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開懟,姜文勸架

2020-12-15 騰訊網

9月1日,畫家陳丹青致函音樂家郭文景,表示不同意郭文景對木心先生的批評。

由於郭先生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作曲,陳先生又曾經表示非常非常喜歡這個作品,因此姜文導演授權公眾號「易中天」發布他對此事的觀點如下:

新冠未除,

驚聞郭陳二老新近有染。

染在哪裡?染在音樂上:

三線譜不是五線譜,

他師傅不是他師傅什麼的……

我放心了。

只要不是病毒,

愛怎麼染就怎麼染吧。

我聽說:

今年最大的任務是活著!

照說此染與我八竿子打不著,

我連簡譜都不識,

除了口哨什麼樂器都不會。

問題是他們當中,

一位是陽光的作曲,

一位是燦爛的粉絲。

我趕巧是陽光燦爛的導演,

那就出來勸勸。

為了不喧賓奪主,

為了不耽誤工夫,

我把話縮短再縮短。

只弄了二十八個字。夠用。

最後,

希望陳老多向郭老請教音樂,

三人行必有你師嘛。

兩人行也有。

木老教得你,郭老就教不得?

我看可以教一教。

Anyway,

相長之餘二老不妨團結起來,

遙看遠方,共抗疫情!

為人類進步多做貢獻!

七絕

陳木可觀不可雕,勤能補陋難補騷。

東施代有東施效,秋泯夏蟲子莫號。

此段公案,緣於8月20日,郭文景在其朋友圈發布的「狼子村說木心」——

狼子村說木心(郭文景懟木心文)

木心說:我是一個人身上存在了三個人,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作家,還有一個是畫家,後來畫家和作家合謀把這個音樂家謀殺了。

狼子村說:我是一個人身上存在了五個人,他們是天文學家、哲學家、畫家、詩人和作曲家,後來作曲家把其他四個人全殺了。

(這種不交稅,無成本,無法證偽的牛逼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吹,樂見大家一起來吹。)

木心說:東方與西方最大的分異現在音樂上:東方的音樂越聽人越小,世界越小。西方的音樂越聽人越大,世界越大。

狼子村說:純屬放屁!川江號子、信天遊、草原的長調、藏區的牧歌、古琴、笛子、嗩吶......我越聽天越寬、地越遠,最後聽見人在天地蒼穹間。

木心說:我去德國考察空氣中的音樂成分,結果德國沒有空氣,只有音樂。

狼子村說:我去佛羅倫斯考察空氣中的藝術成分,夜晚散步時,遇到達文西、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的幽靈,這三位拉著我的手說:可把你盼來了!(跟上面第一條一樣,歡迎大家一起來吹。)

木心說:勃拉姆斯的臉,是沉思的臉,發脾氣的臉。在音樂中沉思,脾氣發得大極了。

狼子村說:得,我都不敢說我聽過勃拉姆斯了。

木心說:談貝多芬、談蕭邦,最大的難事是要年輕人承認淺薄。

狼子村說:熱愛貝多芬和蕭邦的年輕人可能會說,憑什麼!?我也要說:不就一貝多芬一蕭邦嗎?你大爺的!憑什麼要年輕人承認淺薄?要想顯得自己高深也不帶這麼踩年輕人吧?

木心說:貝多芬是德國樂聖,博大精深,沉鬱慷慨。莫扎特是俄耳浦斯的快樂、和平、祥和的一面,蕭邦是憂傷、自愛、懷想的一面。

狼子村說:省省吧,這些陳詞濫調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但!是!我必須指出,這濫調,是對三位作曲家最淺薄的解讀。

有不少文字介紹說,木心在獄中時,曾在白紙上畫鋼琴鍵盤,無聲彈奏莫扎特和巴赫。對此傳說我有兩個疑問。我見過木心留下的所謂音樂作品手稿的照片,是十幾頁不成調的簡譜,這說明木心不認識五線譜,那麼他彈的應該是簡譜版的莫扎特和巴赫了。我的第一個疑問是:哪兒有簡譜版的莫扎特和巴赫賣?

如果這世上從未有過簡譜版的莫扎特和巴赫,那說明什麼呢?

我讀過吳法憲、邱會作、李作鵬等人的回憶錄,他們在回憶錄中詳細紀錄了他們在秦城監獄的生活。這些人曾是政治局委員,從他們的回憶看,在獄中他們是無法自己選擇和創造娛樂方式的。因此,對畫鋼琴彈,我的第二個疑問是:木心蹲的是那所監獄?

木心還說他在獄中寫了66頁十餘萬字的《獄中手稿》。中將、空軍司令、政治局委員吳法憲回憶說,每日寫交代材料,給了多少張紙是有數的,寫完上交,紙張數要對得上才行,絕無可能偷偷存下紙來寫別的東西。因此,我不知道木心蹲的是哪家監獄,是以什麼身份蹲的監獄。我高度懷疑他蹲的是外國監獄。

最後,重要申明:我其實懟的不是木心這個人,而是一種文風和宣傳方式。特此說明......

去成都快活了兩天,今日回京,仍無心作曲,故而寫篇懟文消遣。

2020年8月20日

郭文景,1956年出生於重慶,作曲家,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現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作品有歌劇《狂人日記》《夜宴》;交響樂《蜀道難》;室內樂《戲》《甲骨文》《社火》。他還為《陽光燦爛的日子》《紅粉》《南行記》《千裡走單騎》等數十部電影、電視劇創作配樂。

郭文景的懟木心文,概括起來主要有三點:

1、調侃木心「吹牛」。

木心說:「我是一個人身上存在了三個人,一個是音樂家,一個是作家,還有一個是畫家,後來畫家和作家合謀把這個音樂家謀殺了。」

郭文景調侃:「這種不交稅、無成本、無法證偽的牛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吹,樂見大家一起來吹。」

2、評點木心對音樂的解讀膚淺。

木心說:「貝多芬是德國樂聖,博大精深,沉鬱慷慨。莫扎特是俄耳浦斯的快樂、和平、祥和的一面,蕭邦是憂傷、自愛、懷想的一面。」

郭文景點評:「省省吧,這些陳詞濫調誰人不知,哪個不曉?但!是!我必須指出,這濫調,是對三位作曲家最淺薄的解讀。」

3、對木心演奏、創作音樂能力水平的質疑。

有文字說木心「在獄中時,曾在白紙上畫鋼琴鍵盤,無聲彈奏莫扎特和巴赫」。郭文景存疑:「我見過木心留下的所謂音樂作品手稿的照片,是十幾頁不成調的簡譜,這說明木心不認識五線譜,那麼他彈的應該是簡譜版的莫扎特和巴赫了。」他追問:「如果這世上從未有過簡譜版的莫扎特和巴赫,那說明什麼呢?」郭文景也不相信木心在監獄裡能夠「畫鋼琴鍵盤演奏莫扎特和巴赫」。此外,郭文景還懷疑木心所說的「在獄中寫了66頁十餘萬字的《獄中手稿》」,因為某些當年入獄的政治局委員都拿不到多餘的稿紙。

陳丹青是木心的學生,受過木心的藝術浸潤。對於這位老師,張丹青是極其尊重的,他曾說:「我可以想像不出國,但無法想像出國之後我不會結識木心先生。」

陳丹青一直希望向大眾推廣木心的作品,但是由於本身並不精於文學,他未對木心作品做出太多評價。但有一點毋須置疑,陳丹青認為木心是「文學大師」。

木心去世當日,陳丹青即寫了一封輓聯,其中表達了對於木心一生只有過「泛泛浮名」而惋惜。大約是出於這種惋惜,陳丹青才頂著外界質疑,一直為木心宣傳。

除了陳丹青,學界文壇也有一些人是很讚賞木心的。比如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院長孫鬱就認為,木心的文字似乎是民國遺風的流動,很有民國的古樸味兒。比此更高一層的評價則是錢鍾書的「東西合一」,廢名式的玄奧,魯迅式的雄辯與梁遇春式的憂鬱。

除此之外,作家陳村也曾在木心在世時稱,木心的文章是或者的中文作家中最是優美、深刻、廣博的。香港作家梁文道則認為:「木心是現代中國文學史上一位『金句』紛披的大家。」

但是,也有很多人看不慣陳丹青如此推崇木心,因為在他們看來,木心的作品根本算不上文學,「文學大師」之稱更是一種高估。

很多學界文壇人士及讀者都曾批評木心的作品有太多錯誤,且很多見解不夠公允。

湖北大學文學院教授梁豔萍就曾指出,木心對日本文學有太多知識性錯誤,且對於木心稱日本古代根本沒有文學,她更是不能苟同。

眾所周知,《源氏物語》便是日本古代非常優秀的一部小說,但木心卻並未認同《源氏物語》的價值。因此,木心雖自稱「日本文學知音」,但在梁豔萍看來,他根本未能參透日本文學。

梁豔萍認為,木心的作品可以讀,但是不應當成文學去讀,因為木心談了太多自我見解,又太多紕漏。

除了作品中出現的錯誤,木心的文人氣也是被批評的對象。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張檸與詩人沈浩波都認為,木心有一股文人氣,且太重。

張檸認為木心文字尚算不錯,但是文學價值並不算高,木心能夠火,是因為當時的流行趨勢。沈浩波則直接表示木心詩歌格調不高。

媒體人朱偉也在博客《木心的尷尬》中,反對陳丹青力捧木心的行為,認為木心不值得。朱偉最不喜歡木心點評古今中外文化,認為木心根本沒有如此功力去加以點評。

同朱偉一樣,作家邱華棟認為陳丹青不應如此宣傳木心。他對木心作品的評價,或許比朱偉的更為直接凌厲:文字零碎、無聊、散漫,他大約寫不出有長度,厚度與難度的作品。同先前一些人的觀點相似,木心在邱華棟眼裡只一個「小裡小氣的老文人」。

儘管批評木心作品的人很多,但他們大都認同木心的作品仍具備一定價值,木心本人也是文化的標本之一,只是不過若要將之劃為文學之列,便是一種高估了。

學界對木心的批評,陳丹青認為「木心不需要辯護」。

但是對於郭文景的評價木心的言論,陳丹青則顯得有些憤怒,並且終於沒有忍住,於9月1日進行了回應——

文景弟如晤:

久不見,今友人轉發弟怒懟木心文,甚驚豔。弟於木心音樂觀持異見,狠好,直說便是,然辭氣如是之汙穢,面目如是之難看,實令我嚇煞。昔年得識弟,歡談之下,果然中音七八屆才子也。今貴為教授,作曲精英,音壇前輩,國際名角,而竟不惜自己上網破相,悍然罵街,弟不覺得又虧又土嗎?嗚呼,贊人也好,罵人也罷,說出的都是自己啊。今大文既出,本不必作復,然念及兩面之緣,驟爾看低吾弟,亦屬無禮,遂收回雅量,回應如上,也算陪弟破一回相吧。

丹青

2020年9月1日

都是大腕級人物,看上去有點像神仙打架。

現在姜文又參與了進來,明著是和稀泥,好像更站在郭文景一方:「希望陳老多向郭老請教音樂......木老教得你,郭老就教不得?我看可以教一教。

姜文這一勸,戲反而變得更好看了。

至於後面是否會有新的演繹,觀眾不妨先把小板凳搬好。

相關焦點

  • 木心被批,姜文勸架,背後是被畫畫耽誤的文人陳丹青
    郭是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作曲,陳丹青也非常喜歡這個作品,於是姜文出來勸架。姜文的勸架很有趣且有才,文字如下:「新冠未除,驚聞郭陳二老新近有染。染在哪裡?染在音樂上:三線譜不是五線譜,他師傅不是他師傅什麼的……我放心了。只要不是病毒,愛怎麼染就怎麼染吧。
  • 有才的姜文太難了
    昆汀盛讚——姜文是中國最好的導演。才華,是姜文與生俱來的特質。早在中戲學習期間,姜文就喜歡當「哲理大師」。中戲退休教授說,上學期間姜文最喜歡問的就是:為什麼?告訴我為什麼?沒人告訴他為什麼,他就自己找地方鑽研。正是憑藉這股子「哲理勁」,他的表演能力和知識水平在班裡數一數二。
  • 出神入化的罵戰,姜文勸架陳丹青郭文景,文化人果真不一樣
    這時候輪到我們的姜文導演出場了,腦袋上貼著一個「和事佬」的標籤,實則手中兩把板斧虎虎生威,直衝著陳丹青就是一頓砍,「咔咔」地便是刀起衣落,衣不蔽體了。姜文導演真是不論在中國影史還是中國藝術史上都必須要留名的一個人了,他上來也沒多說,出手就是一首七言絕句,這二十八個字是字字珠璣,攻心為上,侮辱性之強,實在是高。
  • 愛上姜文卻被劉曉慶「攪黃」?「浪姐」寧靜:我看不了瓊瑤的書
    也正是因為在這部作品的出彩表現,讓姜文注意到了寧靜。正好那時候,姜文準備拍《陽光燦爛的日子》這部電影,寧靜成了他的選角之一。不過因為對這部作品很重視,在米蘭的角色上,姜文遲遲下不了決心。說來很有意思的是,在拍攝《陽光燦爛的日子》時,因為脾氣暴,寧靜常常讓導演姜文都下不了臺,以致姜文還私下和寧靜求饒,請她不要發火,給自己留點面子。寧靜嘴上說好好好,但有時還是忍不住就直接開懟,姜文也只能默默咽下苦水。
  • 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全文內容 姜文致發哥夫婦/葛優的信
    在2010年大火的姜文的電影《讓子彈飛》讓很多人再一次體會到了姜文的硬漢風格。最近姜文寫給周潤發的邀請信被曝光了,還是很有看點的。一起來看看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是什麼?姜文寫給周潤發的信怎麼回事  最近姜文給發哥的信被曝光了,在2010年姜文想邀請發哥出演自己的電影,寫了信,發哥二話沒說直接就來參演電影,足見姜文的魅力之大。不過最近被網友翻出來了,還是很有意思的。
  • 姜文:極端多面體
    .*]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6-17 19:28:57 看了姜文的電影,我開始喜歡上了他,我覺得他演得很好,他的確有實力姜文,我永遠支持你,愛你。.*] 認為: 引用 投訴 支持 (0) 2005-04-11 10:32:17 姜文長相醜陋,人品低劣,毫無才華可言;如果只憑不要臉博出位,那真是誰都可以做到
  • 姜文:電影的英雄,生活的孩子
    1  在北京,經常有人談到姜文。比如某位業內資深的媒體人,會在一場私人聚會上,突然很神秘地說,姜文約我去談電影了,我很有可能去給姜文當編劇。  結果通常是這樣:姜文的確約他去談電影了,也的確發出請他當編劇的邀請,但在談過幾場之後,此君發現自己的創意在姜文面前再無閃光之處。
  • 姜文:我拍戲的目的很簡單
    姜文這下樂了,為了這個角色,他查閱了大量資料,還拜訪了溥儀的弟弟溥傑了解溥儀的生平。功夫不負有心人,姜文成功塑造了銀幕經典。然而,這個時候的他也只是混了個臉熟,真正改變姜文命運的,是1986年謝晉執導的【芙蓉鎮】。
  • 符號化姜文的符號化生存
    在北京臺的一個節目裡,當主持人用「霸氣」二字來加以概括的時候,認真的姜文馬上糾正了這個概念,他說:這些人物不是霸氣,霸氣有欺壓別人的意思。這些人物只是在遇到坎兒時,都有股勁兒,而他姜文也就是要把這股勁兒給演活了。姜文還強調,不論是當導演和演員,他都不會在人物遇到挫折時往煽情的路上演,他不喜歡暴露人物自身的軟弱以引人可憐。
  • 姜文:不做鮮榨葡萄汁
    姜文的任性,在一般影迷中,是有他的資本的。26歲,姜文三封金雞影帝。31歲,無師自通的姜文,擲出自編自導的處女作《陽光燦爛的日子》,豔驚四座,不僅以5000萬人民幣的成績刷新中國票房記錄,更成為中國電影跨入新時代的標誌,並一舉斬獲臺灣「金馬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和新加坡國際電影節的諸多大獎,而初出茅廬的夏雨則憑此奪下臺灣金馬影帝的寶座。
  • 姜文《邪不壓正》曝"腳不沾地"新預告
    作為新片上映前菜,姜文導演四部經典之作陸續走進全國百所高校與學子見面。片方同時發布主視覺海報和新作《邪不壓正》「腳不沾地」特別預告,跨越過二十多年時空,連接起姜文電影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姜文電影百所高校展映行動」自5月31日起,至6月中旬,將在全國範圍內的百所大學中陸續開展,放映《陽光燦爛的日子》《太陽照常升起》《讓子彈飛》《一步之遙》等四部姜文導演經典作品。配合發布的主視覺海報可謂奇幻有趣,無處不透露出獨具一格的「姜文範兒」。
  • 姜文,你這個old money
    姜文,你這個old money姜文,我左思右想真是很難定義他,他給我的感覺是抓住了又好像沒抓住,了解了又好像沒了解,他使我就像《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裡的那個女人一樣,仰望他切慕他。我說姜文他是個口述歷史的人,他用自己的電影,用故事去口述歷史,當然為什麼用口述呢,口述就加了自己的主觀性了,一如《讓子彈飛》這完全是個毛澤東的故事,一把槍對準自己一把槍對準敵人,渴望建立一個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平等社會,腦海顯現張麻子喊的三遍:公平,公平還是tm的公平!
  • 楊受成雪中送炭義助姜文,兩人成就莫逆之交佳話
    其中與電影導演姜文更是成為莫逆之交。近日姜文在訪談節目中暢談自己的創作感悟,聊至盡興處更是談起自己與多位圈中好友的深厚感情,更表示在其中他最感激的就是楊受成。在節目裡,姜文更是分享了給英皇集團主席楊受成發800萬元紅包以表感激的一段趣事。
  • 姜文情懷《一步之遙》影評
    從看這部電影的窺一斑而知全豹,我看出了姜文的 野心如此之大,他將他的前幾部的電影經歷和古今的 現實情懷雜糅了在一起。你是否還記得《讓子彈飛》的江湖豪情俠肝義膽之大腿?腿是用來行走的。這部電影是姜文的自我表達,電影是姜文的,。
  • 今日影評:《邪不壓正》導演姜文,是個發明家
    劇照導演姜文,應當對於對暗中掌控世界的權利非常迷戀。導演姜文從來不避諱作品這些相似,似乎是在暗示我們,他們都是虛擬符號在不同具體時空中的存在的人。 姜文這個人,可更了不得。 拍主流意義上的好電影時,卡在有些電影人身前的能力,卡在有些電影人身前的是意願。4年前,在《一步遙》的訪談中,導演姜文曾說到:讓我克隆一部《子彈飛》很容易,講好故事也是基本功,可我不能拿基本功來聊一輩子。這句話讓我想起來畢卡索。
  • 許晴的臀,彭于晏的肉,為何我偏愛姜文的嘴?
    大家都在舔屏「許晴的臀」和「彭于晏的肉」,卻忽略了真正內核:姜文的那張嘴!| 姜文的嘴,吸引不少好女人。這世上一切的美好都是日子有功。姜文也是如此。年輕時的姜文不算帥氣,當年馬未都去中戲見著姜文時都不敢置信,中戲居然有這種長相的!所以姜文的「帥」是註定是由內而外用時間來打磨的。
  • 姜文:愛兄弟,勝過愛老婆丨百家故事
    #百家故事#姜文不文,姜武不武,一個是長天大過雲,一個是儘管高樓自在眠,一個向天,一個落地,終是求仁得仁。1991年6月15日,姜文一夜未眠。在身邊人眼中,兄弟倆除了長得相似,為人處世截然不同,「老戲骨」李保田曾評價二人:「他們兄弟倆的名字有點擰巴,姜文不文,姜武不武。」提起姜文,人們不一定會想到姜武;但提起姜武,一般人都會想到姜文。然而作為世人眼中「更有出息」的那一個,姜文則說:「我特羨慕我弟,在外頭,他比我混得好,吃得開。」
  • 隨筆:姜文與金熊一步之遙
    新華網柏林2月13日電(記者馮玉婧 郭洋)第65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即將揭曉,姜文執導的《一步之遙》能否擒「熊」,值得關注。    姜文與柏林電影節結緣於上世紀80年代末。他主演的《紅高粱》與《本命年》先後獲過金熊獎和銀熊獎。
  • 周韻與繼女相處和睦融洽 姜文手抱愛子盡顯父愛
    ,陪伴在其左右的不再是姜文的御用司機,而是姜文、周韻以及她同父異母的弟弟姜太郎。一家四口其樂融融  當天中午,姜文帶著周韻、大兒子姜太郎以及女兒姜一郎一起在霄雲路一家粵菜館吃飯。記者趕到時,酒足飯飽的一家四口正從門口走出。只見姜一郎手中捧著一本英文書走在最前面,邊走邊看書神情專注,周韻則低著頭緊跟在其身後,而被媽媽「拋棄」的姜太郎只能無奈的轉向父親姜文伸手要其抱。姜文見狀毫不含糊,一隻手抱著兒子大步跟了上來。
  • 姜文:「很多戲我真不記得自己怎麼演的了」
    但在姜文在電影資料館的表現看似並未受延期影響。姜文出席「表演回顧專題」開幕活動12月7日晚,姜文出席了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行的「姜文表演回顧專題」開幕活動,在謝飛導演、姜文主演的電影《本命年》放映前,他與北京大學教授戴錦華、編劇史航、美術師曹久平等進行了40分鐘的交流。《一步之遙》定於12月18日公映,本將於8日舉行全球首映,但7日晚間傳出首映禮延期舉行的消息,有說法稱影片並未過終審。但在姜文在電影資料館的表現看似並未受延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