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囚的屍變:三角戀引發血案,最美死刑犯火化爐前詐屍

2020-12-12 法制視界

今天說的案件是個真實的事件,此人名叫畢麗梅。也算得上中國最美殺人犯之一!

99年,畢麗梅初中畢業,父母所在工廠破產,為了生活,父親畢武強把爺爺和奶奶接到縣城,照顧畢麗梅,他和妻子司秀娥去哈爾濱打工。畢麗梅上初中,才回到縣城,她學習成績更不好,但人長得漂亮,深受男生喜歡,都叫她「大美人」,平時,有男生幫她寫作業,有男生給她買東西吃,男生為了她,經常爭風吃醋,大打出手,每當遇到這種場面,她都感到有意思,很開心,很自豪。

青春期的畢麗梅,根本不想學習,高二那年,她輟學回家,整天在家看亂七八遭的書籍,什麼《絕對隱私》、《鬼吻》、《夢妖》,還有《上海寶貝》、《野屋》、《野床》、《野婚》,這些書,在一點一點浸淫她的靈魂。

2001年,司秀娥怕女兒學壞,讓畢麗梅來哈爾濱,給她介紹到一家美容美髮學校學習,希望她能學點手藝,將來自謀職業,找個好婆家。畢麗梅,長得更加漂亮性感,走在街上,她都活躍在人們的視線焦點上。

有這麼漂亮的女兒,畢武強感到驕傲,他認為,女孩漂亮是資本,她什麼本領也沒有,也會找個好婆家,說不定還能大富大貴!

畢麗梅對美容美髮很感興趣,經過一年多的學習,她掌握了美容美髮技術。

2003年4月,畢麗梅回方正縣城開了一個「麗梅美容美髮店」,這閃亮著紅色螢光燈的美容美髮店,雖然明裡暗裡不做法律禁止的營生,但每天光顧的男士越來越多,有些男人,借理髮為名,來騷擾畢麗梅,因此,畢麗梅的生意紅火起來……

畢麗梅講究浪漫又追求實惠,她把從書中學到掌握男人的「知識」,充份運用,淋漓發揮,狠狠地宰這些騷男人,花心男人靠不上她的邊,錢卻扔出不少。

2004年3月,有一個叫蔣來義的小夥子來理髮,小夥子長得文質彬彬,這引起畢麗梅的興趣,她認為,這才是白馬王子。

理髮時,蔣來義也迅速從畢麗梅眼神細節中測量出這種感覺.蔣來義幾代家竟貧窮,他靠努力學習,好不容易擠進「象牙塔」,當了幾年「天之驕子」,在黑龍江大學哲學系畢業,由於所學專業單一,在大城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加上父母年邁多病,他只好回到方正,在縣城一家打字服務部打工,月薪700元,所有這些,他都向畢麗梅隱瞞著,想等到時機成熟再告訴她,畢麗梅還以為他是大款兒子……

蔣來義比畢麗梅大3歲,他能說會道,對畢麗梅體貼入微,兩人很快就有了比網戀還簡單的戀情,開始,畢麗梅非常親切地叫蔣來義「大哥」,相互佔有之後,畢麗梅就稱蔣來義「老公」,他們還海誓山盟,要花開花落,白頭到老。

畢麗梅喜歡逛街,因為蔣來義的知識沒有與財富同步,他領畢麗梅上街時,就怕她提花錢,每當這時,他顯得卑微,摳縮,苦澀,像個「後進生」。

在這青春的美好時光,蔣來義工作也幹得出色,受到女老闆張華的表揚,他一高興,還把自己找個大美人的事,春風得意地講給張華。。

女老闆張華知道蔣來義的底細,也見過畢麗梅,她對蔣來義把精力和物力都集中在大美人身上,不放心,常提醒他,酒要6分醉,飯要7分飽,愛要8分情,你太過份了,往往會事與願違,這年頭,你可要多幾個心眼!

蔣來義說張華是老腦瓜,不新潮,他沒把這忠告當回事。

然而,蔣來義的這份痴情,確實像張華說的那樣,事與願違了。

來源:刑事案件分享

相關焦點

  • 「最美死刑犯」任雪:死前主動張嘴,眾人不解,行刑人員卻懂了
    死囚一般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但一個死刑犯卻因為外表而被人們記住了,她就是任雪,被稱為「最美死刑犯」。
  • 大案紀實:美女死刑犯畢麗梅
    之前我有發過一篇"中國大案紀實之最美女死刑犯陶靜",現在看來這篇文章要改改名字了。因為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美女死刑犯畢麗梅的美貌更勝陶靜。這位女殺人犯殘忍地殺害了糾纏她的男友,案發後,為逃避警方追捕,她又騙走另一個男友20萬元錢,逃到深圳,準備偷渡香港,最後還是難逃法網。
  • 古代死囚在上刑場前,吃的最後一頓「斷頭飯」,有一道菜必不可少
    古代的人犯了罪要被執行死刑前,都會吃上一頓斷頭飯,也叫上路飯,這是對即將去世的人一種尊敬和善意。吃飽後就要上刑場了,因此這最後一頓飯也是有講究的,這頓飯可以不是山珍海味,美酒佳餚,但卻一定要有這道菜。古代死囚在上刑場前,吃的最後一頓「斷頭飯」,有一道菜必不可少。
  • 古代死囚最後一餐,獄卒為何要給一塊腥臭生肉?囚犯看到還要感謝
    導語:古代死囚的最後一餐,獄卒為何要給一塊腥臭生肉?但從古至今中國對死刑犯也不乏一定的人道情懷,現在會儘量滿足死刑犯的最後心願,古代也給死刑犯吃斷頭飯,讓死刑犯吃飽了再上路,做個飽死鬼。可是你知道嗎?古代死囚吃斷頭飯,官府還會在飯菜上面放一塊腥臭的生肉,可死囚不僅不悲憤,反而心生感激,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 我為死囚寫遺書——二十個死刑犯故事
    在看守所,他擔負起了給死囚寫遺書的任務,一年半時間,給二十幾個死囚寫了遺書。他目睹了死刑犯在臨行前的舉動和狀態,他陪伴死刑犯走過生命的最後一個夜晚,他了解每一個走向不歸路的靈魂最後的向善和人性,他看到每一個親人在拿到遺書的時候的悲傷和絕望。
  • 死囚處決前最後一餐,官府為何要擺一塊臭肉?囚犯看到反而感激
    例如宋朝,古代死囚所吃的斷頭飯,官府會特意在上面放一塊腥臭的生肉,而囚犯們看到這塊生肉後,不但不生氣反而會感激。想必很多人聽到這個情景時會非常疑惑:官府為何要將腥臭的生肉給死刑犯呢?不僅如此,很多死刑犯非常感激官府的做法,這背後與當時人們的想法有關。
  • 死刑犯最後一餐吃的是什麼?
    我國是一個法治社會,法律充分保障死刑犯的合法權益。一般被判處死刑的犯罪,擁有要求赦免權、減刑以及會見親屬等合法權益。保障死刑犯的權益,既是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也是我國加入《公民權利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改善國家形象的需要。死刑犯的最後一餐是基於對生命的尊重與溫情。
  • 短短兩年時間,唐朝的死囚數量暴增十幾倍,李世民是如何化解的
    2 9 人;貞觀六年,全國的死囚就高達390人。短短兩年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能讓死囚的數量暴增十幾倍?  主要是因為唐太宗對一個人的處理導致的。  死刑犯數量太多,讓自己的政績顯得太難看了。  於是,李世民給大理寺的員工們明示暗示多次,差不多得了。  但是,依然沒啥效果,大理寺的審案過程還是要多嚴有多嚴,畢竟誰沒有點小愛好,玩個圍棋啥的。
  • 大案解密:「詐屍」的死刑犯---畢麗梅
    畢武強僱人,給畢麗梅解開法繩,擦去臉上的血跡,簡單整容之後,屍體被火化工推進火化間,火化間的門剛關上,兩個火化工驚叫著又開門跑出來,不好了,詐屍了!人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火化間裡傳出一個聲音,有點像二月的貓叫,嚇人,慘人。火化間外的人也都亂成一團。畢武強和司秀娥不知所措,愣著沒動,畢武強自言自語,詐屍?她怎麼會詐屍?是不是剛才給她整容,那人過給她陽氣了?他想起迷信。
  • 大案紀實:「詐屍」的死刑犯——畢麗梅
    畢武強僱人,給畢麗梅解開法繩,擦去臉上的血跡,簡單整容之後,屍體被火化工推進火化間,火化間的門剛關上,兩個火化工驚叫著又開門跑出來,不好了,詐屍了!人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火化間裡傳出一個聲音,有點像二月的貓叫,嚇人,慘人。火化間外的人也都亂成一團。畢武強和司秀娥不知所措,愣著沒動,畢武強自言自語,詐屍?她怎麼會詐屍?是不是剛才給她整容,那人過給她陽氣了?他想起迷信。
  • 大案解密:「詐屍」的死刑犯——畢麗梅
    畢武強僱人,給畢麗梅解開法繩,擦去臉上的血跡,簡單整容之後,屍體被火化工推進火化間,火化間的門剛關上,兩個火化工驚叫著又開門跑出來,不好了,詐屍了!人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火化間裡傳出一個聲音,有點像二月的貓叫,嚇人,慘人。火化間外的人也都亂成一團。畢武強和司秀娥不知所措,愣著沒動,畢武強自言自語,詐屍?她怎麼會詐屍?是不是剛才給她整容,那人過給她陽氣了?他想起迷信。
  • 死囚樂園:沒有人是無辜的,都是為了生存罷了
    在前幾天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動漫《未來日記》提到了日漫恐怖番的一個類型——生存遊戲類。所以人為了生存互相殘殺,唯有勝利者才能存活。今天為大家介紹的動漫《死囚樂園》也是這樣的作品,作品中充滿了黑暗的陰謀、血腥的殺戮及致命的戰鬥場面,絕對是一部充滿刺激元素的作品。
  • 臺灣一死囚犯戴腳鐐祭父 20名警察全副武裝押解[圖]-李嘉軒 死囚...
    死刑犯李嘉軒(中)昨日在警方戒護下回家奔父喪,在父親靈前下跪。來源:臺灣《聯合報》來源:臺灣《聯合報》  東方網5月5日消息:綜合臺灣媒體報導,曾犯下臺中市耕讀園3死槍擊案、2起重大擄人勒贖的臺灣死囚李嘉軒,昨日上午獲準返家奔喪,他戴頭盔、銬上手銬、腳鐐,在亡父遺照前紅了眼眶。李嘉軒的姐姐喊著:「阿爸!不肖子嘉軒回來看你!」大哥一把拉他過來,「啪!啪!」就是兩個耳光,在場家屬一陣錯愕,但他默默承受說:「我沒事!」戒護的臺灣警方沒有介入,讓李家完成自己的「家訓」。
  • 蔡英文執政兩年為何現在才急著處決死刑犯?臺灣名嘴點出問題關鍵
    中國臺灣網8月3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在南部淹水,民怨沸騰之際,臺當局「法務部」今日執行死囚槍決,對象李宏基為蔡英文上臺後首例執行死刑犯。對此,臺灣名嘴謝寒冰表示,所以以後每當有臺當局被罵翻的天災人禍時,死刑犯就得挫咧蛋?
  • 人性:真實見聞,直擊死囚最後一夜
    直擊死囚最後一夜跟大家分享一個自己的親身經歷,陪伴一個死囚過他的最後一夜,獲益良多,感嘆生命。記得是去年九月下旬吧,我去當地市監獄看守所進行交流學習,因為偶然的機會,我跟所長一起參加了一項特殊的工作——陪伴一個死囚過他的最後一夜。
  • 近代大案紀實:「詐屍」的死刑犯——畢麗梅
    畢武強僱人,給畢麗梅解開法繩,擦去臉上的血跡,簡單整容之後,屍體被火化工推進火化間,火化間的門剛關上,兩個火化工驚叫著又開門跑出來,不好了,詐屍了!人們還沒反應過來,就聽火化間裡傳出一個聲音,有點像二月的貓叫,嚇人,慘人。火化間外的人也都亂成一團。畢武強和司秀娥不知所措,愣著沒動,畢武強自言自語,詐屍?她怎麼會詐屍?是不是剛才給她整容,那人過給她陽氣了?他想起迷信。
  • 古代死囚被執刑前,吃的斷頭飯中為何有塊生肉?其中充滿人文關懷
    人命無論古今都是很重要的,古代對於判處死刑的人要重重上報,嚴格把關,一些朝代甚至會要求將死囚統一送到京城關押,斬首。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匆匆下定論,囚犯也往往是秋後才問斬,一來可以方便審查冤情,二來是順應天時。而且很多時候帝王登基和新王誕生等,都會大赦天下,可見流淌在大多數古代帝王血液裡的「仁政」思想多麼的濃厚。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家,約定秋後自覺回來問斬,究竟有人守約嗎
    仍敕天下死囚,皆縱遣,使至期來詣京師。去歲所縱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無人督帥,皆如期自詣朝堂,無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可能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其中的意思,其實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大寶之後的一個故事。公元632年,李世民在查案審判文件的過程中,看到那些受刑犯極為憔悴,不由就動了惻隱之心。
  • 古代死刑犯臨死前,吃什麼都可以,但必須有此物!你知道是什麼嗎?
    除上述兩點外,古代還有一種習俗,即死刑犯處決前,吃最後一頓飯,通常是最豐盛的一頓飯,即「斷飯」。選擇吃什麼,但什麼時候吃是很難說的。我們發現,在古代,當一個死囚正在吃一頓「碎飯」時,除了一道豐盛的菜餚外,他還必須放一片生肉。為什麼會這樣?
  • 行刑前,李世民看到囚犯脖子上的「勝」字,急忙道:刀下留人
    但李世民也有寬厚仁慈的一面,在歷史中曾義釋過死囚的有兩位君王,一位是西伯侯姬昌,另一位便是李世民。坐穩皇位以後,李世民曾親自前往刑部大牢裡,查看了囚犯的名單,並從囚犯名單中,列出那些即將執行死刑的犯人。李世民覺得即使是窮兇極惡的死囚,也應該在臨終前與自己的父母、妻兒團聚告別一番。