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一味追求幸福會降低幸福感(雙語)

2020-12-13 網易教育

核心提示:許多人都認為人生意義在於追求幸福的過程,而最新研究表明,幸福的人生與有意義的人生(meaningful life)不能畫上等號,而一味追求幸福更是會徒增煩惱。


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want? Is pursuing happiness the goal of your life? Or would you rather lead a meaningful life? Wait, you say, but aren’t happiness and meaning linked with each other? Surely someone who leads a meaningful life is happy? And we find meaning in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你想要哪種生活?你生活的目標是追求幸福?抑或是想活得更充實?等一下,你是說,幸福與充實之間並無關聯嗎?充實的人生不都該是幸福的麼?我們不都是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才找到人生意義的麼?

According to a new study, a happy life and a meaningful life are not the same thing. In fact, the single-minded pursuit of happiness can leave people less happy.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幸福的人生和有意義的人生完全不是一回事。事實上,一味追求幸福只會讓人們的幸福感降低。

The study will be published this year in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A recent article in The Atlantic provided a summary of the results.

這項研究成果年內將刊登在《積極心理學學刊》。近期發表在《大西洋月刊》上的一篇文章也概述了該研究成果。

Scientists asked nearly 400 US citizens aged 18 to 78 whether they thought their lives were meaningful and happy. These people were asked about their attitudes toward meaning, happiness and many other aspects in life, like stress levels, spending patterns, and family life. The researchers found that a meaningful life and a happy life overlap in certain ways, but are essentially different.

科學家就是否覺得生活幸福而充實這一問題採訪了約400位,年齡介於18-78歲間的美國人。受訪者就幸福、充實、以及壓力水平、消費模式和家庭生活等生活方方面面的給出了自己的態度。研究人員發現,儘管充實生活與幸福生活在某些方面重合,但本質不同。

Leading a happy life, the researchers found, is associated with being a 「taker」, while leading a meaningful life corresponds with being a 「giver」.

研究人員發現,生活幸福的人往往是「索取者」,而生活充實的人則屬於「贈予者」。

Happiness, the researchers found, is about feeling good and getting what we want. People who are happy tend to think that life is easy. They are in good physical health and able to buy the things that they need and want.

研究人員發現,幸福就是感覺良好並如願以償。幸福的人往往認為生活簡單安逸。他們身體健康,而且買得起自己需要和想要的東西。

Happiness is about satisfying our needs and desires.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selfish behavior. Animals have needs and desires and they can feel happy too. What sets human beings apart from animals is not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the researchers said, but the pursuit of meaning, which is unique to humans.

幸福便是滿足私慾。追求幸福往往伴隨著一些自私行徑。動物存在欲望,亦能感到幸福。研究人員表示,真正將人類與動物區分開來的,並非對於幸福的追求,而是對於人生意義的追求,這是人類的專屬。

We can often find meaning in helping others or making a sacrifice for a 「greater good」. Meaning often comes at the expense of happiness. That’s because people who have invested themselves in something bigger than themselves worry more and have higher levels of stress and anxiety in their lives than happy people. Volunteering in rural schools, for example, is meaningful but also entails hardship.

我往往在幫助他人,或者「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過程中找到人生意義。獲得人生意義總是要以幸福為代價。這是因為當人們投身比自身更重要的事業中時,總是要比幸福的人承受更多的壓力和焦慮。比如去山區支教是件有意義的事,但同時也得歷經苦難。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meaning is not only about transcending the self, but also about transcending the present moment.

這項研究還發現,人生的意義不僅僅是超越自我,更是超越現在。

Happiness, like any emotion, is felt in the here and now - it ultimately fades away. Meaning, on the other hand, is enduring. It connects the past to the present to the future. 「Thinking beyond the present moment, into the past or future, was a sign of the relatively meaningful but unhappy lif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ers. 「Happiness is not generally found in contemplating the past or future.」

正如其他情感一樣,幸福是一種即時的感受,也終將消散。而人生意義卻是恆久的。它連接過去、現在和未來。「那種超脫於當下,放眼過去或未來的思維方式,標誌著你的生活比較有意義卻並不幸福。」研究人員說,「注視著歷史或未來,一般是看不到幸福的。」

Experiencing negative events, the study found, decreases your happiness but increases the feelings of meaningfulness in your life. No one knows this better than Viktor Frankl, writer of the best-selling book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If there is meaning in life at all,」 he wrote, 「then there must be meaning in suffering.」

研究發現,一些負面的經歷會降低你的幸福感,但同時會提升生活的充實感。想必沒人能比暢銷書《活出生命的意義》的作者維克多•弗蘭克爾更理解這一點了。他在書中寫道:「若人生確有意義,那它必隱於苦難磨礪之中。」

Frankl wrote the book after having lived through the horrors of a Nazi concentration camp. In the book, he claims that one key thing separated those who perished and those who found a way to survive: a sense of meaning.

該書作者弗蘭克爾曾在納粹集中營中經歷了煉獄般的生活。在書中,他表示區分一個是滅亡,還是涅槃的關鍵就在於對生命意義的感知。

來源:21英語網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雙語閱讀:幸福生活不等於有意義?
    許多人都認為人生意義在於追求幸福的過程,而最新研究表明,幸福的人生與有意義的人生(meaningful life)不能畫上等號,而一味追求幸福更是會徒增煩惱。   What kind of life do you want? Is pursuing happiness the goal of your life?
  • 哈佛研究:幸福感是孩子成才重要因素,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
    之前聽過幾節哈佛大學網易幸福課。裡面的教授講得很好:&34;現在隨著孩子的社交圈子的複雜化和孩子們學業負擔的加重,我們的寶寶有的時候,看似快樂,卻也學會了隱藏。那麼我們如何培養孩子的幸福感呢今天結合目前國內幼兒教育學者的最新研究,就家庭教育培養孩子的幸福感這一方面為大家支幾招。
  • 美英研究表明中年人幸福感最低 年過不惑人生慘澹?
    但是最新公布的一項由英國和美國聯合進行的研究結果卻顯示,人一生的幸福感呈U型曲線,人年輕和年老的時候感到最快樂,而中年人的幸福感卻是最低的,處在曲線最底端。據英國媒體報導,這項針對人們的幸福感與精神健康的研究對於80個國家的200萬調查對象做了分析,結果表明人過了40歲往往會產生很強烈的沮喪感,而44歲左右的中年人是最不快樂的,這項研究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社會科學與醫學》雜誌上。
  • 這道幸福感方程,你會解嗎?
    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質量的一個關鍵指標,怎樣才能給自己帶來幸福呢? 研究表明,幸福感可以被量化為一個數學方程式,其中,內疚會增加幸福感,而嫉妒會降低幸福感。如下圖所示,研究團隊開發了一個數學方程式來衡量幸福感,在這個方程式裡,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會降低幸福感。
  • 雙語|幸福感究竟從何而來?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每日雙語經濟學人(mrsyjjxr)背景介紹:國民幸福感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對於生活是否幸福的評價。幸福感本身就非常有爭議,因為它是一種非常帶有主觀性的感覺,那麼,我們的幸福感究竟是從何而來的?
  • 雙語|即使是少量運動,也能帶來幸福感
    因此,在《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上的這篇新綜述裡,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員決定匯總並分析過去多個關於鍛鍊和幸福的研究。
  • 呂思睿丨符號學視角下的當代幸福研究:評《幸福感符號學:社會文化修辭》
    作者坦誠他的興趣點既不是抽象的幸福,也不是它更深層次的、「真實」的或哲學的意義,也不是它在世俗個體日常生活中的用法或追求,而是聚焦於幸福的問題化——即聲稱幸福構成嚴重社會問題的幸福發聲之興起以及隨後的成功,這些幸福發聲認為個人和政府在追求幸福或其他目標時誤入歧途,認為這些問題以及諸多許多相關問題,都可以根據幸福科學的發現,通過「和諧」地調整行為及政策而得以改善。
  • 調查研究表明: 23歲和69歲的人最快樂(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身體奧秘>正文調查研究表明: 23歲和69歲的人最快樂(雙語) 2013-07-25 09:49 來源:滬江 作者:
  • 為什麼人們對幸福的追求會存在缺陷?
    在這個邏輯理論中,不快樂則變得非常糟糕,是儘可能要避免的一種令人討厭的感受,有證據表明,人們對幸福的過度追求與更大的抑鬱風險密切相關。在近期出版的一本新書《啟蒙運動:對幸福的追求》中,作者歷史學家裡奇·羅伯遜指出,啟蒙運動不應被理解為理性本身價值的增加,而應被理解為通過理性對幸福的追求。現代決定性的智力力量是關於幸福的,而我們現今仍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的局限性。
  • 心理學:降低對婚姻生活的期望,可以有效提高幸福感
    這也是為什麼當人們準備結婚的時候,總是會憧憬著和那個人結婚後的美好生活,但當自己結婚後,就會發現,無論和誰結婚,結果都是一樣的。 道理大家都懂,但真正遇到了還是會有所困擾。那麼如何做才能在婚姻生活中過得幸福呢?
  • 怎樣花錢才能更有幸福感?| 雙語哈評
    不過,最新研究表明,重視金錢甚於時間,可能會導致幸福感降低。最近的一項研究中,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千多名畢業班學生參與了一項測試,評估他們是否重視金錢甚於時間(抑或反之)。大部分學生更為重視時間,但與對金錢的重視程度相比,差異並不大。
  • 研究表明,雙語學習能夠增強孩子的大腦反應速度
    經常有媽媽問,這麼小就學外語,孩子會不會搞混?其實雙語不僅不會讓孩子「搞混」,有研究發現小寶寶就能區分不同語言了,還可以促進語言的學習。發表在《大腦結構與功能》(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中的研究通過檢測3至21歲研究對象的大腦發育情況,指出雙語對人類大腦的持續影響,探討了掌握多種語言的人類大腦是否比單一語種的大腦具有更多大腦灰質。研究結果表明,雙語者大腦灰質含量更高,白質也更加完整。那麼這一發現意味著什麼呢?事實上,灰質控制著人類多數日常功能,包括運動技能和記憶力。
  • 雙語新聞:研究表明英文詞彙「很積極」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雙語新聞>正文雙語新聞:研究表明英文詞彙「很積極」 2011-09-15 09:29 來源:未知 作者:
  • 研究表明:強顏歡笑只會令人更加痛苦!
    不要逼著讓自己快樂——那樣只會讓你痛苦。   Desperately trying to keep a smile on your face will only make your depression worse, a new study suggests.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強顏歡笑只會讓你的抑鬱更加嚴重。
  • 英國研究表明:每天吃點巧克力,你會感到更幸福和快樂
    據外媒8月2日報導,最新研究顯示,每天吃一點的巧克力可以促進心理健康。 媒體相關報導 專家發現,嗜好巧克力的人患抑鬱症的可能性會降低57%,那些只吃黑巧克力的人患病風險更是降低了70%。
  • 科學家研究稱說養狗比養貓更幸福(雙語)
    之前有研究稱,養寵物有利於家庭幸福,而且還對寵物主人的事業有幫助。最近又有科學研究證實,養狗人士比養貓人士幸福感更強。   In 2018, 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 for the first time included a battery ofquestions on pet ownership.
  • 孩子的幸福感,比你想得更重要
    有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很多成人的獨特愛好,如把自己打扮得奇奇怪怪、收集一些奇怪的物品等,都與小時候幸福感缺失導致的匱乏心理有關。幸福感和孩子健康成長息息相關孩子的幸福感是對當下生活的真實評價,這個時期產生的幸福感不僅影響他們身心健康的發展,還會對他們的一生產生重大的影響[4]。
  • 蒙格斯智庫:越有錢 越幸福?
    導言《2017中國城市幸福感調查報告》顯示:992萬受訪者中八成以上認為,收入是幸福感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即越有錢越幸福。那麼,真的是這樣的嗎?經濟學家經過研究發現還真的是這樣。最新研究結果表明,當淨資產超過1000萬美元時,富豪們越有錢越幸福。頂級富豪對生活滿意度或幸福感與其財富值呈正相關,其原因可能在於隨著可支配財產的增加,富豪們可以自由支配其業餘時間,投身慈善或其他具有正效益的娛樂活動。此外,如果財富是通過創業打拼積累而非來自繼承,富豪們的幸福感更高。
  • 心理學家眼中的幸福是什麼樣子的
    追求內在目標 實現您內在地追求的目標,尤其是那些關注個人成長和社區的目標,可以幫助增進幸福感。研究表明,追求這些內在動機的目標比追求外部目標(例如賺錢或獲得地位)可以增加幸福感。一項研究發現,經歷積極情緒多於消極情緒的人更有可能存活13年。5積極的感覺會增強韌性。韌性可幫助人們更好地管理壓力並在遇到挫折時更好地反彈。例如,一項研究發現,幸福的人往往具有較低的應激激素皮質醇水平,而且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益處往往會持續存在。6報告稱擁有良好幸福感的人更有可能進行健康的行為,例如吃水果和蔬菜以及進行定期體育鍛鍊。
  • 幸福的生活與有意義的生活有什麼不同?
    最近,一些研究人員深入探討了這些問題,試圖梳理出有意義的生活與幸福生活之間的差異。他們的研究表明,生活中的幸福多於幸福 - 甚至會對積極心理學領域的一些先前發現提出質疑,同時獲得相當多的新聞報導和批評。圍繞它的爭議引發了一個關於幸福實際意味著什麼的大問題:雖然生活可能比幸福更多,但幸福可能比幸福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