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不可能完全取代零售行業,同時也告訴你一個壞消息,它會基本取代你們!」,2012年CCTV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語驚四座。當時在場的中國首富、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趁機和馬雲立下一個賭局:如果2022年中國的電子商務佔零售的份額不到50%,他將輸給王健林1個億,反之王健林將輸給馬雲1個億。
轉眼四年,中國零售的現狀如何,未來又該如何發展?
先知先覺經營者
後知後覺跟隨者
不知不覺消費者
電商:從井噴發展到逐步放緩
短短四年間,網上交易、網上付款的新型式融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訂餐、購物、出行各個領域均開啟電商化,電商體量呈幾何級數增長,交易額輕鬆突破百萬億元,以井噴之勢向前發展。
但是,雖然網絡電商正處於飛速發展的階段,但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網絡零售增速已逐漸放緩,特別是2016 年上半年,中國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 28.2%,這也是近五年來,網絡零售增速首次跌破三十個百分點。
線上發展趨勢放緩成為了新的狀態。
未來:新零售時代,線上線下融合
2018年,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生產技術的革新正悄然而至,將引起一場「消費關係」的大解放,我們的購買方式、支付工具、分享渠道都在改變!甚至有相關業內人士預計,一旦真正進入這個嶄新的時代,傳統的消費理論和經驗都統統失效,傳統電子商城也將面臨覆滅!
隨著市場的變化,線上增速開始放緩,線下線上開始融合。線上線下不再是單一、分離,而是有效結合統一,甚至融為一體,新零售將會從中產生。當然,線上線下完全結合統一在國內還需一段時間,由於種種原因,國內真正做到新零售模式、接受新零售模式還是少數,更多的企業還在徘徊、在思索。一邊面對傳統線下零售關店潮,另一方面也要面對電子商務要集體布局線下,卡在中間很是為難。中國未來將不再有純電商公司,也沒有純線下的實體公司,線下和實體將不斷融合驅動發展。
破局?實體店如何搭上新零售
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來看,如果要實現戰略突圍,就必須要認準方向,並堅定不移地實施,直到實現既定戰略。應該說,馬雲作出的:線上線下和物流的有機結合的「新零售」大趨勢,確實為實體店指明了方向。
那麼,說到底,應該構建怎樣的新型供應鏈關係,實體店才有突圍的可能?
結合過去的經驗,一套稱得上完美的新零售解決方案,最少應滿足四個方面:
(一)實現完善單品管理,廣泛運用大數據模型;
(二)填平ERP鴻溝,實現線上線下真正資源一體化;
(三)理順各參與主體的利益關係,實現高效信息共享;
(四)構建新型供應鏈關係,降低流通成本。
新零售:未來已來
消費者將成為核心
作為一個消費者,如何積極參與財富分配做一個消費商呢?
資訊時代的經濟競爭,是以消費者為核心,那麼,作為一個有眼光和能力的消費者,就有必要把自己身邊的消費者組織起來,帶領大家一起與生產商共享財富分配. 因為組織和管理了消費者,付出了勞動,就會有收益,這就是商業行為,所以這樣的消費者,就是一個商人,因此叫消費商。
總之,通過精準化、體驗為主的模式,去了解消費者,滿足並引導消費需求,已達到消費升級。對零售商而言,也能通過預測消費數據,把控生產,達到零售升級。場景化是服裝行業迎合消費的必然,服裝離不開體驗,實體品牌需要傳播,淘品牌需要落地,線上線下一體化的場景消費,讓消費者在享受網際網路的「物美價廉」同時,能看得見摸得著自己想要的產品。
未來,實體零售一定會出現這樣的模式,線上做品牌集合平臺,線下布局體驗店,可以用VR等高科技手段試穿線上各品牌的衣服。銷售將不再是線下店的最重要功能,線下店更多的是提供一種展示、體驗的空間,所以線下店也不需要密集布局,甚至不再需要備很多貨,不需要請很多店員。線下體驗、線上購買,而且線上線下真正做到同質同價。
「新零售」是一次新挑戰,需要每個零售從業者認真面對和思考,在找到正確的方向後,再秉承著「堅持、堅持、再堅持」的執著精神,迎接充滿希望的未來。
消費者成長為消費商,
將是一場浩大的革命!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消費商將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職業,也會成就一大批富翁。
新經濟時代的來臨
消費者成長為消費商
花本該花的錢
賺原本賺不到的利潤
選對平臺很重要
分享經濟
分享經濟,其實就是粉絲經濟,你擁有的粉絲越多,你的客戶、潛在客戶就越多,將來你的收益越大。以人為本的理念,同樣適用在經濟領域。
所謂分享,就是把好的理念、好的機會、好的產品讓更多人知道。因此,我們能夠帶給用戶什麼,讓用戶得到什麼,正是我們要解決的,而且也是一直追求的目標和努力方向!
分享經濟時代,共享經濟理念
打造超新零售,開啟分享賺錢
享贏優品,社區新零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