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事|路過一座城,遇見一個人,聽她與江山龍客棧的故事!

2020-12-24 彩雲遊記

【序:旅途】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人許多事,有些事會隨著時間的流動漸漸消失在記憶的長河中,而有些事,卻會在我們的記憶裡源遠流長。

這些留存於人們腦海之中的記憶,在某個特定的時間,由某個特定的事件所牽引出來,便是一場懷舊。

咀嚼回憶,便如同品一杯香茗,沁口芬芳,令人回味無窮;又如一首動人的旋律,牽動心弦,令人陶醉其中;亦如觀一場電影,言語之間,令人思之甚遠。

而旅行,亦是一場人生,在這個過程裡,我們遇見別人的人生,充實自己的人生,所有的遇見,都在無形之中將自己的人格充實起來,譬如我所遇到的普洱江山龍客棧。

【遇:初遇江山龍】

旅遊時,與其說是選擇一家客棧,不如說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因而客棧老闆的興趣與格調就顯得格外重要。遇到一個有趣健談的老闆,就好像旅途中又多了一個同伴,成就一段美好回憶。

說來也巧,此番前去普洱,便入住了一家十分應景的客棧,為什麼說應景呢?有人說:每一家客棧,都有一個故事。而位於普洱大道上的江山龍客棧的故事,與茶有關。

客棧並不似大理麗江的網紅客棧那般,有著十分文藝精緻的外觀,讓人看了便想住進去,普普通通的一棟小樓,刷著微微偏黃的外牆漆,側邊牆上一個簡單的牌子上寫著江山龍客棧五個大字。

旁邊附著:茶吧、住宿、茶宴三排小字,而正是因為這幾個小字,想著來普洱不去去茶吧也說不過去,這才沒有錯過這家帶給我們諸多驚喜的客棧。

走進客棧,才發現它的別有洞天,店內處處都給人一種古樸、溫暖的感覺,店小二們也都穿著讓人眼前一亮的民族服飾,心緒不由自主地就被圈在了這家小店裡,不再去想其他的事情。

來得很湊巧,客棧的老闆娘剛好也在店裡,就招呼我們在客棧一樓坐著喝茶、聊天,像個鄰家大姐姐一般親切。

【語:關於江山龍的故事】

客棧的老闆娘姓江,聊熟了之後我們叫她江姐。江姐給我們的映象是一位十分開朗親切,有著滿滿正能量的女子,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亦是經歷了許多艱苦的時光。

「其實大學的時候學習的是法律專業,畢業以後便選擇了一家律師事務所就業,在外人看來,這或許是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家裡人也希望我就做這份工作,不要繼續像長輩一樣辛苦地經商。但其實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才明白其中的苦楚,從事律師職業的那段時間,總覺得自己像個「垃圾桶」,每天處理與離婚相關的各類案件,接觸到的都是家長裡短的哀怨,時間久了,自己的情緒難免也受到影響,難道自己要在這樣的環境下過一輩子嗎?」

打開了話茬,江姐便將自己進入茶行業的緣由與我們一一道來:「我不想看著自己的生活就此低沉下去,每天身邊都是滿滿的負能量,於是,我開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了重新定位與思考」。

最後,江姐選擇了從事茶葉行業,和爺爺與父親一樣,將這份陽光且充滿意義的事業延續下去。江姐回憶起當時下這個決心時的情景:「我家人都不同意我從事這個行業,在他們看來,經商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他們不希望我像他們一樣辛苦一輩子」。

「普洱茶是一種文化,我希望可以將這種文化延續下去,為普洱茶的傳承盡一點綿薄之力,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我自己也因為這樣有意義的事情而變得更加積極向上」江姐的堅持,成就了「江山龍」這個品牌。

「江」源自家族姓氏,「山」指茶葉和創始人都來自大山,「龍」則是說大家都是龍的傳人,也說明了普洱茶是適合所有國人飲用的。

【茶:普洱茶事】

毋庸置疑,茶自古以來便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中國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便是茶,說明飲茶在中國是非常普遍的。

打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書卷,從每一頁中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茶早已不單單是一種飲品,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中的一顆璀璨明珠。

△圖為原始森林懷抱裡的古樹茶茶山和烤茶

而說到茶文化,便不得不提到普洱茶,就不得不提到那些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時光,關於茶馬古道的故事。

雲南是茶馬古道的出發地,是馬幫漢子回望婆姨的馬蹄踏起處,是普洱的故鄉。翻開雲南的地圖,生生不息、翠綠成蔭分布於全省各地州的古茶樹,賦予了普洱茶強勁的生命力。

每年春季,販茶的商人攜帶著藏區的藥材來到普洱,以物易物,用以交換茶葉。因來往行經的路線山高水急、林深葉茂,販茶的商人只能僱傭「馬幫」這種因地域而產生的運輸工具運載貨物。而為了攜帶方便,茶商們便把茶壓成茶餅或茶磚。

在茶馬交易的漫長歲月裡,侵染著草香、花香與風塵的馬蹄,踏破了寂靜的山谷;而載著大宗貨物的馬幫,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輪迴中,用自己的雙腳,一步一個腳印地踏出了一條世界上地勢最高、山路最險的古道——茶馬古道,這條古道亦被譽為「南方絲綢之路」。

【悟:感悟茶道】

普洱茶聞名世界各地,離不開茶馬古道,亦離不開「馬幫」,江姐和它的團隊深諳這個道理,於是,在江山龍客棧裡,我們隨處可見關於茶馬古道和馬幫的物件:牆上掛著的馬鞍,樓梯口發黑的茶壺和一堆堆的麻袋,牆上掛著的蓑衣、草鞋、茶餅和印著古道一幕幕情節的老照片,都讓人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到那個依靠馬幫運輸普洱茶的時代。

「很多人裝修客棧,都是事先擬好設計圖紙,然後根據圖紙,很短的時間之內便可以完成建設工作,但我們的客棧完全沒有設計圖紙,因為用來裝修的材料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能因為設計而把材料獨一無二的特性給抹去,很多擺設物件都是我們花了許多年收集來的,每一樣都很珍貴,我們只能根據材料的獨特性來裝飾這間屋子。」

說起客棧的裝修過程,,江姐滿滿地驕傲,「我們希望在客棧的每一個角落,客人都能發現與茶文化相關的地方,讓文化的傳播不止停留在書面上,更落實到生活的點滴之中」。

便是這樣的堅持,這樣一遍又一遍地安裝、重組,今日我們才能有幸見到這樣一家獨一無二的客棧「一棵古樹茶·江山龍客棧」。

在這裡,愛茶的人們可以認領茶樹、寄託情懷,到茶山體驗採茶、制茶的過程,最後在這溫馨的客棧中暢飲,感悟從大山裡的一片葉子到杯中香茗的艱辛過程。

很多時候,人們將茶與禪聯繫在一起,便也將茶與靜聯繫在一起,但許多時候,這樣的靜還只是停留在外部環境的安靜。但真正的靜,是心靜。

有些人看似平靜,內心卻紛繁雜亂;有些人看似忙碌,內心卻心如止水。這正如烹茶一般,沸水煮之,然則卻有寧神靜心之效。

江山龍客棧給人的感覺亦如茶水一般,並沒有刻意營造安靜的環境,更多的是家一般的溫馨與舒適,身處鬧市,卻給人一種仿佛置身於山野之間的閒適之感。

正如飲茶一般,不是一定要有一個安靜的環境,熱熱鬧鬧地也未嘗不可,茶也可以是歡樂氣氛的添加劑。說到底,人這一生,所追求的不是平靜,而是心安,而是一生歡喜。許多時候我們追求平靜,不過是因為內心留有太多繁雜事務,若是內心簡單,便不會一味追求平靜,而是一生平安喜樂。

江姐說:每天都有許多朋友來客棧飲茶、聊天,十分熱鬧。志趣相投的人通過茶成為朋友、知己,有著共同語言的人通過茶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在這裡,茶成為了人們溝通的紐帶。

進門就感覺江山龍客棧和其它地方不同,但是又說不出來具體的有什麼不同,和老闆娘江姐聊過之後,聽她說裝修花了13個月,聊著每個角落的故事,讓我終於明白,客棧是一個有靈魂有溫度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冰冷的酒店,是江姐的那份用心,使客棧活了起來,驚嘆她把茶文化、茶馬古道文化、少數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在小小的客棧內完美融合。值得用心來感受。

旅行便是這般,總有收穫,這個看似普通,實則別有洞天的客棧,正如茶一般,看似不起眼,實則不凡。它們都是以一種淡然的姿態,靜待懂它的人,懂茶的人。

【編輯】閱雲南·九卿城

【備註】轉載本文請註明出處,圖片未經允許禁止用作商業用途,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漫遊普洱|循著茶鄉,遇見一座「普洱茶文化小莊園」!
    濃鬱的民族風情,淳樸的普洱人,都是我對這座城市最初的印象,但是此次旅途中,讓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要數「一座客棧」。一座由普洱茶文化衍生出來的客棧,它帶著普洱茶文化和馬幫文化的烙印,從見到它的那一刻我就有這樣的感覺,它仿佛一個避世多年的隱者,不爭春華,不理俗事,一心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 一盞燈,一座城,擇一人,終一生
    不關這個城市的事,我卻不知怎麼就炎涼了性子。不去關注太多的事,身邊的人,抑或事。昨天,碰到了小雅,她還是很明媚,卻在笑裡,我讀出了一些孤獨。孤獨和孤單是兩回事。我常感覺孤單,因了,自己常常是一個人行走,讀自己的詩,揮自己的墨。
  • 普洱除了茶還有什麼?不知道這些你就OUT了
    由人民日報海外網主辦、中國一汽和如新中國贊助的「2016中國新發現」全媒體大型採訪系列活動走進雲南最大的州市——轄一區九縣、人口達260萬的普洱市,發現茶與咖啡相遇的浪漫故事,探索北回歸線上雙胞胎井的奇妙現象,找尋中國、寮國七號界碑處勐康口岸的記憶。
  • 一個人 一座城 一個故事(再見樂清)
    文&圖 蘭子有人說,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中住著某個喜歡的人。其實不然,愛上一座城,也許是為城裡的一道生動風景,為一段青梅往事,為一座熟悉老宅。或許,僅僅為的只是這座城。就像愛上一個人,有時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無關風月,只是愛了。
  • 《一本書一座城》,那裡才是真實的她.
    後來,在《中國夢想秀》中見到了她,她接棒朱丹,綜藝舞臺上和一姐一樣光鮮,但似乎少了些她和節目中人物故事大起大落的同悲同喜和情感互動,她,是那個旁觀且冷靜理性的她。       再後來,在浙江衛視一檔文化節目中見到了在客串主持的她,鏡頭中,西湖邊的淺淺回眸,蓮葉前的娓娓道來,詩文歌賦,談經說史,讓我看到了那個美麗安靜本色的李晗。
  • 天賜普洱:世界茶源地,中國康養城
    雲南具有一條世界級黃金康養帶,華僑城在雲南打造的康養項目多集中於此。「一市連三國、一江通五鄰」的雲南普洱,便是華僑城普洱茶康養小鎮項目所在地。這裡享受「北回歸線上最大的綠洲」「生態宜居之城、健康養生之地、普洱茶文化之源」的美譽,多年位列中國康養城市50強。
  • 珠海北山精舍禪意美學客棧「七夕茶會」品茶插花.不一樣的七夕!
    北山精舍禪意美學客棧院落走過悠悠長廊,就能達到清幽的客棧大堂,陽光安逸地從屋簷旁穿過,在青磚地面投射下狹長方形的光,院落內簡單地安置著一池水,千瓣蓮,幾隻龜,還有一盞茶,這是一個關於精神生活的理想國珠海民宿.北山精舍禪意美學客棧的每個日子都一樣,每個日子也可以不一樣,當茶與花的相遇,註定就是一個不一樣的七夕。
  • 情感小句子:如若不是為了一個人,誰肯枯守一座城!
    四、其實,我們不過想要個尋常女子,面目清秀,聽街知巷聞的歌,看老少皆宜的劇,買少量首飾,穿舒適衣褲,鮮知世事,出父家,進夫家。穿好看的衣服,化少許的淡妝,說得體的話語,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不偏頗矛盾,不低微脆弱。不向世間盲目索取,亦不事事推敲。不需心機,簡簡單單。尋覓一位這樣的女子,難嗎?
  • 茶屋此棧:此間客棧裡人情世故,道盡悲歡喜樂!
    一:《茶屋此棧》作者:昨夜碧樹故事大概就是一個無良少年的漫漫追妻路,這路上總是少不了豬隊友。rnrnrn大齡少女談場戀愛而已,何必這麼扭扭捏捏,你試探來我試探去。rnrnrn莫雲溪頂著一張道士臉,整天跟在扮成老太婆的三星身後,外人看來就是一小夥子調戲一老太婆,皆詫異,有不少小姑娘拉著三星的手取經,求教如何徵服年下男,三星覺得她手中的刀子好久沒見血了,當晚就追著莫雲溪滿院子跑,莫雲溪那貨吊著嗓子嗷嗷叫。路過的行人皆道:三生街那家客棧的老闆娘家暴。rnrn一間客棧裡的人情世故,悲歡喜樂。
  • 遂昌親子遊: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到唐代金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草鞋換粥」幾個大字,「草鞋換粥」這四個字令人一頭霧水,原來這裡面是一個聰明老人求生存的故事,說來話長——相傳唐代有位姓周的老人,原本是個礦工,因年老體衰不能再幹活了,就在唐代金窟旁邊建起了一座草棚,開了一家粥店,礦工們幹完活收工回來老人請他們免費喝粥,並且用新編的草鞋換取礦工們腳上的舊草鞋。
  • 盤點:各類茶的傳說和故事
    普洱茶傳說,乾隆年間(1736—1795)普洱地區的濮家茶莊將沒有完全曬乾的毛茶壓餅、裝馱進貢。到了京城發現,原本綠色泛白的茶餅變成了褐色。護送茶葉進京的茶莊少主人因為貢茶麵目全非,甚至想到要了斷生命,但卻在無意間發現茶的味道變得又香又甜,茶色也紅濃明亮。這些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並賜名普洱茶。
  • 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
    開學季已過,前兩天朋友轉發一篇文章,閱後很是感動,愛不能舍,在此以饗讀者,全文如下:因為一個人,愛上一座城!午飯過後,半躺在沙發上,突然又想念起另外一座城。經歷高中三年,家長和孩子一樣除了繁忙就是緊張,高考之後孩子和家長繼續緊張,等待和選擇,焦慮和不安,分數與錄取結果的出來,不像是宣布,倒像是宣判。
  • 聯盛九龍與一座城
    舉目望九龍,一座地標性建築映入眼帘,這是一艘就要啟錨的商業航母,一座城市的風景,一座城市的榮耀。  風景就在水中央。滔滔長江,碧波甘棠,湓浦港灣,龍開河道,車水馬龍,檣桅林立,喚醒了潯陽城的集體記憶。
  • 「打卡」普洱梅子湖 邂逅一座湖居生活大城
    一如杭州西湖「欲把西湖比西子」的煙雨詩情,西北青海湖雄渾壯美的遼闊與豪邁,又如大理洱海與生俱來的浪漫情愫。在」茶城「普洱,也有這樣一處湖山美景——梅子湖,普洱的「城市名片」,還有一座依湖而生的文旅大城——融創普洱國際健康城,一端是綠水青山帶來的安逸與恬靜,另一端是人間煙火的城市生活,在湖光山色中,在清晨雨幕裡,這裡逐漸成為度假旅居的必備「打卡」勝地。
  • 普洱不只有茶,這些年輕人正在讓普洱咖啡暫露頭角
    說到普洱,人們的第一反應多是「茶」。可實際上,除了茶之外,咖啡也是當地非常重要的農產品之一,不管是歷史還是品質,都值得言說。雲南咖啡的種植歷史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據說當時有個法國傳教士來到雲南當地傳教,因為想念咖啡而託人帶了種子前來,之後便開啟了當地的咖啡種植。
  • 普洱:文明普洱是什麼顏色?
    文明,彰顯出一座城市的「修養」,無論是在韶光淑氣的春日,還是在疊翠流金的深秋,始終是一座城市最靚麗的風景;色彩,擔當著一座城市的視覺符號,也是城市氣質和文明氛圍的重要代表,如果「文明」是有顏色的。那在你眼中,普洱屬於什麼色呢?
  • 「溫泉之城」——鹹寧,一座遇見就會愛上的城市!
    「溫泉之城」——鹹寧,一座遇見就會愛上的城市!橋之於鹹寧,猶如彩虹落人間,暢通著香城泉都的「血脈」,更成就了她「千橋之鄉」的美譽。雙姝倩影佇立在嘉魚二喬公園內,赤壁摩崖石刻經歷史激流的拍打,周瑜石像眺望著遠方,三國雕塑園內每一處景都是一期故事。每至此處,都能感受東漢末年的戰火紛爭和歲月靜好。鹹寧還是千年瑤族發源地。藥姑山是瑤族先人生活的千家峒,不僅在歷史典籍中有許多記載,而且山中留有眾多令人嘆為觀止的瑤族特色的石文化遺址。
  • [喝茶聽故事]周末去農業展覽館逛購茶節
    據了解,北京中秋禮品購茶節由中國農業國際合作促進會主辦,大益集團、中茶普洱、茂聖六堡茶、冰島昔歸等近300多家涉茶企業將在本次購茶節上亮相。既然是專門針對消費者的購茶節,免費品茶必然成了購茶節上的一大亮點。據了解,購茶節專門針對市民舉辦了「中秋悅茶會」,不但有各類茗茶品賞,還邀請了茶界名家為大家講講茶圈裡的故事。
  • 「從來佳茗似佳人」,那些關於茶你所不知道的故事
    靜靜的看著一片片葉子,在杯中一次次的翻滾,沉澱,一杯水由濃到淡,也品著一壺茶從馨香到無味的過程。白落梅說「將一盞茶,喝到無味,將一首歌,聽到無韻,將一本書,讀到無字,將一個人愛到無心。」清淡光陰,就著一盞清茶,落棋敲子,吟詩作畫,讓平淡如水的日子,在馥鬱的馨香裡清閒雅致。春秋冬夏,花開花落,跋涉在紅塵中,免不了滾打爬摸,跌跌撞撞,一路聚散離合難免,榮辱成敗亦是家常。
  •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初戀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
    十七歲那年遇見你,「糟糕,我完了」。是心底最深的印記,青梅枯萎,竹馬老去,從此我愛上的人都像你。是說不出口的遺憾,就當風沒有吹過,你沒來過,我沒愛過。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可我還是放不下。得不到是因為不屬於你,放不下,是因為你不甘心,其實這個世界上最讓人難過的從來都不是你的離開,而是你離開後,我還對你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