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曉安說教育
高考已經過去了近一個月的時間,現在各大媒體上報導的都是各種高分考生的新聞。雖說大部分考生和他們的差距還很大,但是也沒有那麼羨慕,畢竟自己的分數也很令人滿意。
其實,這份滿意背後還隱藏著這樣一個現象:現在的高分考生越來越多了。
這種現象早就有了苗頭,例如根據「高考一分一段表」北京今年高考總超過600分的有9222人,而700分以上的則有80人,要知道北京今年參加高考的一共46538人,也就是說600以上的高分成績學生,佔整體考生的20%!而另一個高考大省四川,600分以上的考生有近三萬人。
而這種情況,在各省份十分普遍。有些人感到十分的高興,覺得這是教育質量越來越高的象徵。
但,真的該如此樂觀嗎?
01.皆大歡喜的高分,是師生家長一廂情願的狂歡
家長和老師教育孩子有一個共同目標,那就是高考得高分,上一所好大學。所以學生們從上學起,就是在為分數奮鬥,通過不斷地練習儘可能地多得分,因為一個好的分數往往意味著更好的大學,更好的將來。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各種教輔材料、學習方法、輔導機構應運而生。經過多方努力似乎找到了「配方」,學生的成績在逐步上升,老師、家長還有考生們都鬆了一口氣,終於找到了高分的秘訣。於是按照著這樣的「配方」,學生的分數越來越高,師生和家長都特別滿意,結果皆大歡喜。
但是高考原本是一場區分度很高的考試,它的初衷是選拔人才,對於一種選拔性質非常濃厚的制度來說,整體性的優質並非是一件好事。
02.高等教育的普及,不等於高等教育要普通
考的好還不是好事,很多人會對這種說法無法接受。
那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為什麼高分數考生越來越多?可能許多人的回答是:「老師教的好」、「孩子學習刻苦用功」、「為了孩子學習沒少花錢在補習上,怎麼可能分數不高?」確實,考試分數是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
但是歸根結底,是因為現在的高考的試卷太模式化了。
固定的知識點、固定的題型,甚至連類型題的位置都是固定的,而考生們如何有效提高自己的成績?刷題!不論是在學校裡的一堆堆卷子,還是每個高考生的噩夢——「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學生只需要記住這些套路,接下來不斷地練習了。
許多學霸在經過了長時間的刷題之後,往往題都不用讀完腦海中就已經有了整道題的解題過程,這不能說明考生有多優秀。這只能說明這種機械且重複的刷題方式,已經讓學生的思維固化、甚至是僵化。
除了高考本身的原因,另外一個外部原因也不容忽視。
這個原因就是高校擴招,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各大高校都在擴招,各個學校都在想方設法的吸引學生,各高校間的招生大戰打得火熱。
為了擴招,這些大學都甘願放下身段,條件越來越寬鬆。所以整個高考的考試難度都在逐步降低,試卷越來越簡單,高考的選拔性越來越弱,很難看出學生的分數差距。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是為了普及高等教育,讓更多的人考上大學才能提升國民素質。可問題在於,在現行的考試制度下高考本來就是一場選拔性的考試,但是這種簡單化的高考已經破壞了選拔功能。這只能讓考試的參與方們皆大歡喜,對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一點好處也沒有。
當然,學生們的分數越來越高也離不開他們的努力。只不過我們要警惕這種高分扎堆的現象,不要盲目的樂觀,否則首先傷害的就是孩子。
03、警惕高分扎堆,別讓虛高的分數毀掉孩子
其實這種高分膨脹的現象,已經顯露了諸多的弊端,所以家長和考生都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嚴重點說:這種虛高的分數會毀掉每一個孩子。
首先虛高的分數會讓學生對自己的真實水平產生錯誤的判斷。應試教育下,一切以分數衡量,在這種背景下分數就是實力。學生們在取得高分以後會盲目的樂觀,忽視了自己真實的能力,進入大學以後,在接觸到真正的學術問題、科研技術的時候往往會力不從心,會很難接受這種挫敗感。
而且為了追求高分會固化學生的思維。高分扎堆的現象會激起學生更大的焦慮,為了讓自己也能考高分,學生們把自己變成了一個個考試的機器,去適應這種模塊化的考試。學生們在這種長年累月的訓練下,思維將會逐漸形成定勢,哪裡還會有創新性思維、發散性思維。從長遠的角度看,這影響的會是他的一生。
最後,追求虛高的分數就是飲鴆止渴,浪費的是學生們的精力和潛力。越來越簡單的高考培養出的就是越來越弱的考生,既然刷題就可以提高分數,學生們都心甘情願地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做題、應付考試,這又如何能讓他們去研究自己所喜愛的東西、培養他們的特長?在這個最有想像力、創造力的年紀,為了分數去扼殺自己的潛力,值得嗎?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社會、這個國家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但是在高分焦慮下作為父母、老師、學生不得不為了分數努力,但千萬不要被這種表面的成績所蒙蔽。高分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只會刷題、考試的學生,不應該成為我們孩子的樣子。
這個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高考固然是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可這並非是人生的全部。把一個人四分之一的生命都用來重複刷題、應付考試這件事情上,我覺得這不是高考的真正目的,這樣的孩子也並非是我們真正想看到的,不是嗎?
陸北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級育兒師,大學心理教師,寶媽一枚;多平臺籤約作者,致力於用最直白的講述,讓父母了解最深奧的育兒知識,陪孩子一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