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承中發展,在改革中前行,改革中的汾酒正在煥發出新的生機。
2020年12月17日,以「大國之釀 青花汾酒」為主題的青花汾酒30復興版·酒便利首發籤約儀式將在鄭州隆重舉行。
汾酒文化與華夏文明同根同源。汾酒1500年的名酒歷史,更是不斷創新和升級的更迭。
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杏花村人改良釀酒技術,形成全國獨樹一幟的「清酒」工藝,完成了「濁酒」向「清酒」的跨時代蛻變。1300年前的唐代,杏花村酒工在汾清酒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工藝,提高質量,開始使用固態拌料、蒸餾取酒,並使用大曲地缸發酵,完成了黃酒到白酒質的飛躍,定型了中國白酒的基本工藝。300年前的康熙年間,清代吏部尚書宋犖組織舉辦了號稱「中國汾酒詩會」的宴集,詩人飲酒唱和,留下諸多名篇,全部被載入《四庫全書》。這是汾酒作為中國白酒第一次以全國名酒的身份,登上大雅之堂且被載入《四庫全書》,汾酒由此開始了300年的品牌史。
悠悠歷史,歲月泱泱。如今,汾酒再推力作——青花汾酒30·復興版,是匠心釀造文化的延續,是開拓創新精神的傳承,更是中國白酒美學的開拓書寫者。
作為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匠心釀造而出的汾酒收藏價值極高。青花汾酒30·復興版瓶身吸取了中國畫的寫意意境,運用釉下青花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在瓶體繪製不同景別的汾酒老作坊博物館,彰顯靜默的中式美。稜角分明的鋁塑瓶蓋,現代劈絲擊凸及氧化工藝的雙色搭配,與和山水寫意的酒瓶有機結合,既含剛勁的風骨,又顯閒適的禪意。禮盒採用PET透明材質與青花汾酒專屬藍鉑金浮雕全息定位紙相結合,讓消費者更加直觀的感受新時代青花汾酒的魅力。
據悉,青花汾酒在傳統清香型釀酒工藝基礎上選用了「伏曲、冬釀 1022」的獨特工藝,也就是基酒採用貯存10年以上的基酒,發酵周期是普通汾酒的2倍,在最古老兩個車間進行生產。
青花汾酒之所以獨鍾情於伏曲,這其中緣由在古書裡面有所記載,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最佳制曲時間是立夏到重陽這個時間,青花汾酒就是在每年伏天的時候制曲,這個時期微生物活性最旺盛、種類最多。便於原料的分解,而且生成很多香味物質,促進發酵釀酒。經過一個月制曲儲存六個月冬天進行釀酒,在立冬到驚蜇期釀酒,冬天杏花村進行大地封地的階段,微生物適合緩慢發酵、長期發酵,也是青花汾酒核心品質時間的保證。
1022,10就是存10年以上,眾所周知好酒是存出來的,儲存是酒升華不可逾越的過程。為何要選10年?是因為酒隨著儲存時間的延長,差異顯著上升,特別是在10年的時候,差異含量劇增。10年的時候酒質有一個飛躍,汾酒在窖藏了10年的酒質中找到了21種物質,在酒體中倍比關係的增加。其中一種是一個全球公認健康物質——甘油二脂。正是因為基於這些基礎研究,所以汾酒選擇10年的基酒作為青花汾酒儲存年份。
第一個2,發酵周期是普通汾酒的2倍,整個發酵下來差不多需要4個月的時間,這樣雖然勞動生產率降了一半,但是這是青花汾酒核心品質的一個保證,就是長時間的發酵讓香和味有一個充分醞釀的過程。
第二個2,青花汾酒只在最核心的兩個車間生產,這兩個車間是汾酒最古老的兩個車間,在這裡長期的釀酒馴化成為最穩定的微生物的資源。這裡微生物的多樣性、穩定性最好,通過實驗證明,一個是細菌一個是真菌AIpha多樣性,越複雜說明微生物抵抗力穩定性越好,出來的酒質越穩定,這是汾酒為什麼一直堅持在最古老的釀酒車間去生產。可謂是清香工藝之巔峰。此次,青花汾酒30·復興版的面世,將再次用品質為中原大地解讀大國清香的魅力。
2020年12月17日,讓我們相約鄭州,一起見證青花汾酒30·復興版的獨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