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章啟月。 中新社發 廖文靜 攝
圖片說明:姜瑜。 中新社發 趙振清 攝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制度建立以來,共出現了四位女發言人,她們是李金華、範慧娟、章啟月,還有現任外交部發言人之一的姜瑜。作為女發言人,性別並沒有給她們的職業生涯帶來太多影響,反倒是為她們贏得了更多的媒體關注。
挖掘「女發言人」之源頭,還可以跟毛主席掛鈎。有記載稱,毛澤東曾屬意自己的「英語老師」、章士釗養女章含之說,「你要到外交部,當女發言人!」然當時七十年代初,外交部還沒有設「發言人」。
外交部第一位女發言人李金華的登臺與毛澤東構想的時間相差了整整十五年。
一九五三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系的李金華二十二歲那年,分配至新聞司前身的外交部情報司圖書資料室工作。從那時候開始,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在四十餘載的外交生涯裡,李金華差不多有一半時間是在新聞司度過的,歷任科員、副處長、參贊、副司長,並成為外交部建立發言人制度以來的第七位發言人。
在一九八七年至一九九一年間,李金華在外交部數十次例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頻頻亮相,唇槍舌劍之中,闡明中國政府外交政策和對重大國際問題的原則立場。一九九一年,李金華被任命為中國駐紐西蘭大使,成為新中國第二位派駐大洋洲國家的女大使。
同年,中國外交部出現了第二位女發言人。一九六0年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範慧娟,二十六歲那年分配到外交部西亞非洲司工作,在經歷了中國駐敘利亞大使館、外交部新聞司、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等工作之後,一九九一年範慧娟以新聞司副司長身份出任第十一位外交部發言人。
一九九三年十二月,範慧娟被任命為中國第五任駐愛爾蘭大使。
由於時代的緣故,前面兩位外交部女發言人的公開資料少之又少。而後兩位女發言人乘著網際網路的東風,在過去幾年中,時常成為網際網路上網民關注的亮點人物。
也就在範慧娟離開新聞司剛好五年後,中國外交部又有了一位女發言人,她就是頗具傳奇色彩的章啟月。
章啟月一九五九年生在北京的一個外交官家庭,她的父親就是前駐比利時、日本大使章曙。一九七四年夏,作為一種嘗試,章啟月等一些孩子被國家派往美國學習英語。一九七八年,回國一年後的章啟月跨入北京外國語學院學習英語。
大學畢業後的五年,章啟月先後在聯合國總部和駐日內瓦辦事處秘書處任職,主要從事同聲傳譯的工作。然後回到了北京,進入外交部國際司工作,一呆就是八年。之後,章啟月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工作了三年,成長為中國代表團獨當一面的女參贊。
一九九九年一月,從紐約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卸任歸來的她,成了外交部近十六年來的最年輕的發言人。
之後的六年時間裡,章啟月一直以外交部發言人的角色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發布消息、回答記者提問、傳遞中國的聲音。
當二00四年底章啟月主持完她最後一場外交部例行記者會後,很多外國記者上臺與她攀談、握手與合影,也得知她將赴比利時任大使。
時隔一年半之後,又一位女性出現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的發布臺上。她叫姜瑜。
姜瑜屬於「六零後」的一代,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長大的她,一九八七年大學畢業後,進入外交部系統的北京外交人員服務局工作。在經歷了包括外交部新聞司、駐紐約聯合國代表團和外交部駐港公署等二十年的外交工作之後,二00六年六月,姜瑜以發言人的身份,主持外交部例行記者會。
正如一位外國記者在姜瑜首次亮相當天所言,姜瑜的亮相會給中國帶來一個很好的國際形象。中國需要一個女性代表中國,因為女性能給一個國家更好的外貌和形象,「女性說話很軟,如同姜瑜女士,長相很得體,講話很好聽,這些都是能在國際上給中國掙分的。」
這一評價也切中了外交部女發言人「四朵金花」的共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