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于非闇筆下「富麗堂皇」的工筆花鳥

2020-12-19 私享藝術

非闇 牡丹雙鴿 1959年 162cm×81cm 北京畫院藏

開宗立派:于非闇

文丨介子平

1955年在瀋陽東北博物館臨摹時攝

于非闇,初名魁照。1889年3月22日生於北京。辛亥革命後改姓於名照,字非廠以字行。閒人、仰樞、非閣、聞人,皆其別署。其原籍山東蓬萊,其父屬內務府正白旗漢軍,母旗人。

于非闇 梅鵲圖 1938年 113cm×46cm 北京畫院藏

于非闇祖宗三代皆清朝舉人,均以教書為生,於非閭幼年在家隨曾祖父於明保,童年隨祖父於鍾英,少年隨父親於文森識字讀書習畫,後在家讀私塾。晚年他在《自我紹介》一文中回憶:「我本來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學習些工筆花卉,五六年的光景,只學會了怎樣調製顏色,怎麼配合襯託,不過在那時,我對宋人的畫,已有相當的認識。」其母其妻皆愛新覺羅氏,乃宗室後裔。於家書香門第,富於收藏,且偏重法帖書畫、印譜拓片、筆墨紙硯。於非閣自幼受此薰染,之後研習書畫,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1956年在作畫時留影 新華社牛畏予(女)攝

他於1908年入滿蒙高等學堂,隨日籍教員學過素描水彩等泰西畫法。1912年入北京師範學校學習。1913年隨民間畫師王潤喧習繪畫,制顏色。1931年師從齊白石習山水、篆刻。

於早期多畫意筆山水,與張大幹合作畫甚多,後聽從大幹建議,於1 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此時的于非闇已46歲,起步雖晚,成就卻大,所繪工筆花鳥,雕青嵌綠,富麗絢彩,而白描蘭竹水仙,亦清逸絕倫。到了20世紀40年代,其名聲竟可與張大幹同相輝映。這與之自幼沉浸家藏,耳聞目染,且學過園藝學、鳥類學有關。於非閭在生命的最後一年,掙扎疾病,題《喜鵲柳樹圖》跋云:「從五代兩宋到陳老蓮是我學習傳統第一階段,專學趙佶是第二階段,自後就自己的栽花養鳥的一些知識從事寫生,兼汲取民間畫法,但文入畫之經營位置亦未嘗忽視。如此用功直到今天,深深體會到生活是創作的泉源,濃妝豔抹、淡妝素服以及一切表現技巧均以此出也。」

非闇 心裡美 1941年 67.5cm×36cm 北京畫院藏

1936年5月,于非闇在中山公園「來今雨軒」東南側的排房舉辦「張大幹、于非闇書畫聯展」,張大幹與於非闈合作一畫參展,此圖由於非闈畫一粉蝶,張大幹補繪一執扇著裙的淑女,並題詩曰:「非闇畫蝴蝶,不減馬江香。大幹補仕女,自比郭清狂。若令徐娘見,吹牛兩大王。」展廳中,有人對畫家徐燕蓀道:「你看這幅畫,是存心同你開玩笑,這徐娘就是你徐燕蓀也。」本就脾氣不小的徐燕蓀聽言起怒,拂袖而去。不久,二次返回,以相機攝得此圖,竟請了律師,打起了官司。冤有頭債有主,徐燕蓀的敏感自有其來意。

非闇 三折瀑 1947年 82cm×39.5cm 北京畫院藏

1935年春,張大幹與兄張善孖在中山公園水榭舉辦「張善孖、張大幹昆仲聯合畫展」,由於大幹的仿石濤之作擾亂過收藏市場,北平文化界對其頗為不屑。年輕氣盛的張大幹對此憤憤然:「老生腹中容有物,蜉蝣撼樹笑兒曹。」而于非闇卻以「閒人」筆名,撰文《晨報》副刊,對張大幹的畫筆及用紙大加稱譽,用詞揄揚有溢,引得藝苑譁然。不久,山水畫家謝勾均結婚,畫友贈畫,以示祝賀。徐燕蓀也送了一幅仕女圖,上題:「比翼人兮,姍姍來遲,亦為子衡弟催裝,此種畫法,餘合目可為之,而蜀客張某且以知之。玄乎,高人見之豈不冷齒乎。」中含貶義,溢於言表。雙方的官司轟動北平各界,傅增湘委託王森然出面斡旋調停,雙方同就席於前門外煤市街的致美樓飯莊。席間齊白石等人陪坐,卻不歡而散,散後再戰。後于右任出面幹預,此事才算了結。同年12月,於張二人又舉辦「救濟赤貧——張大幹、於非閭合作畫展」,可見友情之深。

于非闇畫案

1937年,于非闇受聘擔任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審閱委員,並於同年起任故宮古物陳列所附設之國畫研究室導師至1945年。在古物陳列所期間,其更是接觸了大量古畫,且時常出沒於古董店,借畫臨摹,汲取營養。其作畫主張師古而不泥古,不墨守成規,重師法造化,構圖打破成規,用筆剛柔相濟,著色求豔麗而不俗,在勾線用筆上吸收了書法的方法,填色上主張柔婉鮮華,表現出形象的氣骨。他反對過於工巧細密,而失筆墨高韻和整體精神。

非闇 臘梅山禽 1949年 93cm×33cm 北京畫院藏

于非闇注重於師法自然,即便晚年名聲日隆,仍時刻留意百卉蟲鳥,以求精確。每逢公園牡丹盛開,或聞某處菊花展覽,必去詳為賞覽,勾畫底稿數幅。為掌握物象特點,其善於蒔花養鳥,俱為觀察實物,轉而運用於繪畫。

他觀察過鴿子,對鴿子的各式姿態瞭然於衷。一次,友乃求之作大幅的翔鴿圖,他為之犯難。平日放鴿,只是仰觀,從未俯視過鴿子如何飛翔。於是,登城樓俯視鴿群起落,而後動筆描畫。他無意於養鴿,卻成了專家,且著有專著,還精於鑑賞古器,眼光獨到,卻名被畫掩。

非闇 畫眾生黑 1949年 89.5cm×52cm 北京畫院藏

于非闇幼學書法,自晉唐楷帖入手,上溯秦漢篆隸,中年後改學虞(世南)褚(遂良),後專攻瘦金,為近代瘦金體首屈一指的大師。運筆寓勁健於柔媚,輕重滑澀,耐人尋味,偶作小篆,亦勁利圓潤,為李陽冰一路。對於工筆畫家而言,瘦金體不僅能夠鍛鍊筆力,且書風與畫幅相得益彰。

授課中的于非闇

書法之外,兼善治印。治印承自乃師齊白石,卻無大刀闊斧途轍痕跡,風格趨西泠一路。所作深得其奧,饒有古璽意趣,非局守一派一家可比肩。他曾於1927年《晨報》副刊發表《治印餘談》一文,其中有云:「是以為合明清以來諸譜錄,如秦漢印譜,特不過為治印之標,而本端賴擬乎為學以養之,其直接關於治印者曰小學、曰書法、曰金石碑版。通小學,諳書法,學之本以立,遊心於碑版,以極其變。而畫之理與法,亦關於治印焉。能如是,取秦漢諸璽印,博觀而約取之,則所為印,均為吾之印,非摹甲仿乙之印也。夫而後文何諸說,棄之可也。浙徽諸派,不觀可也。」壽石工《雜憶當代印人》錄詠于非闇治印詩:「石濤畫格瘦金書,金石淵源信不虛。別署無心疑益甫,多能天縱不關渠。」

非闇 雙飛喜鵲 1954年 112cm×63cm 北京畫院藏

吳冠中曾言:「美術界大部分畫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因此他們的作品情懷和境界上不來。」此現象自近代以來便成頑疾,這是多數畫家止於進步的主要原因。于非闇中年學畫,而能脫穎而出,實在於其詩外功夫。1930年至1934年,他曾於《晨報》文藝副刊「藝圃版」任編輯,以「非廠閒人」和「非闔漫墨」為筆名,在京津滬等地報刊連載文章,為當時知名專欄作家。1928年5月,出版《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蘭記》《都門豢鴒記》,後者且有英譯本問世。

非闇 御鷹圖 1954年 164cm×80cm 北京畫院藏

齊白石《畫語題記雜抄蘭石》云:「為門人於照扇上畫獨蝦:衰老恥知煤米價,兒時樂事可重誇。釣魚憐你曾編記,何若先生舊釣蝦。餘小詩,嘗以棉花為餌釣大蝦,蝦足鉗其餌,釣絲起,蝦隨釣絲出水,鉗猶不解,忘其登彼岸矣。」所云「釣魚憐你曾編記」,即指《都門釣魚記》。其善詩跋,與之文學功力有關,自幼沉浸古典文學,獨好《左傳》《史記》。其先後任教於北京市第二小學、市立師範學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北平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均得益於「詩外功夫」。

非闇 梅竹雙鳩 1957年 155cm×95cm 北京畫院藏

于非闇天賦優越,辛勤有加,每日必書畫,至老不懈。晚年雖只住3間小屋,仍不因環境侷促而稍弛怠,費日課。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任北京市新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副會長。1954年起,任北京市第一、二、三屆人大代表,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市文聯常務理事,北京中國畫院副院長等職。1955年,參加「第二屆全國美術展覽會」,6月14日,與齊白石、陳半丁、何香凝等13人集體創作大幅作品《和平頌》,呈送世界和平大會。1 957年2月,舉辦「於非閤、張其翼、段履青、田世光、俞致貞寫生花鳥畫展」。嘗以數十年深切體會著成的《中國畫顏色的研究》於1955年出版,《我怎樣畫工筆花烏畫》於1957年10月出版。

非闇 丹柿 1959年 95cm×58cm 北京畫院藏

工筆花鳥畫界有「南陳北於」之謂,「南陳」為陳之佛。兩位大師的開宗立派,改變了工筆花鳥畫的式微局面。於非閤對北方工筆花烏畫的影響甚深,田世光、俞致貞、金鴻鈞等名家均出其門。

1959年7月3日,于非闇歿於北京,葬於京郊豐臺。

相關焦點

  • 雕青嵌綠 富麗絢彩——于非闇的工筆畫
    于非闇(1889-1959),原名於魁照,後改名於照,字仰樞,別署非闇,又號閒人、聞人、老非。近現代工筆花鳥畫大家,書法習宋徽宗趙佶獨特的「瘦金體」書法,是近代寫「瘦金體」首屈一指的大師。 他的工筆畫,雕青嵌綠、富麗絢彩,明豔卻不失清逸,細微之處尤可見真章;他的瘦金體,用筆細勁、瘦硬有神,至瘦而不失其肉,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當他的工筆畫與瘦金體結合,就呈現出了如下這番景象。
  • 禪意花鳥,自在觀心——新銳工筆花鳥畫家吳宗易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始於唐代,成熟於五代,鼎盛與兩宋」。特別是兩宋時期,由於帝王宋徽宗的提倡與參與,工筆花鳥畫盛極一時,成就了「畫家將畫境、詩境、意境融為一體的藝術思想加入到工筆花鳥畫的具體創作中,使得工筆花鳥在墨意、留白、詩情畫意方面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新銳花鳥畫家吳宗易,用「頓悟真如,直抵性天」的妙悟方式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他的工筆花鳥不論在構圖色彩還是意境表達上都體現了禪宗意蘊的本質——超然物外、即空非空的韻味。
  • 精品花鳥工筆白描
    花鳥詠春、草木敷榮陶冶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大自然花鳥世界的蓬勃生機,正是熱愛生命,熱愛自然人們心靈的回歸。 今天分享精品花鳥工筆白描。 白描花鳥寫生,從審美觀察,植物的物理、物情、物態的理解和感受,到捕捉花鳥寫生的形態、方法、要領,是花鳥寫生必須具備的繪畫意識。
  • 2020年特別推薦畫家:著名工筆花鳥畫家詹宏俊作品欣賞
    原標題:2020年特別推薦畫家:著名工筆花鳥畫家詹宏俊作品欣賞詹宏俊的工筆花鳥,無論是錦雞牡丹、荷花白鷺、花叢百蝶、竹林飛鳥、紅葉蚱蜢......皆歸於繁花似錦、春風和氣之中,無怪乎觀賞詹宏俊的工筆花鳥畫,有一股親切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令觀者"眼睛一亮",如春風沐拂、悅目賞心。在藝術精進之路上,詹宏俊亦積極參加諸多美術團體,慷慨地與眾分享藝術心得和成果。先後加入美術家協會、中國花鳥畫家協會、國際美術交流協會……。
  • 工筆花鳥畫大師鄒傳安《工筆花鳥畫技法》一書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日前,深圳海天出版社推出我國著名工筆花鳥畫大師鄒傳安先生《工筆花鳥畫技法》一書。致力於工筆花鳥畫的研究和創作迄今60餘年。出版有《鄒傳安全集》《工筆花鳥畫技法》《孤燈夜品錄》《大澤螢熒》《唐風宋韻——鄒傳安作品集》《天籟——鄒傳安工筆花鳥畫》及大型宣紙高仿本《中國畫大家系列——鄒傳安》等文字和繪畫作品二十餘部,有五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近千件作品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廣州美術學院及國內外公私機構收藏。
  • 中國女畫家樊蕾走進美國佩斯大學孔子學院講授中國工筆花鳥畫
    紐約時間5月24日,應美國佩斯大學孔子學院邀請,中國女畫家樊蕾在該院舉辦了「國韻天香-中國工筆花鳥畫講座暨展覽創作示範」活動。活動現場樊蕾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佩斯大學師生和周邊社區居民講解了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從五代黃荃、徐熙,宋代趙佶、李迪,元代錢選、王淵,明代林良、呂紀,清代惲壽平、任伯年,近代于非闇、陳之佛,到當代龔文楨、喻繼高等,群星璀璨、大師輩出,他們為人類藝術創造了大批寶貴的精神財富。
  • 中國工筆花鳥畫的傳承:中國古代工筆花鳥畫的發展歷程
    這一時期的工筆花鳥畫題材的作品繁多,主要體現出畫家們的旺盛創造力和細緻入微的觀察力,尤其是以鞍馬為主的動物類題材,在這個時期達到了較高的藝術成就,如韓翰的《照夜白圖》,韓滉的《五牛圖》,韋偃的《放牧圖》等。邊鸞創造出的「折技」畫法則是工筆花鳥畫在唐代的快速發展的另一個重大成果,他摒棄了傳統意義上的全景入畫,只選取花草中最美的那部分入畫,使畫家們在繪畫創作中能把握主動性。
  • ...70後畫家沈鈺沅:傳承「京派工筆花鳥」,先教用火龍果做顏料
    「你只有懂得生活,才能懂得『京派工筆花鳥』的美。」沈鈺沅說,「可惜,現在懂它的人越來越少了。」沈鈺沅,1976年生於北京,畫家,「京派工筆花鳥」的傳人。他是高宗水先生的入室弟子,他的師爺是「京派工筆花鳥」的代表人物俞致貞先生。
  • 零基礎如何自學工筆畫?工筆畫入門步驟,工筆黃牡丹設色步驟詳解
    按照我老師的話來說,臨畫最基礎就是得于非闇這個級別的,並非說於不好,而是因為中國畫畫家真稱得上「優異」這個級別的屈指可數,于非闇算是近現代工筆的巨擘,無出其右。所以一開始給自己一個高的平臺,是很必要的。
  • 是蝦還是工筆...
    是水墨蝦還是工筆草蟲?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知道了,儘管齊白石在創作時會作很多的嘗試,會創作很多不同題材的作品。那種一提起這位大畫家-齊白石,大家首先會想起來的作品。在本期的文章中,齊白石草蟲技法傳承人、時任上海齊白石書畫院院長--少白湯發周先生將為大家介紹齊白石最擅長於畫的是什麼?是蝦還是工筆草蟲?
  • 臺海遺墨系列(16):清末民國 林嘉工筆設色花鳥四屏幅
    清末民國 林嘉工筆設色花鳥四屏幅作品賞析此幅作品為絹本,縱139釐米,橫33釐米。四幅工筆中用筆流暢,設色清雅,構圖飽滿,給人清新淡雅、精緻細膩的視圖感觀,凸顯花與鳥的主角特色,通過色彩的創造賦予景物以動感,展現了荷花蘆葦在風中搖曳,鸚鵡在啄食的動態感。他還善於巧妙安排虛實,山石、陸地通過顏色深淺,應用點染、烘託、背襯等技術手法,表現出空靈的意境,使畫面有緊有松,有淡有濃,富有節奏。為林嘉至佳之作。1.
  • 「素以為絢」北京中國工筆花鳥畫院山東分院成立
    暨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美術館開館大展順利舉行10月10日上午10時,「素以為絢」北京中國工筆花鳥畫院山東分院成立暨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美術館開館大展在濟南三慶齊盛廣場順利舉行。「素以為絢」畫展包含三層含義:第一,祝賀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30周年華誕,以藝術的名義致敬教育;第二,祝賀北京中國工筆花鳥畫院山東分院成立,祝福這朵藝術的蓓蕾在齊魯大地燦爛綻放;第三,祝賀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美術館開館,祝願美術館教學相長,碩果纍纍。開幕式上,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校長吳夢軍致開幕詞。
  • 陸抑非花鳥課徒稿,美醉了!
    陸抑非課徒稿 工筆花卉鳥蟲 (之一) 陸抑非(1908 —1997),名翀,字一飛,而立之年改為抑非,花甲後自號非翁 他濡染其中,悉心採擷,於神領意得後融會貫通,成為程十髮口中「惲南田以後三百年來兼工帶寫和沒骨法開宗立派第一人」。
  • 浙江美術館年度巨獻,齊白石黃賓虹花鳥畫展下周開啟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林梢青齊白石、黃賓虹是近現代中國畫壇的兩位巨匠,在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具有卓越的貢獻和地位,是近百年中國畫創作和發展的巔峰代表。生前分別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和「中國人民優秀畫家」稱號,素以「北齊南黃」並稱。
  • 一位機械工程博士筆下的工筆秀作
    留日工學博士,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一般社團法人國際工筆畫會會長。 2015年「東方藝苑」更改為「一般社團法人國際工筆畫會」出任第一任會長。 2015年入展「夢縈齊魯 2015迎春全國全國畫家邀請展」,作品被收藏。 2015年山東省臨沂市王羲之故居個展。
  • 組圖:工筆女畫家曹雪蓉的唯美藝術情懷
    天津工筆女畫家曹雪蓉近影。曹雪蓉女士,自幼習畫,畢業於天津美術院校。師法古人,得宋元精華,擅長工筆花鳥,人物。南宋院體工筆花鳥畫家—林椿的作品,注重寫生。用筆工細,敷色淡雅,極富生趣。曹雪蓉從喜愛到臨摹,一遍又一遍的勾染,逐漸體會到古人的嚴謹和造化之妙,她說;「畫不是學出來的而是悟出來的!」。在她的早期扇面作品《秋趣圖》中,可以感受到濃濃的宋味兒,小雀的活波可愛,畫的栩栩如生,深得林椿的技法之妙。而背景的處理,避開了面面俱到的匠氣,輕敷淡染,將一串半熟的枇杷,暈染得飽滿誘人,格外的賞心悅目。
  • 工筆入門 | 工筆畫新手有必要了解的工筆基礎知識點
    新手的入門基礎常識,很全面很仔細,初學工筆還是要了解一些基礎的東西,雖然都是文字,還是有必要詳看一遍,對工筆畫有個大致了解,請大家分享。1、什麼是工筆畫?「工筆」是與「寫意」相對應的概念,簡單來講,就是運用工整、細緻、縝密的技法來描繪對象。它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工筆白描、工筆淡彩、工筆重彩和沒骨工筆。從表現內容上又可分為:山水、花鳥、人物。2、工筆畫的特點是什麼?
  • 蘊藏在平淡之下的絢麗——詩人、書畫家瑪麗娜筆下的綺麗花鳥藝術
    蘊藏在平淡之下的絢麗——詩人、書畫家瑪麗娜筆下的綺麗花鳥 文 / 何俊鋒 瑪麗娜的花鳥畫,題材寬泛,種類齊全,在花鳥、草蟲、蔬果、人物皆能信手拈來,妙造天成。
  • 熊大炎筆下的花鳥世界
    春深一個手把手地教,一個認真細緻地學,先進的教學理念,良好的基礎教育,堅實了大炎先生的繪畫功底,也為他日後成為一名出色的花鳥畫家奠定了基礎。應該說,良好的家庭環境也是大炎先生成功的關鍵。大炎先生住在城鎮,物質條件優裕,生活無憂無慮,無論是解放前的學徒生涯,還是解放後在工廠上班,他的生活一直穩定舒適。這樣的生活,使得他的心身非常健康。只有健康的心身,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好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