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中國製造不可替代,美國人:我們就喜歡中國貨,又有新進展

2020-12-22 BWC中文網

中國國家統計局11月30發布數據,1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2.1%,連續9個月位於臨界點以上,表明製造業恢復性增長有所加快。從企業規模看,大、中、小型企業PMI為53.0%、52.0%和50.1%,分別比上月上升0.4、1.4和0.7個百分點,均位於臨界點之上。

根據數據,11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6.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為年內高點,非製造業延續穩中向好的恢復態勢。與此同時,11月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5.7%,比上月上升0.4個百分點,表明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持續加快。

分析認為,這一事情的最新進展,意味著,中國製造業和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跡象有所增加。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在全球市場具有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這在全球多國市場已深有體現。

比如,在美國,新進展是,越來越多的美國消費者近期正在大幅囤積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其中包括洗手液,衛生紙等一系列生活必需品。而過去三年多以來,這樣的景象在美國市場,不斷上演。對此,彭博社報導稱,十個美國人購買的商品中,有9個是中國製造。

再比如,數周前美國超過250,000個當時大幅囤積各種各樣中國製造的商品。其中包括微波爐,吸塵器過濾器,泳裝,家具等等,一些商家囤積的商品都在庫房中堆積到天花板的高度上。亞裔美國人郭洪數月前曾對美國消費者依賴中國製造的現象表示,孩子們書包裡的幾乎所有文具,圖釘、膠水、貼紙……無一例外。

有美國消費者被記者問到,「你們需要的產品能在其他國家生產嗎?」答:「不能,只有中國有完整生產鏈。」「你們進口的這款中國商品有沒有其他替代品?」答:「沒有,美國消費者就喜歡中國貨。「

而就在美國人大幅囤積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過程中,歐洲人也越來越離不開中國製造了。一個新的進展是,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MERICS)的一項研究最新顯示,歐盟有103個產品類別嚴重依賴從中國進口。近年來歐盟與中國的貿易額不斷增加,2019年的雙邊貿易額幾乎達到2000年的8倍。研究指出,歐盟國家在電子產品、化工品、礦物/金屬、藥物/醫療產品等行業的103個類別對中國進口商品具有「嚴重的戰略性依賴」。相比於美歐發達市場,在新興市場的印度和越南消費者同樣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商品。

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印媒前不久報導,經濟學家和貿易商指出,「印度可能在短期內無法找到能夠提供如此大量產品的國家」。《印度教徒報》也曾報導稱,在印度教的重大節日(「點燈節」)期間,市場上銷售的諸如燈具、薰香、煙花、神像等相關產品,也幾乎都是產自中國。

《印度斯坦時報》稍早前援引調查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8973名印度消費者中,有83%的印度消費者表示,中國產品的價格和質量的雙重優勢,不可替代。有印度消費者稱,「我們無法忍受沒有中國製造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9月份以來,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歐美零售商為了確保供貨不受衝擊,將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

例如,從印度轉到中國的訂單中,毛巾、床單等產品訂單量較大,一些接到印度「回流」訂單的工廠預計,現在的訂單數量已經排到2021年5月。也就是說,印度製造業的許多訂單正轉移至中國。這也進一步說明,中國製造的商品和生產環節在許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要知道,中國製造業規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皮林認為,印度在製造業方面沒有良好的聲譽。就連印度人自己也看不起本國產品,印度製造所謂的「拼湊式創新」是物資稀缺的產物—印度人把零件用膠帶、顏料和祈禱拼湊在一起,印度製造名字取得響亮,但卻像是「海市蜃樓」。」也就是說,印度無法成為世界工廠。值得注意的是,越南製造似乎遇到了與印度製造相同的問題。

目前,越南生產口罩的無紡布尚不能自給自足,都需要依賴從中國市場進口。CNBC稍早前援引貝恩公司副總裁Gerry Mattios表示,全球製造業工廠設施將變得更加分散。處於東南亞的越南並不可能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越南規劃與投資部長Nguyen Chi Dung數周前就表示,如果越南沒有趕上工業4.0列車,越南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真實差距就會越來越大。(完)

相關焦點

  • 美國商家囤積創紀錄的中國商品後,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有新進展
    目前,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已在全球市場具有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性,中國人憑藉勤勞和智慧在全球製造業領域取得的成果是無可替代的。相對而言,美國製造,德國製造,日本製造,韓國製造在許多方面被替代已成為事實,而近年試圖大舉發展製造業的越南和印度更是難以企及。這一點,最有發言權的,是包括美國、印度消費者在內的全球多國消費者。
  • 美國經濟欲擺脫稀土依賴,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又有新進展
    那麼,根據這一事情的新進展,美國經濟為什麼高度重視稀土?美國在稀土領域是否會擺脫依賴,並得到產能和技術上的提高呢?值得注意的是,稀土元素被廣泛應用於高科技和戰略類商品製造過程中。我們甚至每天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它。然而稀土資源卻非常有限,分布也不均衡。全球大約有1.1億噸稀土氧化物,其中礦床位於中國,巴西,俄羅斯,美國,印度,澳大利亞。
  • 外媒:中國經濟獨自騰飛,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狂掃中國貨,有進展
    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12月14日分析報導稱,中國在新冠危機最艱難的時刻起飛,而當前,全球近一半的國家正在抗擊新冠肺炎第二波疫情,歐元區等地區也因為第二波疫情再度陷入經濟萎縮。與此同時,經歷兩個季度連續正增長的中國經濟開始獨自騰飛。中國成為全球貿易最大贏家。
  • 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製造,因為不可替代,外媒:美國商界請求講和
    例如,我們知道,美國科技和戰略企業所需要的稀土資源有80%都來自於中國廠商的供給。不僅如此,我們注意到,在美國經濟的各個領域,從消費端到生產端幾乎都離不開中國製造。稍早前,173家企業致信後,600家企業再「叫停」美國的經濟舉措就可以說明問題。
  • 外媒:中國成全球貿易最大贏家,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狂掃中國貨
    而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正憑藉優秀的品質,被廣泛青睞。這一點,在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人類應對病毒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對此,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12月14日分析報導稱,倘若中國不能生產包括口罩、防護服和醫療設備等商品,那麼在疫情最艱難的幾個月,或許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生產規模如此大的醫療用品,從而導致抗擊疫情的基本用品出現匱乏。
  • 美國找印度製造代替「中國貨」?印度:我們自己都離不開中國產品
    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物美價廉的市中國商品,讓世界各國都的依賴程度已非常明顯。發起貿易摩擦的美國,使得「中國製造」的產品在美國各大超市被瘋狂搶奪、產生恐慌心理的美國民眾瘋狂的囤積物美價廉的中國貨、小到衛生紙,大到新型科技技術產品,超市內部都被搶購一空。已經滲透到美國人的血液裡的中國產品,一旦貨斷貨,美國民眾肯定是不滿的。
  • 越南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美國人:越南無法成世界工廠,事情有變化
    在世界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今天,全球商家和消費者對商品的選擇是一個優勝劣汰的過程,這就使得中國製造憑藉優秀的品質脫穎而出。在新冠病毒在日本、韓國、伊朗、義大利、美國等全球多國相繼爆發的情況下,越來越多國家的消費者都進一步感受到中國製造的價值所在,和不可替代性。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後,美國人狂掃中國貨,外媒:中國成貿易最大贏家
    而2000多億隻中國口罩等醫療物資運抵全球,以及中國疫苗取得的最新進展,都進一步說明,中國製造正憑藉完整的生產鏈和卓越的產能,正在為全球應對疫情做出不可替代的貢獻。《巴黎人報》報導截圖顯而易見,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全球應對疫情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亦如某呼吸機廠商表示,呼吸機現在是全球缺貨,我們收到的來自美國、歐洲的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
  • 中國疫苗受青睞,中國製造又一領域第一,第四張國家經濟名片或誕生
    這一點,從今年3月以來,包括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經濟硬通貨的現象就可以說明問題。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路透社12月10日報導,墨西哥衛生部周三已籤署協議,向中國一家醫藥企業採購3,500萬劑新冠疫苗。此外,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和預防部12月9日宣布,給予由中國企業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正式註冊。
  • 美國製造計劃或落空,外媒:痛苦大於收穫,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儘管美國經濟在過去三年多時間內,不斷希望全球製造業回流到美國。然而目前來看,這一計劃或正在落空。事情的一個新進展是,俄媒RT10月26日對於美國製造業這一計劃分析報導稱,痛苦大於收穫。該外媒援引諮詢公司科爾尼(Kearney)的一份最新報告發現,美國製造業下滑的進程依然沒能改變。比如,蘋果公司依然沒能回到美國大舉建廠。
  • 【美】丹·史坦巴克:沒中國貨,印度製造是空口號
    印度右翼組織「世界印度人理事會」上月在西孟加拉邦將中國製造的200件電子產品付之一炬。類似行動令印度國內對中國產品質量的質疑和惡意抹黑變得日益複雜。今天的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即便很多印度人把中國視為巴基斯坦的盟友,國內存在抵制中國貨的聲音,中國仍已在印度經濟多個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中國的投資廣受印度大小公司的歡迎。不過,中印間的官方貿易及投資合作時間畢竟相對較短,中國人擔心潛在的貿易障礙,而印度人害怕中國的產能過剩會為傾銷埋下伏筆。無論如何,抵制中國商品都是錯誤時間的錯誤選擇,在政治、經濟和戰略方面均不利於印度。
  • 美國人囤積創紀錄的中國商品後,開始搶購中國自行車,事情有新進展
    如果你對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的跡象依然停留口罩、洗手液、防護服、呼吸機等相關醫療物資上,那麼事實卻是,上述商品僅僅是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的一個縮影。無獨有偶,事情又有了最新進展。值得注意的是,幾乎所有在美國市場上的自行車所使用的零件都是在中國製造的。目前,美國正面臨嚴重的自行車短缺,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1000美元以下自行車的低庫存問題無法解決,」芝加哥都靈自行車公司的聯合股東凱茲表示,「我們現在有一些訂單,但跟需求相比只能塞牙縫。在7月份之前我們的庫存是遠遠無法滿足顧客的。」
  • 印度人不解:印度需要什麼才能達到美國或中國那樣的製造能力?
    (印度人不解:印度需要什麼才能達到美國或中國那樣的製造能力?)要論製造能力,得分高端和低端。目前的印度,低端製造能力還遠遠不足。就總體的製造力而言,應該說中國的能力比美國要強,並不是美國無法製造,而是中國有非常多的優勢,中國的製造市場比較統一,產業鏈完善而專業。當然,對於比較高端一些的產品,製造力還集中在發達國家。
  • 中國商品有哪些王牌?專家:稀土僅是一個選項,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的商品領域,有許多商品是全球生產者和消費者非常依賴,同時又難以替代的。我們以美國的生產企業和消費者為例,華爾街日報數周前稱,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隱形依賴暴露美國經濟戰略軟肋。那麼,中國商品有哪些王牌呢?在生產者範圍內,我們注意到,無論是美國的電子科技類產品,還是軍用品都離不開稀土金屬。
  • 394億中國口罩抵美,印24架飛機運物資,狂掃貨後,中國成貿易大贏家
    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之下,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憑藉優秀的品質,已具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幫助人類應對新冠病毒就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中國製造的口罩,呼吸機等醫療類商品被全球市場廣泛採購,並一度成為全球硬通貨。而近期全球多國還紛紛大批量採購中國疫苗。
  • 美國人:我們沒洗手液,西雅圖像鬼城,1000萬人或失業,離不開中國貨
    這位美國商家的說法,不但驗證了,美國經濟在無力應對新冠病毒困境之下的「鬼城」效應,還進一步佐證了BWC中文網百家號自2018年以來就獨家提出的觀點,美國人離不開中國製造,高度依賴中國製造的商品。實際上,在美國經濟無力應對新冠病毒的當下,及美國經濟鬼城效應加劇的當下,美國人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了這一點。
  • 伊朗用人民幣替代美元後,事情有進展,美國人或將用人民幣買中國貨
    而俄羅斯也在去年計劃提出非美元貨幣的全球構想,目前,俄羅斯已在與中國、印度、阿聯、土耳其、委內瑞拉、伊朗等國的經貿中,開展了較為廣泛的本幣化結算。值得注意的是,在非美元貨幣中,人民幣已被全球一些經濟體用於替代美元或對衝美元風險的重要貨幣。例如,在去年美元對石油國伊朗開啟金融限制之前,伊朗就宣布將人民幣列為主要外匯貨幣,以替代美元。
  • 美國醫院將不堪重負,美國人:我們離不開中國貨,中國口罩成硬通貨
    比如,目前,美國50個州中至少有有37個均已向美國CDC報告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由於新冠狀病例每天數據都在增加,因此,如果每個醫護人員和病人每天只戴一個N95口罩,那麼,我們的這些口罩儲備將在幾天後用完,但是我們可以多快增加新口罩?根本不是很快,因為,幾乎全部在中國生產,即使在美國境內製造,原材料也主要還是來自中國。
  • 394億口罩抵美,印24架飛機購物,狂掃貨後,中國成貿易贏家
    在經濟全球化的潮流之下,中國製造的許多商品憑藉優秀的品質,已具有明顯的不可替代性。比如,中國製造的醫療類商品在幫助人類應對新冠病毒就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截至11月22日,中國已累計向美國出口口罩約394.3億隻,外科手套約8億雙,防護服約6.5億套,護目鏡約4676.2萬副。僅口罩一項,相當於每一個美國人都從中國獲得了約120個中國生產的口罩。也就是說,目前已知的,394.3億隻中國口罩運抵美國。
  • 全美瘋搶中國製造,美國創一尷尬紀錄!印度人:川普夢醒時分
    作者/編輯:尋陽 全文883字,閱讀約需2分鐘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稱,美國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很多往年在這段時間即將外出旅遊的美國民眾只得待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