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甲容器注水到乙容器中,這題不會做,原因:乙容器體積不會計算

2020-12-14 好教寶

這是某著名重點師大附中的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第14題,共7分。一個圓錐形容器甲與一個半球形容器乙,它們圓形口的直徑與容器的高的尺寸如圖所示,若用甲容器取水來注滿乙容器。問:至少要注水多少次?

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題

這道小升初題,是考立體幾何在生活中的實際運用,這個模型很簡單,事件也很簡單。題中已經告訴了,甲容器是一個圓錐,乙容器是一個半球。也就是說,用圓錐取水倒在半球裡,至少要倒入多少次,才能將半球裝滿。這是這道題的題意。看後,你會做嗎?有的同學看後,覺得很簡單,不就是兩個體積的計算麼,只要把半球的體積計算出來除以圓錐的體積,不就算出要多少次了麼。的確是這樣,思路沒錯,但真正做下來,能得到滿分的還是那些細心的同學。下面我們就一起看看是哪些地方容易出錯,使這麼簡單的題都沒有得到滿分。

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數學題第一步

首先,第一步,根據題意,寫出圓錐容器甲的體積。我們都知道圓錐的體積公式,在圖中,已經告訴了我們圓錐的底面圓的直徑為1分米,那么半徑就為二分之一分米。圓錐的高為1分米,利用圓錐的體積公式,我們就可以計算出圓錐形容器甲的體積。這一步不難,只要記住公式,都可以寫出這一步,都能得到這一步的分。

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數學題第二步

其次,在第二步中,就沒有這麼容易得分了,很多同學沒有得滿分,就是因為在第二步出錯了。第二步按照我們的解題思路,就是計算出半球形容器乙的體積。半球形容器乙有直接計算體積的公式嗎?在小學階段,還真沒有。講到小學立體幾何時,很多老師都會補充計算球的體積公式。那麼,半球形容器乙,就是這個球體的體積公式除以2。這就是這道題對於小學生們的難點,很多同學在考試時,寫不出球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原因是這個公式還是很難記憶,或者是對於老師補充的球體計算公式不在意,或者是老師根本沒有補充球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反正原因還是有多種多樣。這道題,既然出現在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試卷中,那麼,就說明,我們在小學階段,就是要給學生講球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的。如果沒有講,只能說明老師在偷懶,不能說學生沒記住。

小升初入學分班考試數學題第三步

最後,計算出半球形容器乙的體積和圓錐形容器甲的體積後,只需要將乙容器的體積除以甲容器的體積,就可以得到至少需要注水多少次了。也就是說,每次注水時,甲容器都是裝滿水的,那麼,這些水的體積就是甲容器的體積,這裡我們是忽律了容器的厚度的,要不然,小學生們不能計算。只有甲容器每次都裝滿水,才能得到至少注水的次數。如果甲容器不裝滿水,可能需要更多次數才能裝滿乙容器了。現在理解這道題的解題過程了嗎?講這麼詳細,是因為有的同學對題目中的至少這個詞,理解上要稍微難一些。如果對你有幫助,就請在下面點讚吧。

相關焦點

  • 五年級下冊數學:長方體的體積中較難的解決問題
    有甲、 乙兩個長方體容器,甲容器長16 dm,寬8dm,高6dm。 乙容器長32dm,寬4 dm,高5dm。 甲容器裝滿了水, 乙是空的。 現將甲容器中的一部分水抽到乙容器中,使兩容器的水面高度 一樣,現在兩個容器的水面高多少分米?
  • 家長急到崩潰大哭:這一屆孩子的題目,到底有多難?
    想起網上的段子,一到三年級的家長最為囂張暴躁,因為他們什麼題都會;四到六年級的家長就變得比較低調了,基本上不罵了,因為大部分的題他們也不會做;到了初中就變得心平氣和了,經常和孩子溝通交流,因為他們基本上所有題都不會;到了高中家長就基本是文盲了,只能做些做飯煲湯的後勤工作了。
  • 部編版小學五年級數學下冊長方體和正方體五套單元練習題(收藏)
    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知識,我們為學生推出了這五套綜合性的練習題,有針對性地對每個章節、每個知識點進行練習。第6小題,要求長方體的稜長之和,因為在長方體裡4條長相等、4條寬相等、4條高也相等,所以,稜長之和=(長+寬+高)×4=(30+30+50)×4=440(釐米)第7小題,要求包紮禮品盒所用彩帶的長度,一般都是(長+高)×2+(寬+高)×2+結頭的長度。
  • 六年級上學期數學,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體積分類練習
    1.體積或容積的定義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或其它能容納物質的內部體積,叫作這個容器的容積。一般,體積比容積大。2.體積的計算公式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 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 統一公式:底面積×高或橫截面面積×長1.已知底面積和高(橫截面面積和長),求體積例題1:一個長方體的木塊,橫截面積是8dm2,長是0.7dm
  • 「師圖教育」2020年江西省考數量模擬題014
    第1題:題幹:要將濃度分別為20%和5%的A、B兩種食鹽水混合配成濃度為15%的食鹽水900克,問5%的食鹽水需要多少克?題幹:燒杯中裝了100克濃度為10%的鹽水,每次向該燒杯中加入不超過14克濃度為50%的鹽水,問最少加多少次之後,燒杯中的鹽水濃度能達到25%?
  • 長春市朝陽區2019年中考一模—物理試卷—壓軸題解析
    這兩道題不僅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第10題還考查了學生數學解題能力。不多說了,看題吧!(點擊這裡查看原卷☛長春市朝陽區—綠園區2019年4月第一次中考模擬考試——物理試卷)10.圖示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燈泡L1上標有「6V 3W」。閉合開關後,燈泡L1恰好正常發光。
  • [試題研究]薄壁規則容器中浸物入液後容器對水平面的壓力與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力差問題
    通過上圖中的分析不難看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於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容器底面積的乘積,同時通過推導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也等於液體重與浮力之和。即:通過上圖中的分析不難看出,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於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與容器底面積的乘積,同時通過推導得: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也等於液體重與浮力之和。即:
  • 「師圖教育」2020年江西省考數量模擬題013
    第1題:題幹:要將濃度分別為20%和5%的A、B兩種食鹽水混合配成濃度為15%的食鹽水900克,問5%的食鹽水需要多少克?題幹:燒杯中裝了100克濃度為10%的鹽水,每次向該燒杯中加入不超過14克濃度為50%的鹽水,問最少加多少次之後,燒杯中的鹽水濃度能達到25%?
  • 必考典型應用題之溶液濃度問題詳解
    【含義】 在生產和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溶液濃度問題。
  • 每日一題中考精練.初中物理.浮力密度壓強問題綜合題目精講
    浮力問題是中考試卷中最難的一類題目,也是中考試卷中最容易出錯的一類題目。今天我們來講一道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性題目。需要的同學請仔細閱讀,建議收藏。我們來看A選項,他所要比較的是浮力,在甲容器中的m球處於漂浮的,此時只受兩個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所以Fm=G物。在乙容器中的n球處於懸浮狀態,此時也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同理Fn=G物.因為這兩個小球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物體的重力相同,浮力也相同。故A選項錯誤。
  • 二年級期末試題曝光,研究生竟然做不出來,網友:還好畢業早
    導讀:二年級期末試題曝光,研究生竟然做不出來,網友:還好畢業早 近日,有三道數學題傳遍網絡,網友紛紛上前一試,這不試不知道,一試嚇一跳,網友們紛紛說:幸虧畢業早,不然小學都畢不了業了,現在不光小學生的試題變難了,連幼兒園的試題也變得很難,小編曾見過幼兒園的英語課本,竟然有小編都不認識的英語單詞
  • 答題技巧:高中化學反應熱計算題答題套路
    的反應是可逆反應,不可能進行到底,因此,甲容器反應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量不變,的化學鍵所吸收的總能量解析:根據題給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可知A、D正確。若想確定B與C,需將題設熱化學方程式拆分為:,即放出熱量的數值大於297.23kJ,答案:C七、直接法例8  在100gC不完全燃燒所得氣體中,CO點1/3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