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助力產、學、研——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到底是幹嘛用的?

2021-02-13 Angelo的常識
近些年,人工智慧比較火熱,人工智慧分為三大學派,符號主義、連接主義、行為主義。無人機、機器人等智能體屬於連接主義、行為主義範疇,其應用價值也日益凸顯。在智能體算法層面,光學動作捕捉系統能做哪些事情呢?


在未來幾年內無人駕駛會越來越普遍,甚至在不久的將來,道路上的車會有超過一半是無人駕駛汽車;

2.

無人機的應用會越來越普遍,物流、巡查、航測等等;

3.


從掃地機器人開始我們的家庭生活裡智能體的數量會逐漸豐富起來。


以上都可以稱作為智能體,智能體也必將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的好幫手。
那麼,智能體在開發階段是如何進行的呢?在算法層面又是否需要一把高精度的尺子呢?

【定義】

它相當於智能體算法層面的一把「尺子」,能夠實時以0.1mm的精度捕捉空間內智能體6DoF位姿信息。有些名詞可能仍然不夠清晰明,後面會進一步進行說明。光學動作捕捉系統依靠一整套精密而複雜的光學攝像頭來實現,它通過計算機視覺原理,由多個高速攝像機從不同角度對目標特徵點進行跟蹤,以完成全身的動作的捕捉。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是一種用於準確測量物體(剛體)在室內三維空間運動信息的設備。具有高精度的室內定位能力,能夠給室內小車、無人機、機器人、機械手臂等智能體提供高精度的空間位置信息。

【工作原理】

精準記錄運動信息:基於計算機視覺原理,光學室內定位系統通過布置在空間中的多個紅外攝像機,捕捉區域內物體上反光標識點的運動信息,並以圖像的形式記錄下來。

實時解算六自由度位姿:利用計算機對捕捉到的圖像數據進行處理,實時地解算出運動物體的六自由度位姿,即三自由度位置(X,Y, Z坐標)和三自由度姿態(俯仰角,偏航角和滾轉角)。

該系統也可以稱為「室內定位系統」或「室內GPS」。

多架相機支持,覆蓋範圍廣:光學室內定位系統採用智能相機,將反光球圖像坐標傳到主機,不同相機數目將產生不同的覆蓋範圍,相機越多,覆蓋範圍越大。

【應用場景】

可以做算法驗證、運動規劃、集群控制、人機互動、軌跡回放、步態分析、智慧沙盤等。


現在大家已經知道了光學動作捕捉系統能夠捕捉哪些數據,以及能有什麼用,那麼下面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些具體案例先講一下無人機集群控制,在這個案例中光學動作捕捉系統起到的作用是讓無人機知道「我」在哪?「你」在哪?我下一步要做什麼?大家可以看到無人機是飛在空中的,所以我們要捕捉其6DoF信息給到上位機,上位機再把控制指令發送到無人機集群。無人機集群是高速運動的,而且是多架,所以就必須做低延時的反饋效率,要不然無人機就炸機或者相互撞上。
所以光學動作捕捉系統的低延時、捕捉6DoF位姿信息的功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家可以看到這是一個虛實結合的方案,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在實物仿真算法驗證階段起到了「尺子」的作用。
舉例說明,在飛控開發懸停的時候,有一個理論的輸入值和一個實際的輸出真值.這個差值就是算法層面的△P,需要一個高精度能夠捕捉6DoF的尺子,給測量出來驗證算法的準確性進而高效的算法,其他智能體在算法層面亦類似。上圖是基於光學動捕系統無人機單機、集群的整體方案。某高校智慧交通沙盤,有十幾輛小車要求能夠準確的識別路況、周圍環境、變道等。前面有提到智慧交通無人機駕駛在短期的未來會逐漸的普及。大家可以想一下,路上跑無人駕駛汽車都需要具備哪些功能呢?所以咱們這套系統在無人駕駛領域,也有著足夠強大的應用前景。

提到智能體大家或許會想到機械手臂,機械手臂一般是六軸的。

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在機械手IK反向動力學算法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

在空間中機械手要抓取一個細小的零件需要一個高精度6DoF控制信息,和要一個精準的軌跡規劃路徑。

在空間內機械手的第六軸從A點位移到B點需要高精度的「尺子」來驗證其算法的準確性。

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定位精度達0.1mm且可捕捉6DoF位姿數據足以滿足需求。

在老牌自動化相關專業多數都在研究機械手臂。

這個市場的存量和增量都非常可觀,包括基於機械手的人機互動的研究等等。


以無人機機器學習為例,無人機在訓練「黑盒子」的時候,有一個理論的輸入值和一個輸出的真值。這裡的輸出真值需要一個高精度的「尺子」來佐證數據的準確性,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沉澱大量的數據。

詳細介紹:

前面提到光學動作捕捉系統的定義:實時以0.1mm精度捕捉空間內智能體6DoF位姿信息。那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是怎麼做到這麼低延時,這麼高的精度,以捕捉智能體的6DoF位姿信息呢?因為光學動作捕捉系統肚子裡有一個非常強大的GoKu SoC處理模塊,內置高速目標追蹤算法,可同時捕捉400個目標智能體。它能夠以每秒鐘拍攝並處理360張灰度圖,並以ms為單位把灰度圖轉化為數據坐標給到上位機,這樣就會大大減少了帶寬的需求。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支持被動光和主動光系統。像素達130像素可以滿足絕大部分的用戶需求。且理論上支持無限級聯,覆蓋幾千平米的面積都沒有問題。拆開看看光學動作捕捉相機,大家同樣可以看到強大的SoC模塊,動捕相機的體積非常小巧集成度非常高。即小巧的身軀解決了大問題。介紹了光學動作捕捉相機的內在,我們再來說說多個光學動作捕捉系統部署統一空間內時如何同步標定。首先空間內相機部署完成後第一件事是要用「T型杆」進行掃場時的多個相機同步,告訴這些光學動作捕捉相機他們在同一空間內;第二步是利用「L型杆」以某一個相機為基準,建立整個空間的坐標系。大家可以看一下標定的界面視頻,這是其中的一個課題,大家可以看到有79臺光學動作捕捉相機,場地大小達到了300平米。標定完,空間內坐標系建立完成,那我們就開始在智能體上做些文章了。首先先介紹一下被動光標記,在智能體上搭建一個以反光marker點空間幾何剛體即可,因為空間幾何在空間內位置信息是唯一的。只要這個剛體被兩天以上的相機同時看到,就可以把位姿信息定位出來,原理是光學動作捕捉相機發出850nm紅外光,照到反光球反射回來產生相位差。被動光捕捉已經是世界上比較先進的方法了,下面介紹一下比被動光系統更為先進的方法,主動光自識別頻閃編碼。一組LED燈發出850nm頻閃的紅外光被光學動作捕捉相機直接識別,開放部分API客戶可自行開發,LED燈頻閃相當於1/0的編碼被光學動作捕捉相機識別,其是唯一的,一個智能體上固定3個以上的可編碼LED燈即可,這樣做有幾個優勢:

不用3D列印剛體直接固定在智能體上,避免了損壞,且智能體美觀,操作開發方便。

主動光識別的追蹤距離更遠,在相機部署的數量上有優化的空間。

用戶以往是基於光學動作捕捉系統開發智能體,並進行相關研究和撰寫論文。開放API後會在動捕系統方向做相關研究,但目前此方向研究很少,因而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有很大的論文研究空間。

因為是頻閃所以耗電量極低,因此它不會不影響智能體的正常運作。

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核心技術在算法上,軟體層面也盡最大努力給到用戶最友好的界面。方便好用,省去用戶在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操作應用層面的時間與精力。光學動作捕捉系統所支持的格式與接口,智能體方向用戶最常用的是VRPN格式。因為它可以調動ROS,以適用無人機、機器人等智能體。智能體方向用戶最常用的接口是MATLAB和ROS適用與智能體開發。因為相機是發出的錐形體的光,所以在一個空間內需要部署多個相機來實現全覆蓋,包含上位機、路由器、交換機。這裡說一下POE供電,只需一個六類網線就可以實現相機的供電和信號傳輸。光學動作捕捉相機捕捉空間內智能體,無人機、小車的位姿信息給到上位機,上位機得到信息後經過控制算法給出控制信號,通過無線的方式發給智能體,這樣多智能體就實現了集群控制。

適合用戶:

適合哪些學院呢?

人工智慧學院、機械自動化學院、電子自動化學院、計算機學院、電氣自動化學院、航空宇航學院、電工電子類學院、物聯網學院。

無人機專業、飛行器設計專業、機器人工程專業、智能製造專業、自動化專業、虛擬實境專業、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人工智慧專業等。直白的說就是跟控制類相關的的專業或學院或科技公司都適用。

彩蛋:

為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對人工智慧—智能體科研與教學工作。如您有課題、項目需求我們會給予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及相關技術支持。促進產學研,科研與實踐教學起飛。自強則萬強,期待我們能夠共同做出經驗的技術及產品!

相關焦點

  • 光學動作捕捉(光學動捕)系統是什麼?它能在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
    在智能體算法層面,動作捕捉是自動駕駛、無人機、機器人、安防等涉及電子運動學中最重要的技術和算法,而光學動作捕捉(簡稱光學動捕)處於這門算法學科的最前端。那麼光學動作捕捉系統到底能做哪些事情呢?iyPednc本文由柒DoF原創發表在EDN電子技術設計,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了光學動作捕捉系統的原理、應用場景和基本算法等。
  • VR利器慣性動作捕捉系統原理及優缺點解析
    目前動作捕捉系統有慣性式和光學式兩大主流技術路線,慣性式雖然後於光學式出現,但以其超低廉成本和簡便成熟的處理流程,以及完全實時的數據計算和回傳機制,成為了更加炙手可熱的技術。目前國際上最富代表性的產品是荷蘭Xsens公司研發的Xsens MVN慣性式動作捕捉系統以及美國Innalabs公司研發的3DSuit慣性式動作捕捉系統,國內則有諾亦騰、國承萬通等公司。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066.htm  那麼慣性式動作捕捉系統是如何正確運用在虛擬實境中的呢?
  • VR慣性式動作捕捉系統解析及典型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0/368059.htm  用戶想要真正「進入」虛擬世界,動作捕捉系統是必須的,本文將帶來慣性式動作捕捉系統的解析以及國內外的解決方案。
  • 搭建科普研學合作平臺 第三屆中國科普研學大會在上海召開
    為開發整合科普研學資源,搭建共建共享合作平臺,推動科普研學健康發展,8月27日-28日,由中國科技新聞學會、上海科技館主辦,中國科普研學聯盟、長三角科普場館聯盟承辦的第三屆中國科普研學大會在上海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科普場館、科普基地、中小學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業的100餘名代表參加會議,線上直播同步開通。
  • 火鍋的九宮格到底是幹嘛用的?你可能一直在瞎涮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科普中國」(ID:Science_China) 對於愛吃火鍋的人來說,無論嚴寒或是酷暑,沒有什麼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 火鍋中的佼佼者——重慶火鍋,除了辣,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九宮格。
  • 從動畫到影視,虛擬動點動作捕捉技術,助力多元科技發展
    轉描機技術被發明的五十年後,隨著生物力學實驗室開始使用電腦分析人類動作,動作捕捉類研究終於在計算機圖形學領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而現代動作捕捉技術時代也終於到來。20世紀80年代,思蒙弗雷澤大學(Simon Fraser University)人體運動學與計算機科學的Tom Calvert教授最早將「機械版動作捕捉系統」使用在舞臺舞蹈設計學和運動異常的臨床評估中,他將多個電位器安裝在人體上並使用人體動作輸出的數據來驅動電腦中的動畫形象。
  • 鳳凰山研學基地 ▏研學行走的課堂
    鳳凰山研學基地鳳凰山青少年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目前開發有素質拓展、植物科普、非遺傳承、體育競技、生態環保等研學實踐課程。配有專職研學導師8名,拓展培訓、園林園藝、非遺匠師等專業人員10名。 基地佔地968公頃,上下山環水抱,跌宕起伏,山、坡、溝、壑、水泊、溼地、河流等地貌多樣,分布自然。
  • Cruise利用遊戲動作捕捉技術 教自動駕駛汽車讀懂人類的身體語言
    於是,Cruise找到了一種創造性的解決方案——人類手勢的動作捕捉技術。此種技術一般由遊戲開發人員用於創造角色,Cruise一直在僱傭遊戲開發人員模擬真實世界的細節,並捕捉數據以教會自動駕駛車輛理解手勢。
  • 計量學的發展史:從國王的腳到光學測量系統
    計量學起源於古代。最初的測量形式是為促進商業發展和記錄人類活動而設立的。時間、重量和長度是最早的測量標準。縱觀整個人類歷史,尺寸測量方法經歷了數次演變。直到公制系統建立,人類才開始進行度量系統的統一。1795公制系統法國大革命政府推出了公制系統,即現在的國際單位制。一米最初是指北極經巴黎到赤道之間距離的千萬分之一。
  • 「學研在漢中」推介合作周即將開啟!
    人以學而立、業以研而興、城以產而盛,漢中作為「三圈交匯」的中心區域,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都投向這片希望的土地,這裡崇文重教、教育璀璨、科技昌盛,這裡將建設成一流的,基礎教育新高地,科技創新示範地,產教城人融合地,研學興業聚集地,這裡是人人嚮往的,詩畫天漢、學研勝地。
  • 歐森研學&旅集研學·首屆「全域研學導師課堂」圓滿結束
    12月18日,由「歐森研學」與「旅集研學」聯合主辦、歐森營地香草園協辦,首屆「全域研學導師課堂」圓滿結束,本次課堂開設旨在創建行業平臺
  • 助力「健康中國2030」 益生菌健康科普公益行動啟動
    為進一步普及益生菌健康知識,提高公眾健康素養水平,助力「健康中國2030」目標實現,12月2日,「益生菌健康科普公益行動」光明網專題頁面正式上線。該行動將依託益生菌領域產、學、研資源,傳播權威可信、生動有趣的益生菌科普知識,夯實益生菌機理研究,推動益生菌科研成果轉化。
  • 「學研在漢中」推介合作周啟動儀式即將開始!
    人以學而立 業以研而興 城以產而盛漢中作為「三圈交匯」的中心區域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都投向這片希望的土地這裡崇文重教 教育璀璨 科技昌盛這裡將建設成一流的基礎教育新高地 科技創新示範地 產教城人融合地 研學興業聚集地
  • 「學研在漢中」推介合作周來了,精彩活動搶先看!
    業以研而興 城以產而盛漢中作為「三圈交匯」的中心區域所有人期待的目光都投向這片希望的土地這裡崇文重教 教育璀璨 科技昌盛這裡將建設成一流的基礎教育新高地 科技創新示範地 產教城人融合地 研學興業聚集地這裡是人人嚮往的詩畫天漢 學研勝地活動名稱:「學研在漢中」推介合作周時間地點:時間:2020年9月19日至24日地點:西安市、漢中市活動主題
  • 平涼市政法系統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原標題:挺起政法力量的「硬核」擔當——平涼市政法系統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平涼市政法系統把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身體健康和社會大局穩定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迅速投入到戰疫情、防風險、護安全、保穩定中,全力以赴做好疫情聯防聯控、助力復工復產和返校復學等工作,
  • 一案到底、實戰訓練,這門金融跨界課程如何硬核?
    ,進行證券投資交易;能夠獨立進行個股研報解讀和技術分析。 基於行業標準的實戰訓練 「一案到底」的深度學習 「一案到底」,通俗地說就是圍繞一個情境主題,運用一個案例貫穿於整節課的教學方法,是基於案例的深度學習法。
  • 不平凡的2020,我們這樣走過 | 創新勵學助力科研報國
    通過開展系列學風建設活動、選樹宣傳勵學榜樣,強化學生「以學為本、積極科創、全面發展」的大學習觀,打牢專業基礎、樹立專業自信,助力學生勤學報國。以學為本·夯實專業營造良好學風      一是服務疫情線上學習需求和大類招生專業教育,學院創意「家庭實驗工坊」設想,針對居家實驗課程開展難的痛點,創新性的「把實驗室寄回家」,實際解決學生問題;積極開展「不負韶華 e起學習」學風建設系列活動,包括:電光之「跡」優秀筆記評選敦促紮實學風,「習慣養成記」打卡活動助力學生習慣養成,開展「學霸微課堂
  • 虛擬動點OptiTrack運動捕捉系統具有全球業界頂尖水平
    OptiTrack——北京虛擬動點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產品,是一款基於紅外光學的高性能運動捕捉系統,品牌發展歷時二十餘年,自研的運動捕捉技術及空間定位和骨骼跟蹤算法,穩定、高效、易用,是目前全球業界頂尖水平,多年來深受行業用戶青睞。
  • 光榮與夢想 | XMove動作捕捉系統(一)
    想起來都要偷笑,總共的開發時間也不超過10天…第二代:手持控制器開發完第一代的XMove,我得知自己已順利保研,在那段現在想起來最無憂無慮的時光裡,我開始著手第二代系統的研發。第一代系統沒有按鍵,加速度計只能檢測線性動作,精度不夠。在那個街機還是諾基亞N97的時代,陀螺儀很稀奇,比米粒還小卻幾百塊錢一枚。這套控制器的硬體堪稱豪華。
  • 中科大先研院成青少年「科普樂園」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科普夏令營、小創客嘉年華……一雙雙好奇的小眼睛在科學的海洋裡縱覽未來世界的藍圖,這正是中科大先研院近年來扮演的一項重要角色——科普基地,僅今年入夏以來,先研院已經接待了好幾批來自各地的孩子前來感受科技的魅力。  科技創新和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其中科學普及更是提高全民素養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