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王健林,我真正熟悉他是從2016年他那句:「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
在這之前,我只熟悉馬雲。畢竟阿里巴巴納入電子商務教材後,我們幾乎每天都有在學,倒是對王健林印象並不深刻。
2016年因為他那句「先掙它一個億!」激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便開始籌集資料,他的每一條消息,每一個視頻我基本都有看過。
網上對於他這個「小目標」的評論也是層出不窮。有仇富的,有膜拜的,也有鄙視的,但更多的是自嘲人士。對於我來說,我真的就僅僅是好奇。
我還記得2012年,在《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現場頒獎時,馬雲和王健林還曾經互懟過。
那時候,王健林在中國福布斯富豪榜上排名第三,而馬雲則連前十都沒擠進去。
雙方當時還拿1個億出來作為約定金,如果電商在2022年佔中國零售市場份額50%以上,馬雲就會得到1個億,反之則賠給王健林1個億。
而其實早在2019年,馬雲就已經完勝了這個約定。2019年1月福布斯富豪榜上馬雲已位居第二,而王健林卻掉到了五名開外。
最終一場10年約定,一個聲名鵲起,而另一個每況愈下……
其實在2017年的上半年,王健林還屹立在人生巔峰。200多個萬達廣場、十幾個萬達城、80家五星酒店、全球1300家影院、兩家美國電影公司、一家英國遊艇公司、上千幅名畫。
那時候的他還慷慨激言,整天忙著開發這個項目,開發那個項目。誰知道變化來得太突然,他的意氣風發在2017年6月,因為銀監會的排查戛然而止。
一時間內,這個曾經連續數年傲居福布斯首富的巨鱷,開始經歷了他人生的「滑鐵盧」。
2017年6月,王健林開始變賣資產,萬達部分產業被低價拋售,電影產業也因此受到影響,失去信心的股東分分減持,甚至退股。
萬達一時間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面對股東的退出、高管離職、員工裁員等一系列衰退事件,以往高調的父子倆也不得不低調起來。
據悉,2018年,萬達的債務,已陡然攀升到4205億元。
回想起他曾經在公共場合肆無忌憚說過的那些話:
「萬達進入的行業,無論國企、央企,都沒機會做老大」。
正可謂言多必失,說這些話的時候冥冥之中已經為他的衰敗埋下伏筆。
是啊,在時代飛速發展的今天,誰敢鬆懈,也許你稍有一絲的懈怠,可能就會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畢竟,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