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體力學NS方程推導

2021-02-19 小菜鳥的流體人生


0 引言 

流體力學的NS方程對於整個流體力學以及空氣動力學等領域的作用非常顯著,不過其公式繁瑣,推導思路不容易理順,最近重新整理了一下NS方程的推導,記錄一下整個推導過程,供自己學習,也可以供大家交流和學習。 

1 基本假設 

空氣是由大量分子組成,分子做著無規則熱運動,我們可以想像,隨著觀察尺度的逐漸降低,微觀情況下流體的速度密度和溫度等物理量不可能與宏觀情況相同,其物理量存在間斷的現象,例如我們在空間中取出一塊控制體,當控制體中存在分子時,該控制體的密度等量較大,不存在時就會為0,這在微觀尺度下是常見。不過隨著觀察尺度增加,在宏觀情況下,控制體積內包含大量分子,控制體積的壓力密度溫度速度等物理量存在統計平均結果,這個結果是穩定的,例如流場變量的壓力密度和溫度滿足理想氣體狀態方程。 

自然界中宏觀情況的流體運動畢竟佔據大多數,NS方程限定了自己的適用條件為宏觀運動,採用稍微專業一點難度術語是流體滿足連續介質假設。連續介質假設的意思就是說,我們在流場中隨意取出流體微團,這個流體微團在宏觀上是無窮小的,因此整個流場的物理量可以進行數學上的極限微分積分等運算;同時,這個流體微團在微觀上是無窮大的,微團中包含了大量分子,以至於可以進行分子層面的統計平均,獲得我們通常見到的流場變量。 

連續介質假設成立需要滿足:所研究流體問題的最小空間尺度遠遠大於分子平均運動自由程(標準狀況下空氣的平均分子自由程在十分之一微米的量級,具體值可以參考分子運動理論),這在大多數宏觀情況下都是成立的,也是NS方程能夠廣泛採用的基礎,即使在湍流中,也是成立的,因此才保證NS方程也適用於描述湍流。 

有些情況下連續介質假設不成立,存在哪些情況?第一種是空間尺度特別小,例如熱線風速儀的金屬絲,直徑通常在1~5微米量級,最小流體微團已經接近分子平均運動自由程,連續介質假設不能直接使用,類似情況還包括激波,激波面受到壓縮,其尺度也較小,為幾個分子平均自由程量級,不過採用連續介質假設進行激波內流場計算時,計算結果仍然可以得到比較合理,並且與實際情況相符,這也給激波問題的研究和解決帶來了基礎性的保證;第二種是分子平均運動自由程特別大,分子平均運動自由程是指兩個分子之間碰撞距離的平均值,這個結果與分子有效直徑,分子運動速度等相關,宏觀上來講,溫度越高、壓力越大,分子平均運動自由程越大,而在高空情況下,壓力非常低,自由程可能很大,並且大到與飛行器尺度相近,於是連續介質假設失效,此時必須考慮稀薄氣體效應。在層流邊界層情況下,分子平均運動自由程與邊界層之間存在近似關係:  

 從這個關係中,可以發現,當馬赫數非常大但是同時雷諾數非常小的時候,流場微小尺度才可能達到分子平均運動自由程lmd的程度。可以想像一下,在大多數我們能觀察到的情況下,上述公式的結果都是非常小的,滿足連續介質假設,這個公式不成立的情況在大氣層外邊緣,此時大氣分子之間平均動量交換降低,導致粘性變得非常小,雷諾數很高,因此公式計算結果急劇降低,導致連續介質假設失效。 

前面討論了連續介質建設成立的條件以及不成立的例子,下面討論的都是連續介質假設範圍內的結果。 

2 連續性方程:質量守恆定律的流體表達 

根據質量守恆定律,我們知道,在流場取的控制體滿足如下物理規律:控制體的總質量不隨著運動而變化的,在運動過程中控制體始終由相同流體微團組成,因此利用流場物理量將物理規律用數學公式表達可得: 

 

根據引論1中的內容,上式左邊隨體導數可以採用兩種形式的偏導數表示: 

(1)微元體表達形式: 

 

根據引論1中微元體的隨體導數關係可以得到: 

或者  

(2)張量表達形式: 

 

3 動量方程:牛頓第二定律的流體表達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流場中取出控制體滿足如下規律:某一時刻,控制體中所有流體微團的總動量隨時間的變化率=控制體中所有流體微團受到的合力。控制體受力主要包括表面力和體積力,表面力作用於物體表面,例如壓力等應力,表面力可以分解為法向力和切向力,法向力通常為壓力,切向力通常為粘性力(當然這不是絕對,因為法向力還包括流場可壓縮性引起的法向應力);體積力作用於流場中每一個流體微團,例如重力,電磁力等。 

因此,牛頓第二定律可以表達為:控制體總動量隨時間變化率=控制體表面力合力+控制體體積力合力(為了推導方便,下面將體積力忽略,在重力等法向力影響較大時,將該項加入即可)。 

利用流場變量可以將上述定律表達為數學公式: 

 

其中根據引論1和引論2,可知方程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 

 

(1)微元體表達形式: 

 

根據引論2,上式左邊具有這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一種根據定義,一種引入質量守恆關係): 

 

(2)張量表達形式: 

 

根據引論2,上式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一種定義,一種引入質量守恆): 

 

(3)補充說明1:粘性應力表達式 

上述公式中,我們將表面力表達為表面壓力+粘性力的形式,其中表面壓力為法向力,粘性力由流體粘性引起,包括法向力和切向力,根據各項同性假設,粘性應力張量可以表達為: 

 

其中,\miu稱為動力粘性係數。 

根據Stokes假設,在通常情況下,體積粘性係數lmd+2/3miu=0,於是上述粘性應力表達為: 

 

(4)補充說明2:粘性應力的空間導數 

在動量方程中,粘性應力的空間導數可以表達為: 

 

如果流場為不可壓縮s=0並且粘性係數不隨空間改變,即溫度不變,可以簡化為: 

 

(5)補充說明3:動力粘性係數表達式: 

該公式中動力粘性係數是流體的基本變量,該係數表徵流體分子之間動量交換的快慢程度,與流場的溫度相關,與壓力等其他變量關係較小,在溫度為100到1900K範圍,可以採用Sutherland公式進行表達: 

 

其中,Tref=110.3,T0和\miu0則可以採用任何溫度的結果,例如在常溫288K情況下,動力粘性係數為1.7894X10-5。 

4 能量方程:能量守恆定律的流體表達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流場中取出控制體滿足如下物理規律: 

控制體的總能量增加=控制體受到外力做功+外界向控制體熱傳導 

採用流場變量可以將該物理定律表達為數學形式(e=CvT表示流場內能,內能可以採用定容比熱乘以溫度得到): 

 

其中,根據引論1和2可知,方程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 

 

微元體表達形式: 

 

根據引論1和2可知上式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 

(2)張量表達形式 

A: 總能公式E=e+ v2/2 

根據引論1和引論2,上式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 

 

B: 內能公式e=E- v2/2 

將總能關係式代入上述公式可得: 

因此可得內能關係式為: 

 

根據引論1和引論2上式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略。 

C:焓公式h=e+p/rou

 

將內能關係式代入上式可得: 

 

根據引論1和引論2上式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略。 

D:總焓公式h0=h+v2/2=E+p/rou 

 

注意上式中採用了引論2中的內容,將焓關係式代入上式可得: 

 

於是可得總焓關係式為: 

 

根據引論1和引論2上式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略。 

E:熵公式Tds=dh-dp/rou 

根據熵公式,可得熵的隨體導數為: 

 

根據引論1和引論2,上式左邊具有兩種偏導數表達形式,略。 

根據熵公式,可以知道,熵的增加主要來自兩個部分,一是粘性力引起,二是熱傳導引起,如果流場中粘性應力和熱傳導都可以忽略,則流場滿足等熵關係。 

(3)補充說明:粘性力耗散 

幾個公式中都存在粘性力的做功項,稱之為耗散項,該項具體表達式可以表示為: 

其中: 

 

5 附件:隨體導數的偏導數表達(控制體/微元體?包含密度?) 

引論1:控制體和微元體的隨體導數表達式 

 

利用隨體導數物理定義和數學上導數定義(求極限方法)容易得到第一個公式,利用控制體積分量的隨體導數物理定義,也容易得到第二個公式,在流體力學教材中也很容易找到這兩種隨體導數的定義。 

為什麼這麼做,寫出這樣一個公式?因為隨體導數是拉格朗日觀點,隨體導數非常符合物理思維,利用隨體導數很容易表達物理規律,例如牛頓第二定律F=ma,因此推導公式過程中經常採用隨體導數。不過流場中物理量通常採用隨時間和空間變化的四維函數,直接利用該函數無法得到隨體導數,只能得到一些偏導數,需要根據隨體導數的物理定義將隨體導數表達成合成偏導數形式。 

引論2:包含密度的控制體和微元體隨體導數 

在後續方程推導中經常出現包含密度的隨體導數情況,將包含密度的隨體導數利用連續性方程進行化簡,可以極大簡化推導難度。包含密度的隨體導數利用了引論1+連續性方程,也就是隨體導數定義和連續性方程兩個規律,具體推導如下: 

 

整理一下這兩個關係式可以得到: 

 

說明物理是控制體還是微元體,帶密度隨體導數都包含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引論1中的物理定義形式,另一種是加入了連續性方程以後的變形形式,這兩種形式都很重要,為了學好流體力學,都需要牢記。 

為什麼引入引論2,如引論1中所述的理由一樣,利用隨體導數表達物理規律更加方便,然而隨體導數無法直接利用流場物理量計算得到,於是需要各種化簡得到容易處理的結果。 


相關焦點

  • 流體動力學NS方程的哲學缺陷
    就NS方程的推導及其所反映的客觀現象而言,NS方程是對流體微元在瞬時意義上變形運動的描述。在流體力學本構方程中的壓力是天外來客,在力學本質上,壓力的空間梯度是微元體慣性力的表徵。然而,在本構方程中,它是被置於變形應力的地位。從而,在哲學上,慣性力(牛頓意義上的)是沒有獨立地位的。這是因為,如果研究穩態流動,則壓力是產生變形力(流速空間梯度)的唯一原因(反之也然)。
  • 【遊戲流體力學基礎及Unity代碼(四)】用歐拉方程模擬無粘性染料之公式推導
    集齊2~5這四個式子,就召喚出了流體力學三大基本守恆方程之一——動量方程。世界萬物都遵循牛頓定律,流體也不例外。不過牛頓第一定律在流體力學中就是連續性方程,對不可壓縮流體而言,上篇我們已經推導過了,也就是速度的散度為0。牛頓第二定律則變成了動量方程。聯合起來,就得了歐拉方程:
  • 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
    -- Start --撰稿人:陳柏彤 謝湫鈺 劉俊霞流體靜力學主要研究流體相對某一參考系統為靜止狀態下的力學特徵。流體靜力學基本方程即是確定流體內部壓力場的靜力學方程式。作用於流體上的兩種力:體積力和表面力。
  • 流體力學發展史
    流體力學是力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研究流體本身的靜止狀態和運動狀態,以及流體和固體界壁間有相對運動時的相互作用和流動的規律。流體力學中研究得最多的流體是水和空氣。它的主要基礎是牛頓運動定律和質量守恆定律,常常還要用到熱力學知識,有時還用到宏觀電動力學的基本定律、本構方程和物理學、化學的基礎知識。
  • 流體力學書薦
    本文討論一些CFDer可能感興趣的流體力學書籍,從普適性流體力學開始,到不可壓縮以及可壓縮流動,包含粘性流動以及邊界層,氣動噪聲以及旋轉機械。最後,推薦一些湍流的書籍。但CFD界主要做的是計算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和流體力學的區別在此就不進行贅述了。小夥伴們知道流體力學和計算流體力學不一樣即可。具體CFD和FD有什麼區別,或許留言區有人解答。
  • 伯努利方程是動量方程還是能量方程
    伯努裡方程在一般流體力學的教科書中都有推導。例如,巴切勒經典的流體力學書(G. K.
  • 流體力學科普| 流體的摩擦力
    而流體與固體之間的摩擦力則要複雜一些,因為在這個過程中流體內部各部分之間也在相對滑動,也存在摩擦力。我們在中學和大學物理裡面學到的摩擦力知識主要適用於固體之間,涉及到流體的摩擦力則屬於流體力學的內容。不過常見的流體力學課本卻並不詳細講解流體與固體之間摩擦力的細節,本文把這方面的知識綜合了一下,希望能讓大家更清楚地理解流體的摩擦力。
  • 關於流體力學黏滯及伯努利方程演示實驗
    現在看來,把黏滯係數為零作為理想流體的基本條件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即理想流體作為物理學研究對象的適用範圍是很小的。現在的問題是,如果考慮了流體的粘滯性,如何演示流體的粘滯性和流體力學中的伯努利方程呢?1.2 具有黏滯性的流體的運動方程設粘滯性流體在圓形管道內作定常流動(層流或穩流),設想在流體中隔離出一個圓筒狀薄流體層,如圖2所示,其幾何尺寸亦見圖2所示。
  • 流體力學發展概況和趨勢
    在19世紀,流體力學沿著兩個方面發展,一方面,將流體視為無粘性的,有一大批有名的力學數學家從事理論研究,對數學物理方法和複變函數的發展,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由於灌溉、給排水、造船,及各種工業中管道流體輸運的需要,使得工程流體力學,特別是水力學得到高度發展。
  • 描述流體運動的Navier-Stokes方程與湍流
    這也是所有混沌微分方程中最著名的。洛倫茨系統中出現的許多現象後來在許多領域被發現。這種非線性系統區別於線性系統的主要特徵被稱為混沌。▲ 每條線都代表初值小變動後解的不同軌跡。實際上,混沌現象在很久以前就被注意並得到了一定研究,本文聚焦於「經典力學的最後未解之謎」——湍流。
  • 波動方程,了解下!
    聲學基礎上關於聲學波動方程的推導,來自理想流體媒質的三個基本方程,運動方程、連續性方程和物態方程(絕熱過程)。而關於流體力學也有三個方程,分別是質量守恆方程、動量守恆方程(N-S方程),以及能量守恆方程。事實上,在絕熱過程中,小擾動下的流體方程也可以推導出聲學方程。
  • 生物力學:生物固體力學、生物流體力學和運動生物力學
    生物力學的基礎是能量守恆、動量定律、質量守恆三定律並加上描寫物性的本構方程。生物力學研究的重點是與生理學、醫學有關的力學問題。依研究對象的不同可分為生物流體力學、生物固體力學和運動生物力學等。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生物學和力學相互促進和發展著。
  • 相對論質能方程是如何推導出來的?物理意義是什麼?
    相對論的質能方程,可以根據相對論的質速關係直接推導出來。質速關係質能方程是相對論的直接推論,也是物理學中最美妙的方程之一;要推導質能方程,我們需要用到相對論的質速關係方程:該方程描述到,物體的質量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物體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時也指出,物體在無限接近光速時,物體質量將趨向於無窮大,暗示著擁有靜止質量的物體不能達到光速
  • 流體中失效的歐拉方程
    理想世界的流體方程1757年,數學家歐拉(Leonhard Euler)發現了後來被稱為「歐拉方程」的流體方程,這些方程描述了流體隨時間的演化,就像牛頓的力學方程描述撞球在桌子上的運動一樣。歐拉方程是一種理想化的對流體運動的數學描述,它們在一定的假設範圍內,模擬流體的運動。更確切地說,歐拉方程描述了流體中無窮小的粒子的瞬時運動。這個描述包括一個粒子的速度和它的渦量(即旋轉的速度和方向)。
  • 四川自考教材大綱目錄:鐵路與道路工程,工程流體力學06519專科
    往下滑動可查閱~工程流體力學 教材概述流體力學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法流體力學在工程技術中的地位流體力學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工程流體力學內容簡介流體及其物理性質流體的定義和特徵流體作為連續介質的假設作用在流體上的力表面力質量力流體的密度流體的壓縮性和膨脹性流體的黏性液體的表面性質流體靜力學流體靜壓強及其特性流體平衡方程式重力場中流體的平衡帕斯卡原理液柱式測壓計液體的相對平衡靜止液體作用在平面上的總壓力靜止液體作用在曲面上的總壓力靜止液體作用在潛體和浮體上的浮力潛體和浮體平衡的穩定流體運動學和流體動力學基礎流體運動的描述方法流動的分類跡線流線流管流束流量水力半徑系統控制體輸運公式連續方程動量方程動量矩方程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應用沿流線主法線方向壓強和速度的變化黏性流體總流的伯努利方程相似原理和量綱分析流動的力學相似動力相似準則流動相似條件近似的模型試驗量綱分析法管內流動和水力計算液體出流管內流動的能量損失黏性流體的兩種流動狀態管道進口段黏性流體的流動圓管中流體的層流流動黏性流體的紊流流動沿程損失的實驗研究非圓形管道沿程損失的計算局部損失各類管流的水力計算幾種常用的技術裝置液體出流水擊現象氣穴和氣蝕簡介氣體的一維流動微弱壓強波的一維傳播聲速馬赫數氣流的特定狀態和參考速度速度係數正激波變截面管流等截面摩擦管流等截面換熱管流理想流體的有旋流動和無旋流動微分形式的連續方程流體微團運動分解理想流體運動方程定解條件理想流體運動方程的積分渦線渦管渦束渦通量速度環量斯託克斯定理湯姆孫定理亥姆霍茲定理平面渦流速度勢流函數流網幾種簡單的平面勢流簡單平面勢流的疊加均勻等速流繞過圓柱體的平面流動均勻等速流繞過圓柱體有環流的平面流動葉柵的庫塔一儒可夫斯基公式庫塔條件黏性流體繞過物體的流動黏性流體微分形式的運動方程
  • 關於流體的力學知識,珍藏版!
    兩種研究流體運動的方法歷史上有兩種研究流體運動的方法。一是直接採用牛頓的質點力學方法,把流體分為許多體元,每個體元都可看成一個流體質點,每個質點滿足牛頓定律,從而列出一系列運動方程,這種方法稱為拉格朗日方法。但是,追蹤流動著的流體中這個質點或哪個質點是很麻煩的,實際上通常並不關心這個或哪個質點的命運,所以歐拉提出另一種方法,稱位歐拉方法。
  • 納維葉-斯託克斯(NS)方程知多少?
    在所有的物理方程中,有一組在數學上被認為極具挑戰性,還被克萊數學研究所列為七個「千禧年大獎問題」之一,它們就是用來描述流體如何流動的納維葉-斯託克斯方程(簡稱NS方程)。對量子力學做出巨大貢獻的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曾經說過:「當我見到上帝時,我想問他兩個問題:為什麼會有相對論?為什麼會有湍流?我相信他一定會有第一個問題的答案。」 這個故事雖然很可能是杜撰的,卻描述了大多數科學家對湍流的感覺。
  • 【遊戲流體力學基礎及Unity代碼(二)】用平流方程模擬染料流動
    為了獲取一維平流方程的精確離散形式,我們要用到泰勒展開。你可以在各種高等數學書上找到泰勒展開的定義。我們的一維平流方程經過泰勒展開後就是這樣:這個方程來源於Stam在1999年發表的論文「Stable Fluid」https://d2f99xq7vri1nk.cloudfront.net/legacy_app_files/pdf/ns.pdf
  • 力學學習複習重點--質點運動學、動量守恆、牛頓定律、流體力學
    質點運動學兩類基本問題一 由質點的運動方程可以求得質點在任一時刻的位矢、速度和加速度;二 已知質點的加速度以及初始速度和初始位置, 可求質點速度及其運動方程 。用牛頓定律解題的基本思路1)確定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 (隔離物體,畫受力圖)2)取坐標系;3)列方程(一般用分量式);4)利用其它的約束條件列補充方程;5)先用文字符號求解
  • 機器學習應用於流體力學研究的論文合集
    本期,小編為大家推薦Acta Mechanica Sinica、Theoretical & Applied Mechanics Let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