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冷靜期的是與非

2021-01-11 深圳陳律法壇

元旦剛過,《民法典》以及配套的一系列司法解釋的討論便便刷爆了。其中,離婚冷靜期就屬於爭議較大的話題。

不少人認為,針對中國現在離婚率居高不下的情形,離婚冷靜期有利於幫助當事人避免一時「頭腦發熱」而導致的離婚。但是也有大量的反對的聲音,認為夫妻之間小打小鬧不會真的鬧到民政局去申請離婚,如果真的已經去到民政局的,背後絕大部分都已經是長期的忍無可忍。這種時候,還另外增加30天的冷靜期,純屬對當事人的折磨。

對此,陳律師結合所接觸的離婚糾紛,以及當事人面臨的實際困難與苦衷,認為離婚冷靜期確實有待斟酌,起碼應該針對某些特殊情形(例如一方有暴力、虐待、控制人身自由等情形),可以受冷靜期的約束。具體理由如下:

一、應該冷靜的是結婚,而不是離婚

誠然,社會當前的離婚率較高,但是請問社會的復婚率高不高呢?如果復婚率很高,那可以一定程度證明很多人的離婚是「一時興起」,但離婚率高只能證明結婚結得太草率。也就是,需要三思的,是當初的結婚,而不是過不下去時候的離婚。

針對當下的情況,很多人閃婚閃離,被父母催婚而倉促結婚,男多女少等因素,對造成很多年輕人面對一段婚姻在沒有完全考慮清楚,也沒有完全了解對方的情況下,甚至是在顯然知道雙方之間存在不太合適結婚的習慣或觀念時,依然決定將就一下,完成婚姻的重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錯的到底是「閃離」,還是「閃婚」?即便要設置冷靜期,要設的是離婚冷靜期,還是結婚冷靜期(當然,我並不是鼓勵要設置結婚冷靜期,這樣可能導致未婚先育等情況)?

所以,我個人認為,對於解決離婚率過高的問題,根本上是要儘量減少包辦婚姻、社會和家庭不要給予年輕人太大的壓力、年輕人在選擇結婚之前,需要對雙方,已經雙方家庭有足夠的了解。

二、人為的離婚難,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有的人認為,離婚冷靜期就一個月,遲一個月而已,想離的還是能離,沒什麼本質影響。

不盡然!

一般來講,小打小鬧都上不了民政局。而一旦到了民政局,夫妻雙方往往都存在長期的矛盾。而這種情況下,離婚冷靜期真的有可能造成兩個人暫時不離婚。因為婚姻之中除了夫妻雙方之外,還會有很多顧慮,比如孩子、比如名聲等等。

離婚,必然是一件不那麼容易上檯面的事情,必然會有很多斬不斷理還亂的思緒。有可能會擔心離異之後,單親孩子會過得不好;有可能擔心離婚的事情傳出去會給父母造成不好的名聲;有可能擔心離異後自己還要面對其他生活上的困難。凡此種種,都有可能導致離婚冷靜期屆滿後,雙方就真的不離婚了。

但是此時的不離,並不是因為雙方之間的矛盾化解了,而是沒有那個情緒之後選擇妥協與將就。畢竟有時候即便是正確的決定,也是需要有勇氣甚至是需要有情緒來推動的。

那這一次離不成的後果,可能就會造成繼續忍受不幸婚姻所帶來的折磨。

有人說,那如果冷靜期結束後,雙方真的化解了矛盾了呢?真誠期待這種結果,但是更建議對於那些可化解的矛盾平時就多溝通,多化解。

三、對於特殊弱勢群體而言,冷靜期可能會帶來不可逆的後果

不可否認,婚姻之中,確實存在很多家暴、虐待甚至限制人身自由的情形。在這種情形下,被家暴的一方提出離婚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氣。

我們有接觸過一些真實的案例,被家暴的一方在某次不堪忍受這些毆打、辱罵、虐待等情況時,選擇了報警並通知了家裡人。因為事情鬧得太大,所以施暴方在溝通的過程中也無奈同意離婚。

但是情緒對人的影響是短暫的,心境(或者人格)對人的影響才是深遠的。在一個星期後,施暴者又突然不同意離婚,而且認為被家暴者居然敢報警,這簡直是不把他放在眼裡,隨即又實施了令人髮指的家暴,同時拿孩子威脅被家暴者不允許被家暴者再次報警或者向外人透露。

而被施暴者,長期處於一種被控制,被命令的狀態,他的反抗能力和反抗意願本來就已經被大幅度削弱,在難得舉起反抗的雙手時不能及時解決當前的問題,很有可能會再次「認命」。

當然,這並不是沒有冷靜期就可以完全避免的。這更多的是一個人對自己所遭受的經歷有無清晰的認識,有無自我保護的意識。而且發生此種情況,訴訟離婚,及時將被施暴者進行保護可能更有效。而即便沒有冷靜期,也只是給了快速解決這種現象的一個途徑,但是這種途徑,個人感覺是必要的。

當然,對於離婚冷靜期其實立法本意還是比較立足於社會的和諧安定的。再次提醒我們對待婚姻應該謹慎、應該認真、應該負責。這真的是我們需要注意和認真對待的。當然我們也應該理解並且利用好各種法律規定來指導自己的生活。畢竟法律只能對根本性的內容作出規定,而對於正確的婚戀價值觀、良好的社會風俗等問題,是社會各界應該共同努力去營造的。

修訂後的離婚流程看關注本號,見上期推發內容:《2021年,民政局關於離婚/撤銷婚姻的最新規定!》

相關焦點

  • 「冷靜期」限制離婚自由?非也!只是讓「多想想」
    原標題:不妨在「冷靜期」想原因、想後果、想將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根據規定,內地離婚登記將由現行的「初審-受理-審查-登記(發證)」4步程序,調整為「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5步。離婚冷靜期滿後的30日內,離婚登記當事人雙方需共同到婚姻登記機關領取離婚證,逾期不領則視為撤回離婚申請。「冷靜期」新規在網上引起廣泛熱議。
  • "冷靜期"限制離婚自由? 非也!只是讓"多想想"
    離婚過程中,我們到底應該「冷靜」些什麼?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
  • 「離婚冷靜期」是否限制離婚自由?
    1.什麼是「離婚冷靜期」(1)「離婚冷靜期」的法律規定用通俗的話講,離婚冷靜期是新的民法典為離婚增加了一道門檻。夫妻雙方若想離婚,首先向婚姻登記機關提起離婚登記申請,經過30日的冷靜思考後,夫妻雙方明確離婚乃鄭重決定所得而非一時衝動,便可在冷靜期後的30日內領取離婚證。所以,離婚冷靜期實則最長可達60日。
  • 離婚冷靜期|觀點:離婚冷靜期不適用於訴訟離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最近這段時間,「離婚冷靜期」引發熱議。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梳理發現,不少人心存疑慮和擔心,比如「離婚冷靜期」會不會不利於家暴受害方?夫妻一方在離婚冷靜期內,發生財產轉移怎麼辦?會讓離婚變得更難嗎?
  • 離婚必須經過冷靜期嗎?
    離婚必須經過冷靜期嗎? 導言: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制度,那麼是否離婚一定要經過三十日的冷靜期呢? 在我國,離婚有兩種方式,協議離婚和訴訟離婚。離婚冷靜期的設立是適用於協議離婚的,而非訴訟離婚。根據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條的規定,夫妻一方向法院起訴離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定雙方感情破裂,調解無效的,應當判決準予離婚。
  • 相比「離婚冷靜期」,「結婚冷靜期」或許更能有效降低離婚率?
    民法典草案擬引入「30天離婚冷靜期」,防止衝動離婚。也即是你要是想離婚,得提前30天先去登記離婚,在登記後的30天內如果有一方不想離了,離婚登記就作廢了。那麼離婚冷靜期是否有必要?第一,對於真心想離婚的人,無論是30天還是60天離婚冷靜期,這婚都非離不可。所以離婚冷靜期對真正下定決心離婚的人無效,只是增加了他們離婚的難度,同樣的事要跑兩趟,同時也加重了民政部門工作壓力。第二,對於不想離婚的人來說,原本他們吵架,頂多是分居,或是回娘家。
  • 民法典「離婚冷靜期」,給衝動離婚一個「緩衝期」
    為了確認雙方離婚真實意思,減少輕率離婚,切實維護家庭和諧與社會穩定,民法典新增了一個特別的條文,設立了「離婚冷靜期制度」。我國「離婚冷靜期制度」來源於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的規定: 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
  • 離婚冷靜期是什麼意思 離婚冷靜期是多久實施了嗎
    關於完善離婚冷靜期草案第1077條規定了離婚冷靜期: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前款規定期間屆滿後三十日內的,雙方應當親自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發給離婚證;未申請的,視為撤回離婚登記申請。李鉞鋒委員認為,從立法的本意來看是避免婚姻當事人輕率離婚、衝動離婚,以維護家庭穩定。
  • 【新民典】當家暴遇到離婚冷靜期
    年輕人離婚率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直線攀升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最受矚目的條款非「離婚冷靜期」莫屬明確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撤回離婚登記申請現在,年輕人的婚姻周期越來越短了離婚冷靜期的立法目的顯而易見
  • 離婚冷靜期 實施條款出爐
    來源: 現代快報、現代快報網、現代畫報、快報官方微博群、快報官方微信群、2020年已進入尾聲,2021年1月1日將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引起網友熱議,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離婚冷靜期」制度。明年起,離婚登記究竟如何辦理?12月3日,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民政部日前下發相關通知,調整了離婚登記程序,規定離婚登記按照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等程序辦理。
  • 民法典之離婚冷靜期
    民法典中離婚冷靜期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表明自起,離婚冷靜期進入中國《民法典》,離婚冷靜期影響我們的生活,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和應對這一變化?首先,看看《民法典》關於離婚冷靜期:第1077條規定,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任何一方當事人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離婚冷靜期的目的離婚冷靜期制度本質上是遏制衝動離婚,不是限制人們的離婚權,更不是限制女性的離婚權。
  • 離婚冷靜期
    近年來,我國離婚率逐年上升,「閃離」現象增多,甚至一言不合就離婚。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民法典婚姻家庭編草案,擬規定一個月的離婚冷靜期。草案規定,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一個月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申請。
  • 為何要設離婚冷靜期?非離不可下,如何分割財產?
    近日,民政部發出通知,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了30日的冷靜期。該規定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只適用於協議離婚,不適用於起訴離婚。對於離婚冷靜期中一方不同意離婚怎麼辦?民政部的回答是:要麼去起訴,要麼一塊生活。
  • 冷靜期,30天!冷靜期不適用於訴訟離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調整後的離婚登記程序包括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等。
  • 「冷靜期」讓離婚更冷靜
    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七條規定了登記離婚的「冷靜期」制度,即自婚姻登記機關收到離婚登記申請之日起30日內,任何一方不願意離婚的都可以向登記機關撤回離婚登記申請。民法典規定離婚「冷靜期」制度的目的在於穩定婚姻家庭關係、避免衝動性離婚。
  • 深圳突顯離婚潮:離婚冷靜期對家庭是好是壞?
    離婚是一種法定關係的解除,出現離婚熱潮大致與這些內容有關係:1、疫情期間,夫妻聚少離多的家庭終於有大好的機會培養感情,完了發現三觀不匹配、生活習慣不搭嘎,矛盾升級導致離婚需求增加;2、疫情期間各項業務擱置,擠壓的需要離婚的人群存量一時間大面積釋放出來,也導致了離婚掛號人員的增加
  • 「離婚冷靜期」衝上熱搜 民政部:冷靜期制度不適用於訴訟離婚
    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為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30日冷靜期,如何來算?冷靜期一方不同意離婚怎麼辦?冷靜期規定是否不利於保護受家暴當事人?民政部4日召開新聞通氣會予以一一回應。
  • 哪些情形不適用離婚冷靜期?離婚冷靜期制度實施中的多重考量
    ,民法典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通過法律解釋或者指導性案例對離婚冷靜期進行限縮解釋,以保證離婚冷靜期制度良好實施。民法典中的離婚冷靜期是強制適用的,這似乎有悖於離婚自由原則。但離婚冷靜期制度適用的意指是避免衝動離婚,促使當事人約束情緒、理性思考,或者幫助當事人修復情感、維護婚姻,從而尊重婚姻主體的自由和需要,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離婚冷靜期的設置,解決了離婚冷靜期制度與尊重婚姻自由之間的矛盾,使得該制度具有了更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 是離婚冷靜期,還是圍城?
    從提出就開始引起討論被強烈反對的「離婚冷靜期」依舊通過了。先來捋一捋什麼是「離婚冷靜期」。也就是說,提出離婚後的三十天內,是法律規定的離婚冷靜期。在此期間,任何一方去撤回離婚,即使另一方不知情,離婚申請也能被撤回。而另一方如果還要離婚,只能重新申請,再進入另一方可以撤回申請的離婚冷靜期。而在經過這個三十天之後,你以為事情妥了?並沒有。
  • 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離婚怎麼辦
    【#離婚冷靜期一方不同意離婚怎麼辦#】#石家莊頭條# 近日,離婚冷靜期相關話題引起社會熱議。離婚冷靜期是指夫妻離婚時,政府強制要求雙方暫時分開考慮清楚後再行決定是否繼續離婚。僅僅在政府機關實施。#石家莊身邊事# 2021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實施,為了貫徹民法典有關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民政部對婚姻登記程序進行調整,在離婚程序中增加冷靜期。新調整後的調整離婚登記程序包括申請、受理、冷靜期、審查、登記(發證)等。中新網客戶端12月4日電 民政部二級巡視員楊宗濤4日在民政部發布會上表示,《民法典》關於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只適用於協議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