼方能避坑

對於準備讀研究生的同學來說,在選擇學校和專業的時候,切記不可盲目聽從留學機構的建議,在諮詢之前自己一定要先去學校的官網或其他專業網站看一下想要申請的專業的介紹和申校要求。諮詢時可準備一些問題去問一下顧問老師,測試下顧問老師的專業度。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要在日本讀法學,除了早稻田大學需要託福英語成績,其它的學校都是不需要你去考英語的,只需要參加一下校內考試就可以了。因為在日本,法學是走的法、德法系,考英語不是硬性條件。所以如果你諮詢的顧問老師和你說除了考日語外你還需要考英語,那你就可以選擇換一個機構了。

02當心「保證錄取」

當你在諮詢機構時,如果顧問老師和你說保證能讓你申請上哪些名校時,同學你可要長個心眼了。國外的大部分學校審核申請時都是從多方面來考量的,成績和語言分只是一方面,申請人在其他方面的優勢,學校本身當年度招生情況都是會對是否申校成功產生影響。再厲害的留學機構都不敢拍胸脯說保證幫學生申請到理想的學校。如果你的理想學校是名校,那就更難了。

03所謂真實案例是否真實

在你確定一家機構之前,可以先看看這家機構展示出來的成功案例的可信度和質量如何。很多機構為了增加自己的曝光度,會由機構老師編寫不真實的案例來博眼球。編不出來怎麼辦?那就抄咯!機構互抄案例絕不是新鮮事,本文開頭介紹的那場互撕就是源於機構抄襲案例。

那麼如何分辨機構成功案例的真實性呢?比較簡單的辦法是全網多查幾篇你選擇的這家機構的案例。很多機構的案例會請成功申校的學生來撰寫,除了申校經驗還會寫一些學習情況、生活分享之類。如果是機構老師編寫的案例基本是以學校介紹為主,內容比較單調,格式也千篇一律。

04別盲目迷信「大機構」

許多高中申請國外本科項目的學生,選擇學校的權利是在父母手中的。大部分家長可能習慣於選擇「大品牌」,認為「大機構」牌子硬比較放心。其實呢大機構有大機構的好處,小機構有小機構的優勢。有一些大機構在推薦項目時會默認的附帶一些「福利」,這些「福利」很多是不必要的。

比如在日本留學,一些大機構在申校服務的時候會連帶推私塾服務,但是所推薦的私塾質量未必高。如果學生到了國外後發現問題基本上也找不到可處理的辦法。通常這種附加項是提前收費或者打包在整體服務裡收費的,想退款就沒那麼容易了。

05附帶增值服務別大意

有些機構喜歡打包住宿一起推薦給學生,美其名曰是增值服務。對於機構推薦的增值服務一定要慎重接受。探路君的建議是如果可以申請到學校的宿舍就申請學校的宿舍,環境不會差的。

歐美很多學校的宿舍通常是一人一間,有的是共享浴室,有的則有獨立浴室,位置也會相對靠近學校一些。要是學校不提供宿舍可以在一些租房網上看看當地租房的價格和周邊環境在決定是否接受增值服務,比如「異鄉好居」等等。

避免有一些留學中介機構在幫你申請學校時捆綁銷售,打著為你便捷的名義,替你找好房子,當你到了實地以後發現租的房子價格不僅貴且環境很差。這個時候要是提出不租,房租不一定能退,可能還要被罰違約金,這就讓人很崩潰了。

相關焦點

  • 紐西蘭留學造假事件查明 非法留學中介造假歪招多
    留學監理網的調查數據顯示,國內目前有400多家合法留學中介,無正規牌照卻在從事中介活動的機構卻超過1000家。  為了一探中介的虛實,記者撥通了百度搜索結果中出現在前三頁的所有留學中介上海分部電話,向他們委婉地表達希望為自己的成績或學歷做一個修飾,發現中介對於高中生和大學生修改成績的態度完全不同。
  • 學歷造假是一種社會病
    第1頁:唐駿:如果所有人都被你欺騙到了,就是一種能力 第2頁:你的學歷可以複製——洋「野雞大學」調查     面對「學歷作假」的質疑,「打工皇帝」唐駿在沉默一周後接受《名匯FAMOUS》的記者採訪時說道:「你可以蒙一個人,那如果把全世界都蒙了,就是你的真誠蒙到了別人。
  • 「海龜」學歷造假風靡 海歸學歷究竟成色幾何
    關於「海龜」學歷造假問題風靡網絡,人稱「學歷猜想」。  猜想有二:一、有多少學歷是假的?二、有多少喝了洋墨水的海龜其實念的是「野雞」大學?  延伸的猜想是:怎樣去驗證他人或自己學歷的成色?  杭州名畫家很憂傷  我的「洋文憑」也遭遇卡殼  在去年未通過學歷認證的45名海歸人士名單中,杭州知名畫家黃龍(化名)也位列其中。
  • 新東方前途風波掀開留學中介遮羞布,「造假」是真是假?
    股價的暴跌源於路透社報導了中國留學中介機構的「潛規則」,而美國國際招生協會表示將對此發起調查。雖然新東方否認了學術造假的指責,但影響還在發酵。這場風波再次掀開了留學中介機構的遮羞布,然而,對於外媒所指責的造假,從業者卻意見不一——此種狀況,正反映了國內留學行業「潛規則」黑白不明的身份和行業窘境。
  • 留學生學歷學位認證可在線申請。還想動學歷造假的歪腦子,NO!
    在了解相關規則後,「知留學」發現,對於學歷造假一事,教育部不僅嚴格把關,還加強了懲戒制度。「假學歷認定」是雷區留學生別打小九九去年「3·15」時期,「知留學」就報導過一起留學生遭受」假學歷認證」騙局的案例。
  • 紐西蘭遣返16涉造假中國學生 留學誠信再起波瀾
    今年7月底,紐西蘭移民局宣稱,在北京辦事處的1800份留學籤證申請中,發現279份存在學歷或材料造假的嫌疑,其中231人已在紐西蘭各學校就讀。  紐西蘭《先驅報(Herald)》記者凱特·沙特爾沃思(Kate Shuttleworth)告訴早報記者,「中新間的留學交流是一個價值23億美元的大市場,醜聞無疑讓其大受影響。」
  • 赴紐西蘭留學生學歷造假:誠信問題成輿論焦點
    自2012年7月11日以來,已有26名在紐西蘭當地的中國留學生因申請留學材料造假而被遣返回中國。事件緣起於今年7月,紐西蘭移民局宣稱,在北京辦事處的1800份留學籤證申請中,發現279份存在學歷或材料造假的嫌疑。在為期3個月的獨立調查後,近日透露的這一調查結果使留學生誠信問題再次處於風口浪尖。
  • 馬蜂窩點評造假?空中數據閣樓撐起獨角獸,數據造假早已屢見不鮮
    之後則有自媒體曝光稱「大姨嗎融資BP洩露、MAU(月活躍用戶)數據嚴重造假」。根據爆料文章,大姨嗎在融資BP上宣稱MAU數據是4200萬,而易觀千帆當時公開的數據顯示該數據為388.05萬,兩個數據差了十倍有多。 事件發生後,雙方均稱是「友商惡意造謠」。但不久後雙方又「不約而同」對外發表闢謠聲明,「孰真孰假」又是難以追究。
  • 企業從近期「學歷造假」風波中,如何應對員工學歷造假情況?
    員工入職後,單位才發現員工相關學歷及證書查詢不到,在企業用工中,員工存在學歷造假怎麼處理?案例介紹案例一、北京某技術公司與王某勞動爭議申請再審民事裁定書裁判觀點:法院經審查認為,北京某技術公司稱王某入職時聲明的學歷與事實不符,違反了勞動合同的約定,其解除勞動合同行為合法。
  • 南開大學校長疑似論文造假被質疑,學術造假何時休?
    在萊斯大學、史丹福大學等知名學府的申請中,可以看到招生信息當中明確指出了背景提升的重要性,基本上已經與成績等同。 面對這種留學新取向變化,中國部分留學生編撰參加過的提升活動,或者編造獲獎經歷。而看似輕鬆的造假行為,卻讓中國學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面試官通過一對一面試或者是錄製視頻等方式從側面考察申請者英語能力、科研能力、經歷真實性等。
  • 識破留學文憑造假,真的「沒有辦法」?
    據披露,這家中介公司已經形成了一條讓假學歷順利通過認證的流水線,經由初審、覆核、確認等多個流程,僅僅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辦下一套認證。唯一的區別就是,自己去留學服務中心辦理認證,只需要600元,而這家公司「代辦」則最少開價10萬元。這套材料不僅有認證書,還包含畢業證、學位證、籤證記錄、出入境記錄等材料。
  • 中國為逾百萬留學人員提供學歷認證 嚴懲學歷造假
    中新社北京1月26日電 記者26日從中國教育部獲悉,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自1991年開始為留學人員提供學歷學位認證諮詢服務以來,截至2017年底,已累計為116萬人提供了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服務。教育部當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服務升級情況介紹。
  • 學歷造假也被列入失信行為了嗎?
    簡單來說,就是國家部門把個人學歷以及個人徵信掛鈎,學歷造假除了要付法律責任外,還會被記錄到個人徵信上。徵信相信大家應該都知道,對個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一旦徵信被影響,工作、生活多方面都會受到限制。比如,不能乘坐飛機、高鐵等出行工作,不能向銀行貸款等等一系列的限制。
  • 背景調查,發現學歷造假怎麼辦?
    現在學歷造假的人是越來越多了,是這個社會對於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崗位要求大專以上學歷。職位的晉升和考證對學歷有嚴格要求。因此,學歷造假的現象很普遍。網友們說80% 以上的公司只要你通過了面試,基本上就不檢查你學歷的真假,你覺得呢?
  • 對學術造假零容忍,高校與科研機構應擔起更多責任
    其中,造假方式有5起是購買論文,一起是違反論文署名規範。購買論文顯然是最低級且極容易被發現的學術造假方式,過半造假為購買論文絕非偶然,說明論文代寫、代投在醫生中並非個例。動因可以從違反論文署名規範問題的那一起造假中尋到端倪,這個案例是其中一名作者私自將另一名作者列為通訊作者,並在其不知情的情況下投稿。原因很簡單,是否第一作者對於評職稱和晉升非常重要。
  • 中國留學推薦信申請表造假多
    有專業留學(課程)公司表示,在中國申請者中,有90%的人提交偽造的推薦信,超過50%的人提交虛假成績表,還有10%的人虛列所獲得的榮譽或參加過的活動。在某些案例中,中國的高中學校甚至都幫助學生造假。康奈爾大學大二學生海倫·何(音)說:「作為一名在中國上高中的學生,想被美國大學錄取很難。美國大學並不信任這些學生的成績,因為曾發生過中國高中學校幫助申請者造假成績的事件。」
  • 沽空機構控訴新秀麗六宗罪:財務造假 CEO學歷造假
    (原標題:沽空機構控訴新秀麗(01910)「六宗罪」:除了財務造假 CEO學歷都是假的)
  • 學歷造假絕非個案,最大受益者就是最大受害者,沒有贏家
    山東省內高校排查,近兩年學歷造假查出242個冒名頂替者,山東省教育廳正在清查學歷造假情況,匯總相關數據,準備召開新聞發布會予以通報。不敢想像……這足以說明學歷造假絕非個案,它是一個發生率較高的教育「毒瘤」,且潛伏時間由來已久,「毒性」極大,危害極大。那麼學歷造假者眾,大家趨之若鶩為了什麼?
  • 英國利茲大學在中國開設辦事處防留學造假
    在談到最近中國留學生赴英留學學歷造假事件在中國引起很大關注時,邁克·亞瑟教授針對中國留學生赴英求學答記者問。他說,希望中國留學生不會受到影響。希望中國的學生們仍然對自己有信心,相信他們能夠到英國去留學。利茲大學對這件事情很重視。我們將要在中國新開設的辦事處就是為了確保我們有一個非常嚴格的選拔機制,中國學生們也可以在那裡獲得信息和幫助。
  • 公職人員檔案造假問題透視:有人為提幹將初中學歷改為高中
    值得注意的是,通報中稱張尚華「購買、使用偽造的學歷、文憑」。查看其簡歷,他在西南石油學院本科畢業,後又在西南師範大學政治專業脫產兩年,此後在仕途上並無脫產學習的經歷,其「工學博士學位」不知是如何獲得的。據了解,檔案造假案例並不鮮見,一些「帶病提拔」「帶病上崗」問題也往往裹挾著「幹部人事檔案造假」問題,擾亂選人用人機制的正常運轉,甚至嚴重破壞地方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