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0 09:36:39 來源:都市熱報微信公眾號
都市熱報微信公眾號消息,這周末,朱女士將前往成都參加大學室友的婚禮,至今她都沒想好到底該隨多少禮。原來,她計劃送600元,可其他室友覺得600元少了,要送800元。朱女士糾結,要不要和大家一樣,多送200元。
商量
想送600元,其他人送800元
朱女士今年27歲,3年前從成都的大學畢業後就回到重慶工作,目前在南坪工貿附近的一家廣告公司做策劃,兩個月前,朱女士就收到在成都工作的室友小王的電話,邀請她在今年5月12日參加婚禮。
眼看這周末就是小王的婚期,朱女士上周末買好動車票後,就和其中一個室友聊起如何隨禮的事。記者從朱女士和室友的聊天記錄中看到,當她說出送600元後,室友表示要送800元,覺得600元少了。
「既然她都說600少了,我只好回答『好』了。」朱女士說,之所以會提出送600元,是因為她一年前結婚時,幾個室友都是送的500元,而且這次結婚的室友那次也因家裡有事沒有來重慶,覺得再還500元回去不好,便想到的加100元,送600元的禮金,數字也比較吉利。
「後來其他3個人聽說後,都跟著說送800元。」朱女士告訴記者,她在寢室是唯一和大家是不同班的,所以感情自然比不上其他幾個人,「但有一位室友和我關係特別要好,她也說其他人都送一樣的,送600元不好。
糾結
要不要硬著頭皮多送200元
在很多人看來,可能多送200元也無妨,但朱女士她告訴記者,其他幾位同學都在成都,只有她一個人在重慶,來回的路費都得花上兩百多元,「我和老公每個月的房貸要還三千多元,春節前剛買車買車位,花光了積蓄,一個月還要還3500元的車貸,我倆現在基本上是月光族,對錢也就看得重了點。」
「在我認識的人當中,好像室友結婚,部門同事結婚的,大家都是隨一樣的禮金,這次要是我一個人少送的話也感覺不太好意思。」朱女士說,她至今都還在糾結要不要硬著頭皮和大家一樣,多送200元出去。
觀點
是好友就別計較這兩百
5月9日,朱女士將自己遇到的困惑發布到了廂遇APP車廂「緣家港」板塊,網友們紛紛為其支招。
網友「冰菊物語」:我覺得是好友的話,就別計較這點兒了,多點兒少點兒她估計也不會太在意吧。
網友「快樂冰淇淋」: 聽你這意思,關係不是很好吧。那就送個600元,人不去了噻,還節約了車費。
網友「靜默ing」:首先看關係,如果關係不是太好,就還禮600元。
網友「土胖子」:就你一個人送600感覺確實不好,還是送一樣的吧,找個藉口就不去了,節約路費。
網友「紫色清香」:錢緊張就送600元或500元,不緊張就送800元。
網友「琉璃繁縷」: 怎麼給反正都是回禮 自己心裡舒服就行量力而行。
討論:親友同事同學隨禮要一致麼?
在遇到室友、同事結婚時,可能很多人都要商量著隨一樣的禮。但真的有必要一致嗎?對此,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市民,來看看他們的說法。
楊均(30歲 企業主管):收了多少都得還的,只要是換禮時不比先前少就行。我有個大學室友在一畢業就結婚了,當時大家都沒錢,所以大家都只送了300元,這兩年其他人都相繼結婚了,基本上都漲到了1000元,那位室友在還禮的時候都還的500元,大家都覺得沒啥,畢竟當初只隨了300元。
周女士(28歲 傳媒公司業務員):同事或室友之間不送一樣的,我到感覺是送禮的人自己在感覺太好,作為新人也不會計較的。我有個特別要好的同事結婚時,我送的1000元,其他人基本上都送的300元,現在大家關係照樣很融洽。不過我還是擔心被別人說,至今都沒有告訴大家我送了1000元。因此,我覺得送多送少都沒關係,看雙方之間的關係,量力而行。
肖先生(32歲 程式設計師):我大學室友結婚都送的1000元,同事一般都統一送的300元,一個人送少了以後相處會不好意思的,多送了又怕被其他人議論「充大」,所以還是送一樣的好。
蒲琴(28歲 銷售):我們有個室友之前結婚我們就約定了每個人結婚都送888元。無論是室友,還是同一個部門的同事,結婚隨禮多了少了都感覺不合群,感覺容易被孤立。
專家:感情是隨禮的第一評判標準
社會心理學者譚剛強認為,無論是同學還是同事,在對方結婚時,感情好自然不需要去和別人商量禮金的問題,自我就能做決定,凡是要經過商量來確定隨多少禮時,就說明其關係並不深厚,僅僅只是「禮儀朋友」,送多了自己心裡痛,送少了怕被其他同學瞧不起也是痛。因此,在朋友結婚時,感情才應該隨禮的第一評判標準,其次是量體裁衣。那麼,既然商量了,最好遵循商量的結果,否則一開始就不應該商量。
譚剛強還表示,結婚隨禮還包括了還禮,在還禮時就應該遵照三種基本原則。一是對等原則,送多少還多少;二是市場調節原則,隨著時代進步,物價上漲,貨幣的貶值,最好多還一部分;三是還禮的核心是感情維護,根據感情量力而行。
都市熱報-廂遇記者 張春蓮 受訪者供圖
原標題:隨份子錢必須保存隊形嗎?室友結婚本想包600元紅包,其他人要送800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