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縣公平鎮破解18年徵地瓶頸,打造千畝產業園區

2020-12-24 汕尾廣播電視臺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們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即將開啟的重要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為深刻認識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的重大成就,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上來,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上來,鼓舞汕尾廣大幹部群眾接續奮鬥、奮力前行。從今天起汕尾廣播電視臺推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奮力走出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系列報導,今天播出第一期:《海豐縣公平鎮:破解18年徵地瓶頸 打造千畝產業園區》。近期,公平產業園區徵地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截至11月30日,公平鎮已完成產業園徵地面積約55萬平方米,即將在年底前完成70萬平方米徵地任務,破解了18年來限制公平發展的瓶頸,取得歷史性的突破,為公平鎮「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在推動海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貢獻公平力量,展現公平新擔當。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以來,海豐縣公平鎮黨委認真傳達學習,精準把握核心要義、深刻領會豐富內涵,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和省、市、縣部署上來,匯聚起決勝「十三五」、奮進「十四五」的磅礴力量,不斷強化擔當、聚焦聚力,展現新作為,推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公平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海豐縣公平鎮黨委書記 陳嶽文:首先是從思想上是得到了補充,一些對民生的、環保的,都指導得很到位,特別是我們作為基層的在這方面感受更深,按照全會的精神,結合在我們工作的實際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不足,按照這種精神,來指導我們的工作。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並圍繞實體經濟發展進行詳細部署。公平鎮黨委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發展實際成效,根據公平服裝產業發展的總體水平和趨勢,謀劃好以工業園區為載體,形成「一條龍」的服裝工業產業鏈,減少服裝企業運輸成本,實行環保集中處理,形成「統籌規劃,集中布局,集約開發,規模發展」的新格局,打造千畝產業園區。而產業園區徵地工作是關鍵因素,為做好被徵地群眾的思想工作,該鎮組織黨員幹部走村入戶,耐心地給他們講政策、講法律、講好處,算清經濟帳、利益帳,促使被徵地群眾轉變思想觀念。

海豐縣公平鎮青圍村村民 黃榮鑫:現在徵地工作的公開、公正,使群眾大力支持,對這個地方建設起來,對我們公平的發展,這是有一定的好處的。

公平鎮產業園建設徵地工作於2002年開始謀劃,徵地範圍位於海紫公路(國道)北側涉及平新、公三、青圍3個行政村,土地面積約707256平方米。雖然徵地工作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但該鎮的黨員幹部憑藉著務實、公開、公正、透明的工作作風和工作熱情,融化了一座座「堅冰」。截至11月30日,公平鎮已完成產業園徵地面積約55萬平方米,破解了18年來限制公平鎮發展的瓶頸。

海豐縣公平鎮黨委副書記 張偉傑:大概剩下15萬平方米左右的,就涉及到我們一個公三村委,還有我們青圍村委,就這兩個地方有一些交叉的、差化的,我們也在緊密地在推進中,預計在這個12月底前可以把它拿下來。

海豐縣公平鎮黨委書記 陳嶽文:現在園區的推進工作整體上還是比較順利的,我們現在已經是徵完地之後,我們現在已經開始在清表,可能過年之後大面積的清表工作和平整工作,就可以來逐步地開展完成。

為進一步推動園區的建設,該鎮把社會期盼、群眾智慧、專家意見、基層經驗融入到相關工作,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謀劃好園區建設的發展藍圖,為「十四五」發展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海豐縣公平鎮黨委書記 陳嶽文:下來,我們要按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來推動我們的工作。下來這個園區我們也是要按照「十四五」開好這個頭,起好這個步。

編審:小柯|責編:陳嘉欣|編輯:鍾麗芳

相關焦點

  • 海豐縣現代農業產業園空間布局與功能分區
    圍繞農旅融合與鄉村旅遊示範點、科技與加工物流等現代要素集聚點、農業生態環境保護與綠色生產示範基地等空間分布,沿產業園交通幹道,集中打造產業園的農旅融合與農業生態涵養景觀環線。具體以城東鎮為起點,沿省道S242向北經公平鎮、公平水庫西側至黃羌鎮,再沿縣道X126向東經黃羌鎮南下至平東鎮,再由平東鎮先後沿興汕高速、國道G324至可塘鎮與城東鎮,形成線路閉環。
  • 打造以青科大為核心的生態圈 市北區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發展...
    會上,市北區發布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發展規劃,提出將打造以青島科技大學為核心的新材料產業生態圈,建設青島科技研發產業一站式生態服務高地、山東省高端材料生態圈體系建設示範基地以及中國北方新材料科創研發和技術支撐先導區。千畝高端新材料產業集聚區是市北區「六個千畝」的重要規劃之一。
  • 以千畝產業園區建設打造青島跨越百年的變革新引擎
    後疫情時代,青島瞄準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產業,正式將工業網際網路搬上城市發展的舞臺。現在,青島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構成了以大港為龍頭、以「六個千畝」產業集聚區為支撐、以區外載體空間為協同的「1+6+N」的發展布局,全面加快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建設步伐。
  • 均安:港灣式生態園區聚焦電子產業丨順德十大超千畝現代主題產業園...
    新港對岸,多臺打樁機有節奏地敲打著,位於「港灣帶」區域的均安鎮首個千畝產業園區——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快建設。不久的將來,從該園區出發,將會有大批先進的電子信息裝備產品,從順德新港運往港澳深,乃至全球各地。位於「港灣帶」區域的均安鎮首個千畝產業園區——順德(均安)電子通信裝備產業園一期項目正加快建設。
  • 東莞創意產業園區發展遇瓶頸 呈現"一窩蜂"狀態
    縱觀園區的發展情況,多由舊廠房、舊辦公樓改造而成,冠以「創意」之名,然而實際運作上卻出現創意不足、模式同質化等弊端。  剖析創意產業園區的探索之路,尋找破解發展瓶頸的有效方法,不失為有益之事。  A  創意企業不足制約園區發展  一設計公司負責人表示,園區招入的企業太雜,在集聚創意企業、營造創意氛圍等方面很欠缺。
  • > 海豐縣
    ,最新海豐縣信息,海豐縣的最近新聞資訊,海豐縣是什麼,海豐縣專題,土地資源網為您詳細報導。公平鎮約10公裡。     除惠州市惠城區、汕尾市海豐縣和陸豐縣、順德區外,其餘市、縣(市、區)已全部處置到位。   截至2016年12月底,廣東省2011年至2015年徵地率為93.2%,比2016年三季度末所統計的78.12%提高了15....
  • 關於產業園區建設 2020年達州準備這樣幹
    1月9日下午,達州召開工業經濟暨產業園區建設工作會,對於2020年達州的產業園區建設,提出了具體思路和工作路徑。達州市委副書記徐芝文表示,此時開這個會就是要為2019年收好尾,為2020年開好局,找準差距,積極謀劃,推動達州工業創新發展、加快發展。
  • 廣東省海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24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自行加工廠)海豐縣公平鎮新興北路79號(自行加工地址)海豐縣公平盛興米機廠海豐縣公平鎮新興北路79號美香粘米//2020/7/18>鎘(以Cd計)║0.23mg/kg║≤0.2mg/kg糧食加工品海市監公﹝2020﹞2號2020-08-18海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廣州匯標檢測技術中心
  • 汕尾海豐縣新山村:美麗鄉村樣板 三大產業融合
    原標題:汕尾海豐縣新山村:美麗鄉村樣板 三大產業融合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汕尾市海豐縣新山村已恢復鄉村旅遊熱鬧景象。
  • 重慶:加快破解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瓶頸
    新華社重慶9月8日電(記者黃興)近年來,隨著重慶大數據智能化產業快速發展,相關領域人才短板凸顯。著眼於此,重慶市人社局等五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重慶市支持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將從引進產業人才、學科專業建設、技能人才培養等多方面發力,加速破解大數據智能化產業人才瓶頸。
  • 通過「運管服」升級 破解產業園區同質化問題
    戴德梁行北區產業地產部主管路煜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產業地產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同質化嚴重,有的區域在未形成產業聚集、招商不足的情況下,盲目興建園區,造成了巨大的資源和資金浪費,又因規劃不清晰,只能跟隨短期的市場產業趨勢引導產業,最終大量園區產業趨向同構化。這對園區運營、管理、服務也提出了挑戰。
  • 永清經開區聚焦綠色精準效益 打造特色活力園區
    2020年,永清縣創新思路,縣主要領導擔當「第一服務員」,經開區和有關部門開展全程「保姆式」服務,推動圓通順利接盤閒置的廠房土地,僅用140天就建設完成一期項目,實現當年籤約、當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達效。  園區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產業聚集區。
  • 順德首個千畝園區誕生 成村改新樣板
    在園區最後一塊土地掛牌出讓前,這裡還有許多工作要完成。龍江寶湧工業區面積1518畝,土地分屬新華西村和同鎮的仙塘村。這個曾經遍布破舊廠房、以傳統家具製造業為主的園區,正整體進行規劃重建,打造生態集約的現代主題產業園。這是順德打破村級工業園「舊世界」,邁向現代製造園區「新世界」的一個先行樣本。
  • 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打造攜河發展戰略支點
    邁入2018年,新舊動能轉換大幕在全省拉開,各市、園區、企業都在向「四新四化」發力。地處天橋區黃河北的濟南新材料產業園區,儘管面臨新興產業規模不大、後續發展空間緊張、跨河交通不夠便利等煩惱,其管委會卻不必為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而傷腦筋,這裡儘是以新材料為主導的新興產業。不止如此,園區還坐擁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示範區的優勢。
  • 數字創意產業園同質化瓶頸有待破解
    原標題:產業園同質化瓶頸有待破解  隨著數字創意產業風頭正勁,數字創意產業園區也乘風起飛。作為現代信息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產生的一種新經濟形態,數字創意產業已顯示出了誘人前景和巨大潛力。而這巨大的潛力很大程度體現在近年來數字創意產業園區的發展上。
  • 誠城聯合集團成功舉辦利津環保科技千畝產業綜合體發布會暨籤約儀式!
    2020年12月19日,由利津縣人民政府、誠城聯合科技發展集團、齊魯工業大學、利津經濟開發區共同主辦的「產城融合·創見未來」——利津環保科技千畝產業綜合體發布會暨籤約儀式在濟南銀豐華美達酒店拉開帷幕!「智能製造、環保應用、科技驅動」三大內核,構建「一軸、兩區、多平臺」融合生態——以永莘路為中軸,布局產業聚集區、綜合服務區,聚焦智慧工業與智能製造、新材料產業化應用、環保裝備研發與製造三大方向,建設智能製造基地、誠城·新材料產業園區和環保科技基地三大專業園區,匯集企業科技研發孵化器、產業加速器、科創型總部基地,設立產業研究院和飛地孵化基地,融合生態人居、商業配套及高端商務空間,聚力打造集生產、研發、
  • 佛山順德倫教千畝園區53.93畝地塊成交
    據悉,雲米公司將落戶在倫教的千畝產業園區——廣東智能裝備及智慧家居產業園內,該園區位居順德中心城區北大門,北臨順德水道,與千億小鎮北滘隔河而望,南北主幹道105國道貫穿其中,規劃中的佛山市軌道交通三號線也在這一片區布設站點。該地塊面積約53.93畝,將建設雲米互聯科技園項目。
  • 汕尾市各區縣面積人口:海豐縣面積最大,陸豐市人口最多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海豐、陸豐均屬東江專員公署管轄,1953年改屬粵東行政公署,1957年隸屬惠陽專員公署,1958年12月劃歸汕頭地區專員公署,1983年9月,又歸屬惠陽地區專署管轄,1988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汕尾市。 汕尾自然資源豐富,有山有水有平原,地腴水豐,自古有「南海物豐」之說。
  •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到海豐縣調研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12月16日,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率調研組到汕尾市海豐縣調研。海豐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卓凜波陪同調研。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等一行先後到紅宮紅場、生態科技城等地調研,深入了解海豐縣紅色旅遊產業發展、紅色文化宣傳陣地建設、產業園區發展規劃、物流運行、電商資源整合、「十四五」綜合交通發展建設規劃等情況。聽取海豐縣經濟社會和產業布局、城市建設、物流設施、自然資源和規劃、交通發展等情況的匯報。調研中,汪鳴對海豐縣按照規劃推動經濟發展給予肯定。
  • 6.95億元 廣東海豐縣生活汙水處理設施PPP項目資格預審
    4月26日,中國水網了解到,廣東省海豐縣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整縣捆綁PPP項目資格預審公告正式發布,廣東省海豐縣生活汙水處理設施整縣捆綁P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