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種現在很常見的症狀,很多人都因為失眠而痛苦的難以入睡,所以那些患過失眠的人,常常會苦惱人為什麼會失眠。其實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現在不僅是老年人會失眠,一些工作中的人,因為工作的關係導致作息不正確,睡眠質量下降,甚至也會出現失眠的現象,今天主要是給大家介紹一下失眠的自我療法以及失眠的中醫治療。
人為什麼會失眠
失眠可以由各種不同的原因引起:
可分為:
(1)環境因素:噪音和光照的幹擾,以及高溫和嚴寒,還有居住的環境,甚至臥室的不舒適和被褥的過厚過薄,都會影響人們的失眠。
(2)生理因素:有的上班族工作需要跨時區出差,還有白班夜班的交替,這樣導致生物鐘尚未適應環境的節奏,也會導致人們的失眠。
(3)心理社會因素:人們會對應激的事件產生失眠,往往對親人的疾病焦慮,親人的亡故。學生則會因為重要的考試等各種時區,產生暫時性的失眠。
(4)軀體疾病:各種疼痛性疾病,使人痛苦的疾病如心肺疾病、關節炎、晚期癌症、夜尿症、腎功能衰竭、帕金森病等常常引起失眠。
(5)精神疾病:抑鬱症、精神分裂症、老年痴呆、焦慮症、強迫症、邊緣性人格障礙等常伴有失眠症狀。
(6)藥物:最常引起失眠的藥物有咖啡因、茶鹼和各種興奮劑,以及酒精和食慾抑制劑。這類失眠稱為反跳性失眠。
(7)睡眠伴隨症:如夢魘、夜驚症。
(8)原發性睡眠障礙:如特發性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睡眠時相延遲或提前症候群。
(9)假性失眠:假性失眠又稱為睡眠狀態誤認,即將已睡誤認為未睡。也有的人將疲乏認為失眠 睡眠或覺醒是正常的生理過程,但它不是人為能完全自主控制的活動,而是一個被動過程。它不像人體某些活動可按人的意志,說來就來,要止則止。失眠的人常常難以誘導師自己進入睡眠而苦惱。
失眠的自我療法
如何減輕失眠:
(1)保持一顆平常心。出現失眠不必過分擔心,越是緊張,越是強行入睡,結果適得其反。
(2)可以自己尋求失眠的原因。造成失眠的因素頗多,前已提及,只要稍加注意,不難發現。
(3)放鬆身心,有助睡眠。睡前到戶外散步一會兒,放鬆一下精神,上床前或洗個沐浴,或熱水泡腳,然後就寢,對順利入眠有百利而無一害。
(4)睡眠誘導。聆聽平淡而有節律的音響,例如:火車運行聲、蟋蟀叫、滴水聲以及春雨淅瀝淅瀝聲音的磁帶,或音樂催眠音帶,有助睡眠,還可以此建立誘導睡眠的條件反射。
(5)睡前飲一杯加糖的熱牛奶。能增加人體胰島素的分泌,增加氨酸進入腦細胞,促使人腦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時牛奶中含有微量嗎啡樣式物質,具有鎮定安神作用,從而促使人體安穩入睡。
(6)調整睡姿,使用自己最舒適的睡姿。這個是可因人而異的,但睡眠以側臥為佳。
(7)若疲勞而難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蘋果、香蕉、橘、橙、梨等一類水果。因為,這類水果的芳香味,對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腦皮質抑制而易進入睡眠狀態。
(8)若因出差在外,不適應環境而致失眠時,應先有思想準備,主動調適,有備無患,不致因緊張擔心睡不好。同時還可採用以上助眠之法,則可避免失眠。經常外出的朋友,也可以隨身常被自己以及習慣的床單,這樣可可以起到調節心理不適的作用。
失眠的中醫治療:
1、成藥自療法
(1)安定,2.5-5毫克,睡前服。
(2)速可眠,0.1-0.2克,睡前服。(適合不易入睡者)。
(3)補中益氣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用於氣虛乏力,精神疲倦、舌邊齒印、胃口差者。(4)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2-3次,溫水吞服。用於舌苔厚膩、心煩易怒、小便黃紅者。
(5)礞石滾痰丸,每次2克,每日3次,溫水吞服。用於喜食油膩、酒、糖而引起的溼熱內生、舌苔厚黃、大便硬結、胸口悶脹、夢多而夢景奇怪者。
(6)安神補心丸,每次15粒,每日3次,溫水吞服。
(7)養血安神糖漿,每次1-2匙,每日3次。
2、驗方自療法
(1)黃精30克、玉竹30克、決明子9克、川芎3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等量酸棗仁、紫丹參研粉,每次6克,每日2次(下午、晚上各一次),溫水吞服。
(3)桑椹子(桑樹果,熟者佳)30克,煎湯服。用於年老失眠而大便硬結者。
(4)鮮花生葉3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3、飲食自療法
(1)蓮子肉(去皮帶芯)30克,龍眼肉5克,燒制點心或煮粥食用。
(2)豬心1隻、大棗10枚,加調料煮食。
(3)雞蛋黃2枚、川連6克、黃芩10克、白芍12克、生地30克、阿膠10克(另烊),每日1帖,分2次煎服。
(4)紅棗30克(撕裂)、淮小麥60克、炙甘草10克,分2次煎服,每日1帖。
(5)蔥白8根、大棗15個、白糖5克。用水2碗熬煮成1碗,臨睡前1次服完。本方用治神經衰弱失眠症。臨睡前用熱水燙腳,多泡些時間,水涼再加熱水。同時服用此方,療效更好。
(6)大蔥(取白)150克切碎放在小盤內,臨睡前把小盤擺在枕頭邊,便可安然入夢。本方用治神經衰弱失眠症,具有寧心安神之功效。
(7)蔥白7根、大棗20枚。加水煎服。本方用治虛勞煩悶不得眠,具有養心安神之功效。
4、外治自療法
(1)敷臍法:等量珍珠粉、丹參粉、硫磺粉拌勻,再拌適量麻油敷於臍部,外蓋塑料薄膜膠布固定,3-5天更換。
(2)按摩穴位法:取湧泉、太溪、失眠三穴,用指端按掐穴位各3-5分鐘。如果結合溫水洗足後按掐效果更佳。
太溪穴:位於內踝骨後緣與跟腱的中點。失眠穴:位於內踝骨與外踝骨連線,在腳底的中點。湧泉穴:位於前腳掌1/3之處凹陷中。
結語:害怕和躲避,不是治療失眠的辦法,如果自己遇到了失眠,不要逃避,要出來找出原因和解決的辦法,這樣才可以徹底的解決問題。希望上面的介紹,可以幫助到患有失眠的您。治療過程切莫心急,減少內心的恐懼與害怕,讓自己減少壓力,身心放鬆。循序漸進的治療失眠,您的失眠儘快得到減輕,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