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戲劇孵化平臺向全國徵集劇本 最終選出最具潛力者搬上舞臺

2020-12-25 北晚新視覺網

「劇本是戲劇的根,導演是戲劇的魂,演員是戲劇的樹木,劇目是戲劇的骨頭。」演員馮遠徵昨日在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髮起的「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平臺」啟動儀式如是說。該項目將面向全國編劇人才,公開徵集劇本,最終選出最具潛力劇本助其搬上舞臺。

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管理中心主任張鵬表示:「北京文化藝術基金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經累計資助項目400餘項,其中近一半是舞臺創作項目。但是反觀歷年基金支持的各個項目,真正立得住、傳得開、留得下的並不多。劇本荒、創意荒的問題是當下劇本創作一個突出的問題。為了真正從戲劇創作的源頭性、基礎性環節做起,紮實推進戲劇相關行業的長遠發展,我們推出了『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平臺』作為藝術基金扶持的公益型項目。」

張鵬介紹道:「由於受財政資金使用要求和管理成本所限,目前基金扶持舞臺創作的周期一般在兩到三年左右。但從國際上來看,一部好的劇本從大綱、打磨、修改到二度創作、最終舞臺呈現,最少需要四到五年的時間。我們希望依託這個平臺延伸基金扶持的鏈條,從源頭開始,紮根人民,推動藝術創作良性循環發展。」

著名導演王曉鷹會上指出:外國經典名著的成功經驗很有參考價值。「當年曹禺先生通過閱讀世界經典名著,首先學習到的不是技巧而是戲劇的藝術規律,首先建立的不是戲劇的功利而是戲劇的藝術價值觀,而且這種藝術規律、藝術價值觀已經深入、蟄伏於他藝術創作的『潛意識』當中,也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能在二三十歲的年紀就寫出了中國戲劇的傳世經典,而且他所有可以稱之為經典的劇作,表現的都是他當時所處時代的真實的社會生活,都是不折不扣的『現實題材作品』。」

戲劇家林克歡表示,全世界範圍內,在這三十年都面臨整個人才交替的大時代。目前世界各大劇院藝術總監大多數都是四十多歲的。而且他們用很大精力和資金培養一批二三十歲的年輕編劇人員,採取國家劇院委約作品的方式,讓年輕作者的作品能在大劇院裡跟觀眾見面。不在於創作者取得多大成功,而在於培養人才。

林克歡說:「我們現在也面臨非常關鍵的人才交替時代,老一代戲劇人先後退休,相繼離開了。我們不僅僅要收割,而且要播種,可以採取送學校進行短期培訓,可以有短期培訓班,可以請著名的有成就的作家收徒……大家一定共同努力,創新我們的人才培養模式,促使更多人才走到前臺,促進我們戲劇藝術的發展。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王潤

流程編輯:tf011

相關焦點

  • 「擁抱戲劇」——清華2016首都大學生劇本創作大賽圓滿落幕
    本次比賽歷時近兩個月,分為第一輪劇本徵集與第二輪劇本朗讀決賽兩個部分。比賽由清華大學學生戲劇創作社主辦、共青團清華大學委員會協辦、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指導,得到了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的大力支持。  大賽徵稿啟事發出後,第一輪共徵集到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戲曲學院等22所首都高校共46份原創和改編短劇劇本。
  • 青年劇本創投平臺教你如何從500字大綱到一個好劇本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11月18日,2020年度「筋鬥雲創」青年劇本創投平臺在北京舉辦成果發表會,歷時6個月、3個階段的培養及甄選,10位創作者及其作品最終勝出。成果發表會通過視頻和現場表演等形式,對這10個劇本進行了集中片段展示。「筋鬥雲創」青年劇本創投平臺於2020年4月正式啟動,第一階段面向全社會20~45歲的青年創作者徵集500字故事大綱,在一個月的徵選期內,收到大綱600餘件。由戲劇及影視投資機構代表組成的評審團,從藝術性及商業性出發,甄選出30個具有發展潛力的故事大綱。
  •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青年孵化平臺」面向全國廣發英雄帖
    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劇場「青年孵化平臺」已啟動2021年度公開招募,面向全國範圍內的青年舞蹈編導徵集原創作品。公開招募發出後,得到了全國各地舞蹈編導的積極響應。從收到的80多份投稿中,國舞劇場最終甄選出12位青年編導並對他們的作品進行孵化,其中2個為國舞劇場獨家出品製作,8個為委約作品,2個為聯合製作作品。
  • 培源劇目孵化計劃首期5部劇目完成首演 第2期徵集啟動
    活動結束後,培源第二期孵化正式進入劇目徵集階段。  由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髮起、寬友文化運營的「培源·青年戲劇人才培養及劇目孵化平臺」自2019年12月正式啟動第一期劇本徵集,共收到來自全國95個城市342位編劇的367部劇本,其中,原創劇本佔比高達92.64%。
  • 2017 NEXT IDEA青年編劇大賽啟動 最具潛力編劇新星即將上線
    兩位理工科男生因NEXT IDEA踏上了編劇夢想的徵途,也印證著NEXT IDEA永遠向所有有才華、有夢想的年輕人敞開懷抱。NEXT IDEA是中國最大的青年人才創意計劃,騰訊牽頭攜手各個領域的頂尖合作夥伴,包括故宮博物院、奧迪等等。
  • 南京市首屆「檸檬杯」 大學生原創戲劇作品徵集啟事
    南京是一座人文底蘊濃厚的江南文化古都也是一座充滿活力的現代文化名城悠久的歷史與開放的文化交流更讓其成為中國首個世界文學之都同時,南京有50餘所高校、80餘萬在校生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大學之城、青春之城為展示南京「大學之城」青年學生舞臺戲劇創作活力
  • 「揚帆杯」大學生原創劇本大賽再升級 構建青年原創影視內容平臺
    「第四屆中國傳媒大學『揚帆杯』大學生原創劇本大賽」頒獎典禮日前在北京舉行。據了解,本屆「揚帆杯」大賽從2018年4月起正式徵稿,歷時近8個月,累計收到來自全球各地高校的有效稿件724份。經過三輪評審製程序,最終選出34個優秀作品,其中主版塊20個獲獎作品、動漫版塊14個獲獎作品。
  • ...提供孵化通道 中國傳媒大學「揚帆杯」大學生原創劇本大賽如是說
    因此,系統的知識積累、專業全面的知識體系,對於任何學習者來說都彌足珍貴。中國傳媒大學「揚帆杯」大學生原創劇本大賽,以「深挖內容、注重原創」為賽事追求,自2015年開始,連續舉辦四屆,在內容、人才孵化這個缺口努力,挖掘了眾多編創人才及原創作品。
  • 第四屆「揚帆杯」大學生原創劇本大賽頒獎典禮隆重舉行
    其中包括北京大學、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國防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四川電影電視學院、英國利物浦大學、孔子學院等。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大賽評審原則,經過嚴肅認真的三輪評審製程序,最終由國內的知名權威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終審決出34個優秀作品,其中主版塊20個獲獎作品,動漫版塊14個獲獎作品。
  • 2020首屆長三角優秀電影劇本大綱火熱徵集中
    為推動原創電影劇本創作,發現和培養長三角地區電影編劇人才,孵化優秀原創電影作品,促進長三角電影文化繁榮,「2020首屆長三角電影編劇研修班暨優秀電影劇本大綱徵集」活動4月初啟動徵集。該活動由上海電影家協會、江蘇省電影家協會、浙江省電影家協會、安徽省電影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入選作者將受邀參加在上海戲劇學院舉辦的為期一周的「2020首屆長三角電影編劇研修班」。
  • 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線上舉行 劇目徵集聚焦現實
    由於受到疫情影響,本屆戲劇節所有活動全部採取線上模式進行。戲劇培訓課:名家開講網上授課培育未來戲劇人31日上午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表演系副主任楊揚的《從肢體語言看戲劇創作的歷史變遷》課程在網絡平臺開講,2020金刺蝟大學生戲劇節也隨之正式拉開帷幕。
  • 這裡走出「藥神」導演文牧野,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全國徵集作品
    全國最具影響力的電影短片比賽之一、第十三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今日起開始面向全國公開徵集參賽作品,作品徵集截止日期為6月30日。第十三屆山東青年微電影大賽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大眾報業集團主辦,山東省電影家協會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承辦,時代影視雜誌社協辦。
  • 口頭劇本:中國戲劇的無形劇本
    我國戲劇界強調劇本是舞臺演出的基礎和依據。在中國戲劇史上,劇本與演出形成內在關聯,以文學劇本為主導的表演體制的出現,其實是比較晚近的事情。宋之前的戲劇估計均無文字記錄本。南戲是中國戲曲史上第一種成熟的戲曲。據俞為民研究,南戲的原始文本並非今天看到的《張協狀元》這樣完整的文字演出本,而只是一個梗概式的表演提綱,在此基礎上演變為舞臺記錄本和文學讀本。
  • 「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進入中期考核《無法訪問》等4部...
    央廣網上海8月15日消息(記者林馥榆)近日,「演藝大世界——2020上海國際音樂劇節」重要活動板塊,「2020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已進入緊張的「中期考核」階段。最終,《南牆計劃》《無法訪問》《你在哪裡》,以及疫情特別徵集劇目《兩個人的城》進入下一階段孵化。
  • 「話劇就是為了在舞臺上,人和人的相遇」
    這是當導演的先天優勢,但對空間的感受能力與交流能力則是在學校和舞臺實戰中訓練出的,他希望能讓演員們隨時隨地感受彼此、感受舞臺空間,讓劇本文字變成聲音、變成畫面,最終一切「呈現在舞臺上,成為一個空間藝術。」2018年因劇本和陳思安碰頭時,呂睿只覺得對方酷,倆人一拍即合。但進入劇本調整的階段,他有點怵。「思安邏輯清晰到有時候我都很害怕,因為我是很感性的人。
  • 「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作品徵集公告
    2019年5月在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期間舉行;  3、獲獎及入圍選手均將獲邀參加「「青年電影人培養計劃」在法國坎城的相關活動;  4、獲獎及入圍作品都將編纂成冊並在官方網站上展示;  5、劇本作品將有機會與影視公司對接進行孵化;  6、短片作品將有機會參加國內外城市、院校及其他電影節巡展。
  • 成長中的問題排成戲劇搬上「舞臺」,初中生班會上走心改編網絡版...
    12月26日下午,武漢市育才中學八(1)班教室裡,36名學生正齊唱自己改編的網絡版《成都》,並現場演繹自編自導的戲劇節目,在育才中學的開放日活動上,向全市教師代表和家長們展示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戲劇化班會。網絡成癮、手機成癮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不少學生沉迷網絡世界無法自拔,成了十足的「網蟲」。
  • 毛澤東形象搬上兒童劇舞臺 中國兒藝十六日首演
    一臺講述毛澤東少年故事的話劇《韶山出了個毛澤東》將於近期出現在此間兒童劇舞臺上。  這臺二00六年中國兒童藝術劇院的重點劇目,用倒敘手法,以老年毛澤東回憶為主線,通過一九七六年晚年毛澤東的思緒流動,讓他與七十年前的自己以及周遭生活的人物進行了一次對話,從而再現少年毛澤東所生活的韶山沖場景以及陪伴他成長的人和事。
  • 廣州大劇院扶持青年原創打造
    廣州大劇院於2020年3月聯合多個孵化團隊,合作申報了2020年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項目。該舉措旨在依託廣州大劇院平臺,扶持創藝青年團隊創作展現新時代嶄新精神風貌的現實題材原創作品,用舞臺記錄這一特殊的歷史時刻。其中與「玖肆原創」合作申報的歌舞劇《相信有光》成功入選,獲得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資金資助。「該劇意在表達人生總會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