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研究生初試只有3個月,每年考研初試後,都是幾家歡喜幾家憂,對於一些孩子來說,考研是改變命運的最後一次機會。
但是考研上岸率實在太低,去年報考研究生考試的人有290萬人,但是最終只錄取了70萬人左右,大半人無奈成為陪跑。
而這被淘汰的220萬人中,有很多人都會選擇二戰。所以很久以前就有人預測,今年報考研究生初試的人將高達300萬人。
考研大軍中,二本學校的考生最多,是考研的主力軍。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一本學校畢業的學生有優勢,重本學校很多都有保研名額。
而上三本院校的孩子多是家裡有門路,家境比較富裕的孩子,畢業後,家人都會安排工作,就算不工作,孩子在家啃老幾年也完全沒問題。
又或者三本學校的孩子,畢業後會直接被送到國外讀書,為自己鍍一層金之後,再回國內的發展。
而二本學校的學生是最尷尬的一類存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所以很多二本畢業生,畢業後其實都比較迷茫。
找工作碰壁之後,多數人都會選擇考研,但是同樣是二本生,每年卻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逆襲,這又是為什麼?
一:二本學校的考研生多是以名校為目標
二本學校的考研生選擇考研院校的時候,多會以985和211名校為目標。很多人考研都是對自己的第一學歷和學校不滿意,自然考研眼光會放遠一些。
大多二本院校的學生都會選擇211之類的名校作為考研目標,但這些名校考研難度一般都比較大,競爭人數多。
自然淘汰率也會相對高一些,所以二本學校考研人數雖然多,但是落榜人數也很多,所以每年能鹹魚翻身的孩子其實並不多。
二:二本生考研壓力特別大
二本生考研的時候,壓力真的特別大。二本考研生不僅要與同類學生競爭,而且還要與一本院校的學生競爭。
這也導致二本考研生考研的時候承受的壓力更大,要付出的努力更多,很多二本生心理素質不好的話,可能會無法堅持,一些二本考研生很容易放棄。
三:二本生複試通過率低
二本生即使足夠努力,在初試的時候取得高分,但是也有不少高分選手複試的時候被刷。反而一些分數稍微低一些的985院校學生更容易被錄取。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面試老師對學生的出身存在歧視,其實不見得,也可能是和你同時競爭的985院校學生履歷更精彩,面試發揮的更好,更適合考科研。
筆試成績多努力總會得高分,但是面試表現比筆試其實更重要一些,有不少學生栽在面試上。
所以二本生一定要重視面試,一定要多注重自己的言談舉止,盡力表達出自己的優勢。
筆試通過了,面試未通過其實確實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至於考研二本和一本考生的差距雖然不大,但是二本考研生和221,985考研生競爭的時候,確實是相對劣勢一些。這也是二本考生無法考研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二本考研後就業機會更多
對於二本學生來說,考研還是很值得的,畢竟有了研究生學歷之後,再出去找工作,工作機會也會變多一些,所以二本學生考研仍然非常有必要。
如果學生畢業後沒有好的出路,又或者不知道做什麼職業好的話,考研可能是最佳的過渡期。對於二本學生而言,如果孩子已經有考研的打算,建議大二的時候就開始提前準備。
讓孩子提前準備也是因為很多孩子有拖延症,考研又是件非常複雜的事,所以建議考生大二的時候就好好想想自己考研的時候要考哪些專業,提前挑好學校,做好功課。
沒事可以和一些準備考研的學姐,多交流交流,這也對考研也很有好處。大二的時候儘量就要將考研計劃做出來,大三上學期的時候,二本考生就應該多看一些考研英語等基礎科目。
不要總覺得大三下學期複習都不晚,很多時候,考研的學習效率比裡自己想像的要低很多,所以考研時間可以提前準備,但是卻不適宜太晚。
早早準備,還是一個好處,就是複習過程中,如果想換專業,因為提前準備的比較早,所以也不會耽誤後續的複習。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考生,你身邊有二本學生考上名校研究生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