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給同學起外號」被下架,童書黑名單的邊界在哪裡?

2020-07-30 看天下V

為響應「護苗2020」行動,在部分地區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知名兒童讀物《米小圈上學記》被列為不良出版物,上了被禁名單。

下架書籍的理由是,書裡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的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

近年來,兒童文學作品和動畫片下架整改的新聞層出不窮,到底是孩子們太容易被影響?還是家長們太過緊張?


童書陷入爭議漩渦

說起《米小圈上學記》,想必大多數家長和孩子都不陌生。

這是一套以小學生日記為載體的兒童校園故事書,內容主要記錄米小圈在學校的生活、趣事、糗事,以及和同學、老師、父母相處的日常故事。

據了解,這套故事書十分暢銷,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2019年還被改編為真人童話劇,在央視播出。

在童書市場火爆的情況下,不可否認會出現部分粗製濫造、內容失格的童書流入市場,容易對少年兒童產生不良影響。

因「給同學起外號」被下架,童書黑名單的邊界在哪裡?

但不少被下架的童書,都存在巨大爭議。知名童書《淘氣包馬小跳》和《裝在口袋裡的爸爸》因為內容涉及「誘導、美化自殺」而被下架,這件事就曾在網上鬧得沸沸揚揚。

不少網友都表示,雖然原作中的確有對「自殺」這個敏感話題欠妥的地方,但更多的內容則是斷章取義,而且自己小時候讀的時候根本不會特別去關注這些「陰暗」的點。

用大人的視角去看兒童讀物,難免能找到「毀童年」的角度。如果說「誘導、美化自殺」是下架的標準,那麼《米小圈上學記》被禁的理由就難以讓人信服。

以至於有網友哀嘆,「難道現在的孩子真的脆弱到連一本兒童讀物都看不了了嗎?」


切勿矯枉過正

《米小圈上學記》很容易被小朋友接受的主要原因是它貼近孩子的生活,讓孩子有代入感。其實仔細讀讀,裡面不少雞毛蒜皮的故事並沒有非常出格,最多搞個小惡作劇。

作為家長來說,這書肯定沒有獲凱迪克獎或安徒生文學獎的書更有營養。

但小孩閱讀的目的不是為了追求思想深度,不是為了開拓眼界,這些都是家長強加給孩子的閱讀目的。

因「給同學起外號」被下架,童書黑名單的邊界在哪裡?

閱讀從來都是由淺入深的,孩子最初拿書都是當玩具來玩的,玩著玩著喜歡上了書,喜歡上了書裡的故事,喜歡上了不斷地了解自己未知的東西。

《米小圈上學記》是沒有多少價值,但它勝在有趣,也能培養小朋友的閱讀興趣。我們不能為了防患未然就抹殺它存在的意義,這樣矯枉過正,反而會適得其反。


家長正確引導更重要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會閱讀大量的書籍,我們不應當也沒有權利限制孩子必須讀或者不允許讀什麼書。

讓孩子能夠隨自己的心願,看一些「無用之書」,做一個真正正正的孩子,這樣的童年對他們來講或許更美好。

當然,孩子的書架上不能只有《米小圈上學記》這一類書籍。名著名篇、童話故事、科普知識、繪本漫畫……既然沒有一個合適的標準,那就應當讓他們學會自由摸索,有批判性的吸收。

因「給同學起外號」被下架,童書黑名單的邊界在哪裡?

這時,家長的引導就顯得格外重要。即使有些「爭議信息」在,有父母的引導,也能讓孩子能更好地去面對問題。

我們希望童書的世界可以更純淨,但卻不能因父母的缺失陪伴和疏於教育,就讓童書背鍋。

孩子的世界有陽光,也有風雨。把孩子放在一個「無菌」的環境反而會讓他們對現實存在的現象無感無知,這樣解決不了問題。

讓孩子看見真實世界的樣子,並引導孩子學會辨別是非,告訴孩子「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可能更有利於孩子健康堅強地成長。

(圖片來自網絡,請作者與本號聯繫,以奉稿酬)

相關焦點

  • 下架!被指「不適宜兒童閱讀」!這個黑名單童書你家可能就有
    來源:杭州交通918說起《米小圈上學記》很多孩子和家長都不陌生 然而這個被大家周知的IP 卻在近期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 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 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 「給同學起外號不過,就在近期全國多地開展的「護苗2020」專項行動中,以《米小圈》為代表的部分暢銷兒童讀物,卻被列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給出的普遍理由是書裡含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
  • 下架!被指「不適宜兒童閱讀」 !這個黑名單童書你家可能就有
    不過,就在近期全國多地開展的「護苗2020」專項行動中,以《米小圈》為代表的部分暢銷兒童讀物,卻被列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給出的普遍理由是書裡含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 。部分童書相繼陷入爭議旋渦被多地列入黑名單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近期就組織新聞出版、文化執法等部門開展文化市場專項整治檢查,共清理下架「黑名單童書」1415冊,包括《淘氣包馬小跳之天真媽媽》《裝在口袋裡的爸爸》《米小圈上學記》《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地理藝術史》等。
  • 暢銷兒童讀物因「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在一些地方被禁
    然而近期,在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米小圈系列讀物中的《米小圈上學記》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米小圈十分暢銷,受到許多小朋友的喜愛,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
  • 「米小圈」為何成了部分地區「黑名單童書」?
    這一行動旨在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本是好事,但紅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個別地區的行動中,部分優秀童書,竟然也被視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7月13日,雲南昭通市昭陽區官方的昭陽信息網發布該區融媒體中心通訊員採寫的消息,稱該區在7月9日的「護苗2020」專項行動中,共清理下架「黑名單童書」」1415冊,其中包括《米小圈上學記》《巴夭人的孩子》等書。
  • 1415冊兒童讀物被下架,這些書踩了什麼雷,給同學起外號也不行?
    《米小圈上學記》是以小學生日記為載體的兒童校園故事書,記錄米小圈的校園生活趣事,深受孩子喜愛、十分暢銷,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推薦讀物,獲得2019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除了圖書,《米小圈上學記》還被製作成聲音節目、動漫、電視劇集等。
  • 1415冊兒童讀物被下架,這些書踩了什麼雷,給同學起外號也不行?
    《米小圈上學記》是以小學生日記為載體的兒童校園故事書,記錄米小圈的校園生活趣事,深受孩子喜愛、十分暢銷,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的推薦讀物,獲得2019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除了圖書,《米小圈上學記》還被製作成聲音節目、動漫、電視劇集等。在近期全國各地區的「護苗2020」行動中,有不少兒童讀物被視為不良讀物,被拉入「黑名單童書」,或者「掃雷」書籍清單,遭遇下架。
  • 《米小圈上學記》在部分地區下架,知名兒童讀物為何被拉黑?
    「米小圈」為何成了部分地區「黑名單童書」?這部暢銷兒童讀物為何被拉黑?《米小圈上學記》是一套以小學生日記為載體的兒童校園故事書,內容主要記錄米小圈在學校的生活、趣事、糗事,以及和同學、老師、父母相處的日常故事。
  • 《米小圈上學記》被部分地區下架,知名兒童讀物為何被拉黑?
    「米小圈」為何成了部分地區「黑名單童書」?給出的普遍理由是書裡含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據介紹,「童書黑名單」書籍涉及宣揚自殺、暴力、情慾、不良習慣、誤導三觀等,對青少年成長會造成不良影響。
  • 兒童讀物《米小圈上學記》被拉黑 部分地區下架
    說起《米小圈上學記》很多孩子和家長都不陌生,然而這個被大家周知的IP卻在近期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不止一次登上了被禁名單,理由是書中含有「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不過,就在近期全國多地開展的「護苗2020」專項行動中,以《米小圈》為代表的部分暢銷兒童讀物,卻被列為不良出版物而遭遇下架。給出的普遍理由是書裡含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
  • 兒童繪本直接寫「NMSL」……這些上排雷名單的童書,冤嗎?
    當大眾正在因這些低俗、惡劣的兒童讀物憤慨,督促儘快規範兒童讀物市場的時候,網絡上又流行起各種書籍「黑名單」,在家長社交圈內傳播。卻因文中出現「勞動委員帶頭辭職」「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被家長指出不適合小朋友閱讀。
  • 《米小圈上學記》因「給老師同學起外號」被禁:這是矯枉過正
    說起《米小圈上學記》,很多孩子和家長都不陌生,然而這個被大家周知的IP近期卻在一些地方集中清繳整治少兒非法有害出版物的工作中不止一次登上被禁名單,理由是書裡含有「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
  • 馬小跳遭刪減、下架,兒童讀物屢被拉黑!非讓孩子無菌中成長?
    連孩子的童書也無法避免這一遭遇的話,民族談何未來。矯枉過正只會適得其反兒童應該讀什麼書?童趣、天真、可愛!完全不能容納一絲絲所謂負能量的內容。這真的是人們心中理想童書的形象嗎?少年的世界真的沒有負能量嗎?
  • 知名兒童讀物《米小圈上學記》被部分地區下架 花朵遲早會知道風和雨 讓孩子看見真實 學會分辨是非
    「給老師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的影響不好。《米小圈上學記》是一套以小學生日記為載體的兒童校園故事書,內容主要記錄米小圈在學校的生活、趣事、糗事,以及和同學、老師、父母相處的日常故事,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
  • 知名兒童讀物《米小圈上學記》被部分地區下架,網友:矯枉過正易適...
    「給同學起外號」等內容對孩子影響不好「米小圈上學記」中部分被指「不適宜兒童閱讀」的內容也引發了眾多家長的爭議↓↓↓米小圈一年級時的同桌是女生李黎,也是班長。《米小圈上學記》是一套以小學生日記為載體的兒童校園故事書,內容主要記錄米小圈在學校的生活、趣事、糗事,以及和同學、老師、父母相處的日常故事。這套故事書十分暢銷,受到許多小朋友的喜愛,曾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署2018年向全國青少年推薦的百種優秀出版物。
  • 被點名甚至被下架的童書冤不冤?
    帖子最先緣起自哪裡不得而 知,但各博主、育兒教育領域的作者都在瘋傳幾張童書內頁圖片和一份排雷書單。《米小圈》裡被質疑的內容是「偷奸耍滑」、「給同學起外號」等等等,我認為不要在真空裡養孩子!經典童書《不一樣的卡梅拉》同樣也有俚語,如「笨蛋」、「傻瓜」等等,也因此而被一些家長列為「禁書」,但人物塑造都有其符合的語言和描寫。《米小圈》如是,本身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個調皮搗蛋、鬼馬精靈的小學生,處在「七歲八歲討狗嫌」的年紀。
  • 童書黑名單來了,內容涉嫌自殺色情暴力,合不合理你來定吧!
    」大概,書是精神食糧的說法就是從此得來吧。閱讀,是孩子學習知識的基礎,拓寬視野的途徑。孩子多讀書總歸沒有壞處,何況還是兒童讀物?可是,前不久一批童書黑名單就來襲了,我們兒時回憶《馬小跳》就榜上有名,甚至被暫時下架,這是為什麼呢?
  • 童書黑名單來了,內容涉嫌自殺色情暴力,合不合理你來定吧
    」大概,書是精神食糧的說法就是從此得來吧。閱讀,是孩子學習知識的基礎,拓寬視野的途徑。孩子多讀書總歸沒有壞處,何況還是兒童讀物?可是,前不久一批童書黑名單就來襲了,我們兒時回憶《馬小跳》就榜上有名,甚至被暫時下架,這是為什麼呢?
  • 學生給老師「起外號」也要有邊界
    和劉士平一樣被取外號的還有該校高二高三其他49名老師,外號是高二高三568名學生集體起的。這些外號得到了校方的認可,該校的官方公眾微信號公布了這些外號。  學生時代,學生給老師起外號,或者是學生之間互相起外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學生好奇心強,做事圖爽快,而且對突出特徵比較敏感,與其說是起外號,不如說是「宣示找到了某個人身上的最顯明特徵」,並以起外號的方式凸顯其自身的「存在感」。
  • 童書中動物「異性相吸」片段上熱搜 童書尺度引熱議
    中新社北京2020年8月18日電 關於童書尺度的熱議,隨著「作者回應童書中動物異性相吸片段」的消息再度登上熱搜榜。童書該不該有自殺、性情節?童書是否需要分級制?童書尺度一再引起熱議的背後,到底是被怎樣的情緒所支配?「排雷書單」掀起「閱讀保衛戰」《裝在口袋裡的爸爸》《淘氣包馬小跳》《狼王夢》等名家作品都在這份「排雷書單」中。
  • 部分童書內容引爭議,家長如何給孩子選擇適宜的童書?
    不過,前段時間,有讀者反映,作家楊紅櫻創作的暢銷童書《淘氣包馬小跳(漫畫升級版)》(舊版)中,有些內容包含自殺情節。《米小圈》被質疑的內容是「偷奸耍滑」「給同學起外號」,《青銅葵花》《狼王夢》則是因為存在大量「涉黃、涉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