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材質PK:塑料、金屬、玻璃誰更好?

2020-12-22 快科技

當我們討論手機材質的時候,我們其實在討論塑料、金屬、玻璃這三種主要材質的區別。三星是萬年不變的塑料黨,蘋果全面擁抱鎂鋁合金,所有手機的前面都覆蓋著一塊玻璃。

從工程角度來看,塑料是一種更加優異的材質:重量更輕、不會阻擋無線信號、容易製造、原料便宜。但是現在,越來越多公司大膽採用金屬材質,比如HTC的旗艦機型,還有國內的vivo此前也曾經嘗試推出金屬機身的機型。

在塑料黨和金屬黨開始混亂地爭吵之前,讓我們來看一下AnandTech對這三種材質的分析。

塑料

目前手機上最常見的塑料是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三星的Galaxy S和Note系列,以及諾基亞的Lumia系列,均採用這種材料來製造外殼。Lumia外殼手感之好,甚至改變部分人對塑料材質的印象。聚碳酸酯最大的優點是,它不會減弱手機無線電信號,具體可以參考來自北德克薩斯大學相關的研究報告。

儘管有著不會阻擋手機信號,價格便宜的優點,塑料也有著明顯的缺點,它不是優良的熱導體。換言之,如果是採用塑料材質的手機/平板,它的處理器以及圖形處理器的頻率,其實會比採用金屬機身手機/平板的低。在這個表格裡,標註了不同材料的熱導率。(熱導率定義為單位截面、長度的材料在單位溫差下和單位時間內直接傳導的熱量)其中,鋁的熱導率為205W/mK,鎂是156W/mk,玻璃是0.8W/m*k,聚碳酸酯是0.22W/m*k。

聚碳酸酯很優秀的抗衝擊性,但它的靈活性在當下變得更輕更薄的智慧型手機卻成為了的問題。現在,即便是手機的後殼,現在也嵌入了無線電元件,然後當後殼變得彎曲,它們就被扯向一邊,沒辦法回到原位。結果手機容易出現信號問題。比如說xda論壇上,就有用戶抱怨過One X被壓了之後,無法接收Wi-Fi和藍牙信號,解決方法是,需要加固One X的後殼結構,避免它變得彎曲。

金屬

目前,手機平板上主要採用的金屬是鋁,也是本文要討論的材料。鋁的優勢是,硬度高,結構上能夠保護手機內部的元件。和汽車相比,手機沒有所謂的撞擊緩衝區,它所有的就是外殼這一層保護。所以,外殼要足夠堅硬,避免內部的東西被壓壞。

不過,AnandTech說全金屬機身的手機,更加容易接收信號。這個結論由此前它對比iPhone 4與iPhone 3GS的手機信號而得出。他的結論是,金屬的外部天線,會比內部天線的更易接收信號,性能也更好。即便是今天,也可以從One M8和Galaxy S5之間比較中得出這個結論。

也得益於硬度高的優點,金屬機身的手機表面往往更難劃損,雖說現在基本對金屬表面進行陽極氧化處理,劃損之處會露出表面下方的金屬。熱導率高是金屬材質另外一個優點,這能夠讓處理器完全發揮性能。T-Rex中Galaxy S5與HTC One M8得分的差異,很能說明問題。

金屬材質雖有種種優點,但缺點也不可避免,若使用它製造手機外殼,那麼手機就不可能採用內部天線,需要用塑料或玻璃在外殼製造窗口,讓無線電信號通過。這意味著,手機各個方向所接收到的信號強度並不是均勻的。而隨著金屬裸露在外頭,當人手偶爾觸碰到它時,就會導致信號強度降低。

金屬硬度高,所以能夠為內部元件提供更好的保護。但是,當它摔下之後,也更容易產生創傷似的痕跡。因為加工的成本,金屬機身也往往意味著最終產品將更加昂貴。另外,更高的熱導率,也往往意味著金屬手機容易變燙/冰涼,塑料手機的握感會更加舒適。

從材質角度來看,鎂其實是一種比鋁更好的材料。它比鋁的密度小,單位質量更輕,更高熱導率,高硬度,抗刮花,更好的信號通過率。但目前來說,將鎂運用在設備外殼當中,依然是不切實際的,原因是鎂極易發生氧化反應,如果表面不進行處理,鎂很快就會被鏽蝕。

玻璃

玻璃是除塑料和金屬以外第三大廣泛應用於行動裝置的材料。在這三種材料當中,玻璃的硬度和抗衝擊力是最好的,但同時也是最易碎,脆弱的,容易損毀,因為玻璃的彈性非常有限。現在,鋁矽酸鹽玻璃要比Gorilla玻璃更加常見

玻璃的熱導率,介於金屬和塑料之間,但其實只比塑料稍微高一點;對無線信號的影響,也並不明顯,換言之使用玻璃為外殼,手機可以內置天線。當然了,玻璃最大的弱點是易碎,另外是不易改變形狀,所以當我們看到手機使用玻璃作為外殼材質時,通常只是一個平面。

不過現在的手機,往往混合使用多種材料來製造外殼。比如說,塑料的熱導率不好,那麼可以使用鎂製作的中框,把熱量儘快傳導到屏幕或其他部位中去。混合多種材料來製造外殼,可以彌補相互之間的弱點,比如說,在聚碳酸酯中添加ABS工程塑料,就可以顯著增加它的硬度。而防散射塗層,則讓玻璃摔碎時,不至於變成碎片,掉落四處。而新的無線信號接收技術,讓全金屬機身手機成為可能

相關焦點

  • 塑料、金屬、玻璃、陶瓷中誰才是手機材質的王者?
    優勢:1.金屬的優異的機械性能是選擇金屬作為手機結構材質的重要原因,其高韌性是玻璃和陶瓷遠不能及,其硬度和剛度又是塑料所達不到的,可以說金屬是剛與柔的結合產物,因此金屬在手機結構框架中不可或缺;2.鋁合金這種金屬除了機械性能優異,其密度也很輕,在保證手機抗外力的前提下能夠做到足夠的輕薄
  • 手機機身材質科普:塑料、金屬、玻璃……都有哪些優缺點?
    目前常見的手機機身材質有四種:塑料、金屬、玻璃和陶瓷。這四種不同的材料各有各的特點,下面就分別來給大家介紹一下。玻璃iPhone 4是不少果粉心目中最經典的一款iPhone,原因之一就是率先使用了玻璃這種材質做機身。這種創新在當時一片塑料的手機中鶴立雞群,逼格十足。
  • 手機機身材質最全盤點:塑料、玻璃、金屬……你最喜歡哪種?
    其實,手機機身材質在這幾年變化也是挺大的,從早期的塑料一統天下,再到後來的玻璃崛起,接著金屬成為主流,到現在玻璃的回歸。而在這期間,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其它的機身材質,雖然沒能普及,但非常能吸引人的眼球! 1、塑料 在功能機時代,絕大數手機都是採用塑料機身的。其中老大哥諾基亞就是最好的代表,萬年塑料機身,而且還一直延續到了Windows Phone時代。
  • 玻璃不耐摔金屬擋信號 手機什麼外殼材質才最好?
    智慧型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普及最廣泛的數碼產品之一,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手機的發展史僅有短短44年歷史,智慧型手機普及也只是在最近十年,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 塑料/金屬/玻璃 你選哪種材料?越來越多廠商選塑料
    還記得你的第一臺手機是什麼樣子的嗎?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很多年前的手機形態不同於如今,觸屏時代到來之前的手機五花八門,滑蓋、翻蓋、側滑、全鍵盤各有特色。機身材質也大多以塑料為主。 但如今,玻璃材質的後蓋逐漸成為了智慧型手機當中的主流,甚至已經普及到千元價位。
  • 手機外殼材質也有講究,玻璃、塑料、陶瓷大不同,華為皮革討嫌?
    原來手機外殼材質還有這麼多說法,玻璃和陶瓷受歡迎,皮革難讓人接受?現在大多數人使用的手機外殼材質,基本上都是金屬塑料或者是玻璃,也有少數機型會採用一些與眾不同的材質,大家有所不知,其實手機外殼的材質也有很多說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仔細介紹一下各種手機外殼材質給手機帶來的不同影響。
  • 手機材質大PK 到底哪種最好?
    如果回到15年前,手機的外觀設計或許很多樣化,但幾乎都使用塑料材質。而在近年來,金屬、玻璃甚至皮革,都可以使用在手機上,使其變得高端、精美,滿足不同人的審美需求。當然,它們也有各自的優缺點,如果你不知如何做出選擇,不妨看看下面的分析。
  • 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5G時代的到來,因為5G採用的大規模MIMO技術,手機中需要新增大量的天線,而金屬對信號會產生屏蔽及幹擾,所以手機後蓋去金屬化將是大勢所趨,目前手機後蓋材質正在從金屬轉向玻璃、陶瓷和塑膠。
  • 手機後蓋用玻璃材質的好,還是用金屬的好,長知識了
    手機後蓋用玻璃材質的好,還是用金屬的好,長知識了一說到手機,我們很多人都是比較熟悉的了,以前的手機都是一個功能手機,手機最初被發明的用處也只是用來打電話,發簡訊作為通訊工具使用的,但是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科技的發展,當手機進入智能時代之後,手機的作用就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 2018年手機機身材質展望:陶瓷稀有玻璃爛大街,金屬徹底淪落
    在過去的2017年,市面上手機機身各個材質的比例實現了大幅變化。在高端市場,相比以往金屬機身的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轉身投入玻璃的陣營。而諸如陶瓷、雙材質混搭等風格雖讓人眼前一亮,但整體上仍為小眾。那麼,2018年智慧型手機材質會有一個怎樣的趨勢呢?今天小雷(微信:leitech)就來分析一下。
  • 玻璃金屬陶瓷塑料,5G時代手機存量市場之爭,終端該如何抉擇?
    當前手機同質化嚴重,雙攝像頭、防水、玻璃背板、陶瓷背板、屏下指紋、3D結構光等「微創新」成為智慧型手機的重要賣點,但功能創新漸遇瓶頸,因而外觀件創新成為重要的戰場。 正面屏幕一般採用的是玻璃蓋板,很難有大的創新,但是背板材質卻可以多樣,除木材、碳纖維、鈦、液態金屬等極少數手機型號使用的小眾材料外,目前主流的手機背板材料有塑料、金屬、玻璃、陶瓷四類。
  • 玻璃材質手機優點眾多,但缺點也顯而易見,你喜歡什麼材質手機?
    而此前蘋果和華為也是先後推出了一萬多元的手機,在配置上,頂級的處理器,快充技術全面屏,人臉識別等技術都已經成為了標配,但是在手機材質上,細心的朋友們一定發現了,前兩年非常流行的金屬機身材質的手機,今年卻消失不見了。關於手機的材質我們在此前的文章中有專門提到過,從以前的塑料變成不鏽鋼,再變到金屬,再變到玻璃。當初蘋果的iPhone4可以說是玻璃機身的代表手機。
  • 從塑料機身到陶瓷後蓋 手機機身材質變遷史
    近日,魅族發布了新款5G旗艦手機魅族17系列,在魅族17系列的眾多亮點中最引人注目的自然是魅族 17 Pro的陶瓷材質機身設計了。眼下的眾多5G旗艦手機大多選擇了目前流行的玻璃材質作為機身的主要材質,而魅族本次在旗艦機型上選用陶瓷材質並推出魅族17 Pro曉芳窯藝術典藏版,可謂是再次引起了人們對於手機機身材質的關注。
  • 不要塑料殼 8款華麗的金屬外殼手機
    最理想的手機外殼材質是什麼?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答案:金屬、皮革、玻璃等等。對於工程師來說,最好的材質是適合無線電波傳輸的介質,所以塑料相對來說更容易使用在手機上。不過作為消費者,我們更喜歡精緻、漂亮的設計,所以質感更好的金屬手機更令人喜愛。不幸的是,礙於成本和設計難度,並非所有手機廠商都會費勁心思地使用金屬外殼,所以塑料手機更普及。
  • 為什麼現在大部分手機用玻璃後殼取代金屬後殼!
    很多朋友都有這樣的疑惑,手機的後殼從塑料材質發展到金屬材質,再到現如今的玻璃材質和為數不多的陶瓷材質,那麼玻璃材質比金屬材質的後殼更好嗎?它們各自都有哪些優缺點呢?而使用玻璃材質的後殼對信號的阻擋更小,因此這就是玻璃材質與金屬材質相比的另一個好處。
  • 玻璃易碎!金屬耐摔!可是為什麼現在的手機都喜歡用玻璃做後殼?
    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的手機都使用了玻璃材質的後蓋,相比起之前的金屬、塑料等多樣化材質的選擇,為什麼現在各大廠商們最後都選擇了使用玻璃材質作為手機後蓋呢?信號玻璃材質的後蓋不會影響到手機信號。比起其它的材料,玻璃的信號更好,金屬材料同樣是會影響到信號,這就是為什麼金屬後殼是需要注塑條(注塑條是為了信號),而玻璃後殼則不需要的原因。無線充電大家都知道,近年來手機上有一個比較火的技術,那就是無線充電技術。無線充電就是手機上不用接任何接線,直接放在無線充電器上就能實現充電。
  • 為什麼手機多為玻璃後蓋,金屬後蓋卻很少見?原因其實很簡單!
    其次就是金屬材質,它的優點就是外觀質感非常好,使用手感也很舒適,設計上更容易一體成型,不足之處就是對手機信號的影響,在空氣中容易氧化,並且加工上還不易開孔拋光。雖然金屬後蓋不會碎,但並不是非常耐摔,金屬後蓋在磕磕碰碰下會出現坑窪。
  • 手機外殼什麼材質最好?看完終於明白了
    智慧型手機作為現代社會普及最廣泛的數碼產品之一,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最必不可少的物品。但手機的發展史僅有短短44年歷史,智慧型手機普及也只是在最近十年,而手機外殼材質的變化十分顯著,從一開始的塑料發展到今天以金屬玻璃為代表的新一代材質,那麼什麼材質的手機才最好呢?
  • 手機後蓋開始「去金屬化」:玻璃、陶瓷後蓋將成主流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存量市場的特性決定了智慧型手機市場需要創新驅動換機周期,需求決定供給,智慧型手機廠商需要朝七大升級方向努力:非金屬化帶來更高顏值,射頻器件變革帶來更好通訊體驗,OLED顯示、全面屏等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雙攝帶來更好拍攝體驗,無線充電、快充、雙電芯帶來更強大的能源管理,無孔化、三防讓應用場景更多樣化,立體聲、音射頻一體化提升聲學體驗。
  • 你了解手機後蓋材質嗎?你最喜歡什麼樣的手機後蓋?
    【曾愛——金屬材質】經歷過功能機時代的人,曾經愛過的手機中一定少不了金屬材質的款。在那個時代,金屬後蓋幾乎就是高品質手機的象徵,即便可能這個手機並不算貴。金屬材質不僅可以讓手機看起來品位尊貴,舒適的手感,良好的散熱性都是金屬材質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