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半月口碑崩盤,在線人數驟降
V社公布《Dota2》卡牌遊戲《Artifact》由傳奇遊戲設計師 Richard Gareld 和 Valve 聯手開發,旨在為集換式卡牌遊戲提供史上最具深度的玩法和最高保真的體驗。遊戲於2018年11月29日正式上架steam。遊戲上市首周,就力壓吃雞,獲得steam銷量榜第一名。
然而好景不長遊戲在發售前幾日玩家在線數突破6萬人之後在線人數一直下滑,目前在線人數到達1萬人左右,相當於發售的15%。對比一下吃雞,遊戲剛發售是有一個比較大的上漲,雖然吃雞也不像一年前那麼火了,但是現在也有頂峰人數的20%左右。IGN為《Aritfact》給出了8.5分的最終評分,遊戲本身玩法非常不錯,策略深度,競技性都足夠,是一款還不錯的遊戲,不過為什麼卻涼的如此之快的?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付費機制逼氪嚴重
V社的《Artifact》應該第一款必須為所有卡牌付費的網路遊戲了,所有卡牌都可以通過在市場交易的方式購買,相較於《爐石傳說》《昆特牌》,這種玩法是更類似於實體卡牌的TCG模式。不過,只靠購買本體獲得的卡牌是無法組出一套完整的卡組的,只能通過購買新卡包或者直接購買單卡的方式獲取新卡。《Artifact》不同於一般tcg,它本身並沒有實體,所以收藏價值要比實體版低得多。14塊一包的價格也和實體版的萬智牌價格相差無幾。爐石現在你只需要合成一個威茲班,現在玩的也會挺開心。
獎勵機制缺陷
由於所有的卡牌必須付費,所以如果在遊戲中添加卡包獎勵的話,那麼就相當於V社變相給玩家送錢,所以遊戲不能夠通過爆肝來獲得獎勵的,同時遊戲也欠缺類似爐石傳說卡背,金頭像的精神獎勵系統,玩家沒什麼獎勵驅使玩家,遊戲本身玩法雖然不錯,但是沒有目標玩家就會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玩什麼,自然也就紛紛退遊了。
無節操火速降價引眾怒
就在前幾天,V社把《Artifact》放進了steam的V社捆綁包裡,如果之前購買了該捆綁包的玩家可以用62元的價格購買到刀牌,相比於132元的首發價來說,折扣接近4.5折,瞬間steam評價也多了許多差評(我也在那個時候貢獻了一個差評)。有玩家甚至通過反覆移除《Artifact》,重新購買的方式獲得低價的門票以及卡包。賺取利潤。Steam中很多玩家的評論都記錄了這件事。
我給V社提建議
為了解決付費與獎勵機制的矛盾,我提出一個(自認為)比較好解決的辦法。玩家可以通過遊戲內的某種途徑獲得無法交易的卡牌,卡組中使用免費的卡牌的數量V社加以限制,普通卡牌一張幾毛錢也不太影響V社收入,如果玩家想要組一個卡組就差一兩張的話更有可能,同時一個遊戲玩家越多,遊戲越容易賺錢,因為改進玩家數量提升,或許反而會增加V社收入。然後就是增加天梯獎勵,將部分無法出售的卡片、背景、寵物作為獎勵。
結語
《Artifact》作為V社時隔五年製作的第一款新遊,筆者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在口碑崩盤的情況下,V社應該會痛定思痛,加緊更新,接納玩家好的意見,把遊戲做得更好。最後這裡吹一下波蘭蠢驢的《昆特牌》,去年近乎於完全重做《昆特牌》還送了很多補償給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