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雜雜說:清羅漢石雕,清粉彩四方筆筒和齊白石工筆小品

2020-12-11 文藏說瓷

清羅漢石雕

小件的釋道及吉祥題材的石雕,也是如今藝術市場上追逐的文物,尤其是楊玉璇、周尚均、魏汝奮等康乾時的雕刻名家,價格也屢創高位,記得前二年楊玉璇的一件一把抓的小件,在拍場上就創造了超千萬元的紀錄。可是,在人們的記憶裡,高價位的石雕件,皆為閩人雕閩石。即使未署名的佳作也是取材於壽山石種。

羅漢石雕

而這件瘦骨羅漢的石雕,則是採用了少見的青田石,其理念與雕藝也迥異於閩派的圓渾莊嚴,而是表現為極具個性,閉目冥想,思接八荒,造型勁峻,方稜出角,饒有不尋常的詭譎意趣。斷其當出自清中期江南名手,未署款,無以考索,可惜了。

羅漢石雕

記得清初的周亮工,對僅僅會刻兩刀的蹩腳印人的輯出印譜,很有微詞。如今的石雕界,無論優劣精粗,也無論是老手初習,每每在雕件上堂而皇之地署以名款。名以藝立,其實,解人自能辨其高下,佳者揚美譽,差者留笑柄。連想到我自己早歲的習作,如今偶爾碰上(偽作除外)猶如針芒在背,冷汗冒額。前賢有「悔其少作」之慨,古人不欺我輩,可戒。

羅漢石雕

清粉彩四方筆筒

瓷器是中國人的發明,英文都以此來稱謂我大中華,奇怪的是,從小就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裡卻從不論及瓷器,也許是普遍平凡到代代傳,家家有,人人用,故而不以為然,見怪不怪了。當然這只是我無知的猜度。

粉彩四方筆筒

粉彩是清康熙朝景德鎮瓷工的發明,也是好瓷者的新寵。它那凸聳於瓷面的圖畫有浮雕般的質感,又饒有絢爛的七色流光的色澤。此袖珍粉彩四方筆筒,高似香菸盒,內壁和外壁的乾隆朝特有的綠釉,又在外四壁開光,作精緻的人物故事,曼妙可人。

粉彩四方筆筒

時1986年得於廣州集雅齋,價僅八百元。這等筆筒算不得珍希,但我還是睹物憑生感慨:四十年前,我們可輕易地從玻璃堆裡揀出鑽石,而今天被稱之為鑽石的寶貝裡,不難窺出不少的玻璃。嗚呼!

齊白石工筆小品

齊白石工筆小品

前兩年,於拍上場見到一件齊白石的工筆小品,菩提葉兩片,蜻蜓、螳螂各一,精微至於毫巔,尤其是畫在粗礪的麻布上,尤顯功力。請學生代拍,價高且相爭者為其友人,遂放棄。

粉彩四方筆筒

不久在杭城小聚,此友知爭者乃區區,隔日居然以是圖相贈,真誠之極,推諉不得,付款遭拒,誠情可感。我思忖良久,曰:我將刻印以報,君笑稱,印於我用處不多,可否作一五彩荷花以張居室。其實,我心地裡明白,這分明是用鑽石換玻璃的交易,君之厚我,不可忘懷,不可不記。

相關焦點

  • 康熙時期的粉彩——瓷器釉上彩繪藝術的萌芽
    採用的畫法既有國畫中的工筆和寫意,還有誇張變形的裝飾畫風。甚至把版畫,水彩畫,油畫以及水彩畫等藝術都加以融匯運用。粉彩的繪製,一般要經過打圖,升圖,做圖,拍圖,畫線,彩料,填色,洗染等工序。其中從打圖到拍圖,是一個用墨線起稿,進行創作構思,決定裝飾內容與形象構圖的階段。正式繪製時的定稿叫「升圖」,把描過濃墨的圖樣從瓷器上拍印下來叫「做圖」。
  • 故宮博物院藏清三代粉彩瓷器欣賞
    到乾隆時期,粉彩瓷器在前兩代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是所佔比重較大的彩瓷品種之一 。此時的粉彩瓷器一改雍正粉彩輕盈精巧、細膩典雅、清新雋永的風格而朝更富裝飾性和繁雜富麗的方向發展,所燒制的粉彩瓷集古代文玩、器物之大成,融西洋技法,材料於一體,把清代制瓷業的燒造水平推向了史無前例的創造性階段,無論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了歷史的頂峰。
  • 齊白石傳人-少白湯發周談:齊白石最擅長於畫的是什麼?是蝦還是工筆...
    那種一提起這位大畫家-齊白石,大家首先會想起來的作品。在本期的文章中,齊白石草蟲技法傳承人、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將為大家介紹齊白石最擅長於畫的是什麼?是蝦還是工筆草蟲?
  •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光緒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清末粉彩瓷器精品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清光緒粉彩夔鳳穿花紋捧盒,清末粉彩瓷器精品中國瓷器的發展史,是和中國歷代王朝的興衰史密不可分的。當一個王朝非常強盛的時候,瓷器也呈現出異彩紛呈的發展態勢。當一個王朝出現衰落的時候,瓷器也出現頹廢的情況。
  • 把齊白石的草蟲畫放大欣賞,細緻入微,感受大師的寫實功底!
    齊白石,湖南湘潭人,中國近代著名的畫家和書法篆刻家。他早年受吳昌碩入室弟子陳師曾影響較大,他的作品工書俱佳、雅俗共賞,特別是他畫的昆蟲,雖然它們體型小,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極為精細,展示了一種生機勃勃的意境,他往往把昆蟲和花卉畫在一起,具有十分濃鬱的生活氣息。
  • 清宮舊藏鑑賞,故宮博物院珍品陶瓷
    口、足上各繪黃地粉彩朵花紋一周,肩、脛均施抹紅鏤空變形蕉葉紋,腹部為鏤空綠地粉彩錢紋綴以紅蝠,四面各有一開光,開光內繪白地粉彩四季花蝶草蟲紋。開光四周施藍地粉彩纏枝菊花紋一周。  這件粉彩鏤空開光花卉紋燈罩製作工藝高超,鏤空技術精湛,紋飾色彩豐富豔麗,畫面生動有趣,燭光透過空隙映照開光處的畫面,似一幅優美的國畫小品。這是一件既實用又具觀賞性的粉彩瓷器珍品。
  • 筆筒:古代文人書案常設之物,清詞三大家專門寫文章大讚!
    故宮博物院陶瓷鑑定專家馮先銘先生在《中國古陶瓷圖典》中說「筆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筆之用,始見於宋,流行於清,器型似筒狀。宋代筆筒口徑較小,傳世不多」 。出現以後,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風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 齊白石紀念館特邀畫家-湯發周分享:齊白石後人齊由來《百蝦圖》
    齊由來1934年出生於湖南湘潭白石故居寄萍堂老屋,是我國傑出的藝術大師齊白石的第10孫。其父齊子如乃白石三子,工筆草蟲堪稱一絕,深得老人厚愛。白石老人常與他合作,白石老人畫花、子如畫蟲,父子搭檔傳為畫壇佳話。
  • 羅元欣:齊白石畫呆萌小鳥所藏的真意
    文/羅元欣春節期間,北京畫院美術館舉辦了「何要浮名——北京畫院藏齊白石精品展」,其中有這樣一幅呆萌的小鳥,你來展廳的時候看到了嗎?它就在四層展廳,復原的齊白石畫室的畫案之上。2010年舉辦「真有天然之趣」展覽時,這幅畫稿也是放在一進展廳最重要的位置上。
  • 當代擅畫葡萄的工筆畫家,羽墨工筆葡萄畫佳作欣賞
    世人耳熟能詳的大師有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黃胄的驢,李可染的牛,張大千的荷等等,而提及畫家羽墨,我們想到的便是他那「秀色可餐」般的葡萄畫了。羽墨國畫工筆葡萄圖《春華秋實》 碩果纍纍 歲歲豐盈羽墨老師鍾情於葡萄題材,他畫的葡萄,色澤明麗,格調清雅,著墨秀潤,浸透著強烈的生活氣息,富有很強的藝術震撼力、感染力和生命力。
  • 程永昌老師淺談粉彩瓷
    康熙時期(1661年-1722年)粉彩的紋飾和施彩風格仍帶有康熙五彩的遺風、在製作上還顯的比較粗糙、施彩的風格也較為古樸、色彩還是比較濃重。有些器物的形制與紋飾和當時的青花頗為相似,這時粉彩在施釉上僅施圖案的個別部分、大多仍施以五彩。也就是說、在粉彩發展的初期、五彩和粉彩同時呈現在同一件器物上。
  • 百年巨匠:于非闇筆下「富麗堂皇」的工筆花鳥
    1931年師從齊白石習山水、篆刻。於早期多畫意筆山水,與張大幹合作畫甚多,後聽從大幹建議,於1 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此時的于非闇已46歲,起步雖晚,成就卻大,所繪工筆花鳥,雕青嵌綠,富麗絢彩,而白描蘭竹水仙,亦清逸絕倫。到了20世紀40年代,其名聲竟可與張大幹同相輝映。
  • 乾隆官窯粉彩瓷器「喜好題詩,精細繁縟」盡顯皇家富貴
    清代經康、雍父子之經營,攤丁入畝的成功推行,到乾隆時民族矛盾已相對化解,兩千年的封建經濟臻於頂峰,謳歌盛世以及替乾隆皇帝歌功頌德的文章和圖畫也大量出現,各種工藝品上的嬰戲圖即其表現形式之一。 乾隆時期的粉彩瓷器中有大量祥瑞題材的裝飾,這類題材大都藉助自然景物寓意吉祥。繪畫工細、層次清晰、內容繁縟是其時代特點。
  • 浙江美術館年度巨獻,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下周開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梢青齊白石、黃賓虹是近現代中國畫壇的兩位巨匠,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具有卓越的貢獻和地位,是近百年中國畫創作和發展的巔峰代表。生前分別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和「中國人民優秀畫家」稱號,素以「北齊南黃」並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