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築又一奇觀」
被稱為「3D魔幻城市」的重慶,總是誕生具有魔幻色彩的建築:而這兩天重慶又火了一把!重慶來福士洲際酒店8月1日宣布開幕,酒店就位於重慶最高樓的頂部、一組寓意「朝天揚帆」的酷炫建築群——重慶來福士廣場。
重慶來福士洲際酒店 「覽」酒廊
來福士洲際酒店 住宅區俱樂部
基調迥然相異的餐廳與酒吧
滑動查看更多 重慶來福士洲際酒店圖片>>
而重慶來福士廣場經由建築大師摩西·薩夫迪規劃設計,不久前才被憑國內首座「橫向摩天樓的地標性建築」登上新聞,同樣話題在微博熱搜引發近6000萬次閱讀!
猶如揚帆之船
打造重慶新地標 走向世界的象徵
這座震撼的橫向摩天樓,實際是重慶來福士的商業綜合體的一部分,坐落在重慶的城市發源地:朝天門。
它投資超240億元、體量112萬㎡,歷經八年規劃、設計和建造,8座塔樓臨水北向,最高的兩座約360米;其他6座高約250米。與朝天門廣場連為一體,猶如一艘揚帆起航的「巨輪」。
建築造型上,以時代之帆作為設計基點,據說靈感源於一幅中國艦隊在水面航行的古老圖畫,將渝中半島比作城市巨輪,帶領重慶揚帆起航,是一種走向世界的象徵。
圖片來源:紀錄片
《摩西·薩夫迪:從建築的另一個維度尋找未來》
為了達到其「風帆」弧形造型,每座塔樓弧度不同,每3-5層樓就需更換一個角度,八棟塔樓「腰身」弧線的挑戰巨大,採用三層一折、九層一收的形式,以勾勒出塔樓 「風帆造型」的立面效果。
嘉陵江與長江兩江交匯於此,這座建築猶如一艘巨船,作揚帆啟航之勢。似乎要帶著重慶這座城市從歷史的迷霧中浮出,朝未來駛去。
250米高空懸掛300米水晶連廊
長度高度均創世界之最
而讓『船帆』揚帆起航的桅杆,是坐落於42層高的水晶連廊。這座長達300米的「城市甲板」橫跨4座建築之上,和擁有270°天際觀景臺,50米無邊際泳池,被譽為世界「首座橫向的摩天大樓」,是這座建築最大的亮點。
乘坐52秒的快速電梯到達47層,進入一個幻想著火星生命的未來世界,最後通過一個寧靜的小花園,踏上露天玻璃甲板,透過透明的玻璃欣賞壯闊的美景。
連廊面積約10000㎡,幕牆由玻璃和鋁板製成,300米的長度,相當於將一個半艾菲爾鐵塔放倒,連廊通過兩個連橋溝通另兩座塔樓,被國外媒體評為「中國建築又一奇觀」。
連廊上包括觀景臺、餐飲、娛樂俱樂部、露天泳池等功能,露天觀景臺部分有半圓形的全透視玻璃,走上平臺就可以在250米的高度上,270°俯瞰山城重慶,感受濱江璀璨景色——
雖然風景絕美,但還是需要一定勇氣才敢挑戰呀~
要完成這樣的橫向摩天樓,需要先在屋頂完成連廊的四個部分,而連接處的部分則在裙樓屋頂預製,而後通過液壓技術吊起,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水晶連廊。
而連廊的每部分重達1100噸,吊裝過程中每當風力大於三級,為了安全就要暫停作業。
事實上,這也是建築師摩西·薩夫迪職業生涯中體量最大、工程難度最高的建築項目,這座重慶來福士,也為他帶來了空前的爭議。
圖片來源:紀錄片
《摩西·薩夫迪:從建築的另一個維度尋找未來》
爭議背後,薩夫迪的初衷究竟是什麼?建築於他而言,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空間」,還是空間內的人們可以擁有的「生活方式」?
《我和建築師有個約會》視頻欄目,專訪了摩西·薩夫迪,並製作成紀錄片《摩西·薩夫迪:從建築的另一個維度尋找未來》,試圖走為公眾揭開爭議的表象,提供更多理解建築的視角:
下文引述自公眾號《一言一吾》
影 片 主 角
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建築師
摩西·薩夫迪(Moshe Safdie),國際著名建築師、城市規劃師、資深建構師和作家,以色列裔加拿大籍。他曾在加拿大的McGill和Laval大學中受頒榮譽博士的勳章、建築的Massey獎章、美國陸軍中尉黃金獎章、加拿大優秀建築師獎章、蒙特卡Hebrew大學的獎章和魁北克優秀建築師獎章;代表作品:加拿大Habitat 67、新加坡濱海灣金沙酒店(Marina Bay Sands)、新加坡Sky Habitat67、新加坡Jewel星耀樟宜機場等項目。
摩西·薩夫迪的「重慶挑戰」
2019年9月,重慶來福士購物中心開放;2020年5月30日,重慶來福士水晶連廊開放。至此,歷時8年建設的重慶來福士向公眾揭開了完整的面紗。
摩西·薩夫迪把對重慶這個城市未來的展望,濃縮到摩天大樓中。或垂直或平行,或封閉或開放。新鮮空氣、陽光、視野,在這裡被巧妙歸攏,開放給大眾。
重慶
摩西·薩夫迪認為:建築師不止設計空間,也設計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這座摩天樓的建設與落成引起了「破壞城市天際線」,「影響朝天門景觀視野」的爭議;與此同時,市民卻如同潮水般湧入這裡,參觀、打卡、消費。人們對它的情感是複雜的。
《摩西·薩夫迪:從建築的另一個維度尋找未來》也展示了人們對這座摩天樓的喜憂參半。
影片拍攝於中國重慶和美國波士頓兩地,呈現了摩西·薩夫迪對建築的態度與情感。鏡頭前的薩夫迪,謙和、敬業,似乎時刻都在思考。重慶項目帶給他不小的壓力:「這裡是孕育這座城市的地方。我認為自己肩負巨大的責任。」
紀錄片
《摩西·薩夫迪:從建築的另一個維度尋找未來》
在城市化進程勢不可擋的當下,大體量建築需求增長。建築已經被賦予了空間規劃的使命,處理與公眾的關係也變得十分棘手。摩西·薩夫迪在影片中說:「當你在城市裡設計一個一百萬平方米的建築時,你也在設計工作和居住在其中人們的生活」。
被詬病照搬新加坡金沙的重慶來福士,實際面臨著迥異的環境因素的挑戰:新加坡只有一個夏季,因此連廊建築是一個露臺式的開放空間;而重慶則四季分明且氣候極端,因此頂端的連廊建築是一個完整的封閉式建築,因而設計、施工的技術難度更高。這也是業內人士普遍讚嘆這座建築技術難度的原因之一。
紀錄片《摩西·薩夫迪:從建築的另一個維度尋找未來》
在影片中,觀眾能感受到薩夫迪緊張的情緒,巡視工地時他一次次地站在體驗者的角度,發現問題,提出改進方案。「能否讓一個一百萬平方米的項目成為人們願意密切接觸的空間?」這樣迫切的自我追問貫穿始終。
建築師應為市民提供
「生活解決方案」
摩西·薩夫迪認為:室內與室外,建築物與環境之間的界限可以被模糊,建築應該成為溝通人與環境的一個重要載體。他的第一個作品《人居67》(Habitat』67)就詮釋著這樣先鋒的理念,直到53年後的今天仍未過時。
Habitat』67 加拿大
如今,設計環境與自然環境之間的硬屏障正在軟化,建築變得更加多孔、開放,更積極地參與到城市生活中。他的這些建築理念與思考,也非常鮮明地體現在重慶來福士中。陽光、花園、寬敞的公共空間是重慶老城區的稀缺資源,它們一齊出現在薩夫迪引以為傲的重慶來福士水晶連廊中。
建築師Moshe Safdie
「我們的目標是創造更多的自然、花園、露臺、開放空間。」 在城市環境受限的情況下,建築師需要平衡建築與自然的關係,「橫向摩天樓」恰恰解決了這樣的困境。同時,300米長的空中連廊在250米高的雲端之上,將6座建築相連。從城市地面到最美天際線,生活中的美好體驗,不該被空間打斷,而是能夠經由空間到達。
「我們會建造更多縱向和橫向的摩天大樓,這是一種對未來可能性的提示。」 摩西·薩夫迪表示。
重慶生活 攝影:存在建築 Arch-Exist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讓公眾都在重新思考建築能為生活帶來的可能性。摩西·薩夫迪說:未來始終是掌握之外的事。因此,應該謙卑地認識到,還有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變數。未來建築師能夠提供的或許是更多的『生活解決方案』。
文章以及資料來源重慶發布、重慶生活等網際網路公眾媒體。
-END-
點擊「在看」,分享建築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