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有朝堂上的明爭暗鬥,這裡有人心的詭譎難測,這裡有男兒的熱血豪情,也有女兒的似水柔情,如果說,有什麼樣的電視劇能包羅萬象,參透眾生,那應該是非歷史劇莫屬了。
前段時間由胡歌和劉濤主演的《琅琊榜》引起了一波收視高潮,忽然發現,好久沒有出色的歷史劇播出了,雖然《琅琊榜》也非常優秀,但這部劇屬於架空歷史的作品,不算是對歷史真實的還原,那麼,真正算得上經典的歷史劇有哪幾部呢?
1.《雍正王朝》,堪稱目前中國歷史劇的第一神作
如果說有一部劇能給你一種看「國畫」般的感覺,那一定是《雍正王朝》,如果說,有什麼電視劇看起來比看書還傳神,那一定也是《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是罕見沒有差評的電視劇,有那麼一些批判的聲音也是對於其思想性,而對於這部劇的質量很少有人質疑,就是這麼一部老戲骨雲集,幾乎沒有幾個女性角色,沒有小鮮肉的歷史劇竟然收穫了相當多的女粉絲,不得不說,該劇的魅力之大了。
在《雍正王朝》中,你會看到老一輩演員的對於藝術的追求,不僅僅是唐國強老師等幾個主演,你會感覺劇中的每一個演員都在飈戲,每一個角色都有著鮮明的個性,每一個場景都讓人有代入感,朝堂爭鬥的那種驚心動魄,故事環環相扣的那種激動人心,被這一群演員演繹的淋漓盡致。
2.《走向共和》,比肩《雍正王朝》的存在
《走向共和》這部劇無論是知名度還是受眾面是都沒有《雍正王朝》高,但看過全劇的人一定會感覺這部劇是可以和《雍正王朝》一較長短的。
「用戲劇的溫暖,中和歷史的冰冷」,是這部劇的精髓所在,雖然沒有全盤的複述歷史,但這部劇還是比較中肯的講述了「走向共和」的過程,袁世凱不再只是竊取辛亥革命勝利果實的卑鄙小人,李鴻章也不再只是那個冷冰冰的貪汙腐敗的老人,在這部劇中,你會感覺到歷史也是有溫情的。
除了對歷史的還原,該劇在歷史人物造型上的還原也是令人嘆服的,清朝末期,歷史人物已經能留下自己的影像,而《走向共和》一劇中不但幾個主要人物的造型貼近真實的歷史,其他許多的配角的形象也和真實的歷史影像非常相近,不得不說該劇的劇組是真正的用心了。
3.《大明王朝1566》,豆瓣評分高達9.6分
9.6分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宮鬥劇第一的《甄嬛傳》只有8.9分,而近幾年最火的歷史劇《琅琊榜》是9.1分。
有人會拿美國的《紙牌屋》和《大明王朝1566》做比較,比權謀,兩部劇哪個更深刻?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不是說說而已的,論起政治鬥爭,《紙牌屋》裡面應該是智商的碾壓多一些,而聰明從不等於權謀,《大明王朝1566》中的權力鬥爭更加的顯著。
官場如戰場,這句話在劇中得到了最好的體現,每句臺詞都意味深長,讓人需要細心體悟才能品味出其中的味道,很多網友說「感覺自己的智商在裡面活不過三集」,確實,這部劇的每一個情節都經過了細心的打磨,一幫老戲骨的演繹更是深刻,每一個細節都時刻牽動人心。
4.《漢武大帝》,天朝之威,盡在此劇
如果問哪部歷史劇,能顯示我天朝的氣勢,給人以民族自豪感,那肯定非《漢武大帝》莫屬了。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當荒漠起風時候,就意味著大漢的騎兵要來了,這一次輪到匈奴人尖叫、逃命、顫抖了,歷史是的一些片段往往是殘酷的、血腥的,然而這也是漢民族屹立於這個世界所必須的。
在這部劇中,陳寶國老師讓我們知道了什麼叫真正的帝王霸氣,「寇可往 我亦可往」那種雄才偉略,睥睨天下的氣勢讓人為之嘆服,漢使張騫回來那一段,陳寶國單單一個眼神就撐住了整個場面,讓人見識了什麼叫「千古一帝」。
5.《三國演義》,完美還原原著劇情
對比《新三國》和94版的《三國演義》就能很明顯看出來,老版《三國》側重於對小說的還原,而《新三國》則是重點在刻畫人物性格。
「滾滾長江東逝水」,《三國演義》中處處透露出歷史的韻味來,演員沒有這個年代的代入感,連主題曲也是直指人心的,伴著那悠長的傳唱,看著那古意的畫面,仿佛一副歷史的畫卷就在你的身前徐徐的展開。
就如同《西遊記》裡的六小齡童一般,唐國強演的諸葛亮給人一種無法超越之感,除了對小說的還原,不得不說電視劇《三國演義》裡演員對角色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演員對於每個人物的性格都把握的十分精準,以至於後來看到他們的作品,還有種三國人物穿越的感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歷史劇開始淡出螢屏,被仙俠、宮鬥、抗戰等雷劇取代。
所謂「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歷史本身已經寫下了太多的劇本,其中的精彩,內涵不是其他的題材可以比擬的,這五部電視劇,幾乎可以算目前來說最為經典的歷史劇,每一部都內涵十足,值得細細品味,反覆觀看。歷史劇不同於其他都市、玄幻等作品,因為太具有厚重感,也只有老戲骨能演出那種韻味,期待這個小鮮肉橫行的時代,多給這些老戲骨一些空間,讓歲月的長河中多留下些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