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冒頭,3秒內就被3發狙擊子彈命中,狙擊如此快速精準,這就是為什麼,中東乃至非洲打仗都舉著AK亂掃射,不敢冒頭的重要原因。在中東乃至非洲戰場,有兩個極端,一個是高能狙擊手很多,一個是菜鳥民兵很多。這裡就是高能狙擊手的天堂,菜鳥民兵的地獄,高能狙擊手不斷收割菜鳥民兵。
這是在中東戰場上一個民兵就舉起用飯盒做成的假人吸引敵人狙擊手火力,3秒內假人就被打了三個彈孔,這快速精準的狙擊能力,實在是太恐怖了。
在16年的摩蘇爾戰役中,就出現過幾十個狙擊手利用地道和廢舊房屋對陣數千名伊拉克士兵,打了將近20天,讓伊拉克方面傷亡慘重。最後,還是依靠美軍戰機投擲了2000磅精確制導炸彈才解決問題。
不要以為那些把AK舉過頭頂亂掃射的不懂打仗,他們都是為了保命,也就多廢些子彈的事,是命值錢還是子彈值錢。並且說不好還能「摟草打兔子」。
像當年韓戰中的上甘嶺戰役,面對美軍強大火力,我軍採用坑道戰術,在晚上就用各種手段襲擾迷惑敵人,有時往外丟石頭,或丟罐頭盒、廢鐵桶,製造聲響造成敵人錯覺,讓其驚恐不安,盲目射擊;等敵人打累了就以班、組進行小規模的偷襲敵方,炸地堡、搞哨兵,漫山遍野都是我們聯絡的擊掌聲和小喇叭聲;每隔一段時間再組織小部隊出擊,配合坑道外部隊實施小型反擊。
當時打的美軍真是痛不欲生,尤其我軍扔罐頭盒和廢鐵通,我們的戰士用繩子或者腰帶繫上,扔出去再拉回來,每次都能引起一陣槍響。
據當時美軍士兵回憶,坑道戰讓美軍步兵經常神經過敏,假如陣地外面一有動靜,尤其是鐵盒子什麼的丁零噹啷的響,立馬會引起警覺並射擊,接著就是連鎖反應,槍聲大作,聽起來像一場大仗似的。直到美軍某個軍官跳出來大喊『停火停火,別打了!』槍聲這才漸漸稀疏下來。
當時有個美軍連長坎特雷爾吃過宵夜後從掩體裡走出來丟空罐頭盒子,正好仍在石頭上,丁零噹啷的一陣響。結果他手下的士兵以為又是志願軍來偷襲,立馬摟火就打,兇猛的交叉火力網瞬間將坎特雷爾打成了篩子!
一陣猛打過後,照明彈升起,美軍士兵們才發現所謂的「敵軍偷襲」竟然是他們可憐的連長,已經被打成了篩子。
志願軍每夜頻繁的騷擾和夜襲,給美軍造成了巨大的心裡壓力,美軍精神狀態幾近崩潰,每次被襲後的大量傷亡,又給美軍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震懾,美軍也因此患上了夜戰恐懼症。
雖然我們在戰術上佔儘先機,但是我們的戰鬥環境卻很艱苦,傷員們缺醫少藥,在坑道裡空氣不流通,硝煙味、血腥味、屎尿味和汗臭味混合在一起,空氣非常汙濁。
這還不是最困難的,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渴。坑道在零下十幾度,坑道內卻悶熱異常,戰士們穿著單衣都會冒汗。尤其戰士們戰鬥過後,都需要補充大量水分,但是水卻是有限的,渴極了就喝尿,或者趴在坑道壁上舔石頭上的潮氣,吃飯的炒麵和餅乾因為沒有水都難以下咽。到後來,有的坑道派人出去搶水,要冒很大的傷亡,常常是水沒搶回來人卻犧牲了。
儘管坑道的鬥爭極其殘酷,但我們的戰士們始終充滿樂觀主義精神。這是令我們致敬和學習的。
美軍狂攻上甘嶺43天,付出了25000多人的傷亡代價,卻以慘敗收場。
一書中真實記錄了這次戰役,李峰老師傾盡十幾年心血,走訪了很多從朝鮮戰場回來的老兵,查閱了大量資料,把韓戰的始末,寫在了《決戰朝鮮》裡面,裡面還收集了百餘張戰士們熱血奮戰的珍貴照片。
我讀了《決戰朝鮮》,讓我感受到了我們可愛的戰士艱苦作戰不屈不撓的樂觀精神,這應該是我們中國人應該讀的歷史,讓我們時刻緬懷先烈,珍惜現在的生活,讓我們感受我們祖國和我們可愛戰士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