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意花鳥,自在觀心——新銳工筆花鳥畫家吳宗易

2020-12-20 青青禾未秀

工筆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重要流派之一,也是世界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它「始於唐代,成熟於五代,鼎盛與兩宋」。 特別是兩宋時期,由於帝王宋徽宗的提倡與參與,工筆花鳥畫盛極一時,成就了「宣和畫院」的輝煌時期。

中國古代的禪宗思想,為中國繪畫藝術提供了「禪趣」和「衝淡」這兩種極高的美學價值。畫家將畫境、詩境、意境融為一體的藝術思想加入到工筆花鳥畫的具體創作中,使得工筆花鳥在墨意、留白、詩情畫意方面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新銳花鳥畫家吳宗易,用「頓悟真如,直抵性天」的妙悟方式徜徉在藝術的海洋裡。他的工筆花鳥不論在構圖色彩還是意境表達上都體現了禪宗意蘊的本質——超然物外、即空非空的韻味。

吳宗易,1983年生於河南。2015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師從霍春陽,賈廣建,劉文生,周午生等。現任教於天津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繪畫藝術系。

作品欣賞

相關焦點

  • 2020年特別推薦畫家:著名工筆花鳥畫家詹宏俊作品欣賞
    原標題:2020年特別推薦畫家:著名工筆花鳥畫家詹宏俊作品欣賞詹宏俊的工筆花鳥,無論是錦雞牡丹、荷花白鷺、花叢百蝶、竹林飛鳥、紅葉蚱蜢......皆歸於繁花似錦、春風和氣之中,無怪乎觀賞詹宏俊的工筆花鳥畫,有一股親切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令觀者"眼睛一亮",如春風沐拂、悅目賞心。在藝術精進之路上,詹宏俊亦積極參加諸多美術團體,慷慨地與眾分享藝術心得和成果。先後加入美術家協會、中國花鳥畫家協會、國際美術交流協會……。
  • 精品花鳥工筆白描
    花鳥詠春、草木敷榮陶冶人們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大自然花鳥世界的蓬勃生機,正是熱愛生命,熱愛自然人們心靈的回歸。 今天分享精品花鳥工筆白描。 白描花鳥寫生,從審美觀察,植物的物理、物情、物態的理解和感受,到捕捉花鳥寫生的形態、方法、要領,是花鳥寫生必須具備的繪畫意識。
  • ...70後畫家沈鈺沅:傳承「京派工筆花鳥」,先教用火龍果做顏料
    「你只有懂得生活,才能懂得『京派工筆花鳥』的美。」沈鈺沅說,「可惜,現在懂它的人越來越少了。」沈鈺沅,1976年生於北京,畫家,「京派工筆花鳥」的傳人。他是高宗水先生的入室弟子,他的師爺是「京派工筆花鳥」的代表人物俞致貞先生。
  • 「學院派」花鳥畫新銳代表——林善金
    「學院派」花鳥畫新銳代表——林善金 2020-12-07 1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書畫專訪|鴻雁歸處是吾鄉——專訪花鳥畫家吳冰
    專訪|鴻雁歸處是吾鄉 ——專訪花鳥畫家吳冰瀚墨雲橋推薦語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的一個大類,花、鳥、蟲、魚、獸皆是其取獵範圍。中國當代的花鳥畫家眾多,在精工涉獵各個題材後,各有自己衷情、擅長的題材,再長此以往深入、反覆的創作、鑽研,最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 「素以為絢」北京中國工筆花鳥畫院山東分院成立
    暨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美術館開館大展順利舉行10月10日上午10時,「素以為絢」北京中國工筆花鳥畫院山東分院成立暨山東工程職業技術大學美術館開館大展在濟南三慶齊盛廣場順利舉行。共展出著名畫家莫建成、莫曉松、李雪松、安華平、袁琳、周蓮榮的作品60餘件。山東美協名譽主席、著名畫家郭志光,以及著名畫家李學明、梁文博、宋豐光、張錦平、盧洪剛、常朝暉、韓斌等文化藝術界友人出席。
  • 百年巨匠:于非闇筆下「富麗堂皇」的工筆花鳥
    於早期多畫意筆山水,與張大幹合作畫甚多,後聽從大幹建議,於1 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此時的于非闇已46歲,起步雖晚,成就卻大,所繪工筆花鳥,雕青嵌綠,富麗絢彩,而白描蘭竹水仙,亦清逸絕倫。到了20世紀40年代,其名聲竟可與張大幹同相輝映。這與之自幼沉浸家藏,耳聞目染,且學過園藝學、鳥類學有關。
  • 臺海遺墨系列(16):清末民國 林嘉工筆設色花鳥四屏幅
    清末民國 林嘉工筆設色花鳥四屏幅作品賞析此幅作品為絹本,縱139釐米,橫33釐米。四幅工筆中用筆流暢,設色清雅,構圖飽滿,給人清新淡雅、精緻細膩的視圖感觀,凸顯花與鳥的主角特色,通過色彩的創造賦予景物以動感,展現了荷花蘆葦在風中搖曳,鸚鵡在啄食的動態感。他還善於巧妙安排虛實,山石、陸地通過顏色深淺,應用點染、烘託、背襯等技術手法,表現出空靈的意境,使畫面有緊有松,有淡有濃,富有節奏。為林嘉至佳之作。1.
  • 17幅花鳥團扇美到讓人心醉!菡蘭桃竹生雅氣,鳥蟲蜂蝶愛傳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陳洪標寫字說畫」今天來分享在團扇裡把花鳥畫到了看一眼就讓人心醉的境界。前期與大家分享了畫家吳常飛12幅團扇山水畫,從春天爛漫畫到秋景山色,畫山、畫水、畫樹,無不筆筆精到,色彩也處置得相當舒適,有古樸淡雅的韻味,也有春秋四季的鮮豔色調,無論哪種色彩,都讓人賞心悅目,感覺超爽。上期本號圖文回顧:《用花鳥的工筆細膩畫寫意山水,小團扇裡做大文章,太精美了》今天這17幅花鳥團扇,更是一絕。
  • 名家國畫寫意花鳥四條屏,畫家石開傾心力作
    中國畫四條屏,即以四幅為一組的畫,作為中國畫的一種特殊藝術表現形式,在特定而有限的空間中詮釋山水、花鳥、人物等萬物個性神情的美感。像我們常見的花鳥四條屏《梅蘭竹菊》、《春夏秋冬》等,四幅作品相輔相成,共同構築成為完整的畫卷。
  • 詩在花間語,鳥欲向天鳴——馮泊花鳥賞析
    幾年過去,馮泊先生畫風日漸穩定而臻於精到,其在花鳥世界中的獨特發現和另類表達,讓其作品的藝術指向和表現手段,具有了詩性、禪意和鐫刻著個人印記的形象標籤。馮泊,生於1968年,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中國寫意畫協會理事,天水市人大代表,秦州區人大代表,天水市青年美協常務副主席,秦州區美協副主席。
  • 徜徉在詩意的花鳥空間——畫家曾弗
    花鳥畫是畫家與乾坤世界的對話,筆下描摹的物象代表著自身審美和藝術追求。曾弗承繼古人放縱簡括、風致蕭散的筆法,遒勁靈動,清澹有致,明潔光潤,墨韻鮮活,表現出審美主體的意興、力度、逸蘊,頗有古人「不求工而建功於筆墨之外,不求秀而含秀於筆墨之內」的意境。      詩人出身的曾弗,熱愛原生態的大自然。自然界花鳥的氣息,與人們如此親近,如此相依相隨,曾弗為之痴迷。
  • 組圖:工筆女畫家曹雪蓉的唯美藝術情懷
    天津工筆女畫家曹雪蓉近影。曹雪蓉女士,自幼習畫,畢業於天津美術院校。師法古人,得宋元精華,擅長工筆花鳥,人物。受當代著名人物畫家何家英先生,花鳥畫大家霍春陽先生等名師指點.有著紮實的傳統功力,畫風精雅,頗具古韻。早年東渡日本,應邀於日本的桐生市、神奈川、大阪、橫濱等地作書畫交流。在橫濱舉辦的:「愛新覺羅氏、孔子直系氏族、中國作家作品展」中倍受關注 。在大阪的畫展上更是創下半日售罄的佳績,深受日本收藏界青睞!為許多寺廟繪製障壁畫留念。中國工筆畫「始於唐代,成熟於五代,鼎盛與兩宋」。
  • 得實彩 淡虛華——大寫意花鳥畫家李若清
    得實彩 淡虛華——大寫意花鳥畫家李若清當今大寫意花鳥給我留下很深印象的當屬青年書畫家李若清老師。李若清,1970年生,祖籍重慶,現居北京。每每同行們談起李若清都說她畫的是男人畫,作品大氣豪放,其筆墨之酣暢,層次之分明,造型之老辣,韻律之生動,毫無小女子的謹慎嫵媚,足以讓一大批當今的寫意花鳥畫家暗暗自愧。李若清的可貴在於她對傳統經典的守護與超越,她潛心認真研習古人、繼承與創新,豐富她的全面修養,實為難能可貴。
  • 賈寶萍花鳥畫作品展:靜謐與靈動中見真情趣
    信息時報訊(記者 陳川)花影離——賈寶萍花鳥畫作品展今天在廣州東方博物館正式開展。著名畫家賈寶萍是一位有個性、有追求的藝術家。他現為中國美協•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評論家張本平認為,賈寶萍的寫意花鳥畫有著靜謐的氣息,靜得仿佛可以聽到畫家藝術血液的流動聲。它又有著靈動的氣勢,從中看到畫家的心靈和情感的湧動。他的作品,於質樸中見寬博渾厚,於真情中見意氣勃氣。
  • 工筆花鳥畫大師鄒傳安《工筆花鳥畫技法》一書由海天出版社出版
    >日前,深圳海天出版社推出我國著名工筆花鳥畫大師鄒傳安先生《工筆花鳥畫技法》一書。致力於工筆花鳥畫的研究和創作迄今60餘年。出版有《鄒傳安全集》《工筆花鳥畫技法》《孤燈夜品錄》《大澤螢熒》《唐風宋韻——鄒傳安作品集》《天籟——鄒傳安工筆花鳥畫》及大型宣紙高仿本《中國畫大家系列——鄒傳安》等文字和繪畫作品二十餘部,有五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近千件作品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廣州美術學院及國內外公私機構收藏。
  • 著名花鳥藝術家李曉軒字辰時——清水布衣 筆墨氤氳寫禪心
    現為中國畫藝術家聯盟主席、中華書畫協會常務理事、《藝術市場》畫院籤約畫家、中國彩墨畫藝術家協會會長、中國畫研究創作中心主任、北京智水堂書畫院院士、易藝網藝術總監。李曉軒(辰石)花鳥作品《暢荷圖》藝術之道李曉軒(辰石)酷愛國畫藝術,崇尚禪意文化精神,追求天人合一、妙境逸品、和諧大美之藝術境界。書畫之道,以從容自得、識心見性、悠然意遠為上上樂事。
  • 當代擅畫葡萄的工筆畫家,羽墨工筆葡萄畫佳作欣賞
    可以,葡萄自古就是文人畫家們吟詠歌頌的對象,以葡萄入畫歷史悠久,也有很多畫家都喜歡畫葡萄,今天我們提到的主人公——羽墨,就是一位尤喜畫葡萄的工筆畫家。尤擅畫葡萄的工筆畫家——羽墨羽墨,原名劉鵬,北京人。
  • 畫家石開作品欣賞 花鳥秀雅美景別致更藝術
    70餘歲高齡畫家石開新品牡丹圖《富貴長春》(來源 易從網)石開老師的牡丹國畫帶給我們視覺美,視覺感悟,雖然是一叢花束,但與別人不同的是他對於筆墨的研究,不在一枝一葉上下功夫,而在整個布局上起到畫龍點睛之處,看似默默無聞的花束,但又能感覺到萬花齊放,這就是石開能夠駕馭筆墨為畫面所用,讓牡丹國畫找到心靈的歸宿
  • 花鳥山水畫家譚鼎石先生美術作品展在湘潭濃情開展
    大學文化,湖南省美協會員, 湖南省民間美術研究會常務理事, 湘潭市民間藝術研究會副主席, 湘潭市收藏協會特邀畫家,中國蘭花俱樂部藝術顧問。先生出身官宦世家, 其曾祖父譚碧理清鹹豐光緒時官至江南提督,授銜太子少保,善書法, 祖母會詩, 父親能畫。受舊時家庭傳統文化薰陶,先生自幼習畫,素描功底紮實,以西畫技法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