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家庭給娃「自製書包」,一個自卑一個自信,窮不是敷衍的理由

2020-11-17 皮球兒媽媽


如今人們都用「吞金獸」來形容孩子們。

在如今的時代中,養娃再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育兒不僅要父母用關心和愛庇護孩子長大,還要有一定經濟條件。

父母經濟好,孩子從出生就贏在了起跑線上,父母經濟不好,孩子從一出生就被拉得遠遠的,近年來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越來越罕見。

經濟對孩子教育有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影響卻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大,如今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錯,從根本上就抑制了孩子自信,讓孩子認命,而不是想著努力去改變自己的生活。


網上有一組對比照吸引了很多家長的關注,而從這張對比圖中我們也能理解一個道理,那就是經濟條件不好,從來就不是父母不會教育的原因,窮也從來都不是敷衍的理由。

這組對比圖是兩個家庭貧困的孩子,背著倆家庭給娃的「自製書包」,但卻一個自卑的遠離隊伍,生怕被人嫌棄,一個自信的展示。

孩子的自卑和自信都不是沒有理由的,自卑孩子的書包就是用一個簡單的編織袋製成的,雖然針法很細緻,但還是很簡陋,但凡能用布做可能都會好一點。

而自信孩子背的書包是用一根根的塑料片編制圍成,顏色也是比較亮麗的藍色,看起來非常有特色,並且製作的手法不比其他上百元買的書包省事。

從兩個孩子的書包上,足以看出父母的心態是如何的,也讓眾人明白了窮和敷衍是兩回事,窮不是敷衍的理由,經濟不好,但只要父母想,還是能給到孩子更好的,讓孩子不因這些外在東西而自卑。


影響孩子性格的不僅僅是父母的經濟,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

雖然說現如今很多自卑的孩子都是來自貧困家庭,但並不代表貧困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就一定自卑,最主要的還是看父母的態度。

  • 父母的過度節儉,才是孩子自卑的根源

家庭條件不好或者說是普通,父母為了省一些錢能做其他事,就各種省吃儉用,孩子的東西也是能不買就不買,父母對此毫無愧疚,並還多次教育孩子要節省。

父母這種過度節儉,就是導致孩子自卑的根源,本來孩子的世界是沒有窮和富的區別的,就是父母總在孩子面前說要節省,咱們和人家比不了,才會讓孩子自卑。

  • 用心給孩子更好的,反而會讓孩子懂事

窮不是父母的錯誤,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往上爬的,或者是所有的努力都能有回報,但敷衍就是父母的錯誤了。

育兒有敷衍的方式,也有用心的方式,就看父母如何選擇了,用心育兒,即使是家庭條件再不好,也不會對孩子影響太大,在小孩子的心中,父母的愛才是最重要的。


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錯,導致孩子失去了往上爬的志向,貧困家庭教育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更多。

1)基本的物質需求要滿足

孩子成長路上會需要用到很多物質上的東西,對於一些基本上的父母要滿足,就例如本,筆,書包,衣服等等,可以不用太新,不用太貴,但一定要有,盡最大可能不與其他孩子有不同。

2)培養孩子的自信

隨著孩子年紀的增長,會一點點明白自己與那些有錢人家孩子的不同,父母此時要正確引導孩子,避免孩子因為差距過大而產生不好的心理。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可以找出孩子的優點並加以培養,鼓勵,總之不要讓孩子對自己和對家庭失望,心態放正,一切都不是問題。

3)豐富孩子精神世界

物質上的匱乏可以通過後天努力去改變,可能不會變得特別富有,但至少可以變正常,可精神上的匱乏卻是一輩子的。

有多少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掙了很多錢,但還是無法得到別人的尊重,人家一提起就用「暴發戶」來稱呼,暴發戶和富豪最大的差距不是錢多錢少,而是精神世界豐不豐富。

父母從小就要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不讓孩子因為沒錢而自卑,多帶孩子去看風景,多讀書,讓孩子增長見識,豐富閱歷,擴大格局。

這樣孩子長大後即使沒有太多錢,但格局大生活一樣會過得很精彩。

暖心寄語

窮和敷衍真的不是一回事,希望父母不要再糊弄孩子了,本來沒給孩子好的生活,父母多少就有些對不起孩子,就不要一錯再錯了。

今日話題:你小時候有被父母耳提面命的要省錢麼?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倆窮家庭給孩子的「自製書包」,為啥一個讓娃自信,一個讓娃自卑
    其他孩子都背著各式各樣的書包,只有他們倆背的「自製書包」,不同的是一個孩子自信滿滿背著書包站在大家的視野中,另一個卻孤零零站在隊伍外面低著小腦袋。,都背著「自製書包」,為什麼會造成一個孩子自信,一個自卑的不同結局?
  • 倆窮家庭給娃「自製書包」,一個自卑一個自信,窮和敷衍是兩回事
    而在近期網絡上就有一組圖片受到了許多家長的熱議,很好的詮釋了在育兒方面,窮和敷衍是兩回事這句話。所以書包都是孩子家長手工做的"自製書包",而雖說如此,但是兩個孩子的狀態卻天差地別,有一個孩子自信帶有些靦腆的正在展示自己的書包,而另一個孩子卻孤零零的站在同學旁邊沉默著。
  • 兩個貧窮家庭的「自製書包」,一個讓孩子自信,一個讓孩子自卑
    兩個貧窮家庭的"自製書包",一個讓孩子自信,一個讓孩子自卑有兩個孩子同樣來自於貧窮家庭,他們在上學的時候背的都是父母給他們的"自製書包",但其中一個書包讓孩子變得自信,引發網友點讚,一個則令孩子自卑,網友看到後直呼心疼。
  • 同是自製書包,一個自信,一個自卑,網友:窮和敷衍是兩回事情
    但是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很重要,一個好的教育能夠影響孩子的性格特點。新學期就要開始了,城市裡面的孩子可以背著新書包上課,他們可能並不知道與他們年齡相仿的孩子,可能因為貧窮,連書包都買不起,甚至還需要家裡人自製。
  • 同是父母自製書包,一個讓人羨慕一個令孩子自卑,窮和敷衍的區別
    如果能夠將目光放到山區的話,一些孩子甚至還有可能背著父母自製的書包。最近就看到了幾張反映山區孩子生活情況的圖集,圖集中不同背景下有兩個小男孩都背著父母自製的書包。不過兩個孩子的處境和在班級裡受到的待遇卻完全不同。
  • 同樣因為家裡窮而自製「書包」,一個孩子自卑,另一個孩子卻自信
    因家裡窮而自製「書包」,一個孩子自卑,另一個孩子卻自信畫面上是一所農村小學,一群孩子放學背著書包在排隊,其中有一個小男孩似乎「格格不入」。,而這個小男孩因為家裡窮,家裡人用蛇皮袋給他縫製了一個「書包」,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針腳。
  • 「湊合背吧」貧窮父母敷衍式給娃自製書包,對孩子的影響可不小
    「湊合背吧」貧窮父母敷衍式給娃自製書包有一張照片就引起了不少人的議論,照片中的孩子背著父母自製的書包,失落地站在隊伍的後面。身旁很多孩子都在竊竊私語,有說有笑,唯獨這個孩子一臉的鬱悶,除了書包髒兮兮,破舊不堪,孩子的衣服也多處有汙漬,看起來狼狽極了,不難看出這個小男孩的窘迫和自卑。
  • 兩孩子背自製書包上學,一個被同學嘲笑,另一個卻令同學羨慕不已
    花幾十上百塊給孩子買書包,雖然不是買不起,但還是會心疼錢,所以在這類家庭中,依然存在著,自製書包給孩子的情況。而不同的家長,自製的書包也是完全不同的,這種不同,可能會使一個孩子越來越自卑,一個孩子卻能越來越自信。
  • 孩子背「自製書包」報到引爭議,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
    網友們看了之後也是很心疼,紛紛表示:&34;&34;孩子背&34;報到引爭議,窮不可怕,可怕的是窮到骨子裡。懂事、乖巧的孩子會體諒自己的爸爸媽媽的苦衷,他不會有過多的埋怨,只是背著麻袋書包去上學,但卻也將自己&34;,在班裡做一個&34;,默默地做著自己的事情。孩子還小,大多不會太勢利,但即便有小朋友不介意他的樣子,他自己也會因為自卑而拒人於千裡之外。當貧窮變成一種習慣,它會變成一種&34;,牢牢地吸附在孩子的身上,起不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 面對孩子需求,父母總是一句沒錢就打發了,窮養難道真的好嗎?
    面對孩子提出的請求,家長通常習慣於用&34;&34;等敷衍的語言打發了他們,殊不知這種做法的背後會給娃帶來多大的傷害。孩子的請求總是被拒絕,而且還是以&34;為理由,這會讓他們再也不敢說出內心的願望。現如今&34;已經不被倡導了,因為它對孩子的傷害遠不止你表面看到的這些。
  • 8歲娃因穿舊衣自卑,老師以為家庭困難約見父母,爸爸一身名牌
    8歲娃因穿舊衣自卑,老師以為家庭困難約見父母,爸爸一身名牌都說窮養兒子富養女有很多家庭為了磨鍊男孩的意志,所以給男孩特地穿著破舊。那麼這樣窮養的方式真的對嗎?其實男孩不一定窮養就是對的,窮養也要講究一定的方式方法。
  • 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孩子長大後自卑或是自信,都取決於童年受過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指出:孩子的自信心培養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極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 深山夫妻15年生11個,說出「越窮越生」新理由,現狀寫滿了現實
    不得不說,這又是一個"越窮越生"的新理由。存錢不如存人,多存儲一個孩子,就多了一份希望。只要一個孩子有出息了,再帶帶其他的兄弟姐妹,一家人的命運,就此改變,還能為國家做貢獻。有愛國之心,只是,這愛國之力,似乎出錯了。"存錢不如存人"真的靠譜嗎?這家人的現狀,能夠很好地說明一切。
  • 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極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成長環境,父母則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質,將來有著怎樣的性格,家庭起了決定性因素。
  • 因為窮,感到自卑,沒有自信,想要放棄,怎麼辦?
    有人發來求助:因為窮,感到自卑,沒自信,想要放棄,怎麼辦?如果一個人因為窮和自卑就放棄,那麼,你未來的人生也許只會有一種結果——那就是永遠窮、永遠自卑!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因為窮,所以自卑;因為自卑,所以不自信;因為不自信,所以輕言放棄;因為放棄,所以窮。
  • 史丹福大學: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家庭?
    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心中產生「自卑」的心態,覺得自己很窮,不敢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聊天,因為父母灌輸的「貧窮思想」,不自覺在心中產生一種「低人一等有句俗話說:家庭和諧,再窮都能發家!家庭是土壤,而家庭氛圍便是空氣和水,它雖無形,卻對孩子的一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生活中,家庭氛圍緊張,而導致性格缺陷的孩子,比比皆是。有人因為父母關係不和諧,從小就很焦慮,做事小心翼翼,也非常自卑,長大後更是不知道怎麼處理自己的情感關係。
  • 史丹福大學教授: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自卑的人是消極的,遇到問題首先會否定自己,對自己沒有任何信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身邊的人。
  • 濟南大千教育:自卑和自信的孩子,都來自什麼樣的家庭?
    很多孩子長大後社交能力差、沒有自信心,都是因為受從小的家庭環境影響。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相反,糟糕的家庭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長大後及其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殊不知,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心中產生「自卑」的心態,覺得自己很窮,不敢和同學們一起出去玩、聊天。
  • 娃為什麼自卑,不是三言兩語的傷害,多半是失掉了「自我價值」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最早的零零後如今都已經成年了,在他們身上人們貼上了太多讚揚的標籤,比如「敢想敢拼」、「新新人類」,卻往往忽視了這一代娃承受了更大的競爭壓力,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有自卑的傾向,讓他們感到「渺小」的理由聽上去都是小事,但是卻足以摧毀一個人的「自我價值
  • 7歲男孩背自製書包上學,卻引來嘲諷,最可怕的是「窮」而不自知
    最近這段時間,不少孩子就迎來了開學季,要說開學必不可少的就是書包和文具的了吧,近日網上就這樣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內容很簡單,就是一群正在排隊的孩子。但是照片中有一個孩子很顯眼。這個孩子單獨排成一條隊,沒有人跟他站在一起。因為這個孩子穿得很破爛,衣服上有很多洞洞,明顯是補了很多次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