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看完扎心了!

2021-02-08 德智便利貼

在對待孩子的學習問題上,現在的家長往往容易陷入到「逼」退兩難的境地。

80%的家長會逼著孩子學,他們的想法很無奈也很現實:不逼著學習,孩子的基本作業都完成不了,只會越來越散漫 ,形成惡性循環。

20%的家長放棄逼孩子,開始逼自己,他們知道逼迫、打罵是沒用的,心態一定要穩住!其結果,表面看對孩子不那麼逼迫了,自己卻憋出一身內傷!

忙完一天的工作,下班回到家發現孩子作業不寫,自己在一邊玩的正嗨,你溫柔的來一句「小寶,快去寫完作業,再玩吧!」孩子還是很興奮,不想寫作業。

眼看馬上到吃飯時間了、馬上到睡覺時間了,怎麼辦?一頓吼叫,孩子默默學習去。過不了多久,發現孩子正轉著筆、玩著橡皮,於是,開始很有耐心的給孩子講道理,按照老師的要求反覆提醒孩子,安撫他們認真學習。

可是,孩子就是不聽話,於是家長和孩子從「學習是自己的事,要認真對待」,到「寫不完作業老師會批評」展開一番辯論,半個小時過去了,孩子只能灰溜溜的學習去了。

但是堅持不了一會就又開始走神了,暴怒之下又是一頓訓斥,孩子依然不想學習,家長憤而怒吼,孩子索性筆一扔,忍著淚水灰溜溜的去寫作業。

家長們很困擾:為什麼好好說就不聽,非要吼一頓甚至打一頓才有點用!

家長也不理解:為什麼「先學習再玩」這麼難,為什麼當年父母用在我們身上的「招」不好使了?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這麼難管教,到底哪個環節出問題了?在和德智雙師合作機構的班主任、老師,以及部分學員探討了一番後,我發現了一個現象:當孩子說不想學習的時候,他們是不假思索的、可能出於某個困擾脫口而出,但是他們的本意不見得是不想主動學習。

當了解了孩子不想學習的背後動機之後,問題才容易解決。

特別是中低齡段的孩子,非常容易收到外部嘈雜環境的影響,而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比如,孩子學習的場地有電視聲、手機遊戲聲,甚至學習的環境中有各種分散注意力的玩具等等。

當然外界的負面情緒,比方說讀書無用、有錢了學習就不重要了等不良的價值觀影響也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困擾。

有些家長的做法也容易對孩子造成一些困擾:


打壓式的批評。打壓式的批評,很多家長有問題就對孩子指責,話裡話外都是對他們的質疑和否定,讓孩子一直處於低自尊水平,早晚出問題。


無休止的溺愛。無休止的溺愛容易讓孩子形成「惰性」思維,遇到困難的時候更加不願意堅持下去。


過度的讚揚。過度讚揚會讓孩子需要的讚揚和獎勵越來越多,當我們提供不了的時候,孩子的學習興趣就會降低,讓孩子把握不住自己的真實水平,無法制定合適的學習目標。

每個孩子的情況不一樣,但是無外乎這幾點:聽課把握不準要點,學習困難多;自信心不足,畏難情緒嚴重;缺乏學習方法,學習效率低下;學習基礎薄弱,進步不夠明顯;負面情緒累積,無法安心學習;缺乏學習動機,態度不端正;甚至還有的孩子缺乏梳理能力:感覺無聊,缺乏興趣,連自己都說不清楚原因,就是不想學。

制定專門的學習區,比方書房、書架旁邊,在這些地方不要出現玩具、吃喝的物品,減少外部對孩子學習造成幹擾的因素,比如,孩子學習的時候,家長減少玩手機、看電視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靜下心來學習。

家長要儘量關注問題的根源,而不是抱怨指責,多放手、鼓勵孩子的行為,對孩子的誇讚也要實實在在,去認可孩子的進步,認可他們做出的努力,相信孩子對有些問題是有能力解決的,只不過需要家長有思路的有步驟的去啟發孩子找出問題。

不管是孩子聽課把握不了重點,還是缺乏學習方法,只要能夠找出原因,問題就能解決,怕就怕很多孩子可能更多的是在與家長置氣,尋求家長的關注,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結合生活經驗給孩子一些幫助。

對於孩子的學習,該逼的時候還是需要逼一把,人的一生是一步步來的,走了這一步才有下一步,雖然孩子被「逼」的學習過程可能很殘酷,但是殘酷的背後,能夠看出父母指引孩子走向成功的決心。

最後,附上一段龍應臺寫給兒子安德烈的一段話: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

相關焦點

  • 「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娃學習自主性差,這些原因你想過沒有?
    文/笑雪育兒思考下午,辦公室的丁大哥又在手機監控裡吼孩子「趕緊去學習」,看著丁大哥一臉愁容,我們也展開了討論:到底該不該逼著孩子去學習?孩子學習的自主性差,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那麼,到底該不該逼著孩子去學習呢?
  • 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
    這一問題的確令許多家長困惑不解,似乎從現實的競爭壓力和實際對孩子未來的考慮上來看,但從情感層面上又不願因學習問題過於危機而選擇不逼,所以有時也會選擇不逼,大家總是在矛盾中糾結、行逼或偶爾不逼,而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其實對大多數家長來說,到底是最難逼還是逼呢?逼迫方法究竟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才算有效?
  • 小學生作文「我的老師」,看完作文內容後,老師:扎心了!
    小學生作文「我的老師」,看完作文內容後,老師:扎心了!明明自己長得眉清目秀,但是在孩子的眼中自己就是個小黃人,這還不是最扎心的,最扎心的是孩子直接在作文中說老師長得「醜」!不光寫老師長得醜,還具體到不同部位,作為當事人,看的那叫一個心塞塞。都說孩子不會說假話,你說這作文是給個及格還是不及格?
  • 逼著我懷孕七個月的媳婦打掉孩子的婆婆,我該不該原諒你
    逼著我懷孕七個月的媳婦打掉孩子的婆婆,我該不該原諒你每個女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想著做一個好媳婦,好老婆,好媽媽。可是後來都變得離初衷越來越遠,甚至往反方向發展。婆媳成了對立面。1.都說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婷婷說我既不想看她,也不想讓她看我。這語氣裡的恨意是一聽便知。婷婷生過女兒的第二年,和老公成立了一家小物流公司。老公比較能幹,婷婷又是他的得力助手,小生意在兩口子的運營下是順風水水。為了孩子上學,倆人就買了套房子付了個首付。為了儘快把房貸快點還完,兩口子白天黑夜的幹。
  • 孩子該不該去補課?
    前幾天,我拍了一個短視頻,分析了孩子該不該去補課這件事。一旦考上比較理想的學校(他能力不夠支撐)以後,學習能力不足(與周圍不補習而考上該學校的學生比)的後遺症,就會明顯的表現出來。大學出問題的學生,幾乎都是高中之前,過度「開發」、拔苗助長、和嚴格監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早熟兒」。
  • 小情侶懷孕後才發現「基因不合」,孩子到底該不該留?答案扎心了
    但懷孕後才發現「基因不合」,孩子到底該不該留呢?醫生的回答是:「不建議留」,答案扎心了。或者,是雙方都是隱形遺傳,兩人生下來的孩子肯定就會有問題。又或者是雙方都帶有某種致病的基因突變,所以生出的孩子畸形率很高。舉例來說,有一對情侶,都有聾啞的情況,但是他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沒用問題,就他們有問題。他們如果抱有僥倖心理,覺得可能不是遺傳問題,然後不檢查的情況就懷上寶寶。
  • 扎心了!新生開學對爸媽的採訪,看完有點酸……
    扎心了!新生開學對爸媽的採訪,看完有點酸…… 2019-08-31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孩子到底該不該去補課?
    前幾天,我拍了一個短視頻,分析了孩子該不該去補課這件事。今天我又把它梳理成文字,再系統地闡述一下我的看法。一旦考上比較理想的學校(他能力不夠支撐)以後,學習能力不足(與周圍不補習而考上該學校的學生比)的後遺症,就會明顯的表現出來。大學出問題的學生,幾乎都是高中之前,過度「開發」、拔苗助長、和嚴格監督的方式培養出來的「早熟兒」。 就像我們發燒吃了退燒藥一樣,治標不治本。但大家都著急趕路,奔目標前進,看誰家孩子跑的快,顧不了那些了。
  • 滿足這幾個特徵的女性,被稱為「油膩婦女」,看完評判標準扎心了
    滿足這幾個特徵的女性,被稱為「油膩婦女」,看完評判標準扎心了_4_1.jpeg什麼是「油膩婦女」「油膩婦女」是網絡上新延伸出來的一個網絡詞彙,主要就是說那些整天就只知道帶孩子幹家務的婦女,在生活中只有孩子和老公,沒有自己的社交圈子,而且成天也不知道打扮自己,不注重自己的形象。「油膩婦女」的三大標準其實評判「油膩婦女」的標準很常見。
  •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看電視?
    我的寶寶已經兩歲多了,特別喜歡看電視,尤其是看動畫片時手舞足蹈,相信有很多的同款寶寶吧。不讓看電視不可能,看電視又對孩子的眼睛有影響,那該不該讓孩子看呢?電子時代,電視機幾乎家家都有,完全杜絕孩子看電視似乎不太可能。
  • 「最扎心生日蛋糕」出爐,孩子看後情緒失控,網友:想一腳踢翻
    所以有的父母就會大開腦洞,將送給孩子的生日蛋糕定製得幽默搞怪,創意無限。這種另類別致的蛋糕如果「投其所好」,孩子無疑會非常的驚喜,可一旦沒把握好分寸,對於孩子來說可就十分扎心了。「最扎心生日蛋糕」火了,孩子看後崩潰大哭,網友:求心理陰影面積浩浩是個8歲的小男孩,從過完年起,他就一直在期盼著自己的生日,因為爸爸媽媽曾告訴他今年的生日會給他一個驚喜。懷著美好的期待,浩浩終於等到了自己生日這天。
  • 看完這些,扎心了!
    這許許多多的第一次該是多麼的令人難以忘懷呢?那麼在愛情中的」第一次「這個令人敏感的詞又是什麼呢?女人的第一次是將自己完全交給最愛的那個人,她們把自己的第一次視若珍寶。那麼,男人的第一次呢?男人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第一次的?看完這些,扎心了!
  •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學習特長?
    到底該不該讓孩子學習一門特長呢?這大概是讓每個家長的都頭疼的問題吧!不學吧,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了吧,又覺得技多不壓身,就想著到底要學幾門才夠。我小的時候,家長們都覺得學習特長沒什麼意義,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是的,80後也確實是擁有自由童年最後一批了吧。只要寫完學校布置的作業,就可以出去瘋玩了。沒有補習班,沒有特長課,也沒有電子產品。真真是擁有純真樸實,又自由奔放的童年時光。
  • 家庭教育,家長逼著孩子學習,是否應該
    家長們經常探討該不該逼著孩子學習,但都各持己見,都有一定道理。我認為,要按照孩子所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的孩子來探討這個問題。孩子一生的良好生活習慣養成就得靠父母從小「逼」著養成,需要父母從孩子出生引導孩子養成規律作息開始,養成按時吃飯、按時睡覺,講究衛生,知道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還有規則意識的培養和引導,公德意識和敬畏心等做人之道也是靠父母「逼」出來的。
  • 孩子小小就被逼著學習,心急的父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嗎?
    當閨女在認真拼房子的時候,我坐在一旁挑戰學習強國的答題。沒多久,有個男孩和他的媽媽也過來了,小男孩很小,大概兩歲這樣。走到玩具區他想玩積木,但媽媽不讓。媽媽讓小男孩坐在玩具區旁邊的椅子上等她,然後去旁邊的書架拿了一本兒童讀物過來給孩子看,讓孩子認字。
  • 《蚯蚓》一部看完扎心的韓國校園霸凌電影
    《蚯蚓》一部看完扎心的韓國校園霸凌電影《蚯蚓》是一部由尹學烈執導,金正均 / 吳藝雪主演的一部劇情 / 犯罪類型的電影。看完蚯蚓這部電影,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校園暴力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情,他體現出的不僅是同學之間的不和諧,更是折射出了許多社會問題,學校的教育、老師的監督、家長的教育、執法部門的不作為以及社會造成的現象等,更是校園暴力的催化劑。引領著事件的擴大導致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影片開頭的畫面讓人感到很壓抑,一個女孩的自殺,身體還有多次的援交和很多的傷口,還有就是女主的一個殘疾人父親,女兒卻是他唯一的親人。
  • 「我的孩子是學渣!」985碩士母親一句話火遍全國,看完很扎心
    所以,對於孩子的學業,父母們可以說是竭盡全力,作業、補習、興趣班真是應有盡有,孩子們對於這些也是很頭大,年紀輕輕就壓力巨大。不過,最近就有一位985碩士的家長面對自己「成績不成氣候」的兒子時,不僅沒有責罵,反而是自己看得很開。即使兒子學習不行,但他依舊有著自己的閃光點,「擅於做菜,待人禮貌,樂於助人」等等,這不僅是父母的驕傲,也是兒子同班同學所給予他的評價。
  • 女生在你面前放屁,該說什麼不讓對方尷尬?網友回復太扎心了哈哈
    看背影覺的你倆太不般配了6. 妹子你疼嗎7.幾十個男人接力妹子,這遊戲太好玩了,我也想加入。8.姑娘,你穿這樣我沒心思和你打籃球啊!9.「女生在你面前放屁,該說什麼不讓對方尷尬?」網友回復太扎心了哈哈10. 大哥你這弄半天是在瞄準呢這球技也是沒誰了!!11.把這個尾巴揪出來全村就能吃飯了哈哈哈哈,網友們真有意思12.
  • 最新研究發現:顏值和學習成績成正比,扎心了
    最新研究發現:顏值和學習成績成正比,扎心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長得好看沒有用?最新研究發現:顏值和學習成績成正比,扎心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父母犯錯,孩子買單,《以家人之名》扎心了
    最近有小夥伴兒們看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嗎?反正喵妹不但看了,還看哭了。在追劇的過程中,喵妹不但感動的熱淚盈眶,還不爭氣的流下了氣憤的淚水。原來「以家人之名」的意思不是以家人的名義愛你,而是以家人的名義折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