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發燒時家長千萬不要驚慌——小兒蒸變講解

2021-03-04 杏林修真

點評:

獨生子女政策下,孩子稀缺,放眼儘是六家長捧一小孩的格局(六家長指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於是孩子身上任何風吹草動都能讓整個家庭沸騰不寧,殊不知,孩子是一棵幼苗,澆灌過多反而會爛根。

本公眾號為何不厭其煩的講孩子的發燒?因為發燒是小兒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如果有一天孩子中低燒,並無頭痛等感冒症狀,且精神狀態良好,吃喝拉撒睡沒有異常,此時很可能只是生理現象「變蒸」,千萬不要全家人驚慌失措,甚至婆家與娘家人分成兩派爭著給孩子自以為更科學更積極的治療,比如用上全世界最新一代抗生素。

-- 

1. 凡人年六歲以上為小,十六歲以上為少,三十以上為壯,五十以上為老。其六歲以下,經所不載,所以乳下嬰兒有病難治者,皆為無所承據也。中古有巫妨者,立小兒《顱囟經》,以佔夭壽,判疾病死生,世相傳授,始有小兒方。(小品方)

六歲以上為小,十六以上為少年,三十以上為壯年,五十以上為老年。古人是這樣分的,如今不適用了。古人把六歲以下的,稱為嬰兒。之所以難治,就是他不會主訴,辨證的依據太少,不好掌握。中古,有個叫巫妨的,是堯帝的大臣,善醫術,寫了一本《顱囟經》,書中專講小兒的疾病治療和生死判斷,因此,才有了小兒的辨證治療方法。這本書,懷疑是後人偽作。據說,宋人錢乙的理論,源於這本書。《宋史•方技傳》載,錢乙始以《顱囟經》著名,召至京師,視長公主女疾,授翰林醫學。錢乙的兒科理論,是臟腑辨證體系,我們將來要細講的。

2. 凡生後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應和人。百日任脈成,能自反覆,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獨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臏骨成,能獨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此其定法,若不能依期,必有不平之處。(千金)

小兒出生後,還需要一周歲之內,初步發育長成。他上面說的時間,都是大概的時間,或者早個十幾天,或者晚個1個月的,並不是必須到那天就才行。發育60多天,能識別人物,會和你笑,也會咳嗽了。100天,任脈發育好了,肚子肌肉有力了,可以翻身了。180天,坐骨、骶骨發育了,可以坐著了。210天,手掌骨骼發育,能爬了。300天,髕骨發育好了,能站立。360天,一周歲,膝關節發育好了,就可以走路了。如果到了時間,遲遲還不發育,這個孩子,肯定是哪裡有毛病了,要抓緊看醫生。

3. 凡兒生三十二日一變。六十四日再變,變且蒸。九十六日三變。一百二十八日四變,變且蒸。一百六十日五變。一百九十二日六變,變且蒸。二百二十四日七變。二百五十六日八變,變且蒸。二百八十八日九變。三百二十日十變,變且蒸。積三百二十日小蒸畢後,六十四日大蒸,蒸後六十四日復大蒸,蒸後一百二十八日復大蒸。凡小兒自生三十二日一變,再變為一蒸,凡十變而五小蒸,又三大蒸,積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畢,乃成人。(千金)

小兒生後,要發育生長,一般以三十二天前後,作為一個發育周期,要十個周期,三百二十天,初步長成,之後,還要經過一百二十八天的發育,才徹底完備。動物發育,都要經過蛻變過程。蛇、蠶、蟬,都要蛻皮。小兒呢,也要這樣的,也就是人們的俗話說的「脫胎換骨」的過程。到了發育周期,就要有些機體反應。變蒸,變,是反應輕微,蒸,是反應強烈。要發熱、咳喘等。這都是正常反應啊!不懂,就亂治,將來後果難料啊。難怪現在的人怪病、重病多,和這個有直接關係。即使長大成人了,7歲以後,還要每9年有個機體代謝周期。到了那個周期,沒病的,也要有類似「變蒸」的反應,書中叫做「三虛」之一。這個時期,氣血紊亂,感受病邪,就是重病,搞不好有生命危險。《內經》不是說過嗎?先立其年,就是指這個說的。不是指「運氣」說的。360天,十變五小蒸。之後,是每64天一大蒸,要有三次。大蒸,就是反應更劇烈!變蒸,是蛻變反應,脫胎換骨,要把「脫」下來的東西排出去,機體也要適應新的內部環境。這個時候,出現反應,很正常,你這個時候給亂治療,打亂了這個自然規律,擾亂了內環境,將來的身體,絕對會受到不良影響。那個「免疫力」絕對受影響,識別能力就差遠了。一些朋友常問我,孩子怎麼突然又發燒了?我問孩子多大了,然後問問具體症狀,就告訴他,正常,是發育階段應該有的,多喝水就行。結果,幾天就好了。我們這裡的西醫兒科醫生,也是這樣,2周歲以裡的孩子發燒,尤其自己的孩子,只要不到40℃,是不給用藥的。別人的孩子發燒,來打針,你不給打都不行,家長不願意。這個知識,要對外宣傳一下。

4. 小兒在母腹中,乃生骨氣,五臟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後,即長骨脈,五臟六腑之神智也。變者,易也。又生變蒸者,自內而長,自下而上,又身熱,故以生之日後,三十二日一變。變每畢,即情性有異於前。何者?長生腑臟智意故也。何謂三十二日十段而上之,十日百段。三十二日計三百二十段,為一遍。亦曰一蒸。骨之餘氣,自腦分入齦中,作三十二齒。而齒牙有不及三十二數者,由變不足其常也。或二十八日即至,長二十八齒,以下仿此,但不過三十二之數也。凡一周遍,乃發虛熱,諸病如是。十周則小蒸畢也。計三百二十日生骨氣,乃全而未壯也。(小兒藥證直訣)

這個,都能看懂。變蒸,就是生長發育,到時會見發熱汗出等,每變一次,性格和智識就更進一步,能看出明顯變化。老人常說,孩子得一次病,就懂事一點。他這條,很有意思。說變蒸,也是骨骼發育。以32為基數,牙為骨的餘氣,因此,最終要長32顆牙齒。長不到32顆牙,就說明變蒸的不到位,意味著沒發育好。

這樣的情況,我們經過臨床初步觀察,一般的都會遺留下一些「胎毒」,以後在身體虛的時候,或者到了虛年周期,會發作出來。這個問題,還需要繼續觀察和統計。

5. 氣入四肢,長碎骨於十變。後六十四日長其經脈,手足受血,故手能持物,足能行立也。經云:變且蒸,謂蒸畢而足一歲之日也。師曰:不汗而熱者,發其汗,大吐者,微下,不可餘治。是以小兒須變蒸。脫齒者,如花之易苗。所謂不及三十二齒,由變之不及。齒當與變日相合也,年壯而視齒方明。(小兒藥證直訣)

氣入四肢,長碎骨於十變。主要是為了發育一些小骨骼。之後的那三次大蒸,是生長全身經脈的。變蒸發熱,無汗,可以用藥發汗。吐的厲害的,可以微微攻下,通大便。別的藥千萬別亂給。長大看牙齒,不到32顆的,是變蒸周期不到位。你發育不好,也會影響壽命的。

 6. 小兒所以變蒸者,是榮其血脈,改其五臟,故一變,竟輒覺情態有異。其變蒸之候,變者上氣,蒸者體熱,變蒸有輕重,其輕者體熱而微驚,耳冷尻冷,上唇頭白泡起如魚目珠子,微汗出,其重者體壯熱而脈亂,或汗或不汗,不欲食,食輒吐哯,目白睛微赤,黑睛微白。(千金)

之所以變蒸,是生長臟腑經絡,氣血去進行營養,因此要有反應。變蒸後,就增長靈性。變,為咳逆上氣。蒸,為身體發熱等。輕的,發熱微微膽小易受驚嚇,耳朵和臀部發涼,上嘴唇的頭上起白皰,微微出汗。反應重的,要發高燒,脈數而脈率不穩。或者出汗,或者無汗,不吃東西,吃了就吐出來。哯,吐物無聲。白眼球發紅,黑睛瞳孔那個地方的外面微微像有層白膜。要記住這些反應,見到了,再問問天數,就知道是變蒸反應,不要給亂治。

7. 又云:目白者重,赤黑者微。變蒸畢,目睛明矣,此其證也。單變小微,兼蒸小劇,凡蒸平者五日而衰,遠者十日而衰,先期五日後之五日為十日之中,熱乃除耳。兒生三十二日一變,二十九日先期而熱,便治之如法,至三十六七日蒸乃畢耳。恐不解了,故重說之。且變蒸之時,不欲驚動,勿令旁多人,兒變蒸或早或晚不如法者多。(千金)

這裡的「目白者重,赤黑者微。」和上條不矛盾。該這樣來理解。整個眼睛發白,包括黑睛有白膜,這是重的,眼白髮紅或者有小血管黑紫,是輕症。變蒸的時間,持續510天,就會症狀消失。需要治療的,要治療得法。辨證的時間,也有提前的,也有錯後的。辨證的時候,不要驚動小兒,要他清淨調養,人多了,攪鬧環境,還容易帶來病邪。「兒變蒸或早或晚不如法者多」。這句看來,古代的一般家庭,也不懂這個問題,因此叫「不如法者多」。這個知識,要普及的。西醫也認識到這個問題,不過是沒有中醫說得詳細和明了。

8. 又初變之時或熱甚者,違日數不歇,計變蒸之日,當其時有熱微驚,慎不可治及灸刺,但和視之。若良久熱不可已,少與紫丸微下,熱歇便止。若於變蒸之中,加以時行溫病,或非變蒸時而得時行者,其診皆相似,惟耳及尻通熱,口上無白泡耳。當先服黑散以發其汗,汗出,溫粉粉之,熱當歇,便就瘥。若猶不都除,乃與紫丸下之。兒變蒸時若有寒加之,即寒熱交爭,腰腹夭糾,啼不止者,熨之則愈也。(千金)

剛剛變蒸的時候,發高燒很厲害,過了時間,就是510天,還不停止。這個時候,醫生要問清孩子多大了,幾個月了,計算正常的變蒸時間,如果在正常期內,發熱而易驚,一定不要給輕易治療。要慢慢觀察,如果高熱持續而不緩解,可以稍稍的給點紫丸,通一下大便,就會解除發熱。如果在變蒸期內,感受了時行的溫病外邪,或者沒到變蒸期而得了外感病,症狀都一樣的。區別是,沒到變蒸期而得了外感的,耳朵和臀部,都是熱的,上唇沒有白皰。這兩種情況,都可以先服點黑散,發點汗,汗出來了,可以用溫粉撲一下收汗,免受風邪。溫粉,現在可以用痱子粉就行。熱消除了,就會好。如果還不好,就用紫丸,通大便。如果變蒸的時候,感寒了,寒熱往來交爭,手腳亂蹬,腰和肚子都帶動起來,哭鬧不止,要用溫熨法治療以祛寒。

  9. 變蒸與溫壯傷寒相似,若非變蒸,身熱耳熱尻亦熱,此乃為他病,可作餘治,審是,變蒸不得為餘治也。(千金)

變蒸的症狀,與外感傷寒溫病相似,如果不是變蒸症狀,身體、耳朵和臀部,都會發熱,可以按外感病治療。如果是變蒸症狀,耳朵和臀部要發涼的,不要亂治。

 10. 當其變之日,慎不可妄治之,則加其疾。變且蒸者是兒送迎月也,蒸者甚熱而脈亂,汗出是也。近者五日歇,遠者八九日歇也。當是蒸上不可灸刺妄治之也。(千金)

變蒸時期,不能亂治,否則,變證百端。變蒸,是按月發育,嚴重了要高熱而脈數而脈率不穩,還要汗出。510天就沒事了。這個時期,不能用藥和針灸。他是反覆強調不要妄治。

 

 

   唐代醫家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裡面,有一條記載,講的是小兒夜間哭鬧不止的治療方法,如下:

治少小夜啼,一物前胡丸方。(千金)

 

   前胡隨多少搗末,蜜和丸如大豆,服一丸,日三,稍加至五六丸,以瘥為度。

 

前胡這味藥,辛苦微寒。《別錄》主療痰滿胸脅中痞,心腹結氣,風頭痛,去痰實,下氣。治傷寒寒熱,推陳致新,明目益精。

    這個藥。功能解表攻裡,是入太陽、少陽、陽明病位的好藥。專對小兒痰食結聚和頭腦部的風邪去的。

我常講,一味前胡劑,功同小柴胡。就是說,只用前胡一味藥,用準確了,就比醫生開的小柴胡湯的效果都好。

    小兒的體質,多數偏於陽氣盛,得病,以實熱為多見。即小兒多生三陽病。一般會表現為臉蛋發紅,象紅蘋果一樣,然後大便乾燥,尿黃,手腳心熱,甚至舌紅口臭,晚間睡覺汗出,蹬掉衣被等,那麼,2歲以內的小兒,除了這些表現以外,還會出現夜間哭鬧不止,見到這樣的情況,家長就要注意了,這就是有實火了,一旦汗出受風,就馬上就會出現發燒感冒,甚至迅速產生肺炎咳嗽等疾病。

    這個時候就有了前胡這味藥的用武之地了。

    前胡這味藥的用法和用量,可以用30克煎湯,如果3歲以上的,就要用50克的量,煮沸半小時,多加點水可以,然後分成兩份,每份加適當蜂蜜,讓孩子一天內喝完,如果大便變稀,排了下來,就不要再服,病就會馬上好。如果大便沒有變化,就第二天接著喝。加了蜂蜜後,並不苦,一般孩子都能配合喝的。知道大便通暢或便稀了,就好了。記住,要以大便的通暢為標準。孩子不但會症狀迅速消失,並且食慾和睡眠都會十分良好。

    這味藥,也能治感冒咳嗽,療效很好,前提是,必須要有前面說的實熱表現才能服用。這味藥,其實很平和,沒危險,沒毒性,是小兒家庭常備藥,療效顯著,因此稱為兒科聖藥。

   

微信號:qq64443332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小兒發燒應該怎麼護理
    小兒發燒作為家長們遇到過最多的小兒問題之一,是在是非常常見和多見的小兒疾病。
  • 小兒發燒不要急 搞清發燒原因很重要
  • 小兒氨酚黃那敏千萬不要隨便吃——濫用的小兒氨酚黃那敏
    小兒氨酚黃那敏,只要家裡有寶寶的應該對這種藥都不陌生,在寶寶感冒發燒的時候吃上一包小兒氨酚黃那敏效果是真的不錯,寶寶不發燒了精神也好了,可能只是你自認為這個藥真的不錯。但是真的是這樣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 注射流感疫苗發燒3天為小兒過敏
    中山市博愛醫院兒科專家介紹,這是孩子注射普通流感疫苗後產生的過敏反應,這種例子不少,孩子身上的小痘點是出疹現象,可以診治,家長不要太驚慌。    注射疫苗後發燒3天    據謝女士描述,19日下午她把兒子抱到東區醫院注射了一劑普通流感疫苗。
  • 透視小兒發燒的3階段
    >透視小兒發燒的3階段  有時寶寶不會經過發冷階段,會直接發熱,但發燒時有發冷症狀的寶寶,大多會燒到39度左右,也會比較難受,當然有時候發燒也會發生排不出汗的情況,因此三階段的過程家長可作為參考,但不能概括每個寶寶的發燒過程喔!
  • 是藥三分毒,小兒感冒發燒不打針不吃藥就可以解決
    小兒感冒發燒多數都是因為上呼吸道感染所引起的 ,一般在初期階段是因為病毒性感染引起的 。 感冒發燒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小兒疾病 ,但是很多爸爸媽媽在小兒感冒發燒時 ,非常的緊張 ,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 那麼治療小兒感冒發燒有哪些妙招呢 ?
  • 小兒感冒發燒用藥細則
    目前,目前,我國小兒感冒藥還沒有單一成分的感冒藥。普通藥店售賣的小兒感冒藥很多都是複方感冒藥,而眾多新爸媽對小兒感冒用藥尤其不知所措,「寶寶太小,吃什麼感冒藥都擔心其副作用太大,傷了孩子。」西方國家近幾年強調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要用複方感冒藥來治療感冒和咳嗽,儘量用單一成分的藥物。
  • 發燒是「正邪相爭」所致 小兒退燒要辨證分型
    又到了秋冬換季時節,氣溫忽高忽低,小孩抵抗力差,容易咳嗽、感冒、發燒。此時,很多家長尤其是新手媽媽會不知所措。清遠市人民醫院中醫科博士唐明哲介紹,孩子發燒的類型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中醫治療發燒需要辨證分型,只有辨證對了,效果才會好。
  • 小兒感冒發燒怎麼辦,小兒感冒發燒如何退燒快?
    1、病毒、細菌感染引起:引起小兒感冒發燒的較常見原因就是病毒和細菌。其中90%以上由病毒感染,主要包括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柯薩基病毒等等。通常病毒感染後,可繼發細菌感染,最為常見的有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兒感冒發燒,臨床又稱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兒時期最為常見的呼吸道疾病。
  • 天氣多變小兒發燒試試推拿(圖)
    兩天前,一位家長抱著2周歲的孩子過來要求推拿,原來是孩子上午外出遊玩的時候著涼,回來就發燒了,體溫達到39度,聽親戚介紹說小兒推拿退燒效果非常好,還可以避免藥物退燒的副作用,下午就抱過來試試。經過2天(2次)的推拿治療後,孩子的體溫完全恢復到正常了,家長很滿意。
  • 小兒發燒怎麼辦?這樣護理好得快!
    小兒發燒怎麼辦?這樣護理好得快! 孩子身體抵抗力較弱,天氣驟變時容易生病發燒。對孩子而言,發燒雖然是一種常見症狀,但如果護理不當容易產生嚴重後果。那麼,小兒發燒怎麼辦?
  • 對於發燒,我們不應該只會降溫(附日常小兒發燒辨證思路)
    目前臨床西醫也對物理降溫的方式有存疑,包括貼退熱貼以及洗澡,更不建議家長採用冰水和酒精擦浴辦法退燒。冰水擦浴會明顯增加不適感;酒精擦浴可使血管劇烈擴張,引起虛脫或酒精中毒,嚴重時會導致昏迷甚至死亡。有驚厥史的小兒,高熱時間超過三天,家長處理卻無效的。 普通發燒可以通過辨證處理:精神稍差,舌苔異常(變厚或變黃),怕冷,怕熱,手腳涼,手心燙,出汗而不退燒。
  • 小兒抽搐,家長別慌(圖)
    在小兒急診中,最讓家長緊張,需緊急處理的,非抽搐莫屬了。寶寶為什麼會發生抽搐呢?而小兒抽搐發生後,該做怎樣的急救行為和該注意什麼情況呢?這些是家有抽搐兒的家長最為關心的問題。高熱驚厥分為單純性和複雜性兩種類型,有統計表明,80%以上的小兒高熱驚厥為單純性發作,其特點是發作多在體溫驟升時,38.5℃~40℃或更高,發作時出現全身性強直,肌陣攣發作,持續數秒至數分鐘,發作後意識恢復正常快,神經系統正常,24小時內無復發,體溫恢復正常後2周,腦電圖檢查正常。這一類型的預後良好。
  • 小兒發燒怎麼辦?
    或者是玩的時候沒精神,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了,一般大人會摸摸孩子額頭,看看有沒有發燒。如果孩子發燒了。我們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千萬不能慌的沒有分寸。這個時候我們首先先確定是不是發燒了,怎麼確定呢?有體溫計最好,如果沒有體溫計,用自己的手背緊貼孩子的額頭,和自己的體溫相比,有沒有比自己的體溫高。一般孩子發燒,多有兩種情況,一個是積食,一個是感冒。
  • 導致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六招應對寶寶發燒
    由於種種原因,當致熱原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或體溫調節中樞本身功能紊亂時,產熱大於散熱,則體溫超出正常範圍,稱為發燒。根據發燒的程度分低熱(體溫<38 )、中等度發燒(38 ~39 之間)、高熱(39 ~41 之間)和超高熱(體溫>41 )。導致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可分為兩大類,即感染性和非感染性。
  • 小兒推拿帶您走進小兒麻疹
    (4)還會有一些不常見的疹子,比如蕁麻疹等,不過這些不常見的疹子一般也在典型的皮疹出現時慢慢消退。(5)部分患者還會出現胃口不佳、精神不濟、身體不適等症狀。3.出疹期皮疹一般在發燒後3-4天開始出現,這時體溫會驟然提高,甚至可達到40-40.5度。皮疹在剛出現時為紅色丘斑疹,較為稀疏,沒有規則的形狀,並且大多存在於耳朵後、頸部和髮際線的邊緣。
  • 小兒發燒千萬別用酒精擦浴
    在兒科病房,經常有家長告訴護士:「我們小孩燒得太厲害,奶奶用酒精給他降溫了。」護士則會告訴他們:小孩發燒,是不能用酒精擦浴的,用酒精給發燒小孩擦浴降溫,可能會適得其反,甚至危及小孩子生命。那麼,為什麼大人高熱時可用酒精擦浴,而小孩就不行呢?  首先,從小兒皮膚的結構說起。
  • 小兒支氣管肺炎有什麼表現?高燒不退怎麼辦?
    很多孩子開始出現咳嗽、感冒等症狀時,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者因為其他的原因會進一步發展,炎症繼續向下蔓延,就會發展成為支氣管肺炎。因此,家長在對孩子的日常生活護理中,一定要多觀察孩子的變化。而且當孩子發病時,也應該做好合理的對症處理措施,避免過於驚慌。
  • 小兒發燒--一位媽媽的中醫調理經驗
    有感於現在的醫院大樓越建越高,兒科診室人滿為患,小孩子的臉上青筋條條,我不得不說一句,不要讓西醫的「三板斧」毀了孩子的健康。小兒感冒發燒,大多是皮膚毛孔被風寒暑溼之氣蔽塞,致陽氣不得逾越,故發燒時只要汗出燒就退,冰枕在降低發燒者的體溫同時,會使皮膚毛孔更難排汗。有經驗的父母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在餵食了美林或泰諾林等退燒藥(主要作用是抑制大腦控制體溫的中樞神經,讓它不那麼敏感)後,孩子會出汗,汗出體溫則退。但這種退燒藥不可多用,因為它也有很多的副作用,對孩子大腦的發育不利。
  • 小兒支氣管肺炎有什麼併發症?會反覆發燒嗎?
    小兒支氣管肺炎是肺炎中十分常見的一種類型,也是嬰幼兒時期最容易得的一種疾病。小兒支氣管肺炎大多數情況下,都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因為身體免疫力差或病毒的獨立性強,所以才會繼續向下發展引起支氣管肺炎。由於小兒支氣管肺炎患者可能會有明顯的咳嗽等症狀,所以家長在發現之後,都特別擔心,而且經常會害怕會不會有一些後遺症或其他併發症,給寶寶帶來更大的危害。小兒支氣管肺炎有什麼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