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年來國產手機品牌的崛起,國產元器件供應商也逐步壯大。受益於金屬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急速提升,加上產品單價較高,比亞迪電子、通達電子等國內供應鏈企業近兩年相關業績表現亮眼。不過,隨著全面屏、無線充電的興起,以及未來5G的應用,手機外殼材料將向非金屬方向發展,玻璃後蓋和陶瓷後蓋將成主流。
很快,一大波秋季手機新品即將面世。除了沒有懸念的全面屏,其他零部件也正在變化,後蓋就是其中的一項。
可以看到,近期的手機新品中,全面屏的夏普Aquos S2為玻璃後蓋,安卓之父炮製的Essential PH-1為陶瓷後蓋,即將發布的三星Note7以及傳聞中的iPhone 8不出意外也將是玻璃後蓋。
△夏普Aquos S2
一位富士康手機部門人士向記者介紹,全面屏普及後,手機金屬後殼會影響天線設計;另外,金屬機殼對電磁場的屏蔽和吸收不適宜無線充電技術,隨著蘋果把無線充電普及以後,手機外殼應該會向3D玻璃、陶瓷方向發展。
東吳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存量市場的特性決定了智慧型手機市場需要創新驅動換機周期,需求決定供給,智慧型手機廠商需要朝七大升級方向努力:非金屬化帶來更高顏值,射頻器件變革帶來更好通訊體驗,OLED顯示、全面屏等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雙攝帶來更好拍攝體驗,無線充電、快充、雙電芯帶來更強大的能源管理,無孔化、三防讓應用場景更多樣化,立體聲、音射頻一體化提升聲學體驗。
非金屬趨勢
隨著智慧型手機製造工藝的不斷提升,手機機身的材質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2012年,蘋果在iPhone5機身上引入金屬材質,採用「金屬+玻璃」的混合面板後蓋,2014年,iPhone6系列則採用金屬材質機身,自此金屬成為智慧型手機高端材質的標配。
不過隨著全面屏的興起,由於全面屏的設計,會使得屏幕模組向整機上下兩端端延伸,這將使得留給天線的主淨空大幅減少,如果依然採用金屬外殼,手機信號則將會受到更大影響。
同時,接下來5G通信採用3GHz以上的無線頻譜,毫米波波長很短,將帶來更複雜的天線結構,來自金屬的幹擾非常厲害,現有的天線布局無法滿足,金屬殼非最佳方案。
另外,傳聞iPhone 8將會標配無線充電,而這也勢必將推動無線充電在智慧型手機上的廣泛應用。但是由於金屬外殼存在屏蔽效應,所以採用金屬機身的手機一般無法支持無線充電功能,即便加入該功能,其無線充電效率也會大打折扣。因此,如果手機廠商效仿蘋果,在未來新機中加入無線充電功能,那麼必然會放棄金屬外殼,改用玻璃或者陶瓷外殼。
其實目前玻璃材質在手機中的運用也不少,比如蘋果經典的iPhone 4/4s以及三星S6/S7/S8。目前,採用玻璃材質的手機多採用「玻璃後蓋+金屬中框」的設計,玻璃的形態也從2D彎曲到了3D,相比於iPhone4時期,玻璃材料在耐磨性和抗壓性上的性能已大幅提升。實際上,2016年發布的新機就有約12款採用玻璃後蓋,其中採用3D玻璃作為後蓋板的就達到5款,重視無線充電技術應用的三星更是成為玻璃後蓋的忠實擁躉。
相比金屬材料,玻璃能夠實現豐富的顏色,且沒有金屬的電磁屏蔽特性,手機後蓋不需要設計惱人的天線條帶。但玻璃導熱性不如金屬,且有著最致命的缺點——易碎。
氧化鋯陶瓷似乎兼具了二者的優點,通信性能好,顏值高且耐磨,又比玻璃硬很多,莫氏硬度僅次於藍寶石。
從2015年華為Ascend P7陶瓷版率先開始採用陶瓷機身以來,隨後的小米5尊享版、小米MIX,一加x陶瓷版以及近期推出的小米6等產品都有開始採用陶瓷機身,作為行業標杆的蘋果,在二代Apple Watch中新增了陶瓷材質版本。從市場的反饋來看,陶瓷機身確實受到很多用戶的好評,但是由於陶瓷機身產能、良率、成本等方面的因素影響,「陶瓷機身」一直難以成為主流。不過目前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殺入這塊市場,這些問題正在逐漸解決。
Counterpoint分析師閆佔孟也表示,非金屬後蓋將成為必然趨勢,其中全面屏幕的功勞最大。
業內普遍認為,玻璃成為當下手機後蓋的熱門選擇,隨著工藝的成熟,未來陶瓷材料的應用也會越來越普及。
玻璃、陶瓷後蓋廠商摩拳擦掌
受益於金屬智慧型手機滲透率急速提升,加上產品單價較高,比亞迪電子、通達電子等國內供應鏈企業近兩年相關業績表現亮眼。不過,隨著全面屏、無線充電、5G 通訊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手機後蓋由金屬材料變為非金屬材料的趨勢已經很明確,目前比亞迪電子和通達電子也在推出玻璃後蓋產品。
手機金屬外殼行業龍頭之一的通達集團8月7日發布業績預減公告,預計上半年營業額將增加9%-13%,由於應收帳款減值以及新產品研發費用增加,歸屬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20%-30%。在此前的一季報中,通達集團披露,在2.5D及3D玻璃裝飾背蓋方面,其成功取得了現有客戶的訂單,預計下一季開始大量生產,玻璃背蓋將配以通達生產的金屬支撐中框。
比亞迪7月11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明年大部分旗艦手機都會使用3D玻璃機殼,旗艦機大概佔手機出貨量的15%-20%,也就是有3億部左右的手機前後蓋都是會用3D玻璃,合計3D玻璃需求約6億片,未來趨勢將會是金屬中框加前後蓋3D玻璃。比亞迪電子目前在不斷地擴充玻璃機殼產能來滿足未來客戶的需求,下半年公司玻璃業務可以量產,玻璃良率也將達到較高水平。
目前在玻璃後蓋方面,國內的藍思科技和伯恩光學佔據了很大的市場份額。目前這兩家廠商業都在發力3D玻璃後蓋。
藍思科技表示,「今年國產品牌可能會更多的使用後蓋 3D 玻璃設計,這主要是帶來握感和外觀上的提升,明年往後隨著柔性 OLED 顯示屏產能提升,3D 玻璃+AMOLED 的顯示方案有望更多地得到採用,使用 3D玻璃的品牌可能也會越來越多,所以 3D玻璃往後還有較大增長空間。公司現在規劃的 3D玻璃產能已經近 5000 萬片/年,可以確保客戶的需求得到滿足。」
此外,藍思科技今年還新增了瀏陽南園新生產基地,其東莞松山湖生產基地在今年下半年開始也會逐步投資,並開始少量出貨,對3D玻璃的新增產能投資可能會更快一些,今年3D玻璃的出貨量應該可以達到4000萬片,手機前後蓋防護玻璃的總出貨量預計在5.5億片以上。
過去幾年的業績報告顯示,伯恩光學表現非常出眾,據稱「伯恩光學是全球的玻璃蓋板生產商,全球市場佔額超過60%,是蘋果、三星全球的玻璃蓋板供應商。」據伯恩光學副總裁閆殿軍介紹,「目前三星對3D玻璃的需求量在全球所佔份額超過90%。這90%裡,有四成來源於三星的自產以及韓國一家公司的供應,其餘都是伯恩光學提供的。至少到目前,伯恩光學仍是大陸地區的三星GALAXY系列手機的3D曲面玻璃蓋板供應商。」
近期有消息稱,蘋果iPhone 8的3D玻璃後蓋就將由伯恩光學和藍思科技供應。
此外,上半年,瑞聲科技智慧型手機3D玻璃等微型精密元器件項目動工,勝利精密擬在安徽舒城建設智能終端3D蓋板玻璃生產線,預計年產能達7500萬片。
陶瓷方面,目前國內能夠供給的廠商不多,據了解,主要有三環集團、順絡電子、重慶派樂、佛山百工、華通達、宏通等廠商。
三環集團一季報指出,手機陶瓷外觀件方面,公司已擁有從材料配方,到成型、燒結、精細加工的自有智慧財產權的核心技術,具備手機陶瓷外觀件批量生產的能力,且公司手機陶瓷後蓋板已在小米5、小米MIX等手機上得到應用,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今年2月14日,三環集團還與長盈精密籤署《關於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的框架協議》,協議中稱,為開發陶瓷新材料應用,發展智能終端和智能穿戴產品陶瓷外觀件及模組,雙方擬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合作合計投資金額暫定為87億元人民幣,年產能預計達到1億件以上,其中三環集團累計投資額為31.27億元,初期投資佔15%-20%。兩者在東莞和潮州設立三家合資公司。
今年年初,另一家手機精密件企業長盈精密也與三環集團宣布設立三家合資公司,開發陶瓷新材料應用,發展智能終端和智能穿戴產品陶瓷外觀件及模組。
去年,順絡電子的陶瓷產品也開始量產。有資料顯示,2016年順絡電子在指紋陶瓷蓋板的收入達1.6億元。而陶瓷後蓋產品主要由其參股公司東莞信柏生產,去年也已實現批量生產及供貨。今年3月初,順絡電子現金收購參股公司東莞信柏結構陶瓷股份有限公司57.57%股權(收購後股權提升至82.24%)成為信柏陶瓷的控股股東。目前其中框一體化陶瓷機身產品也已經開始被一些手機廠商所採用。
此外藍思科技基於原有的客戶資源,也開始推出陶瓷後蓋產品,並獲得一些品牌廠商所採用。
去年,藍思科技也開始為「國內某知名品牌推出的概念或旗艦手機提供陶瓷中框或陶瓷後蓋」(應該是小米MIX)。在今年4月的藍思科技2016年度業績說明會上,藍思科技董事會秘書、副總經理彭孟武透露,小米6的玻璃及陶瓷後蓋藍思科技都有供貨。
需要指出的是,在2015年之前,塑料是最常見的手機後蓋材料,但在從塑料到金屬的過渡中,國內手機供應鏈企業大量倒閉,或因為資金鍊斷裂,或因技術落後被市場拋棄,比如主營手機塑料外殼生產的深圳明星企業福昌電子,以及東莞京馳塑膠科技和深圳鴻楷興塑膠製品有限公司。
從這一點看,從金屬外殼到玻璃、陶瓷外殼的新一輪升級,毫無疑問也將帶來優勝劣汰的產業升級。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紅色字體部分為芯智訊增加的內容)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藏瑾 編輯:黃鍇)
8月28日,芯智訊將主辦《新交互·新風口——2017生物識別技術與應用高峰論壇!》,我們邀請到了高通、費恩格爾等指紋晶片廠商,以及指紋模組廠商歐菲光,語音識別及聲紋識別代表廠商科大訊飛,人臉識別技術廠商曠視科技,虹膜識別技術廠商中科虹霸等眾多生物識別領域的知名企業和技術專家與大家共同探討生物識別的前沿技術,解析生物識別技術如何助力行業的創新與變革。
在線報名:通過活動行網站報名
掃碼立即報名
或點擊閱讀原文進行報名
微信報名:278317607
商務合作:18620305740
(還有少量空餘時段)
行業交流、合作請加微信:xintiyan001
投稿請發至:yj@padnews.cn
芯智訊官方交流群:221807116
(下載iPhone或Android應用「經理人分享」,一個只為職業精英人群提供優質知識服務的分享平臺。不做單純的資訊推送,致力於成為你的私人智庫。)
作者:佚名
來源:芯智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