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9 22: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魏都故地說安邑(節選)
安邑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歷史底蘊深厚,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建城史,是中國最古老的的城市。相傳大禹治水成功之後,民始安居,為紀其功,夏啟建都於此,命名為安邑。《晉書·地理志》及太康《地道記》記載,「虞舜舊都安邑及鳴條地」;《帝王世紀》及《通典》記載,「安邑為堯舜舊都,後為夏禹都」。最早的安邑城,在夏縣禹王城遺址,戰國時期曾是魏國都城;北魏時期,分設北安邑與南安邑,公元494年,南安邑成為「安邑縣」;直至1958年,安邑縣、解縣、運城鎮合為「運城縣」,不再保留縣級建制。
安邑作為運城的歷史古鎮,年代久遠,地位重要,傳承有序,規模宏大,蘊藏著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有著光明的發展前景。
2015年,運城市鹽湖區新建了一所公立小學,名為魏風小學。此命名令許多人不解,不知何故以此命名。其實,「魏風」之名大有考究,容我慢慢道來。
魏風小學的命名源自戰國七雄之魏國。三十六計裡「圍魏救趙」,「隔岸觀火」等典故均與戰國時期的魏國有關。如果我問魏國的都城在哪裡,相信有人會回答「大梁」。李白的《俠客行》也說過:「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因此大梁便理所當然地成為魏國都城。事實上,魏國不止大梁一座都城,大梁乃魏國的新都。
在今天的安邑街道辦事處附近,有一所名為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的高校。在校門不遠的花叢中,有兩通石碑默默佇立,常被過往的學生忽略。
三月的春花含苞待放,給人以無限生機。我小心翼翼地撥開花枝,走到這兩通被冷落的石碑前。只見一通石碑刻著「安邑古城遺址」六個大字,下面小字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落款是「山西省人民政府2004年立」。
另一通石碑便有些飽經風霜了。全身傷痕累累,字跡模糊,若不細細辨認,會誤以為這是一通無字碑。經我細細辨認,石碑上刻著「魏豹城」三個大字,下面還有一段小字:「該城系魏文侯所築,為魏國邑城,後因韓信擒魏豹於此,故稱『魏豹城』,總面積234257平方米。」落款是:「1962年運城縣人委會公布。」1986年又經運城市人民政府重新確認。可見深受當地政府重視。
今天的安邑街道辦事處,就是歷史上戰國七雄之一的魏國邑城。知道了這些,魏風小學校名來歷也就不難理解了。
• 本期文章素材來源於運城新聞網發表文章《安邑的前世今生 | 魏都故地說安邑》節選。
• 本期文章音頻素材來源於純音樂 《蝸居背景音樂》《飛越山西,晉善晉美第二集(歲月)》節選。
• 本期朗讀原聲由劉璟陽錄製
• 本期音頻製作 劉璟陽
一個徵集
您喜歡錄音嗎?您想和我們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嗎?
錄製您自己的聲音,也許下一期節目裡就能聽得到!
錄製要求:
1、本期徵集和下期節目主題相關的錄音文件,即和山西有關的素材內容。
2、音頻格式為mp3,音頻可為無特殊音效的幹聲,也可自己加墊樂。
3、音頻時長不超過25秒。
您可以將自己錄製好的音頻發送至郵箱
sxrbxmtb@163.com
我們將擇優發布。期待您的分享!
原標題:《《山西話》丨魏都故地說安邑(節選)》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