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是亞洲新興的工業強國,也是亞洲第二大發達經濟體。經過多年努力,韓國製造已經在國際市場樹立了極具競爭力的品牌形象,韓國的智慧型手機,家電,汽車,大型船舶,化妝品遠銷世界各地,佔據了相當大的市場份額。儘管韓國經濟規模無法與中國,日本相提並論,體量僅相當於日本的1/3,不過韓國已經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在重化工業,汽車製造,電子等領域擁有核心競爭優勢,其實力已經不遜於許多老牌工業強國。
傳統的工業發達國家大都位於歐洲,這裡也是中等工業強國最多的地區。那麼亞洲新興工業強國-韓國,放在歐洲會處於什麼位置?首先我們來看看歐洲都有哪些工業強國。德國,法國,英國毫無疑問位於第一梯隊,義大利,瑞典,荷蘭緊隨其後。如果按照GDP規模,韓國排在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之後。那麼按照工業實力排名,會是什麼狀況?
我們根據2018年的數據,各國工業增加值的數據如下:德國(1.08萬億美元),英國(4999億美元),法國(4693億美元),義大利(4460億美元)。而韓國2018年工業增加值達到5688億美元,按照這個數據,韓國超過英國,法國,僅次於德國。有點出乎意料,韓國工業總量竟然超過了歐洲傳統工業大國英國和法國。那麼為什麼韓國的工業產值會這麼高?主要原因是韓國工業佔GDP的比例高,達到35.12%,而英國,法國僅為17.5%,16.9%。也就是說,韓國是一個以工業為主要驅動力的國家,而英國,法國不是,工業在經濟生活中已經不再佔據主導地位。
如果說數據不能直觀地反映各國工業實力全貌的話,那麼我們就從企業的層面來了解一下。數據顯示,韓國在工業領域擁有世界500強企業12家。在汽車製造領域有現代汽車,起亞汽車,現代摩比斯;電子及半導體產業包括了三星電子,SK海力士,LG電子;化學,化工領域包括SK集團,韓華集團,LG化學等。
歐洲我們就主要來看看英國的情況。英國世界500強企業數量與韓國接近,其中跟工業相關的企業僅有5家,包括能源行業的英國石油,英美資源;礦產開採領域的力拓;製藥產業的葛蘭素史克。當然,英國還有一些著名企業不在其內,像航空航天巨頭BAE公司,發動機製造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等。不過整體來說,英國的工業早已失去往日雄風,國內的汽車工業已經成為外資企業的囊中物。
法國的情況稍微好一些,在工業領域依然活躍著一批世界級企業,包括能源巨頭道達爾公司;汽車製造商標緻,雷諾;航空航天企業賽峰集團;電子,電氣領域的施耐德電氣等。法國工業的主要優勢在於航空航天製造,核電等領域,大部分產業屬於政府主導,國家擁有一定的股份,其中也包括汽車製造商雷諾。
整體來看,韓國的工業實力已經超過英國,法國等老牌工業強國,僅次於歐洲第一大經濟體德國,大體上可以排在第二名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