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啊,這裡是喵齋。
最近,恐婚的朋友大概又被進一步勸退了吧。
從提出就開始引起討論被強烈反對的「離婚冷靜期」依舊通過了。
先來捋一捋什麼是「離婚冷靜期」。
也就是說,提出離婚後的三十天內,是法律規定的離婚冷靜期。
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去撤回離婚,即使另一方不知情,離婚申請也能被撤回。
而另一方如果還要離婚,只能重新申請,再進入另一方可以撤回申請的離婚冷靜期。
而在經過這個三十天之後,你以為事情妥了?
並沒有。
三十天後又三十天。
三十天後的三十天內,得兩個人一起去申請,在這期間裡,一方躲起來不去,另一方只能認栽,離婚冷靜期白過了,再離得重新來過。
也就是說,離一個婚,你得先提防對方悄沒聲兒給你撤回了申請,還得看著對方別讓他跑沒影兒了。
好傢夥,這婚姻的圍城又被築高了兩層。
01
為什麼要提出離婚冷靜期?
專家們有理有據地擺起數據:2019年結婚950萬,離婚415萬。
然後得出結論:離婚草率。
看似對,但仔細想想都能知道這是在唬人。
離婚的人多,說明對結婚一事很後悔,證明的只能是結婚草率;
復婚的人多,才能說明對離婚一事很後悔,也就是所說的離婚草率。
也就是說,離婚率高證明的只有結婚草率。
真要設置冷靜期,我們也應該設置結婚冷靜期。
說句實話,離婚本就一直有所謂的冷靜期。
先得跟對方商量好,然後父母親戚甚至同事朋友輪番上陣,到了民政局工作人員還得來一陣調解。
離婚怎麼就需要過五關斬六將了?
誠然,會有一時衝動導致的離婚。
但,社會逐步發展,人越來越趨於理性人。
那衝動的人就該為自己的衝動買單。
而不是讓那些幾次理性做出離婚決定的人因為ta們在囹圄裡多待兩個月。
02
離婚,對有的人來說只是感情破裂或者發現彼此不適合。
這樣情況下的夫妻,其實多經歷一兩個月也沒什麼大的傷害。
但,有的人面對的卻是家庭暴力,有的人面對的則是的騙婚。
還記得童年陰影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嗎?
代入想想,如果那個時候有離婚冷靜期,梅湘南(梅婷 飾)會不會被安嘉和(馮遠徵 飾)再一次感天動地的道歉迷惑而心軟,亦或者被直接又圈禁在家裡,或者直接在冷靜期裡喪生了。
至於騙婚,想想《致命女人》。
西蒙尼(劉玉玲 飾)有錢且颯一女的,還是在離婚更容易的美國,面對騙婚男,還是一顧忌面子,二顧忌對方自殺。
雖然最後結果比較溫馨,但現實中,更多的騙婚是以鬧劇收場的。
知乎上也有答主現身說法。
面對騙婚,你還得考慮的是財產分割。
前三十天,冷靜期內,他可以讓你出多少錢,來換他不去撤回離婚;
後三十天,他還可以讓你出多少錢,來換他不躲起來好好陪你去離了婚。
這兩個三十天內,他還可以隨時反悔加磅,你不給,一切努力就可能白費。
03
其實比起離婚冷靜期本身,我更惶恐的是對民意的無視。
之前起點合同事件,作者著作權得歸網站,還可能出現貼錢寫作的情況。
彼時,我們要與資本鬥,來換回自己的基本權益;
現在離婚冷靜期,從一提出便遭到一致反對(忽略一些為了到時候能幫忙打官司賺錢而贊成的律師)。
此時,法案還是被通過,我們這時候還能同誰鬥呢?
當決斷全憑民意,這固然可怕,因為意味著當局的無能,也意識著決策本身的不可統一和多變;
但當決策絲毫不顧及民意,這是否更可怕?
我們本該牢記的不是我們是社會主義法制國家嗎?我們本該牢記的不是人民當家做主嗎?
//////////
回歸這件事,離婚冷靜期不用多想,不過為了讓離婚率好看。
他們說:離婚?做夢!
那對不起,
我想說:結婚?做夢!
把圍城築得極高,固然可以阻礙一部分人在裡面出不來,但同時,也該會有更多人不進去了。
文/布偶先生 vx公主號/喵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