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特色手工文化產品將「抱團出海」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信息

雲南特色手工文化產品將「抱團出海」

2016-08-11 17:19: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昆明8月11日電 (胡遠航 陳靜)11日下午,在昆明召開的創意雲南·2016文化產業博覽會上,昆明市博覽事務服務中心與雲南鹿鳴文化「牽手」,將為雲南特色手工文化產品開拓海外市場,提供集包裝、物流到售賣為一體的一條龍服務。這也標誌著雲南手工文化產品將「抱團出海」。

  當日,昆明市博覽事務服務中心與雲南鹿鳴文化舉行了籤約儀式,就2016年義大利(米蘭)國際手工藝品展銷會的合作達成共識:將由昆明市博覽事務服務中心牽頭,雲南鹿鳴文化以及亞東集團提供專業服務,為雲南16個州市特色手工文化產品提供從宣傳、包裝、策展、物流到現場售賣為一體的零參展費、託管式商品代售服務,亮相義大利(米蘭)手工藝展銷會。

  據介紹,義大利(米蘭)國際手工藝品展銷會是手工藝品界規模最大、參與度最高的國際盛會。2016年的展銷會將於12月舉行,現場開設有「彩雲手道」雲南主題展區。

  昆明市博覽事務服務中心表示,根據歷年展會數據分析,聖誕節前夕也是歐洲市民以及公司採購聖誕禮物的黃金時間,這為參展的全球手工藝品商提供了絕佳的銷售時機。

  「雲南省是中國民族民間工藝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最為富集的區域之一,特色手工藝品頗受海外市場歡迎。但遺憾的是,供需極為不平衡。大部分手工藝匠人都是自產自銷,因為語言交流等問題止步海外市場。」昆明市博覽事務服務中心副主任周麗萍介紹,為讓更多雲南手工藝產品能夠出海,此次選擇和眾多專業機構攜手。

  「填補供需缺口,必將迎來一個廣闊的市場。」周麗萍透露,以2015年義大利(米蘭)國際手工藝品展銷會為例,雲南有9個參展商參展,均有斬獲。現場實現10萬歐元的產品銷售,更有商家在展會結束後還籤訂了百萬元人民幣的訂單。

  義大利(米蘭)國際手工藝品展銷會創辦於1996年,歷經20年的發展,現已成為手工藝品界最重要、規模最大、參與度最高的國際盛會,每年吸引近300萬觀眾和來自於5大洲110個國家的約3000家參展企業參展觀展。(完)

相關焦點

  • 古井貢首倡「中國釀 世界香」 力推中國白酒抱團出海
    據行業專家分析,從「中國釀 世界香」這一全新文化IP中,不僅可以看出古井貢酒日益堅定的產品和品類自信,還可一窺古井貢酒錨定國際化之路、力推中國白酒出海的戰略布局。白酒生產不僅充分考慮天時、地利等自然因素,又結合先民智慧和現代科技,與世界上任何一種酒類飲品相比不僅毫不遜色,而且具有自己非常獨特的風格和特色。可以說,「中國釀」:產業興旺、產區優良、產品優異、產能充足,這些條件共同支撐起了中國白酒在世界酒類飲品領域的品類自信。
  • 雲南百子映福 「科技+民族特色」讓民族文化走得更遠
    雲南百子映福工藝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雲南春城民族玩具廠,於1995年建廠,發展至今已經二十年多年了,至建立以來企業以傳承民族文化「鑄造精品」為理念,著重挖掘中國民族服飾文化,在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的基礎上以民族服飾文化產品的研發為目標研發了以旅遊文化、民族文化相關的系列產品。目前為止開發和研製了15個系列,13個品類,單品達到1300餘個。
  • 天津濱海新區開發新型旅遊產品 將挖掘特色農耕文化
    在垂釣屋中釣魚、觀景,在休閒木屋中度假,在親水平臺上享受清涼……目前,寧車沽漁家樂示範項目進展順利,預計今年「十一」將開張納客,這將是濱海新區最大的都市休閒漁業示範園區。
  • 雲南特色文化產品齊聚上海尋合作,民博會感受「彩雲之南」
    今年的民博會以「臻典七彩·薈萃雲南」為主題,共7個展區,以雲南部分州市主題館為代表。民博會外景其中,昆明展區以「傳統文化+時尚表達」為特色,展出葫蘆雕刻、烏銅走銀、斑銅、扎染、彩色黑陶等傳統民間手工藝。
  • 多益網絡唐憶魯:搭建遊戲出海平臺 構建跨境產業鏈
    日前,廣州市政協委員、廣州多益網絡股份有限公司CEO唐憶魯在廣州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提案中建議政府給與更具針對性、操作性的產品出海政策和資源支持,鼓勵企業抱團出海,構建跨境產業鏈體系。
  • 貴州安順首屆婦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賽制「名片」
    人民網貴陽6月30日電(王欽)「突出地方特色,展示特色手工藝,打造具有安順地理標誌和民族特色的手工品牌,使婦女特色手工產業成為安順市生態旅遊業和民族文化產業的新亮點、新支柱。」6月26日至7月1日,「安順首屆婦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
  • 傳承、保護、記錄雲南特色民族文化 雲南民族文化音像出版社2020...
    推介會現場此次推介會邀請了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張永康;雲南民族大學教授,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評審專家、原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楊德鋆以及最早的昆明外文書籍聚寶地——東方書店開創者王嗣順的女兒,原雲南省婦聯主任王潤裳三位嘉賓,與現場讀者分享璀璨奪目、多態多姿的雲南民族文化。
  • 雲南各具特色的各地特產手工紅糖
    雲南各地州市特產手工紅糖,各具特色,你喜歡什麼地方的?一、紅糖看似工業產品,其實是農副產品深加工,有濃厚的地域特色在一些不了解甘蔗原汁紅糖朋友的印象中,紅糖是一種食品,是工業產品。工業產品在人們的印象中,是標準化產品,原料、設備、技術、工藝都可以標準化。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應該都差不多。
  • 手工編織產品幫助改善了雲南錫盟佤族的生活(中英雙語)
    [Xinhua/Wang Guansen]  參考譯文:  手工編織產品幫助改善了雲南錫盟佤族的生活  近年來,西盟佤族自治縣政府不斷加強對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幫助佤族人民保護和傳承古老的文化傳統。陽洛村西盟印象等文化公司也參與了這項工作。他們為當地人提供學習編織技術和銷售各種手工編織服裝產品的機會。
  • 走出一條雲南特色文化發展新路
    雲南日報記者 楊崢 攝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繁榮發展雲南文化,大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產業發展、影視演藝、文學創作、圖書出版、非物質遺產保護利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重大典型報導等,走出了一條具有雲南特色,享譽全國乃至世界的嶄新路子,令人矚目。
  • 怎麼讓雲南伴手禮一枝獨秀 專家:挖掘文化凸顯創意
    當下,去北京,極富創意和特色的故宮文旅產品被遊客爭相購買;去日本,不僅有獨特的「限定文化」,各種精緻的伴手禮,讓遊客眼花繚亂。而擁有豐富資源的雲南,如何走出一條創意、創新之路,讓雲南伴手禮煥發生機?
  • 泉豐酒店獲評浙江省銀鼎級特色文化主題飯店
    泉豐酒店獲評浙江省銀鼎級特色文化主題飯店2021年01月15日 14:38:53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近日,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下發文件,溫州多家酒店分獲特色文化主題飯店、品質飯店、綠色旅遊飯店等榮譽稱號。其中,我區的泉豐酒店榮獲浙江省銀鼎級特色文化主題飯店榮譽稱號。
  • 西雙版納州文創產品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博會
    創意雲南2020雲上文化產業博覽會現場,西雙版納展出的文創產品以獨樹一幟的風情吸引了人們的眼球。簡約素雅、色彩純淨,上身驚豔的傣裝;以黑色為主,鑲嵌刺繡點綴更顯時尚的哈尼族服飾;繡工精細、線條明快、圖案瑰麗的基諾族織錦手工包;製作樸素、玲瓏別致的傣陶,攜帶著田野氣息的曼召傣紙……12日至15日,在創意雲南
  • 創意雲南2019文博會特色項目共展文化產業發展新貌
    文化融合共推產業交流作為雲南省文化體育旅遊項目展示、交流、招商引資及合作平臺,文化旅遊融合館邀請了具有「文化+旅遊」「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文化融合發展特徵的企業參展,旨在通過傳承與創新,拓展文化產品的外延和內涵。
  • 《舌尖3》全球種草「章丘鐵鍋」,品牌出海也需文化傳承
    而據說,早在《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章丘鐵鍋之前,濟南三環廚具有限公司CEO、臻三環手工鐵鍋的傳人劉紫木,已經精打細算、事先完成了章丘鐵鍋的出海謀劃。 用文化帶動產品,用傳承凝聚傳統手工的創新力量 繼《舌尖3》帶火章丘鐵鍋、名滿天下之時,同樣尋求銷售利潤的劉紫木卻毅然決然地拒絕了海外數十萬的鐵鍋訂單,這是為什麼呢? 「其實這些訂單是因為當前火爆的市場所孵化的,很多人都想要買鐵鍋,覺得使用起來很有面子,但是說實話手工鐵鍋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手工藝品,無論是國內的經銷商還是國外的代理商,我不能因為他們需要我就瘋狂造貨。
  • 雲南昆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特色項目應運而生
    雲南昆明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 特色項目應運而生 2013-07-26 14:11 來源:雲南縣域經濟網   列印 | 收藏 |   如何利用自身的歷史文化資源
  • 傳承與創新交融 再創文化產業「雲南現象」
    「本次文博會,江蘇、貴陽、重慶等地的企業紛紛對我們拋來橄欖枝,更驚嘆於雲南近年來科技的發展速度」,任洪表示,在國家「一帶一路」機遇下,在我省打造「數字雲南」進程中,將湧現出很多發展機會,雲南科技企業將把握機遇,積極謀求更廣闊的前景。
  • 「圓夢錦繡·巧手脫貧」貴州省婦女特色手工技能暨創新產品大賽在...
    央廣網貴陽10月12日消息(記者王珩 貴陽臺齊鳳麟)10月11日,由貴州省婦女聯合會、貴州省婦女手工協會主辦的「圓夢錦繡·巧手脫貧」貴州省婦女特色手工技能暨創新產品大賽在貴陽拉開帷幕。2015年以來,貴州省婦聯連續三年舉辦全省婦女特色手工技能大賽,以展示貴州婦女精湛的指尖技藝,展示婦女手工產品的錦繡之美。今年,更是在手工技能大賽的基礎上增加了創新產品賽,旨在鼓勵婦女手工企業在產品設計中積極引入現代設計理念,將民族文化元素與現代生活、時尚創意相結合,讓傳統手工技藝煥發新生機。
  • 實施「雲南之窗特色文化展示中心」項目 看麗江這個企業如何轉型...
    雲南網訊(記者 李秀春 通訊員 楊寶瓊 )麗江市通過扶持麗江銀得天下會展服務有限公司實施「雲南之窗特色文化展示中心」項目,有力助推了轉型升級。據介紹,麗江實施的「雲南之窗特色文化展示中心」,為目前省文產辦在全省授予建設的唯一一個中心。該中心的建設,使麗江又擁有了一塊「金字招牌」。
  • 抗疫大潮下「非遺」借網出海,凝心聚力弘揚傳統文化
    新冠肺炎疫情突襲,這不光是對國家治理體系的一場大考,更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試金石。抗疫期間,優秀傳統文化借網出海,廣泛參與抗疫文藝的生產創作和傳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黨和人民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科學制度體系,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由我國歷史傳承和文化傳統決定的,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也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制度文明的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