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影響國家安全」為藉口,舉全國之力對華為肆意進行打壓,而一系列的制裁舉措,目前已經導致華為出現了晶片危機。
其實除了華為,美國對我國的一系列產業和公司都在進行打壓或者制裁,包括現在人們比較關注的微信和抖音海外版,以及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一系列高科技公司和高校。
高校是我國的科研重地,國家的一系列重大科研項目都要依託於高校來進行,以往我們只關注國內部分高校被美國列入了實體清單,卻並未關注列入清單之後的後果,今天筆者和大家簡單來聊一下。
目前,我國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的高校,共有13所,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國防科技大學、湖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南昌大學,其中並不包含國內最知名的兩所頂尖高校清華和北大,可能令不少人感到「失望」。
上述13所大學,在我國的航空、航天、航海以及軍工產業發展領域做出了卓越貢獻,部分高校的能源動力、電氣工程以及電子信息領域方面實力強勁,這些學校的相關專業,很多都是在國內排名前列,也是學校實力的象徵。
美國加以制裁,也是出於這些高校在高科技領域方面的實力考慮,那麼美國對我國高校進行制裁,後果是什麼?
我們要知道的是,在很多領域,我國的高端儀器和設備、軟體都依賴於進口,這點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事實,高校同樣如此,目前我國很多高校裡面用於科研的設備和軟體,也有很多是進口於美國或其同盟國,一旦被制裁,很多都無法再使用或者再進口。
以maple、Matlab、mathmatica等軟體為例,是世界上應用最廣泛的三大數學軟體,在數據分析、無線通信、圖像與信號處理、控制系統等方面的能力幾乎無可替代,已經滲透至全球95%以上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如果我國被制裁的高校無法使用這些軟體,那後果是十分可怕的。
據悉,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目前已經找到了國產的替代軟體,但是技術不夠成熟,無法達到想要的效果,距離美國類似軟體的差距還很大,而真正要達到美國軟體的水平,還需要很大的努力,這無疑於是減緩了我國科技研發的腳步。
另外,在生物製造和科研領域,國內沒有高標準的細胞培養用胎牛血清,同樣嚴重依賴於進口,而如果找不到突破點,這些血清就跟82年的拉菲一樣,用一瓶就少一瓶。
以上只是筆者列舉的部分負面影響,現在或已開始顯現,而更深層次的影響,如果一時之間無法找到完美的替代品,對某些科研項目的影響,將會是致命的。
很顯然,美國是抓住了我們的「痛點」,而採取精準「打擊」。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一味依賴於進口,對我國成為全球科技大國並沒有什麼幫助,動不動就被人「卡脖子」,所以一切還是要靠自己,被美國制裁,這也許是一個促進我國人才培養的契機!
都說「科技無國界」,但是核心科技有國界,而核心科技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但願我國多湧現出類似於錢學森一般的人物,帶領我國科研水平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