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光緒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清末粉彩瓷器精品
中國瓷器的發展史,是和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史密不可分的。當一個王朝非常強盛的時候,瓷器也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發展態勢。當一個王朝出現衰落的時候,瓷器也出現頹廢的情況。幾乎每一個朝代,都有自己代表性的瓷器種類。唐代以南青北白為代表,尤其是秘色瓷,受到歷代瓷器愛好者的探秘。宋代更是以五大名窯為代表,出現了眾多優秀的瓷器。元代,最著名的便是元青花瓷器。而明代,早期則是永宣青花瓷器,中後期則出現了鬥彩瓷器。
清代建立以後,在皇帝的提倡下,出現了琺瑯彩瓷器與粉彩瓷器。這兩種新創的瓷器種類,大量吸收了外來的琺瑯彩技藝,融入到了中國瓷器燒造之中,使得風格獨特的瓷器,成為清代瓷器中的代表。
清代早期,成功的開創了琺瑯彩瓷器與粉彩瓷器的新品種,這與清代早期康乾時期,強盛的國力密不可分。到了後來的清代末期,瓷器的發展卻逐步的走向末路。這時的瓷器在品質上和釉色上,很難與康乾時期的瓷器相提並論。但是出於皇家對瓷器的需要,御窯廠仍然想盡一切辦法生產出品質較高的瓷器。而這些瓷器當中,優良的都被宮廷所採用了。
我們今天看到的這件就是燒造於清代光緒年間的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這件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是清代末期粉彩瓷器中的比較上乘之作。這件捧盒,整個形體呈較扁的圓形。頂部合蓋為原型,頂為弧狀。盒底與頂蓋,採用子母口的形式。底部為圈足。
這件捧盒的外部,用粉彩的工藝繪製了夔鳳穿花紋。在瓷器的底部中央,用紅色的書寫了大清光緒年制六個字的款。這表明這件捧盒瓷器,是御窯廠為宮廷燒造的官窯瓷器。
這種鳳紋的圖案在宋代以後非常的流行,到明清的時候逐漸被皇家所壟斷。在清代中期以後,逐漸出現了龍鳳合璧的趨勢。龍鳳呈祥是中國古代非常吉祥寓意的圖案。這件捧盒的外形非常渾圓大方,而表面的粉彩圖案,又顯得非常豔麗奪目,是清末粉彩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目前這件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保存在中國國家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