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糖果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今年過年之後,由於疫情的緣故,假期無限延長,爺爺奶奶也一直跟我們住在一起,這段時間孩子可以說是安逸得很。
「乳牙反正要換的,隨便造」別讓錯誤的觀念誤導了,否則危害很多
以前我經常約束他,不讓他吃糖,但是在他爺爺拆臺式教育的下,我真是鬱悶無比。
他的爺爺總是說,乳牙反正要換的,隨便造,長出來新牙不就好了。
這回孩子可是有人幫他說話了,吃糖吃的舒舒服服。
不過話說回來,真的是在換牙前,可以放肆吃糖,乳牙就不用管了嗎?
我們都知道,人的一生中一般會有兩次牙齒,有乳牙和恆牙。乳牙是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副牙齒,一般從孩子半周的時候開始長出來,然後到6-7歲脫落後一直到12-13歲左右換成新牙。
因此很多人就會感覺,反正要換牙,早點壞了新牙就長出來了。
但是這種認識是非常錯誤的,也是非常危險的,孩子的牙齒不健康,非常容易引發齲齒,它對孩子帶來的傷害甚至超過了大人。
乳牙出現問題不予治理的危害
1)損害牙齒美觀
由於對於乳牙的不注意,非常容易引發各類牙齒問題,會出現齲齒。
①在這個時候,如果還是放任不管,毫不在乎的,可能會發展成根尖周炎。
②不僅如此,它可能還會破壞孩子的牙齒結構,影響孩子的恆牙的正常發育。常見的問題就是乳牙衛生清潔不到位,造成恆牙排列不齊。
③甚至還可能引發孩子的心理問題,因為牙齒不美觀,甚至發黑,孩子有時候都不敢笑,怕別的小朋友笑話她,這對孩子的性格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而這種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也是很多家長想不到的。
2)損害牙齒功能
一般情況下,出現了齲齒,通常會影響孩子吃東西,讓孩子在進食的時候,牙齒不敢使勁,或者不敢咬,換到另外一邊,這樣有什麼危害呢?
一方面是孩子的咀嚼不完全,影響孩子營養的吸收,阻礙孩子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由於孩子可能會較長時間,用一面的牙齒吃東西,可能會出現孩子的面部不對稱。3)引起各類問題
我們都知道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命。
孩子牙齒出了問題,經常會出現飲食不良、不容易入睡,從而出現抵抗力下降,進而引發其他問題,因此牙齒問題不是小問題,清理乳牙是非常必要的。
如何幫孩子呵護好自己的牙齒
1)刷牙要趁早
早刷牙是對孩子的負責,而且還有助於孩子形成良好的習慣。
一般可以在孩子牙齒剛出來以後就開始,但是這個時候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口腔比較柔嫩,牙刷要用專用的,簡單的沾一點水給寶寶擦拭。
等孩子牙齒全部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選擇專用的牙齒給寶寶刷牙了。
不過這裡我們不能大意,孩子刷牙的時候家長還是要注意,有的時候孩子會不小心的吞咽到牙刷,而且寶寶自己刷牙有的時候也不能很好的清理乾淨。
2)刷牙要刷對
給孩子刷牙不是走形式,刷牙需要講究正確的方法,否則刷的牙刷不乾淨起不到應有的效果。
在刷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寶寶的上牙、下牙還有牙齒的裡外,都給清理乾淨。
3)注重預防
一方面預防是從日常生活上。家長們應該儘量的合理規劃孩子的飲食計劃,儘量的避免給孩子吃高糖的食物,而且在飯後要注意漱口,睡覺前不要再吃東西等等。
而且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孩子在吃奶的時候,睡覺期間要儘量避免使用安撫的奶嘴,因為這種情況下,孩子牙齒會長期和奶水接觸,出現問題。
還有一方面,是要及時對孩子進行檢查。有的時候,家長們是很難發現孩子的牙齒有沒有問題的,而且在思想上也不注意,其實應該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理。
前一時間,我家的寶寶說牙齒感覺不舒服,於是我帶著寶寶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說有蛀牙,辛虧來得早,還能治理。
所以很快就治好了。
【糖果媽媽心裡話】
孩子的成長無小事,注重牙齒健康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從培養習慣入手,通過精心、精細的呵護,讓孩子長出一副白白亮亮的牙齒。
【互動話題】
你家寶寶的乳牙健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