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靈武校園足球取得驕人成績。8月6日,記者了解到,在今年全國高考足球單招考試中,靈武一中校隊有15名隊員被各所高校錄取,是錄取人數最多的一年。
資料圖
「韓紫龍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買向龍被西安體育學院錄取,楊亮被蘇州大學錄取……」細數自己的隊員時,靈武一中體育老師、校隊足球教練葉忠志激動不已。在他看來,這屆學生是靈武足球發展的榜樣。「這些孩子真的不錯,不管是城裡的,還是農村的,這3年來,他們在綠茵場上追逐的同時,也給自己立下足球文化的目標,這也是未來足球發展的希望吧!」
今年18歲的韓紫龍身高1.8米,2008年前後開始接觸足球,中間有近兩年時間停止訓練。對於有著10年足球訓練經歷的他來說,運動和夢想同樣重要。韓紫龍很靦腆,在綠茵場上,無論是個人技術,還是團隊合作精神,都非常出色。「爸爸從小就非常注重我的興趣培養。」他告訴記者,踢足球的同時,自己並沒懈怠學習,從高一下半學期開始接觸網課,一學年在外打比賽的5個多月中,主要通過網課彌補課堂學習的不足。今年全國高考足球單招考試,韓紫龍以學科成績第一、足球成績第三的成績被北京體育大學錄取。
楊亮是校隊守門員,他通過蘇州大學水平測試,以足球專業水平第一的成績被蘇州大學提前「鎖定」。從7年前的「沒想過」當足球運動員,到現在進入專業足球領域學習,楊亮說,這一路走來很不容易。楊亮來自農村,小學六年級才在學校的土操場上接觸到足球。小升初那年暑假,因為同學要進行足球訓練,而球隊沒有守門員,他自告奮勇成了臨時守門員。「那時球隊每天下午3點開始訓練,我要提前一小時從家裡出來,步行2公裡到村口坐公交車,到傍晚七八點才能回到家。」楊亮說,父母很支持他踢足球,但因家庭經濟條件有限,他總是自己從生活費中擠出錢來買足球手套,而一雙專業球鞋、手套最少得800元。「現在好了,我終於跨進足球專業的大門,將來我要考研,將理論知識和實戰相結合,固守這扇『球門』。」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靈武市實行足球特長生中考升學特殊政策,每年憑藉足球特長升入高中的有30人。近3年,有65名學生憑藉足球特長考入理想大學。靈武市已理順小學、初中、高中升學及足球人才梯隊「一條龍」建設模式,形成各年齡段足球運動隊伍的科學教學及訓練體系。(新消息報記者 黃英)
寧夏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矩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