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而事君。行一事。毋謂君不知而自恣也。刑一人。毋謂君不知而作威也。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
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切須慎之。所以忠孝傳家遠,現在父子是朋友關係,倫理毀掉了。
倫理是性德--中國儒家、道家所講的。展開佛法仔細觀察,全是性德的流露;捨棄私心(私心是迷惑),性德才會往外流露。
這些大聖大賢一絲毫的私心都沒有,全是性德的流露。孔夫子的學說是自性的流露,我們如果自性心現前時,流露出來的就跟他是一樣的。
就像燈光一樣,他的燈光亮了,我的燈光也開了;光光交融,成為一體,是自性的流露。這才是真正的偉大,真正不可思議,是圓滿的性德。
開發性德必須要用「孝敬」來作工具,才能明心見性。佛法裡講開發性德最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發菩提心」,儒家亦復如是。「誠意、正心」,就是佛所講的大菩提心。
凡事能夠存心真誠,不自欺、不欺人,以孝順心、恭敬心處事、待人、接物。自己只是默默去做,真正積善累德,『此等處,最關陰德』。果報可以從歷史上來看,也可以從現前社會上觀察。
可見得這是事實,絕對不是虛妄。所以我們動一個念頭,做一樁事情,決定不要認為別人不知道。人或許不知,天地鬼神、諸佛菩薩沒有一個不曉得的。
了凡居士前面給我們講,改過要三種心--恥心、畏心、勇猛精進心。成聖、成賢、成菩薩、成佛,你只要真正圓發此三心,的確一生足以成辦。
何謂愛惜物命。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求仁者求此。積德者積此。『惻隱之心』就是仁民愛物之心。見到一切動物有苦難,自自然然就生同情心,這就是『惻隱之心』。大家有沒有?相信每個人都有。
如果你們看一齣悲劇會流眼淚,這就是惻隱之心。電視、電影的悲劇,那還不是真正的人物在面前遭受苦難,你都有這個心;何況真正見到一切人、物遭遇到苦難,一定會伸援手去幫助他。
不但人有惻隱之心,動物也有,這確實是天性,就是本性的性德。動物的本性跟人的本性不二,不過它比人迷得更深,才變成了畜生。
十法界一切眾生同一個真如本性,所以佛在大乘法裡才說:「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惻隱之心就是憐愛之心、憐憫之心,是從自性裡流露出來的。『求仁』,就是求的這個;『積德』,也是積的這個。希望把仁民愛物之心培養擴大,能夠真正的愛一切人、愛一切物,我們盡心盡力去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