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人物丨王立:年輕的「溫肯」在努力奔跑

2021-02-18 溫州肯恩大學

王立:年輕的「溫肯」在努力奔跑

文/倪陳旻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人物名片:

浙江大學博士,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博士後,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19年2月起任溫州肯恩大學校長。

在中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探索進程中,作為浙江省第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美合作大學,溫州肯恩大學絕對是一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學。

穿過吹臺山隧道,三面青山環抱,溼潤的空氣裡瀰漫著沁人的香氣。夜幕下的溫肯校園,綠意盎然的大草坪和獨具美式特色的教學樓交相輝映,遠處的教室裡燈火通明。臨近晚上7時,剛結束一天會議的學校掌門人王立校長馬不停蹄趕回辦公室,接受了本刊記者的採訪。

上世紀50年代,王立出生在浙江嘉興一個知識分子家庭,耳濡目染,從小成績優異。1975年,高中畢業的他作為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當了農民。1977年,他參加高考恢復後的第一場考試,考上了大學。接下去的幾年裡,從碩士、博士再到在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完成博士後研究,王立說,一切平常得就像自然規律。

博士畢業後,他爭取到留在浙江大學工作的機會。在校工作的幾年裡,通過多個崗位的鍛鍊,他快速成長,在行政工作中對重大應急事件的處理也表現得尤其出色,贏得了學校的肯定。「工作業務上的提升得益於我的博士導師浙江大學老校長楊士林教授,他是我的良師,亦是我的益友。」談及成績,王立總是謙遜且感恩。

回顧40年來的高校歷程,王立飽含深情地說:「我就喜歡在高校工作,沒想到一待就是40年!」他笑侃自己的工作經歷很「豐富」。因為長期從事行政和科研「雙肩挑」的工作,在這些年裡,他走訪了40多個國家、150多個學校,還做了100多場學術報告或學術交流……北至挪威,南至南非以及朝鮮、巴基斯坦、以色列和捷克等極具代表性的國家。他的足跡遍布著世界各地,也使他對國際教育交流有了更深的認識。王立直言,留學經歷對於個人成長非常重要,對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以及對事物看法的全面性有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但隨著走過的國家越多,他越來越深地感到「對這片生我養我的黃土地的眷戀」。

正是如此豐富的經歷,也讓他與溫肯結下了不解之緣。已過花甲之年的王立打趣說:「原以為可以在屋簷底下曬太陽打瞌睡,開始回憶我的精彩人生,沒想到一覺醒來我居然來到了溫州。」2019年2月,王立正式出任溫州肯恩大學校長。「真的完全沒有想到,浙大有許多溫州籍的優秀教師,我想怎麼也不會輪到我這個『外鄉人』的。」談到此次任職,王立一連說了幾個「很意外」。「大概是與我曾長期從事外事與國際教育工作,有些涉外工作經驗積累有關,這一點跟肯恩的國際性接軌了。」說完,他爽朗大笑。

對於溫州,王立其實並不陌生。他告訴記者,他的碩士導師是溫州人——浙江大學的物理化學家徐元植教授。聽說學生來到溫肯工作,當時已經86歲的老人堅持要去學校看他。「以前跟老師學習時聽他說溫州話,感覺比外語還難。」提到自己年輕時的導師,王立總有一種感動溢於言表。

王立的科研方向是功能高分子、納米材料。當年,他的第一個科研項目也在溫州。「30多年前,我和導師坐了很長時間的車到溫州一個化工廠取樣。」他依稀記得,那個化工廠名叫溫州催化劑廠。此外,王立說自己的一名畢業博士學生現在溫州大學任教。「可以說,我們師生『祖孫三代』都與溫州有緣!」

在王立的辦公室裡,一直放著一隻行李包。在剛到任溫肯時,王立為了儘快適應並了解新工作新環境,除了出差和外出開會,他一直住在學校。他說,有什麼交流學習的任務,提起行李包就能出發了。

「學習」是王立對自己上任伊始工作的總結,他說,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學習中外合作辦學的條例和溫肯的辦學準則與規範,並考察了寧波諾丁漢大學和西交利物浦大學等8所合作大學,了解他們的發展情況。

在溫肯有一個特別的辦學理念——「為不同的學生找到不同的發展方向」。王立用「兩個自由」生動地闡釋了這條理念在學校日常教學當中的滲透和實踐。「第一是自由選專業。」王立解釋,因為學生在高考填志願的時候或多或少會受到父母的影響,或並不真正了解他們即將學習的專業,往往等到學習了半年至一年才發現自己並不適合。「為了保證學生可以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我們做出了一個非常重要且艱難的決定,那就是支持學生在入學一年以內,可以自由申請轉專業學習。」

這樣的做法雖然聽起來十分個性化,且對學生成長有利,但學校為此承擔的風險無疑十分巨大。王立表示,每年在招生階段學校都會經過相當一段時間的慎重討論,但為了對學生負責,使學生儘快成長,學校還是承擔著巨大的風險和經濟壓力,將這一條準則堅守下來。

「第二個自由即是自由選擇學習地點。」溫肯作為中美合作大學,90%以上課程從美國肯恩大學引進,並引用美國的教學體系,採用國際原版教材,共享美國肯恩大學的資料庫和電子資源。在學校搭建的國際化學習平臺上,溫肯的學生可自由選擇在中國或美國學習。可以說,溫肯的學生既能在家門口享受國際化教育,又可邁出國門進入美國學習。

王立在2020屆畢業典禮上致辭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王立說,溫肯還是一個「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辦教育辦大學是一個周期很長的過程,並且十分不容易。作為國內三所中美合作大學之一,溫肯是唯一的一所由雙方公立大學合作建立的大學,在未來辦學道路上,承擔了更多責任,也必將帶來更多示範性的意義。王立說道,通過合作辦學,中方學校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以及課程設置等,但與此對應也要始終堅守為國育人的底線,培養我們事業的接班人,在學生的心底撒下家國情懷的種子。

為了使學生既有國際視野,熟悉美國的教育體系和課程設置,又兼具家國情懷,就必須在教學中讓他們有機會了解中國的發展情況,所以,溫肯在引進美國課程的同時,也開設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國情與文化課程。「我們的國情課程名稱叫『古與今』『辯與思』,『古與今』就是講中國的歷史文化,『辯與思』則是涵蓋了中國特色理論的時政課程。」王立表示,要教育學生了解中國的情況,熱愛、感恩自己的祖國,做一個服務於國家的人才。

此外,王立非常重視與學生的交流,將其視為工作的一部分。曾有學生晚上去辦公室找他反映學校的社團設立與經費問題,他覺得很好。沒過多久,在和領導班子開會討論時,這個問題被提出並解決了。因為住在學校,所以隨時都可能跟學生打個照面。他打趣說,浙大5萬多名學生只有一個校長,溫肯2800多學生也有一個校長。兩年來,王立始終關心學校和學生的發展,認真對待每一個建議和意見,由此贏得師生的點讚。

不平凡的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外合作大學的招生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溫肯也不例外。「雖然錄取分數線較前幾年略有下降,但學校的認可度仍然很高。」特殊時期,王立對學校情況有了獨到明晰的判斷。即使受疫情影響,學校仍在今年保持住68%的深造率,該深造率還在軟科大學排名中位列全國本科院校第13名。「我們一定要辦好這樣的學校,來迎接我們全人類所面臨的共同的挑戰。」

王立表示,對溫肯而言,挑戰與機遇並存。疫情之初,學校組織師生開展網課教學,為了把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身處不同時區的老師調配安排在同一張課表上,學校的工作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王立笑稱,這簡直是「跨越時空的網課」。「別的不說,僅僅是學生在網課期間的技術問題,就已經是一個巨大的難關——有的老師身處通訊設施不好的國家,信號較弱,課堂上信號中斷、卡頓的情況經常出現。」疫情鋪天蓋地,網課中的問題也接二連三,學校領導班子和工作人員連續作戰,面對困難,一一予以解決。

「科研是學校發展的奠基石。一個學校的科研水平要上去,必須要有研究生教育。」去年9月,王立帶領溫肯團隊開始爭取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工作,對於一個年輕的高校來講,這幾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8個多月的籌備時間裡,材料的撰寫,多次往返於溫州與北京之間,200多個不眠夜讓他們最終收穫了好消息:11個申請項目全部獲批!「就像3年走了18年的路,不敢想像!」對於成功,王立感慨頗深,眼神裡充滿自豪。

2020年6月,王立在2020屆畢業典禮上與優秀畢業生合影

從2012年至今,溫肯已走出五屆畢業生,超過六成學子選擇繼續深造。在他們收到的錄取通知書裡,不乏哈佛大學、芝加哥大學、愛丁堡大學等世界頂尖名校,很多溫肯學子甚至同時拿到了幾份常春藤聯盟學校的offer。而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華為、滙豐、字節跳動、騰訊等企業更是紛紛向溫肯學子遞來橄欖枝。中外合作辦學越來越多地得到社會的認可,學校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今年,學校已經招收了第一屆碩士、博士生。「自信,是溫肯畢業生的特質!」看著校園裡青春洋溢的面孔,王立露出欣慰的笑容。

2020年10月,王立在專家諮詢委員會成立儀式上發言

為了做好學校的發展規劃,今年10月,學校成立溫肯專家諮詢委員會,特別邀請了15位重量級專家學者加入,為溫肯提供了高級「思想庫」和「智囊團」。從學校的辦學定位和特點、大學的社會責任和功能,到多元化招生辦學,學科建設和發展,再到治理結構的健全、管理體制機制的完善,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開展,以及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研服務、文化傳承等各方面,每位委員都為溫肯的發展發表真知灼見,提高了學校規劃決策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加快了溫州肯恩大學高水平、國際化建設進程。

「溫肯接下來要幹幾件大事:加快學科建設,開展高水平科研活動,建立國際化科研平臺;繼續推進碩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只有碩博教育和科學研究創新才能更有力助推溫州產業轉型升級,才能帶動區域的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啟動人才隊伍建設專項資金項目,建立一支穩定的、國際化的、教學科研水平高的人才隊伍,向全球招聘,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到溫肯……使溫肯真正成為中美合作辦學的典範。」在王立看來,作為中美合作大學的溫肯,學習借鑑美國的高等教育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未來必將大有可為。同時,他也表示,年輕的溫肯更需要不斷發奮和開拓,努力奔跑。

相關焦點

  • 溫肯校長王立畢業典禮上的「十大」金句,值得回味……
    「當你們從溫肯走向世界的時候,請一定要告訴自己,溫肯人一直都在努力使這個世界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在近日舉行的2020屆畢業典禮上,溫州肯恩大學王立校長的「最後一課」讓畢業生們數度熱烈鼓掌。王校長的講話金句也迅速在學生中流傳開——最煽情 回首往昔,忘不了你們在中美融合的校園裡結伴而行的身姿;忘不了你們在小班化的課堂上與外教用流利英文交流的聲音;忘不了你們在考試周的夜晚埋頭苦讀的背影。環顧當下,你們在疫情背景下的學習方式變革中,學會了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臉上洋溢著放眼全球的自信。
  • 溫肯開學典禮 校長寄語大一新生
    開學典禮由青春洋溢的街舞表演拉開序幕,王立隨後上臺致辭。他將溫肯形容為一個正值韶華的青年,雖然年輕但充滿活力與希望,「從今以後,溫肯將和你們一起奮鬥,一起追夢,一起將學校建設成『溫州有作為、省內有地位、國內有影響、國際有特色的一流國際性大學』。」
  • 溫肯「三位一體」開考
    今日(7月15日),我校2020年「三位一體」綜合評價招生考試開考,近700名考生從全省各地趕來,與溫肯零距離接觸,提前感受美式大學的獨特教學方式。魏廣濤說:「我特別喜歡生物,溫肯的生物專業不僅有經驗豐富的導師,還有很多交流平臺和科研機會,我了解到今年起溫肯還會招收生物專業碩士,這讓我更堅定了報考溫肯的決心。」魏廣濤笑稱此前一直是在網上看到學校照片,今天來到現場很是震撼:「學校的每幢建築都特色鮮明,老師非常親切。」
  • 「考試結束,請考生立即停筆……」溫肯學姐學長告訴你,接下來可以...
    回母校整理課本和筆記,在校園裡走一走,努力記下每一個角落的風景; 拉著同學一起去逛街血拼玩遊戲,成為整條街上最「嗨」的少年; 和心上的TA表白,鼓起那份哪怕被拒絕也不留遺憾的勇氣; 和老師一起繞開學習談談將來,期待多年以後還能記得彼此的名字……
  • 「新青年·上封面」大型人物系列報導今日上線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時代,驅動著新青年不停向前奔跑;奔跑的新青年,也在驅動著時代蓬勃發展。新青年,已經成為時代的主角。元月1日,封面新聞啟動「新青年·上封面——2018年度封面人物」大型評選活動,通過近2個月的推選活動,最終尋找出十大封面新青年人物。此次活動,在全網引起了強烈反響。
  • 溫肯「三位一體...
    Please scroll down for the English version「我們一年前就在關注溫肯了,孩子看中學校自由、批判的教育氛圍,我們則看中學校這幾年的教學質量,作為溫州市民家門口的美式大學,我們非常期待孩子能來這裡上大學。」一位上午陪孩子前來候考的家長說。
  • 浙南唯一一個GRE考點今日在溫肯揭牌 趕緊來看看!
    1月15日下午,GRE考點正式在溫肯揭牌,這不僅是溫肯繼去年獲批碩博點後的又一件大事,作為浙南唯一的GRE考點,更為浙南閩北地區的考生帶來極大便利。溫肯成浙南唯一GRE考點溫肯考點揭牌後,溫州成為省內除杭州、寧波外第三個擁有GRE考點的城市,此前浙江省內的考點均地處浙北,對溫州、台州、麗水等浙南高校的考生來說,存在來回交通住宿不便、考位不足等現實問題。此次溫肯考點獲批,GRE考點在浙江實現浙南、浙北的「全覆蓋」。
  • 溫肯從沒讓我失望過 —— 訪溫州肯恩大學前常務副校長菲利普...
    這兩天的溫肯校園裡,時常會看到一個滿頭銀髮、高大的身影。他,就是溫州肯恩大學前常務副校長菲利普﹒康納利先生。時隔一年再次回到溫肯校園,他感慨於溫肯的快速發展。記者藉此機會採訪了康納利先生。「2012年第一屆招生只有200多個學生,但現在校園裡已經有2000多名在校生。」
  • 溫肯學院說|從設計門外漢到專業設計師/建築師你需要經歷的是....
    黃瑤瑤則建議,報考的考生們可以從學校網站、招辦簡章上詳細了解這3個專業的不同特點,並且提前調研與行業相關的網站/書籍雜誌/工作室/協會/比賽,了解設計史上的代表人物及作品,並反觀自身的喜好與特長來決定專業方向。「設計是相通的,跨專業學習也是必要的。「黃瑤瑤說。
  • 溫肯託福考點恢復考試啦!
    「近期考位很緊張,很幸運搶到了溫肯考點的考位,這邊的老師都很親切耐心,整個考試很順利,體驗很不錯。」來自日本早稻田大學的考生趙同學說道。
  • V觀中核丨奔跑!
    V觀中核丨奔跑!在田灣核電5、6號機組,有這樣一群青春的面龐,他們將青春寫在調試現場;有這樣一群奮鬥的人群,他們用努力繪就出未來方向。在6號機組熱火朝天的工程現場,調試維修人用一首反映青春奉獻、熱忱報效核電、一路奔跑在路上的MV,獻給所有奮鬥在一線的田灣人。
  • 溫肯三位一體丨快來查收學長學姐的「通關寶典」
    閱讀的分布和高考的閱讀非常不同,高考是順著文章順序出題,但溫肯都是亂序的,對文章的把控能力和理解要求更高。思維題只要能看懂一般沒什麼問題,但有少數還是比較繞的,題目也不是特別好理解。面試:形式非常多樣,我參加的是一組學生對一組考官,考官隨機指定順序回答。基本沒有思考時間,這樣才能考察你真正的英語口語能力。
  • 溫肯學院說|在中美合作大學的商學院讀書是怎樣的體驗?
    半數學生進入「世界前50強」研究生院商學院作為溫肯最大的學院,學生人數就佔到溫肯學生總人數的2/3。商學院畢業,四大、諮詢公司、全球五百強高薪行業全都不是夢,全球頂尖大學也都伸手能夠到。國際商務作為美肯優勢專業和溫肯的亮點專業,其中全球商業諮詢項目更是哈佛商學院等極少數頂級商學院才有的特殊必修課程,商學院還獲批國際工商管理碩士項目Global MBA。
  • 溫肯首批27位碩博研究生昨日入學
    溫肯為他們提供了豐厚的獎學金,獎學金覆蓋率高達80%。報到現場,學校還為碩博研究生提供了專屬的新生大禮包,印有wku字樣的帆布包、文化衫、筆記本等一系列專屬禮品,心意滿滿。被問到為何已經是副教授,還要來報考溫肯的原因,葉珺君笑著說:「教育是無止境的,溫肯招收碩博研究生對我們溫州的教育工作者是個很好的機會,因為美肯的教育領導學專業在美國都屬於領先,這讓我們有更多的機會可以對接國際教育,打開國際視野。我同事知道我被錄取後,都紛紛向我取經,他們也計劃明年來報考。」
  • 第九屆「LSCAT杯」浙江省口譯大賽溫肯學子獲佳績
    一直以來,「LSCAT杯」浙江省口譯大賽都是溫肯學子綻放風採的地方,去年第八屆大賽溫肯學子也派出了5名學子,其中英語系楊佳琳,董紫欣榮獲一等獎,鄭臻豪,查藝文,王鵬潮榮獲三等獎。董紫欣現已進入全球三大頂尖翻譯院校之一的紐卡斯爾大學的口筆譯專業,而查藝文也於今年收到哈佛大學的橄欖枝。
  • 365星計劃」封面人物丨崔婧:堅持最純粹的藝術
    參展經歷2019 第八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廣州)丨南豐國際會展中心丨廣州2019 「 方寸之間 」 青年藝術家聯展丨恆廬美術館丨杭州 2018 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廣州)丨南豐國際會展中心丨廣州2018 寶龍藝術巡展丨杭州、上海2018 非由述作 —— 首屆寶龍藝術大獎優秀作品入圍展丨言午畫廊丨上海
  • 「365星計劃」封面人物丨劉家銘:我想創造一個未知的「世界」
    參展經歷2019 「 快了 」 青年藝術家群展丨X畫廊丨重慶 2019 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深圳)丨深圳會展中心丨深圳2018 觸摸抽象——「 抽象及表現 」 系列作品展丨X畫廊丨重慶2018 第七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廣州)丨南豐國際會展中心丨廣州2018 現場 · 現象——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