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發展:線上線下交互,整合方能制勝

2020-12-17 199IT

電子商務在中國的快速發展正改變著消費者的購物行為,線上線下的碰撞和融合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還有挑戰。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無處不在的大數據,企業面臨的問題不是是否利用平臺,而是如何借力平臺,即便是傳統實體零售商,也需要充分利用線上資源,進一步了解消費者需求;線上線下並非競爭關係,有效整合電商與線下雙渠道才是正確的決策。結合2015尼爾森美國消費者論壇最新資訊,以及《全球電商和新零售報告》,森森為您深度解讀大數據時代,電商市場格局。

新環境下的電商時代,企業需要了解如何利用數字平臺更好地了解消費者,業務思路由B2C向C2B轉型。」阿里巴巴CEO張勇提出。

在2015美國消費者論壇上,張勇與尼爾森全球CEO馬祺展開深度對話;張提出,企業需要善用數字平臺,更好地了解消費者,改變傳統的企業內部自主研發—上市營銷的流程,借用電商平臺大數據,精準預測消費需求,做到更高效的供應,這也是阿里巴巴所做的C2B(customer-to-business)業務,而非B2C(business-to-customer)。

即便是傳統的線下實體店,也不應當局限於進店購買的人群,而是展開線上線下交互,互補優勢,完成銷售、營銷、供應、售後等一系列過程,提升客戶的忠誠度和返店率。電子商務應該是電子與商務兩部分的完美結合。在中國,50%人口在低線城市或農村地區,電商平臺能夠幫助品牌完成渠道下沉,並通過數據精準定位,釋放消費需求。

根據尼爾森《全球新零售和電商報告》,1/4的被訪者表示他們會在電商平臺購買日用品,55%表示未來將會如此;15-34歲年輕人是網上購物的主要驅動力,亞洲、非洲以及中東、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和區域是電商消費意願最高的區域。對於線下實體店而言,借用線上或移動端優惠券,是實現數位化互動的最常用形式。

從全球範圍來看,80/90後以及00後的年輕人是網購主力軍;中國同樣如此。根據尼爾森報告,被普遍使用的六種線上購物形式,即網絡購物送貨上門、網絡訂購店內自取、開車經過取貨、指定站點取貨、虛擬超市和自動定製,最受年輕消費者的歡迎,他們也是未來最希望完全使用網上購物的一代人。調查顯示, 9%的老年人(65歲以上)、17%的中老年(50-64歲)、22%的中青年(35-49歲)、30%的青年群體(21-34歲)、28%的青少年(15-20歲)已經使用了網絡購物送貨上門的服務形式。其中,年輕受訪者表示他們未來願意使用各種線上購物方式。

在中國,網絡訂購送貨上門儼然平民化:46%中國消費者表示已經有過網絡購物經歷,尤其在快消品方面,亞洲國家快消品線上銷售增長率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尼爾森報告指出,三個因素促進了電商業務的快速增長:

第一,亞洲國家的城鎮化發展和較高的人口密度為線上快消品的流通提供了市場基礎,快遞的運送更加經濟,勞動力成本較低;

第二,智慧型手機的快速普及為消費者提供了硬體基礎;

第三,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尤其在中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傾向於在線上選購高質量食品,由此也帶動了中高端食品的線上購買與供應渠道。

電商發展如火如荼,我們發現,消費者對於選擇線上或線下途徑購買何種產品具有普遍的偏好,並非適合實體店銷售的,就一定適合線上。那麼,哪些商品在線上銷售更具潛力呢?

一般來說,儲存時間較長的商品,如個人護理品及家居產品是線上購物的首選。尼爾森的調查顯示,在中國,沐浴露(48%)、牙膏(42%)、紙巾(37%)佔據了網上購物的前三位,約36%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在未來的6個月內,他們計劃在線上購買牛奶和堅果產品,超過20%的人則表示會在網上購買啤酒、酸奶和咖啡。

尼爾森報告還提出線上銷售的2個阻礙和2個促進因素。一般而言,可積累庫存,具備穩定的消費周轉率的品類,如個人護理品和家庭用品是電商首選;從價格維度來看,低運輸成本,利潤空間高可允許較大範圍折扣的商品同樣適合線上銷售。而便利性和即時消費則是線上銷售的兩個障礙。此外,一些特殊需求或需求正處於增長階段的品類,例如許多發展中國家消費者對新鮮、自然、無加工食品的強烈訴求,使之成為電商的一個優質之選。

How 電商如何制勝?

建立可信度,並超出消費者預期。消除他們網上購物的質量擔憂,完善質量保證體系,如運輸途中的破損;同時在預設的時間內完成商品遞送,貨品無法及時送達時,零售商需立即與消費者溝通,取得信任。

化繁為簡。網站或app購物需注重功能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從瀏覽到付款的整個流程需符合消費者的便捷購買要求。

熟知市場。人口特徵、運營成本、競爭格局以及消費者偏好因地而異,零售商需考量本地市場環境和飲食習俗制定本土策略。

考慮購物場景和定製化需求。有些零售商習慣採取大而全的策略,但事實上並非所有品類適合線上銷售,選擇一個目標細分市場獲取更加有利於盈利。如專注母嬰產品、個人護理品等。

考慮非直營訂貨與發貨。運輸成本是電商平臺的一個重要運營成本,如果不具備成熟的庫存和運輸投入體系,則需考慮與專業的第三方物流合作。

via: 尼爾森

相關焦點

  • 美的蘇寧攜手發力電商渠道 線上線下整合難題待解
    有分析認為,選擇與正向網際網路公司轉型的蘇寧雲商合作,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美的今年將在電商渠道發力,進一步加深「觸網」的力度。但同樣也面臨線上線下資源整合的挑戰。美的集團相關人士昨日 (3月4日)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認同了上述說法,並表示美的自己的電商團隊已經組建起來了,很快將掛牌。
  • 在中國,為什麼說線上線下聯動整合營銷是大勢所趨
    一、線上線下渠道整合營銷是大勢所趨BCG報告指出,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是推動新興消費的主要驅動力之一。近年來中國線上購物迎來了爆發式增長。在渠道方面,線上線下融合和數位化佔到私人消費增量貢獻比例的44%,移動端總體增長比重達到38%。
  • 妙哎:2020年新零售電商發展關鍵是打通線上、線下
    「中國的零售行業經歷了從門店時代、電商崛起到體驗購物的變遷,也誕生了一批線上購物平臺。隨著各行業消費需求的不斷增長,大數據、雲計算、物流服務的快速崛起,線上電商平臺和線下門店融合將是零售行業的發展趨勢。」
  • 線上線下齊發力 三門電商走上「抱團」發展新路子
    電商孵化園是加快電子商務發展的孵化器。近年來,三門縣努力探索培育發展電商孵化園,通過提供技術支撐、拓寬營銷渠道、強化抱團理念等積極措施,讓越來越多的電商擁有了做強做大的舞臺,電商們一改往日「單打獨鬥」的模式,紛紛走上「抱團」發展的新路子。
  • 電商線上線下協同是關鍵
    贏商網創始人吳傳鯤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在線上布局已經基本完成的情況下,電商企業要繼續擴大用戶群、提升消費黏度,爭奪線下是一種必然。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則表示,在新消費時代,與阿里巴巴戰略合作,充分融合以產生化學反應,優勢疊加以產生質的跨越,重構商業要素,重塑零售價值,共同創造新零售模式。此次阿里巴巴入股聯華超市則為這種「化學反應」提供了想像空間。
  • 跨境電商企業的未來在哪?整合線上線下體驗以取悅消費者
    整合線上和線下購物體驗 在整合線上及線下購物體驗上,阿里巴巴所擔心的問題和其他亞洲品牌一樣,即產品能否準時交付?產品是否完好?產品如果出了問題,消費者能否立馬得到幫助? 根據去年的Connected Life研究報告顯示,全球近1/3的消費者認為,品牌在線上和線下所提供的購物體驗不同。
  • 三門:線上線下齊發力 衝鋒衣電商孵化園讓電商抱團發展
    三門:線上線下齊發力 衝鋒衣電商孵化園讓電商抱團發展 2020-12-02 16: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宗慶後談電商:線上線下融合是未來發展趨勢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線上與線下相融合將成為電商未來的發展趨勢,一是能夠降低成本,二是維護原來的供應體系,三是收益更穩定,與企業的合作也更加持久。」在出口受阻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及時切換到依靠內需為主的發展模式上來,重點挖掘國內消費市場的潛力。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強大數字能力的電商平臺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連接作用。在宗慶後看來,未來的電商產業有以下幾點趨勢:第一,農村電商將在中國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線上和線下的整合營銷方法有哪些優勢?
    就渠道而言,線上與線下融合與數位化佔個人消費增量的44%,而移動端整體增長比例則達38%。就拿天貓來說,70%的交易都是在手機端完成的,到2021年,預計將有超過90%的交易通過數字渠道完成。所以無縫整合線上、線下數位化體驗,對於整個B2B行業,顯得尤為重要。當前,針對消費者線上和線下無縫融合的需求,包括微商在內的很多企業都已開始主動嘗試。
  • 家居電商線上、線下 哪個才是真正目標?
    美樂樂從B2C轉型O2O   重心到底在線上還是線下?   家居業的電商,其重心究竟應該在線上還是線下?這不是美樂樂一家的問題,甚至是擺在所有開展電商業務的家居企業眼前的課題。   2008年,美樂樂家具網運營。
  • 電商巨無霸的速成術:跨界併購 線上線下雙向延伸
    如今,電商平臺間燒錢大戰、跑馬圈地的時代已經走向尾聲,在競爭的下半場,巨頭電商平臺注重跨界的多元發展,以及線上線下雙管齊下的多渠道發展趨勢愈發明顯。補齊短板擴充體量一個大體量電商企業的模式成型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對於很多新興的業務鏈條或商業模式,企業大多會優先選擇獨立運營,待初見成效後再與整體業務打通。
  • 整合線上線下互動 任我行軟體精準服務中小企業
    整合線上線下互動 任我行軟體精準服務中小企業 2017-07-19圖2 章魚俠全渠道生態圈及國內三大電商平臺對網上管家婆的肯定  近十年來,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影響,國內商品流通領域的商業形態正發生著一場劇烈的變革,市場競爭格局正發生著快速變化,企業信息化需求也因這場變革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與此同時,雲計算逐漸成為IT技術發展的主流,眾多管理軟體廠商紛紛走向雲端。
  • 電商線上線下的融合日益緊密
    見習記者 孫兆「6·18年中大促」拉下了帷幕。在這場集齊了各大電商平臺角逐的「爭鬥」中,不僅引發了可以比肩俄羅斯世界盃的全民狂歡,各大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的融合更是讓人眼前一亮。在線下,「6·18」當天約7000萬消費者同步湧入全國範圍內超過70個新零售商圈、10萬家天貓智慧門店,以及銀泰、盒馬、大潤發全國各門店,門店線下銷售較去年同期均出現大幅增長。天貓總裁靖捷表示:「天貓不再是『天上的貓』,線上線下已經融為一體。傳統電商已成為過去,天貓新零售登場成為時代主角。」
  • 依託網際網路,一呼百應引領製造業企業走向線上線下整合營銷!
    然而,隨著網際網路加上和中國智造2025、工業革命4.0的不斷衝擊下,製造業企業和工廠沒有跟上時代潮流,面臨著更換工作甚至關閉的局面。在新的正常經濟社會中,傳統製造企業的生存已變得困難。許多中小企業的發展現狀是「一年不如一年」。冷淡的商店,關閉的製造商,傳統的製造業市場的不透明價格,市場混亂嚴重製約了行業的發展。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金毅茹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採取的是自有平臺和其他配送平臺相結合的多平臺策略,「自有平臺在顧客體驗、互通性、便利性上有較大的改善空間,能更好整合顧客資源;而多平臺互補互助,能給顧客帶來更多選擇。」金毅茹稱,公司近年線上銷售佔總銷售的比例不斷增長,目前線上銷售依然是絕對的銷售增長點,線上與線下銷售互為補充。
  • 整合資源,搭建平臺,線上線下互補,創造新價值
    而王健林在回過神以後,萬達在電商方面也開始發力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三個基本的流動因素——信息流、物質流和資金流和一個人力資源因素。我們強調的整合資本,實際上就是遇到合適的人,然後將這三個流做一個完整的整合資本單元。
  • 「O2O屬性」衛浴電商 線上線下區分還是統一
    近些年,電子商務呈爆炸式發展,對於衛浴等傳統家居建材企業來說,要想利用電商優勢,就必須讓線上線下兩條「腿」一起奔跑,那麼,平衡現有實體渠道商利益,進行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就是企業必須要面對的問題。為此,能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模式應運而生,可是對於十分注重線下體驗的衛浴企業來說,線上線下衝突的矛盾真的解決了嗎?
  • 從內銷、外貿轉型到跨境新零售,整合線上線下資源海外建倉
    從傳統OEM生產做出口到轉型搭建自有品牌做跨境電商;從布局海外線下市場到推進線上模式;從整合國內優質工廠資源打通線上線下渠道,再到獨立運營海外倉……不得不承認,張毅對於市場風向的變化總是有著敏銳嗅覺,也將自家企業的跨境電商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 【實戰】詳解GAP的線上線下整合之道
    ,而能提供這些服務的基礎還正是因為有實體專賣店做後盾:  退換服務:  如果是在一個「純滑鼠」的購物網站下單並收貨後發現不是特別滿意,例如衣服的大小不合適而需要進行退換,如何將在手上的商品郵寄回去是件讓人頭痛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在GAP旗下電商網站購物發生類型問題的話就很簡單了,除了郵寄退回外,用戶還可以選擇將收到的商品就近拿到自己熟悉的線下實體專賣店中進行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