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一體化:一場電商與實體商業的親密接觸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以全渠道融合來踐行新零售,不僅僅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便捷,實際上,包括品牌商、渠道商、製造商在內的整個產業鏈都將受益

  生活選集的小顧客

  位於杭州武林銀泰百貨商場的卡西歐門店只有25平方米,這樣有限的空間原本能容納的產品SKU不會超過300個。而今,這種限制卻因店內的一塊電子顯示屏而被打破。

  充當虛擬櫃檯的玻璃屏幕上,陳列著卡西歐分布在全國近30個城市的170多家店鋪的所有商品,並且能做到實時更新。消費者只需點擊屏幕獲取產品的二維碼,便能通過手機淘寶掃描進入卡西歐的天貓旗艦店,完成下單、支付的全部流程。

  近年來,越來越多像卡西歐這樣的品牌商,搭乘著電商發展的快車積極打通線上渠道。

  而眾多誕生、成長於線上的純電商品牌,也開始在線下落地。

  2015年「雙11」期間,銀泰百貨就出現了全國首個淘品牌專櫃,次年11月6日,又擴展到了涉及服飾、家具、家居生活用品等多個領域的淘品牌品類集合店。

  而阿里巴巴和銀泰共同打造高顏值零食館ONMINE,目前30%的產品都是原本沒有任何線下渠道的「網紅」零食。

  讓消費者在購物時無論身處何地,無論是在線下逛街還是手持滑鼠或智能終端,都能以同樣的價格買到同樣的商品、享受同樣的諮詢或售後服務,用任意方式支付和拿貨——這種線上線下一體化,正是當下熱議,也是全行業力推的新零售最典型的標誌之一。

  線上線下打通令業績同比增長300%

  「在零售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真正讓我感到好玩的,是在2016年的下半年。」卡西歐中國最大的代理商絡克(杭州)貿易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應連平回顧自己的從業生涯,這樣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2016年9月,卡西歐第一家,同時也是天貓全球首家的全渠道智慧型門店在杭州湖濱銀泰的卡西歐專櫃試點落成,自此開啟了顧客線上線下無差別購物的新零售方式。如今一年時間不到,其業績、流量轉化率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武林銀泰這個店是第二家,從單店的銷售額來看,與去年同比已經有了200%~300%的增長。我們去年5月銷售額七八萬元,今年5月達到了24萬元,6月也超過了20萬元。這跟店面的智慧化改造有很大關係。」應連平介紹。

  與一些很早就布局電商的線下零售品牌相比,2015年8月才正式成立電商部門的卡西歐「觸網」時間並不長,但應連平卻敏銳地意識到,「在傳統門店經營的基礎上,上線一個淘寶、天貓店鋪,兩套人馬、兩個系統各幹各的,這種做法放到今天已經過時了,不僅沒辦法全方位捕捉到消費者,還有可能給他們帶來困惑。」

  事實上,很長一段時間,把線上線下相互割裂的實體商業企業並不在少數。

  中國商業地產聯盟秘書長王永平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當初傳統門店紛紛啟動電商時,往往只是開個網店或者上線一個網上商城,然後就覺得自己擁抱網際網路了。」

  最典型的做法是,把電商當成線下消化庫存的新渠道,比如在一些重要的網購節打折清倉,或者設計與線下區隔的電商特供品吸引流量。

  「開始的時候會有一定的效果,但後來發現得不償失。」服裝品牌太平鳥的電商總經理翁江宏告訴《瞭望東方周刊》,他們曾在電商經營思路上走過一段「彎路」。如今他清醒地認識到,線上渠道不光是一個流量入口,更是品牌形象的展示平臺,如果只用來清倉銷庫存,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

  經過一系列戰略調整的太平鳥,今天正在不斷提升線上線下同款的比例,致力於全渠道打通。這家創立20多年的品牌在產品設計上也嘗試年輕化,一些新品還會選擇線上首發,在營銷手段上則玩起了與天貓同步直播等。

  在國內傳統服裝品牌一片唱衰的情況下,太平鳥卻於2016年「雙11」當天實現了超過6億元的驚人銷售額。

  「一些國內外知名品牌,把線上線下同款產品做差別定價或者把電商平臺銷售的產品與線下做區隔,結果導致業績下滑,打通之後又明顯回升,這樣的情況我們遇到過多次。」銀泰CEO陳曉東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以前我們常常講,商業就是『開門迎客』,如果消費者不來,商場是經營不下去的。怎麼樣喚醒消費者對你的認知和興趣,是今天很多實體商業面臨的共同課題,而線上線下全渠道的打通、融合,是順應未來趨勢的關鍵一步。」陳曉東指出。

  電商「消滅」電商

  新零售理念指引下的行業變革,似乎更多地發生在線下,但在王永平看來,實體企業轉型迫在眉睫,並不意味著電子商務、虛擬經濟就可以高枕無憂。

  「如果現在還認為從工廠、實體店搞點產品到網上賣就是電商,一定會被淘汰。現在很多線下大品牌都在推全渠道無差別購物,重構自己的供應鏈,一些傳統電商的便宜、便利優勢將不復存在,而缺乏體驗、售後服務力量不足等種種劣勢則開始凸顯。」王永平告訴本刊記者。

  從近幾年的市場數據不難發現,儘管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但增速卻在逐年下滑。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4~2016年三年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率為12.0%、10.7%和10.4%,其中網上零售額的同比增幅分別為49.7%、33.3%和26.2%。而截至2016年末,電子商務佔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只有15.6%,也就是說,約85%的零售市場還在線下。

  「這85%是電商的機會,但不是說要從線下這塊市場去搶蛋糕,而是通過網際網路技術對其進行改造。」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在他看來,線下的85%離不開這樣的網際網路改造,電商的發展也離不開實體,這就是馬雲所指的「未來十年、二十年將不再有電子商務」的意義。

  實際上,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恰恰是「消滅」電子商務的先行者——

  2014年3月,戰略投資銀泰,二者開始在會員體系、支付體系和商品體系方面進行打通和對接,而後又進一步形成了促進線上線下融合、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的「陸空一體化」力量;

  2015年8月,與蘇寧達成戰略合作,通過商品通、會員通、服務通來實現兩個企業的資源共享;

  2016年3月投資盒馬鮮生;

  2016年11月入股浙江省的知名連鎖超市三江購物;

  2017年2月20日,與上海百聯集團達成合作。

  通過與越來越多希望藉助網際網路實現升級的實體商業企業合作、聯姻,阿里巴巴所倡導的「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製造、新技術、新能源)將得以充分應用。

  「而基於這『五新』的驅動力,整個零售業的蛋糕,15%的線上加上85%的線下市場,將從今天的30萬億元變成60萬億元、100萬億元。」阿里巴巴CEO張勇在2017年7月11日舉行的天下網商大會上的公開演講,指出了所有走在新零售轉型路上的企業,共同面對的未來的可能性。

  幾塊「試驗田」

  作為新零售概念的提出者,阿里巴巴從2014年至今,在數碼家電、生鮮、超市等領域中進行了一系列新零售的布局。

  「從阿里開闢出來的幾塊『試驗田』,可以看到一些方向。」曹磊說。

  比如,一個零食店裡能演變出哪些新玩法,ONMINE負責人黃凌傑所知頗多。

  作為新零售概念下的產物,線上線下同款同時同價,通過店內虛擬「雲貨架」線下掃碼、線上下單、快遞或自提隨心選等功能都已屬標配,對「吃貨」來講更有吸引力的是支付寶掃碼有機會享受免費試吃的活動,以及該店首創的零食料理。

  「把幾種食物拆開打散,做一些組合和搭配,這種簡單的料理經常會產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一款沙冰加上店裡熱賣的某個品牌的堅果,一個新的零食吃法就誕生了。顏值高、新奇好玩的東西,很受年輕人的歡迎,而我們的店員現場就可以告訴你怎麼製作,幾個朋友一起DIY,也是一種社交和娛樂。」黃凌傑告訴《瞭望東方周刊》。

  2017年6月1日才剛剛開業的ONMINE,日均客流量穩定在600左右,每天的營業額平均超過了7000元。

  未來,ONMINE還會推出「人臉支付」等新技術、新玩法,並在產品和營銷上繼續作一些創新,黃凌傑認為,在數據上會有更好看的對比。

  而讓陳曉東更引以為豪的新零售「代表作」,則是阿里巴巴與銀泰孵化的創新零售業態,生活選集(HOUSE SELECTION)。

  位於在杭州武林銀泰總店C座6樓的生活選集,是一家主打生活美學概念的買手制集合店,店內商品都有專屬二維碼,包含著其價格、產地、材質、用戶評價等所有信息,觸摸、體驗、下單、提貨,均可在店內完成。

  與普通家居賣場或體驗店相比,生活選集1200平方米的面積並不算大,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店內顧客體驗區、場景展示區和商品精選區三大區域各自功能的「複雜」性。

  「在樣板體驗區我們設有攝影基地,顧客可以在這邊拍寫真、拍全家福,也有人在這裡做直播。平時也有一些跨界合作,比如擁有幾百萬粉絲的天翼閱讀,還會在我們店裡搞一些沙龍、讀書會。」生活選集負責人劉志通對《瞭望東方周刊》介紹。

  2016年12月24日開業的生活選集,短短半年時間已經開出了三家店,並且在技術、形態上都作了全新的嘗試和改進。

  「我們最新開業的第三家店,是只有150平方米的迷你版生活選集,其中有一個3D樣板間,你只要報出自己住在哪個小區哪個房間,我們的軟體就可以找到房間的戶型,做出家具進場的虛擬效果圖,你自己可以隨意更換。這對於家裝顧客來說,等於是解決了一個巨大的消費痛點。」劉志通說。  

  卡西歐門店內的電子觸控螢幕,顧客可以通過觸控挑選全系列商品

  走向個性化定製

  「其實無論是線下企業往線上走,還是線上企業到線下來,全行業力推全渠道融合、踐行新零售,都絕不僅僅是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便捷,包括品牌商、渠道商、製造商在內的整個產業鏈都將是受益者。」陳曉東總結稱。

  線上線下全渠道打通,顧客的消費行為、商品的流通軌跡、庫存變動等數據在統一的通道裡實時流轉,繼而被採集和分析,由此指導企業的營銷更精準、管理更精細、整個供應鏈更優化,最終使得生產製造可以從B2C向沒有庫存的C2B轉變,實現供給側的改革。

  諸多實例正在驗證的這些新零售的構想。

  黃凌傑告訴本刊記者,「ONMINE強調品質和價格的最優平衡,比如很多人都喜歡的白色戀人餅乾,線下店價格一般在99~118元,我們的售價和天貓一樣,都是62元。之所以能夠讓利消費者,是因為我們有數據做支撐,能夠極大降低庫存、加快周轉、壓縮供應鏈,減少經營成本。」

  應連平則告訴本刊記者,卡西歐即將要開設的新的智慧門店,將引入3D列印、人臉或聲音識別系統,消費者將有機會藉助系統設計符合自己需求的個性化訂製手錶,「比如說這些手錶、錶帶你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像和標識,用電腦設置,通過3D列印完成個人訂製。」

  從技術上來說,通過大數據、網際網路、物聯網和現代物流等技術的應用,指導企業生產、備貨,快遞公司安排運力和最優路線等等都已不是難事,目前最大的障礙還在於傳統零售業的利益機制。

  陳曉東則認為,全渠道融合的基礎是「三通」,而「三通」的前提是商品數位化,這項工程對於每季度都有4000多萬個SKU的百貨業來說,堪稱浩大,但銀泰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技術系統,解決了這道難題。

  「很多百貨、購物中心要花很多精力去說服聯營的品牌商從線上線下同款同價、無差別服務做起,而品牌商要實現全國一盤貨,那麼分踞各地的加盟、代理商和原有的經銷模式,則是擺在面前的第一道坎。」陳曉東說。

  但他認為值得樂觀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邁出了壯士斷腕的第一步,市場和消費者的反饋也在鼓勵更多人加入這場新零售的時代潮流。(單素敏)

相關焦點

  • OMO商業模式: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盤點,都會提及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現在,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那麼如何融合?據消息透露,中亞矽谷海岸產業園有著前瞻性地提出OMO商業模式創新理念,即通過在線分享商務、移動電子商務、線下商務的有效聚合,打造線上、移動、線下三位一體全時空的體驗館、全產業鏈價值鏈營銷平臺,使企業與用戶能夠通過各種載體及終端進行交易和消費。
  • 疫情衝擊實體店,家居行業線上線下一體化
    網際網路經濟的一體化,加快實體店的線上渠道轉型,一直是近年商業的發展趨勢。家居行業的線上線下結合之路,也在艱難地推進中。作為一個體驗性較強的行業,線上轉型猶有難度。家居行業在2019年的營收並不樂觀,增長緩慢,市場持續洗牌。
  • 新零售商業模式的創新變革:實現線上線下的擁抱融合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網絡時代的到來使網際網路成為企業商業模式競爭的重要場所。電商似乎也對消費者、企業和經銷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良好的基礎設施和信息化建設,電商促進了網絡市場的繁榮和發展,為我國商業走向世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線上拍賣聯盟:全渠道布局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幾乎每一次雙十一統計,都會涉及突出線上狂歡和線下冷清的強烈對比,這種情況值得思考,而今,不斷有人提出線上和線下如何打通、如何融合?對於傳統行業來說,在電商的衝擊下,傳統零售的業績與利潤都在下滑,行業蛋糕被不斷切分蠶食,傳統行業迎來的前所未有的挑戰。
  • 宗慶後談電商: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將成為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是能夠降低成本,二是維護原來的供應體系,三是收益更穩定,與企業的合作也更加持久。」政府和企業需要共同努力,完善基礎設施,提升農產品供應鏈管理體系,加強農村電商品牌培育,提高農民的電子商務技能,促進農民增收,搞活農村經濟。第二,未來電商將進一步融合線上與線下渠道。近年來,各大電商平臺開始意識到線下渠道的不可替代性,紛紛加入線下布局。
  • 電商巨無霸的速成術:跨界併購 線上線下雙向延伸
    如今,電商平臺間燒錢大戰、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走向尾聲,在競爭的下半場,巨頭電商平臺注重跨界的多元發展,以及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多渠道發展趨勢愈發明顯。補齊短板擴充體量一個大體量電商企業的模式成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很多新興的業務鏈條或商業模式,企業大多會優先選擇獨立運營,待初見成效後再與整體業務打通。
  • 「天貓雙11」1682億背後的新零售邏輯:線上線下一體化...
    「天貓雙11」1682億背後的新零售邏輯:線上線下一體化...線上線下一體化、數位化營銷力明顯增強、大數據戰鬥力不斷提升...   從2009年11月11日到2017年11月11日,中國網際網路巨頭打造的「雙11」網購節,不僅帶來了一串串刷新紀錄的數字,也帶來了中國商業的生態變革。
  • 新消費十年的「權利遊戲」 線上線下交錯,社交電商崛起
    一個是十年前選擇從服務型電商做差異化切入的美團,另一個是如今與之用戶數相差不到3000萬的拼多多。   2010年的黃崢還在為淘寶「打工「,創辦了一家電商代運營公司,直到2015年才有了拼多多的前身——拼好貨。   這一年也是電商與實體「交棒」的一年,電商一路踩著實體零售而上,而線下零售步步走向下坡路。
  • 線上線下融合升級 新零售模式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在大時代背景下,消費者更注重體驗式的消費,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更符合消費者習慣,蘇寧、阿里、京東、亞馬遜等網際網路大佬們紛紛布局線下,多點、本來生活、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風起雲湧,新零售模式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 蘭州新區:線上線下一體化 家門口「一站購全球」
    原標題:【看蘭州新區創「芯」發展】蘭州新區:線上線下一體化 家門口「一站購全球」 4月29日,蘭州新區進口商品批發中心內一名顧客正在選購產品。在疫情防控期間,蘭州新區進口商品批發中心推出線上商城生鮮專區,包含米麵糧油、蔬菜瓜果及肉類水產等各類民生商品,並在蘭州新區設立了4個自提配送點,積極推行「無接觸」配送服務,為市民生產生活提供了極大便利。
  • 詳解天虹商場微信購物:真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
    詳解天虹商場微信購物:真正的線上線下一體化來源:聯商網2014-02-28 13:03  所謂線上線下一體化是指傳統零售商在發展實體店經營的基礎上,藉助移動網際網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延伸推廣銷售的經營模式,這也是目前百貨零售業在
  • 多點Dmall張文中:以全面數位化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會議上,多點董事長張文中從多點「是什麼、為什麼、未來做什麼」三方面,對「分布式電商、線上線下一體化」做了深刻的闡釋。  是什麼?  張文中表示,多點是在全面數位化的基礎上,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全面提升零售企業效率,改善消費者體驗,最終增加零售企業線上線下的交易次數,增加銷售額,服務零售企業線下網點周圍商圈需求的作業系統。
  • 如何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新零售模式?
    未來: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融合2018年,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生產技術的革新正悄然而至,將引起一場「消費關係」的大解放,我們的購買方式、支付工具、分享渠道都在改變!甚至有相關業內人士預計,一旦真正進入這個嶄新的時代,傳統的消費理論和經驗都統統失效,傳統電子商城也將面臨覆滅!
  • 社區新茶店——線上線下一體化
    隨著O2O模式的成熟,手機與網絡的普遍,年輕人在網絡購物的比例越來越高,甚至依賴信任網絡平臺購物,但目前茶葉網絡銷售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的問題是價格虛高與無法去現場試品,使得產品難以吸引顧客,純線上銷售電商無法獨立存活,必須配合線下進行一個場景體驗。
  • 香江海購自帶明星光環 全國布局跨境電商線下實體店
    明星與電商平臺,一個有帶貨的天然屬性、一個是賣貨平臺,兩者有說不完的「親密關係」。深諳此理此道理的香江海購在創立時就拉了內地人氣男明星舒嘉穎入夥。有著「新韓流開山鼻祖」之稱的在韓出道中國人第一代明星舒嘉穎無論在財力與各種資源上都起著關健性的作用。如今,香江海購承載著跨境電商實體店的夢想,在全國開了上百家跨境電商實體店。
  • 如何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助力商家增長業績
    疫情之下,線下實體門店生意慘澹,不少商戶開始紛紛轉移到線上陣地部署營銷方案,那麼如何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來快速提升營業額呢?1.合理運營會員,篩選有效客戶疫情之下,給人們生活提供了便捷,不出家門就可以進行商品採購,線上商城只要幾秒就可以隨時切換到不同的門店,這無形中就帶來了大量的客戶流失。
  • 新零售背景下,線上線下商業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至此,商業的經營方式,開始有了很大的不同。從此,客流分為了兩部分,線上人流和線上的人流。電商的出現,帶上網際網路或者高科技的光環,對線下實體造成了很大衝擊,同時也確實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便利。到目前為止,線上電商已經佔據了商業總額15%的市場份額,85%的商業仍然在線下發生。
  • 電商線上線下協同是關鍵
    贏商網創始人吳傳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線上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電商企業要繼續擴大用戶群、提升消費黏度,爭奪線下是一種必然。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則表示,在新消費時代,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充分融合以產生化學反應,優勢疊加以產生質的跨越,重構商業要素,重塑零售價值,共同創造新零售模式。此次阿里巴巴入股聯華超市則為這種「化學反應」提供了想像空間。
  • 純電商黃金時代已終結 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自阿里巴巴打開線上零售的大門以來,經過十年的發展,純電商已經發展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可以說是黃金時代。但隨著線上規模的高速增長,純電商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存儲物理空間、運輸、產品質量等問題都導致純電商發展之路受到限制,對此各大電商巨頭都紛紛在尋找新的出路。
  • 「死傷」無數 實體商業自營電商平臺現狀盤點
    在O2O業務上,「新閃購」的定位曾出現幾次搖擺。第一次推出時,消費者在平臺上購物,則可以享受北京地區快遞免郵,直郵到家,順豐承擔配送。但第二次調整後,平臺的配送到家業務被取消,新世界的線上商城淪為貨品的瀏覽窗口,商品配送服務僅僅局限於消費者在線上點單、線下櫃檯自取。第三次調整後,消費者在平臺購買商品實付金額滿588元才可享受包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