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屬公園花壇延展到十月底 22組大型節日花壇首次表達三重含義

2020-12-22 北晚新視覺網

2017年9月25日訊,國慶68周年遊園環境布置今天全部完成,共22組大型節日主題花壇從本周起亮相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的主要門區、景區及沿線廣場,打造「歡度國慶節、喜迎十九大」的歡樂、祥和遊園氛圍。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從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的。

天壇公園南門的「花舞鹿鳴」花壇,以一輪黃色花環象徵中秋滿月,花環上植物扦插中國傳統雲紋,造型生動活潑,配上象徵吉祥的小鹿,舞動的花帶環繞其間,展現出歡快的節日氣氛。邢啟新 攝

■花卉布置達10萬餘平方米

據市公園管理中心綜合處副處長朱英姿介紹,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北京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的環境布置首次將「國慶、中秋、十九大」三重含義集中表達、全新綻放。其中,花卉布置面積達10萬餘平方米,增加景觀節點100餘處、花帶花境100處,用花包括月季、海棠、鳳仙、矮牽牛、金光菊、狼尾草以及各色小菊、品種菊、造型菊等近150種、160萬盆/株,盆景及花缽等特色容器4000餘盆。花壇的展出時間視天氣情況而定,預計將持續至10月底,比往年延長兩周左右。

■傳統納祥花壇

今年市屬公園的22組大型節日立體主題花壇首次推出了傳統納祥花壇。

北海公園南門廣場的「雙燕報喜」主題花壇:以園內著名景點「快雪堂」的重簷垂花門為主體,體現北海皇家御苑悠久的歷史文化;

天壇公園南門打造「花舞鹿鳴」花壇:以一輪黃色花環象徵中秋滿月,花環上植物扦插中國傳統雲紋,造型生動活潑,配上象徵吉祥的小鹿,舞動的花帶環繞其間,展現出歡快的節日氣氛;

中山公園「吉祥如意」花壇位於西壇門外綠地:以五色草插制出一大一小兩隻「小象」,「象」與「祥」諧音,表現的是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吉祥如意」;

景山公園綺望樓前,「花好月圓」花壇:主體為月盤和牡丹花卉造型,月盤上雕刻象徵著吉祥如意的傳統紋飾,寓意對祖國盛世太平、安定祥和的祝福,景山公園還特意在花壇中點綴由公園技術人員調控的「反季節盆栽牡丹」;

頤和園文昌院花壇:「菊香四溢」;

中國園林博物館的「繡球」花壇:以傳統祥云為紋飾,運用旋轉的立體形式模擬雲彩流動的自然變化,寓意祥雲帶瑞氣。

■綠色時代花壇

除古典園林的傳統納祥花壇,紫竹院、陶然亭、玉淵潭等現代城市公園則打造了一批造型獨具現代氣息的綠色花壇。

北京植物園東南門「節氣花鐘」花壇:利用圓形鐘盤巧妙地結合了二十四節氣、十二地支及四季元素,栽植菊花、五色草、時令花卉等植物材料,表現時間的流轉和生活的變化;

陶然亭公園「菊韻秋香」花壇:以市花菊花為主花材,應用不同品種造型菊花,展示了中國傳統花卉風採;

紫竹院公園「共同」花壇:高4.1米,由「一帶一路」的文字圖案做主體,熊貓、古建、月亮門、竹子代表中國,駱駝、沙漠等元素代表絲綢之路經濟帶。花壇以多彩的美女櫻、金光菊、小麗花等時令花卉烘託出熱烈、喜慶、祥和的節日氣氛;

玉淵潭公園打造「祝福」主題系列花壇:以燈籠、紅梅以及祝福的字樣搭配大花百日草、海棠、蘋果樹、蘇鐵等花卉,烘託了歡度國慶,喜迎十九大,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的節日氛圍;

香山公園「喜迎金秋」花壇:採用香山特色紅葉「黃櫨」做主景,配以日出與心形拱門做背景,點綴北京市市花菊花相互呼應,體現出自然歡慶的喜悅氣氛;

北京動物園「共享繁榮」主題花境:用動物造型和地栽植物向遊客描繪「一帶一路」的發展脈絡。

國慶期間,包括頤和園「頤和秋韻」桂花展、中山公園「春華秋實」花卉展及「四季飄香」秋季蘭花展以及由北京植物園、北海公園、天壇公園共同承辦的「北京菊花文化節」將紛紛拉開帷幕,濃縮了北京最美秋景,迎接黨的十九大盛會。

山體布藝景觀亮相八大處

又訊,10月1日至7日,八大處公園將舉辦第四屆西山文化節,今年將展示17項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另外,還將在柳溪山房設立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創市集。

今年適逢國慶68周年,八大處公園全體職工共同縫製了近萬平方米「祖國好」大型山體布藝景觀,將於黃金周前懸掛在虎峰之上,也是本屆文化節活動的點題之筆。另外,10月1日,「祖國好」大型文藝演出也將與遊客見面,每天舉辦兩場文化演出。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左穎

相關焦點

  • 北海公園「祥龍」出水 36組立體花壇亮相市屬公園
    遊客在北海公園「龍騰盛世」花壇前拍照留念。新京報訊 9月27日,記者在北海公園看到,公園南門荷花湖的永安橋上已掛起兩排紅燈籠,一座大型花壇「漂浮」在湖面之上。花壇中,一條「祥龍」盤旋出水,飛騰於青山綠水、紅牆綠樹之間。
  • 市屬公園中秋節日花壇布置本周將完成,百萬鮮花展現北京園林文化
    記者剛剛從市公園管理中心了解到,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本周起開展中秋遊園環境布置工作,通過布置花壇、花境、花缽的形式,展現北京公園歷史名園深厚的園林文化,為中外遊客打造優美舒適的節日遊園景觀。通過改造、更換、新增花卉等,金秋節日期間,市屬公園在主要遊覽路線、重要景觀節點等布置花壇、花境、花卉盆栽等花卉景觀,營造歡快祥和的遊覽氛圍。
  • 市屬公園本周完成中秋花壇及環境布置 百萬鮮花扮靚美景
    香山公園 「秋天的旋律」主題花壇(效果圖)   市屬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本周起開展中秋遊園環境布置工作,通過布置花壇、花境、花缽的形式,展現北京公園歷史名園深厚的園林文化,為中外遊客打造優美舒適的節日遊園景觀,通過改造、更換、新增花卉等,金秋節日期間市屬公園將在主要遊覽路線、重要景觀節點等布置花壇、花境、花卉盆栽等花卉景觀,營造歡快祥和的遊覽氛圍。
  • 2020中秋國慶節北京市屬公園40餘項遊園活動一覽
    ➤市屬公園國慶遊園花卉/花壇環境布置  以「傳遞美好•引領健康生活」為主題,市屬公園國慶遊園花卉環境布置已提前亮相。12組立體花壇、71組園林小品總用花量122.4萬株,布展面積近10萬平米。  【頤和園】  頤和園在文昌院、北如意門、國花臺擺放「頤和太平」「清漪詠桂」和「盛世芳華」3組立體花壇。位於國花臺的「盛世芳華」花壇是三組花壇中最大的一組,主體以中國傳統吉祥花籃造型方案,採用牡丹、壽桃、桂花、柿子等具有傳統吉祥寓意的元素組合在一起,表達了人民生活「花開富貴、幸福美好」的願景。
  • 2020北京國慶市屬各公園遊園活動攻略
    》》2020中秋國慶節北京市屬公園40餘項遊園活動一覽  市屬11家公園及中國園林博物館的遊園環境布置突出了「祝福祖國、歡度國慶、弘揚文化、創新技藝」的特色,在公園的主要遊覽地區布置了新優花卉組擺而成的平面、立體花壇和花境。
  • 北京市屬公園預約限流比例上調至75% 5處新文化空間、40項遊園活動...
    國慶中秋雙節即將到來,為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時期的遊園服務,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升級市屬公園節日綜合管理服務工作,並推出特色園林文化活動。市屬各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繼續落實「限量、預約、錯峰」等措施,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入園遊客限流比例由50%上調至75%,並按照四個時段分時限定門票數量,遊客須提前1到7天通過「暢遊公園」微信公眾號或各公園預約購票平臺進行預約購票。
  • 北海公園五大主題花壇慶賀節日 祥龍飛騰彰顯盛世和諧
    荷花湖上一條「祥龍」盤旋出水,永安橋兩邊掛著紅燈籠和彩旗,「讓我們蕩起雙槳」雕塑被裝扮成美麗的花境……今天上午8時,北海公園對遊客開放。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公園在主要門區、重要點位布置了5個主題立體花壇和4處花境,掛起1200個各類大小燈籠,290面彩旗、220面燈杆旗和120面道旗,讓遊客在優美的自然風光裡感受濃濃的節日氣氛。
  • 2018陶然亭公園中秋國慶主題花壇含義
    陶然亭公園  陶然亭公園於東門廣場布置主題花壇「祝福」,同時設計東門沿線造型藝菊展示及南線花街2條賞花路線。此外,本次環境布置注重與鄉土植物的巧妙結合,在公園東門主花壇、園內地栽花境內,栽植和擺放小菊、串紅、切花菊等花期適宜、易於養護的鄉土花卉近萬盆。
  • 有一種美,叫天安門廣場國慶花壇!
    翻看相冊,相信不同年齡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與國慶花壇合影的照片,而天安門廣場的國慶花壇,可以說帶著更多的「時代印記」。從1986年天安門廣場首次擺放立體花壇,國人見證了三個「花壇時代」,一起驕傲回顧!平面花壇時代1986-天安門廣場上首次出現巨型花壇,共用去各類花卉10萬盆。
  • 2018國慶北京天安門廣場花壇布置方案及含義
    天安門廣場中心將布置「祝福祖國」巨型花籃,長安街沿線建國門至復興門也將布置主題花壇10處。天安門廣場花壇布置工作將於9月14日進場施工,於中秋節前竣工,與市民共慶佳節。  記者獲悉,根據設計方案,長安街國貿橋至新興橋之間,地栽地擺花卉200萬餘株(盆),布置容器花卉100組。花卉以紅、黃兩色調為主,突出熱烈、喜慶、歡樂的節日氛圍。
  • 又一批國慶主題花壇亮相!這7處在豐臺,來打卡!
    在南二環菜戶營橋,布置了「彩燈兆瑞」主題花卉景觀,紅燈籠花柱是利用傳統古典樣式的紅燈籠進行藝術變形再創作而成,燈籠燈心選用了中國傳統花卉元素,運用剪紙形式來表達,增添熱鬧喜慶的節日氣氛。在南三環路草橋東路北端,「宮燈獻禮」主題花卉以中國常用於重大節假日的宮燈來慶祝國慶,同時在宮燈四周展示中國二十四節氣,展現傳統的韻味。
  • 國慶的花壇裡到底都有些什麼花?
    每到國慶,各個城市都會製作大大小小的國慶花壇,街道上也會擺放喜慶的盆花。成都也不例外。國慶期間,在天府廣場、世紀城、迎賓大道、孵化園路口、錦江大橋等地,出現了林林總總的十多種大型植物雕塑。地被菊植株低矮、株型緊湊,花色豐富、花朵繁多,而且抗寒、抗旱、抗汙染、抗病蟲害、耐粗放管理,所以國慶的花壇更是少不了有著純正中國血統的各種地被菊的裝點了。但國慶的街頭,僅有紅黃兩色也是不夠的,為了營造出節日的氣氛,在大塊的紅黃色系鮮花圖案外,還有無數五彩繽紛的色彩海洋。
  • 深圳22家公園換上過年新裝 月季花醉蝶花馬鞭草花綻放笑顏等你來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月20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鍾鴻冰 實習生 何露茜 通訊員 崔嵩)2020年春節臨近,蓮花山公園、深圳灣公園、園博園等22家市屬開放公園齊齊扮靚,通過擺種花、花境營造、懸掛燈籠等方式,營造濃烈的節日氛圍,同時全面加強園容管理,以喜慶、優美、整潔的面貌迎接八方來客。
  • 北京公園限流調至75% 40項遊園活動迎雙節
    國慶中秋雙節即將到來,9月29日,記者從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市屬各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繼續落實「限量、預約、錯峰」等措施,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入園遊客限流比例由50%上調至75%,並按照四個時段分時限定門票數量,遊客須提前1天到7天通過「暢遊公園」微信公眾號或各公園預約購票平臺進行預約購票。
  • 天安門廣場花壇總設計師:已參與20年,初選方案有七八十份
    底部花壇圍繞著心形圖案,寓意紅心向黨,象徵著全國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表達對祖國繁榮富強、欣欣向榮的美好祝福。籃體南、北兩側分別書寫著醒目的「祝福祖國 1949-2017」和「喜迎十九大」字樣。
  • 國慶花壇是怎樣設計出來的
    國慶,「祝福祖國」肯定是擺花的主旋律,但用什麼形式的花壇來表達「祝福祖國」的意思呢?徐莎琢磨著,不同的場合,要擺放不同的花壇,比如東二環商業區和地壇、鼓樓的環境不同,擺放的花壇肯定也要有區別。地壇「中國結」是咋想出來的每一個花壇的方案其實都要調整很多次。徐莎掰著手指頭算,「我們今年負責在東城的大街小巷一共擺放16個花壇。
  • 國慶節慶各地掀「節儉風」 花壇瘦身高檔宴席遇冷
    今年,在中央狠剎「四風」、要求厲行節約的大背景下,從花壇「瘦身」到晚會壓縮,再到高端會務宴請遇冷,厲行節約的「節儉風」正成為各地為祖國慶生的新方式。  花壇瘦身晚會壓縮 國慶「節儉風」無礙隆重  歷年國慶,「花團錦簇」、「歌舞焰火」都是各地烘託節日氣氛的方式。然而,今年從首都北京到全國各地,國慶花壇普遍造型「瘦身」、講求環保。
  • 北京市屬公園遊人醉:頤和園、動物園日均接待遊客超過5萬人次
    假日的晴好天氣讓北京各景點的遊客量不斷攀升,北京天壇公園迎來大批遊客。陳曉根 攝為了給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11家市屬公園和中國園林博物館舉辦了花卉展擺、文化展覽、文藝演出、民俗體驗等四大類、40項活動。
  • 東莞市中心廣場擺設立體花壇迎國慶,城管多措並舉「繡美」節日環境
    市中心廣場國慶立體花壇是東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以下簡稱「市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局」)為營造歡樂喜慶節日氛圍而著力打造的。站在市中心廣場入口處,可以看到,主花壇採用的是圓形構圖,主景部分以立體綠牆的形式展現勇攀珠峰的中國高度、北鬥組網的中國智慧和團結抗疫的中國力量,配以56顆星星及和平鴿等元素點綴。
  • 2019天安門國慶70周年花壇亮相時間及主題寓意設計說明
    今晨6時,高18米的「祝福祖國」主題花壇在天安門廣場亮相。從進場施工到落成,整座花壇的搭建僅用7個小時,創下了天安門廣場花卉布置的新紀錄。  整個花壇頂高18米,花籃籃體高16米,籃盤直徑12米,花壇底部直徑45米。在籃體南側書寫「祝福祖國,1949—2019」字樣,在籃體北側書寫「普天同慶,1949—2019」字樣。同時花壇還布設了夜景照明裝置,晚間燈光照射在花籃籃體上,將呈現美侖美奐的光影效果。  天安門廣場擺放大型花壇,是歷年國慶景觀布置的重頭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