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關於地役權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2020-12-20 中華第一財稅網

【本百家號隸屬於全國級企業集團——智董集團旗下中華第一財稅網(又名「智董網」)。本專欄估約共有125篇,陸續更新,您現在看到的只是本專欄的部分內容。

請記得關注本百家號,不然以後就找不到了哦;如果喜歡,請收藏點讚支持一下,謝謝!歡迎購買本專欄,購買專欄後您可以完整地學習、深入地學習;本專欄「乾貨」很多、用處很大,不僅可以隨查隨用,還值得反覆學習、時常複習,「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每學一遍都有不同的收穫)。】

地役權,是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為自己不動產的使用便利,依合同約定使用他人不動產的一種用益物權。

提供便利的不動產稱「供役地」,享受便利的不動產稱「需役地」。在地役權關係中,「需役地」與「供役地」不以相互毗鄰為必要,即使不相毗鄰,也可成立地役權。

地役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利用他人的不動產,以提高自己的不動產的效益。

前款所稱他人的不動產為供役地,自己的不動產為需役地。

一、地役權的特徵

地役權有以下特徵:

1.地役權是存在於他人不動產上的物權。 2.地役權具有從屬性,地役權雖是一種獨立的權利,但它是以需役地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存在為前提的,不能離開需役地而存在。其從屬性表現在:地役權從屬於需役地所有權或使用權,不得與需役地分離而單獨讓與。地役權不得從需役地分離出來而成為其他權利的標的。 3.地役權具有不可分性,即地役權為不可分割的權利。其不可分性表現在:在需役地被分割時,地役權為分割後的各部分的利益仍然存在。不過,如果地役權的行使按其性質只關係到需役地的一部分的,則分割後地役權僅在該部分存在。在供役地被分割時,地役權就分割後的各部分仍然存在。但地役權的行使按其性質只關係到供役地的一部分的,則分割後地役權僅在該部分有效。 4.地役權是為需役地的便利根據合同約定而設定的物權。 5.地役權的享有和行使並非均以對土地的佔有為要件,如眺望地役權,其享有和行使即無須佔有供役地,此點有別於其他用益物權。

二、地役權的取得、設立、登記

地役權可因設立、讓與、法律直接規定、繼承等原因而取得。地役權的設立應以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未經登記,地役權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民法典》相關規定】地役權合同

設立地役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地役權合同。

地役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

1.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

2.供役地和需役地的位置;

3.利用目的和方法;

4.地役權期限;

5.費用及其支付方式;

6.解決爭議的方法。

【《民法典》相關規定】地役權的設立與登記

地役權自地役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當事人要求登記的,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地役權登記;未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

三、地役權的消滅

地役權可因下列原因而消滅:

1.土地(需役地或供役地)滅失; 2.混同,即需役地與供役地同屬於一人所有或使用; 3.拋棄; 4.地役權的目的不能實現。如汲水地役權因供役地上水源枯竭而消滅; 5.供役地權利人依法解除地役權合同; 6.地役權期限屆滿。

四、地役權的期限

地役權期限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的剩餘期限。

相關焦點

  • 【民法典】關於宅基地使用權、居住權和地役權,民法典這樣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於2020年5月28日通過,並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民法典,即日起,隴西縣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設立「跟法院小哥哥學習民法典」專欄,以「語音+法條」的方式,大力宣傳民法典,以期提高民法典的知曉率、普及率,為民法典的實施打下堅實的基礎。
  • 《民法典》的出臺,「一典立、九法廢」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規定:結婚不是討債, 2021年開始彩禮不用給!《民法典》彩禮被取消!到在底保護誰?出軌怎麼懲罰?《民法典》的出臺,「一典立、九法廢」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都說,「一典立、九法廢」,《民法典》的出臺,意味著《婚姻法》、《繼承法》、《收養法》、《物權法》等九部法律同時廢止。
  • 《民法典》關於質權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前款規定的債務人或者第三人為出質人,債權人為質權人,交付的動產為質押財產。【《民法典》相關規定】禁止質押的動產範圍法律、行政法規禁止轉讓的動產不得出質。【解讀】民法典簡化了質押合同的一般條款(《民法典》第四百二十七條第二款)。【《民法典》相關規定】流質質權人在債務履行期限屆滿前,與出質人約定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時質押財產歸債權人所有的,只能依法就質押財產優先受償。
  • 《民法典》關於抵押權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民法典》規定:「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1)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2)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3)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4)擔保的範圍。」【解讀】民法典簡化了抵押合同一般條款(《民法典》第四百條第二款)。【重要修訂說明】《民法典》第四百條規定,抵押合同的通常條款不再包括抵押財產的質量、狀況、所在地、所有權歸屬或者使權歸屬。
  •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 題:關於繼承,民法典的這些新規你需要了解  新華社記者孫少龍、白陽、黃安琪繼承,關係著自然人死亡後財產的傳承,事關千家萬戶。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後,從1985年起施行的繼承法將被替代。從妥善管理遺產,到減少遺產糾紛,民法典在繼承編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規定。
  • 民法典全文-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內容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全文-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文內容1月1日起施行 2020-12-31 20:00:49| 來源:廣東中公教育
  • 《民法典》關於用益物權的一般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傳統民法上用益物權的客體限於不動產,也就是說,用益物權是不動產物權。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一、用益物權的特徵用益物權的特徵:1.用益物權是限定物權用益物權與所有權相比,於時於量皆有一定限度。用益物權人只能在一定範圍內對標的物佔有、使用、收益。另外,用益物權的存在,對所有權也構成一定的限制。
  • 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2020年12月29日  法釋〔2020〕1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  (2020年1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法律規定,就人民法院在審理民事糾紛案件中有關適用民法典時間效力問題作出如下規定
  • 2021.1.1施行!最高法發布:《民法典》時間效力的28條司法解釋|轉需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時間效力的若干規定》已於2020年12月14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1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民法典》關於留置權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民法典》相關規定】留置財產與債權的關係債權人留置的動產,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係,但是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二、留置權成立的法律要件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其成立必須具備法律規定的條件:須債權人依法佔有債務人的動產。須債權的發生與留置財產屬於同一法律關係,但企業之間留置的除外。須債權已屆清償期而未獲清償。
  • 《民法典》2021.1.1日施行:已經抵押的房產,可不解除抵押直接過戶|...
    《民法典》2021.1.1日施行:已經抵押的房產,可不解除抵押直接過戶|轉需 2020-12-16 17: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民法典》對於夫妻離婚最新規定,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
    本著更好的保障夫妻雙方在婚姻中國的合法權益,2020年5月28日,我國《民法典》問世,對原來《婚姻法》中的離婚制度做了變革。2021年1月1日,現行《婚姻法》正式廢除,《民法典》正式生效,其中婚姻篇對夫妻離婚做了以下方面的改變:一、增設30天離婚冷靜期新離婚篇中增設了30天的離婚冷靜期,僅限於夫妻協議離婚。
  • 《民法典》關於合同方面相關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重要修訂說明】此系《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四條。《合同法》原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其他法律的規定。《法典》在此基礎上,增加規定沒有其他特別法規定的,可以根據性質參照適合同編的規定。【《民法典》相關規定】身份關係協議的法律適用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係的協議,適用有關該身份關係的法律規定;沒有規定的,可以根據其性質參照適用《民法典》「第三編合同」規定。(一)合同的特徵合同的法律特徵:合同是一種法律事實;合同屬於法律事實中的行為;合同屬於表意行為;合同屬於法律行為;合同是雙方法律行為。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民法總則同時廢止。
  • 《婚姻法》即將廢止,民法典:離婚「新規」,2021年1月1日實施
    《婚姻法》即將廢止,民法典:離婚「新規」,2021年1月1日實施2020年5月28日我國《民法典》審議通過並明確將於2021年1月1日生效,1980年頒布於2001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同時廢止。民法典「婚姻家庭編」對「離婚制度」進行了重大變革。相對而言離婚將更難!
  • 《民法典》關於訴訟時效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時效須具備三個要素: 須一定的事實狀態存在;該事實狀態須持續經過法律規定的一定期間;鬚髮生一定的法律效果。時效包括取得時效和消滅時效兩類。取得時效,是指佔有他人財產於一定期間經過即依法取得該財產物權的時效。消滅時效,是指權利人怠於行使權利而於一定期間經過即喪失相應權利的時效。我國《民法典》規定的訴訟時效屬於消滅時效。
  • 《民法典》關於佔有效力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民法典》相關規定】有權佔有的法律適用基於合同關係等產生的佔有,有關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使用、收益、違約責任等,按照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二、佔有的事實推定效力佔有的事實推定:1.對於佔有,推定為以所有的意思或為自己佔有; 2.對於佔有,推定為善意、公然、和平佔有,對此,佔有人無須舉證。他人如欲推翻,則須舉證; 3.經證明前後兩時為佔有的,則推定其前後兩時之間為繼續佔有,對此,佔有人無須舉證。
  • 《民法典》關於業主的建築物區分所有權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一、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的特徵其法律特徵如下:1.複合性建築物區分所有權是由三項權利構成的特別所有權,有別於單一的不動產所有權。【重要修訂說明】本內容(《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六條)系業主義務的規定。《法典》明確了業主會和業主委員會對於業主的特定為有請求恢復原狀的權利;新增規定業主應當配合管理執政府依法實施的管理措施的義務;新增規定為拒不履相關義務的,有關當事可以向有關政主管部報告或投訴,有關政主管部應當依法處理。【案例】防控疫情,物業和業主如何「並肩作戰」?
  • 《民法典》關於相鄰權的規定,從2021年1月1日施行
    然而此種限制只要是在法律規定的限度之內,他方即得容忍。法律之所以規定相鄰權,目的在於平衡各方利益。二、處理相鄰關係的原則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係。三、處理相鄰關係的法律依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係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 法學家講解|《民法典》關於民事法律事實的規定,從2021.1.1施行
    法學家講解|《民法典》關於民事法律事實的規定,從2021.1.1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