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還在全球蔓延,疫苗的研發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一劑疫苗,從實驗室到最終的人體接種,要歷經重重挑戰。大批量生產、疫苗存儲、跨國運輸......與之相關的上下遊產業鏈的問題不容小覷。
一位英國記者這樣說道:「不要低估這裡面的挑戰,這需要多種不同供應鏈之間的協同運轉,不僅是疫苗,還有玻璃瓶、橡膠塞、紙標籤,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點問題,最終的疫苗產品都將被延遲。」
1
小小玻璃瓶或成新冠疫苗面世一大「瓶頸 」
「瓶」什麼?
有分析機構預測,若每人接種3次,新冠疫苗全球滲透率達到20%時,需要疫苗瓶50億支;全球滲透率達到70%時,需要疫苗瓶將近160億支。全球範圍內,幾乎所有參與新冠疫苗研製的生物醫藥公司都在排隊搶購疫苗瓶。
事實上,在新冠疫苗即將量產之際,裝載疫苗的玻璃瓶已出現緊缺跡象。你肯定會好奇,不就是一個小小的玻璃瓶,有什麼特別的?
其實,疫苗對玻璃瓶的要求非常高。疫苗是化學製劑,一旦與玻璃瓶發生化學反應,就會被汙染,產生安全隱患。因此疫苗所用的玻璃瓶並非普通的玻璃瓶,而是中硼矽玻璃瓶。其化學性能穩定,耐水、耐酸。此外,中硼矽玻璃的耐低溫性很強,像輝瑞疫苗需要儲存在-70℃的環境,一般的玻璃是承受不了的。
我國藥用玻璃製品目前正在從以鈉鈣玻璃和低硼矽玻璃為主向中硼矽玻璃過渡。截至7月底,中國已獲批進入臨床階段的7個新冠疫苗,疫苗瓶材料均採用了中硼矽藥用玻璃。
2
冷鏈運輸難度大
新冠疫苗面臨溫控考驗
01疫苗對溫控要求嚴格
疫苗對溫度極其敏感,世衛組織的一項研究預估,全球每年有多達50%的疫苗被浪費,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缺乏溫控和完整的冷鏈物流。目前兩家進展較快的公司輝瑞和莫德納研發的都是mRNA,即信使核糖核酸疫苗,對溫度條件有嚴苛的要求。輝瑞公司的疫苗要求必須保持在-70℃的條件下保存。
02乾冰需求量猛增
由於疫苗對溫度條件要求極高,目前在尚沒有足夠的超冷低溫冷櫃設施的背景下,大量的乾冰就成為了替代方案。
CNBC採訪的美國乾冰生產商說:最近一段時間,新增需求基本都來自與疫苗相關的機構和企業,包括醫院、疫苗生產商和物流運輸公司等等。這些乾冰的生產主要是用於保障輝瑞疫苗的運輸和保存。
美國新澤西州某乾冰供應商:現在的供應量差不多是平日的兩倍還多。
此外,今年受疫情影響,食物冷凍運輸的需求有所增長,也增加了對乾冰的需求。另一方面,疫情下汽車出行需求降低,汽油的消耗量下降,乙醇產量也因此銳減。一些將二氧化碳作為副產品來生產的乙醇工廠被迫關閉,進而導致製作乾冰的原材料逐漸緊缺。
然而,對於乾冰生產和運輸來說,更大的挑戰在於乾冰的保存期非常短。美國壓縮氣體協會執行長裡奇·戈特瓦爾德解釋道:「乾冰生產出來後會在5-10天後重新氣化。」因此航空運輸成為非常關鍵的一環。
但是,乾冰一直被國際民航組織和美國運輸部列為危險品。因為乾冰分解時會升華成氣體,通風不良的情況下,可能會置換機艙內的氧氣,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03航空貨運能力面臨挑戰
為了保障大規模處理、安全運輸和快速分發疫苗,全球航空貨運能力也將面臨巨大的壓力。據國際航協估算,如果按照全球75億人每人一劑新冠疫苗來算,需要8000架次滿載的波音747貨機立即行動起來,才能滿足運力。
04一些地區醫療基礎設施落後
一些國家醫療相關的基礎設施、衛生水平等比較落後,如何保證疫苗的安全運輸和接種也成為一個難題。
英國伯明罕大學教授 託比彼得斯:你會發現一些地區和國家,可能有30%到40%的醫療中心無法供電。在某些國家中,可能只有不到10%的醫療中心配有可正常運轉的冰箱。
3
心存疑慮
多國民眾接種意願下降
即使解決了產業鏈中的重重難題,疫苗最終要面對的是每一位接種者。大部分國家和地區的新冠疫苗研發走的都是「快速通道」,考慮到可能帶來的未知副作用,人們對疫苗缺乏足夠的信任。根據最新民調,與8月相比,15個國家的人們接種新冠疫苗的意願度平均下降了4個百分點。
據英國《衛報》報導,42%的美國人表示不會接種新冠疫苗。當地時間12月2日,據多家美媒報導,美國3位前總統柯林頓、小布希和歐巴馬分別表示,為了證明新冠疫苗的安全性,他們自願公開接種疫苗,以此來為新冠疫苗「營業」。
只有當足夠多的人接種後,新冠疫苗才能夠真正幫助人們抵禦病毒,這就意味著,最後一個接種者比第一個人接種更重要。
如何消除人們對新冠疫苗的牴觸心理,可能將成為戰勝新冠病毒這條徵程上的「最後一公裡」。
在新冠疫苗廣泛普及之前
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依然至關重要
戴好口罩 減少聚集
切莫鬆懈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